作为礼仪泰斗、中国2008年奥运会礼仪顾问、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礼仪大使、CCTV—10《百家讲坛》礼仪专栏撰稿人,金正昆教授在央视、央广电台等全国几十家知名媒体礼仪节目中担任主讲嘉宾,多部礼仪著作成为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金教授根据三十多年礼仪教学与实践经验所打造的《金正昆礼仪金说(共7册)》在图书市场一直受到读者喜爱,成为众多企业员工培训指定读本。
| 书名 | 金正昆礼仪金说(共7册) |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
| 作者 | 金正昆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为礼仪泰斗、中国2008年奥运会礼仪顾问、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礼仪大使、CCTV—10《百家讲坛》礼仪专栏撰稿人,金正昆教授在央视、央广电台等全国几十家知名媒体礼仪节目中担任主讲嘉宾,多部礼仪著作成为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金教授根据三十多年礼仪教学与实践经验所打造的《金正昆礼仪金说(共7册)》在图书市场一直受到读者喜爱,成为众多企业员工培训指定读本。 内容推荐 《金正昆礼仪金说(共7册)》分为七册,主要讲述了 《国际礼仪》系统地总结了现代国际交往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礼仪规范,使走出匡门的人获得必要的国际礼仪知识。既注重现代国际礼仪的基本原则,又兼顾大众出国交往活动的具体性、事务性特点。 《社交礼仪》是通俗的礼仪规范指南,告诉人们如何在公共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从仪表、举止、言谈、应酬等方面概括和总结了实用的礼仪知识,使人们熟悉并合理运用社交礼仪。 《公务礼仪》为公众解答日常公务中町能遇到的礼节问题,兼具权威性、规范性、知识性、时效性与技巧性,可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公司职员使用。 《商务礼仪》通过大量详实的事例阐述了商务礼仪的基本理念、商务交往中耍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把尊重、礼貌、热情用恰到好处的形式规范地表达出来。 《服务礼仪》中不仅介绍了仪表修饰、着装规范、礼貌用语、环境优化等现代服务的“形式之荚”,而且着重强调了职业道德、服务意识等现代服务的“内涵之美”。推广服务礼仪,营造和谐、宽松的社会氛围。 《职场礼仪》告诉职场人士在工作中怎样维护自身形象,在职场上如何表现得彬彬有礼、举止有方,在仪表礼节方面赢得青睐。可供职场人士作为礼仪基础要点来阅读掌握。 《公关礼仪》教授人们如何发挥公关礼仪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确保企业营销活动的顺利进行。从公关礼仪的常识入手,逐层深入解析公关的密码——礼仪,揭示公关礼仪的重要性。 目录 《国际礼仪》 绪论 礼仪就在你身边 第1篇 国际礼仪概述 第2篇 办理出国手续的你 第3篇 接受出入境检查的你 第4篇 乘国际班机的你 第5篇 乘远洋客轮的你 第6篇 乘国际列车的你 第7篇 住宿大饭店的你 第8篇 海外购物的你 第9篇 出国留学的你 第10篇 出国旅游的你 第11篇 尊重女性的你 第12篇 遵时守约的你 第13篇 热情有度的你 第14篇 维护隐私的你 第15篇 谦虚得当的你 第16篇 入乡随俗的你 第17篇 在日本的你 第18篇 在韩国的你 第19篇 在蒙古的你 第20篇 在越南的你 第21篇 在泰国的你 第22篇 在菲律宾的你 第23篇 在印度尼西亚的你 第24篇 在新加坡的你 第25篇 在印度的你 第26篇 在以色列的你 第27篇 在南非的你 第28篇 在美国的你 第29篇 在加拿大的你 第30篇 在巴西的你 第31篇 在英国的你 第32篇 在法国的你 第33篇 在德国的你 第34篇 在意大利的你 第35篇 在荷兰的你 第36篇 在瑞典的你 第37篇 在瑞士的你 第38篇 在奥地利的你 第39篇 在西班牙的你 第40篇 在俄罗斯的你 第41篇 在澳大利亚的你 第42篇 在新西兰的你 后记 《社交礼仪》 绪论 礼仪就在你身边 第1篇 社交礼仪概述 第2篇 问候他人的你 第3篇 作介绍时的你 第4篇 行见面礼的你 第5篇 使用名片的你 第6篇 谈话的你 第7篇 写信的你 第8篇 上网的你 第9篇 打电话的你 第10篇 发请柬的你 第11篇 道贺的你 第12篇 做客的你 第13篇 待客的你 第14篇 乘坐轿车的你 第15篇 乘坐飞机的你 第16篇 赠送礼品的你 第17篇 送人鲜花的你 第18篇 安排家宴的你 第19篇 音乐会上的你 第20篇 美术馆里的你 第21篇 舞会上的你 第22篇 婚礼上的你 第23篇 生日晚会上的你 第24篇 冷餐会上的你 第25篇 尊老爱幼的你 第26篇 善待亲友的你 第27篇 探望病人的你 第28篇 与异性交往的你 后记 《公务礼仪》 绪论 礼仪就在你身边 第1篇 遵守公德 第2篇 称呼他人 第3篇 使用名片 第4篇 交谈之道 第5篇 登门拜访 第6篇 接待来宾 第7篇 书信往来 第8篇 电子信函 第9篇 签名赠言 第10篇 应对媒体 第11篇 娱乐休闲 第12篇 享用酒水 第13篇 自助用餐 第14篇 外宾接待 第15篇 出国旅行 后记 《商务礼仪》 绪论 礼仪就在你身边 第1篇 商务礼仪概述 第2篇 商务活动主题之企业形象 第3篇 商务着装之穿着西装 第4篇 商务着装之搭配西装 第5篇 商务着装之职业女装 第6篇 商务着装之修饰仪表 第7篇 商务用语之交谈 第8篇 商务用语之演讲 第9篇 商务用语之电话 第10篇 商务往来之邀约 第11篇 商务往来之接待 第12篇 商务往来之访问 第13篇 商务往来之派对 第14篇 商务往来之娱乐 第15篇 商务往来之礼品 第16篇 商务仪式之谈判与签约 第17篇 商务仪式之开业与剪彩 第18篇 商务仪式之庆典与发布会 第19篇 商务用餐之中餐 第20篇 商务用餐之西餐 第21篇 商务用餐之自助餐 第22篇 商务用餐之酒水 后记 《服务礼仪》 绪论 礼仪就在你身边 第1篇 服务礼仪概述 第2篇 职业道德 第3篇 服务意识 第4篇 心态调整 第5篇 善始善终 第6篇 仪表修饰 第7篇 着装规范 第8篇 环境优化 第9篇 零度干扰 第10篇 距离有度 第11篇 三A规则 第12篇 礼貌用语 第13篇 文明用语 第14篇 行业用语 第15篇 书面用语 第16篇 电话用语 第17篇 岗前准备 第18篇 接待顾客 第19篇 导购推销 第20篇 售后服务 第21篇 纠纷处理 后记 《职场礼仪》 绪论 礼仪就在你身边 第1篇 交际法则(上) 第2篇 交际法则(下) 第3篇 仪表礼仪 第4篇 服饰礼仪 第5篇 介绍礼仪 第6篇 握手礼仪 第7篇 座次礼仪 第8篇 电话礼仪 第9篇 礼品礼仪 第10篇 宴会礼仪 第11篇 西餐礼仪 第12篇 节庆礼仪 后记 《公关礼仪》 绪论 礼仪就在你身边 第1篇 公关概述 第2篇 有效沟通 第3篇 阳光心态 第4篇 修饰形象 第5篇 得体着装 第6篇 西装成规 第7篇 礼宾接待 第8篇 会面礼节 第9篇 排列位次 第10篇 拍照摄像 第11篇 馈赠礼品 第12篇 安排宴会 第13篇 享用西餐 第14篇 出席舞会 第15篇 国际交往 后记 试读章节 看到本篇的标题,你也许会问:社会公德与公务礼仪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从本质上讲,社会公德乃是交际礼仪的基础。 首先来讲一讲什么是社会公德,什么是道德? 简而言之,道德就是对人们伦理关系的基本规范。 伦理关系之中包含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我们经常谈到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血缘关系、姻亲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讲,人们所强调的伦理关系之中的协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讲:一部分是所谓的私德,男一部分则称之为公德。 私德这个概念以前讲的比较少,它就是人们对自己的要求,是个人行为的自我约束。因此,私德有时又称个人私德。 因为人都是一个社会人,你和别人打交道,你不可能不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比如,男同志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除了要完成自己的事业,做好自己的工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之外,形象很重要吧,形象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你的工作的效果。我经常跟其他男同志讲:一个男人,如果想被别人尊重,不被异性讨厌(试想一个成年男人谁又愿意被异性讨厌呢?),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干净。一定要做到干净卫生。你不一定要高大威猛,也不一定要成为F4,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平时要做到干净整洁。这是别人尤其是女同志接受你的前提。 我经常告诉我们的公务员:重要的场合抛头露面之前,你需要照照镜子。有人问我照镜子干什么呀?我说是要照鼻子。他问照鼻子干什么,我说你照照你的鼻毛,看看鼻毛有没有露出来。男人到了一定年纪,鼻毛会长得比较快,本来别人是很尊敬他的,但是当人家走近他之后,发现他的一撮鼻毛在鼻孔之外正随风飘摇,像小刷子一样,惨不忍睹,他的那种尊容会让别人做噩梦的,会直接有损于他的形象。 又比如,你到公众场所去,除了跟别人打交道之外,自己有没有养成自身卫生习惯,实际上关系甚大。前几年,国家在推动社会公德建设时,曾强调“三个讲”、“一个树”,即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其中讲卫生放在第二位,表明它很重要。所谓讲卫生,即倡导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身上不但要没有异昧,而且还要注意没有异物,没有异味和没有异物都很重要。有的同志说:没有异味就是要多洗澡嘛,就是要刷牙嘛。其实那仅仅是一般性要求,从更高层次来讲,重要是一定要养成习惯,不要吃带刺激性气味的东西,比如,葱、蒜。因为吃完葱之后,你的呼吸里面都带着葱味。你吃了蒜之后,打嗝、排气都会是臭的。此外还包括韭菜,韭菜没有葱蒜那么厉害,但是我们经常讲这个东西后劲够足,可持续发挥。今晚吃了韭菜馅包子,明天下午打个嗝还能把别人熏个半死。所以有很多服务行业要求员工平时不吃葱、蒜、韭菜,不饮酒。 再比如,我要去参加舞会,我是一个帅哥,我要请一位小姐跳舞,因而此前我就要注意不能酗酒,不能抽烟,否则那个满嘴烟酒味所产生的混合性气味,可能会让别人中暑。这些都是对一个人自身的要求,所以独善其身有的时候是必要的,是做人的底线。它往往指的就是一个人的私德。 除了这个底线之外,还有一个跟别人相处时彼此关系的协调问题需要注意,它指的则是社会公德,简称公德。独善其身的要求属于私德,是要求自己的;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就需要注意公德,就是社会交往中所要讲究的道德。我们为什么讲究社会公德,社会公德和礼仪有什么关系呢?社会公德,是对现代人伦理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而这种要求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礼仪。一个是基本要求,一个是表现形式,二者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讲的内在美与外在美。二者合二而一,才是真正的真、善、美。 《公务礼仪》P29-31 序言 各位好,我非常高兴地来和各位探讨有关交际礼仪的一些具体问题。 首先,我想明确一下什么是礼仪。“礼”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它是一种道德规范:尊重。孔子说过:“礼者,敬人也。”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此即礼者敬人。但是你只是口头说说尊重没有用。别人怎么知道你心里想什么?这就要求你善于表达,它需要一定的表达形式。你得会说话,你得有眼色,你得懂得待人接物之道。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仅要有“礼”,而且还要有“仪”。 “仪”,就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具体形式。下面,我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来讲课,主持人会介绍说“请金老师上场”。因为这儿是一个礼仪讲堂,金教授我就是老师,我在给台下的听众讲课。当然我们应该谈谈交往艺术的游戏规则。倘若你是外人,到人民大学也好,到北京大学也好,如果你不是我的学生,你也不是我的同事,游戏规则的一般要求则是:你不能叫我金老师,而要叫我金教授。为什么?在人际交往中,你要尊重交往对象,就要使用尊称,而使用尊称的一般性技巧是就高不就低。谁叫我金老师呢?主持人可以叫我金老师,我听说在座的有中学生、大学生,你们也可以叫我金老师,因为我的职业就是老师嘛。但是,如果是对外交往或跨行业、跨地区交庄的话,你最好别叫我金老师,而是要叫我金教授。当然,我也见过不在行的人: 一天。有位同志对我说:“我也想叫你教授,但是我不知道你评上没有。”我笑了,我告诉对方:“你不太懂得游戏规则。到什么由上唱什么歌,你对别人尊重,你跟别人打交道,假如你没有使用必要的尊称,就会失敬于对方。” 我们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逢年过节,家里会来客人。过春节的时候,过元旦的时候,有时候家里来的客人彼此之间是不认识的。作为主人,你要有基本的礼貌,你要为客人进行相互介绍。根据现代礼仪的游戏规则,谁是介绍人呢?女主人。我到你家串门去,我碰到老王、老李,我不认识他们。比如,我是你的朋友,你是男士,丈夫,那么你老婆的朋友也来了,我们彼此之间不认识,谁是介绍人?女主人。要介绍一下这是“人民大学金教授”,那是“化工学院王老师”,替我们彼此作一个介绍。你若不介绍,有时候就会失礼。 有一天,我到一个地方去,大家彼此之间就说起孩子来了。关心下一代,家长之天性也。一位女同志跟我年龄差不多,四五十岁,她说:“我的孩子要报考大学了,不知道报什么专业好?” 旁边有一位同志知道我在学校工作,就把话题往我这儿引,问她家里是男孩还是女孩。 答:“是女孩。” 这个同志就说:“女孩还是报师范好,现在当大学老师,又体面,又有稳定的收入,而且将来还可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最重要的是有寒暑假,这对女人比较好。” 那位女同志马上说:“我们家孩子才不想当老师呢!当教授有什么意思,‘教授教授,越教越瘦’。”她当时还说了一些其他比较难听的话。 过了一会儿,她问我:“你在什么地方高就?” 我说:“我就是越教越瘦的那种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这家的女主人忘了作介绍了,其实她要先跟我们彼此说说话,介绍一下张三和李四,那就不至于失礼了。因此,礼和仪在现实生活里往往不可或缺。 实际上,你善待自己也好,善待别人也好;你尊重自己也好,尊重别人也好,都既要有礼,又要有仪,礼就是尊重,仪就是表达。也就是说,既要坚持尊重为本,又要掌握必要的表达方式。没有礼,是没有仪的! 比如,我给各位出一个小问题,大家可以扪心自问,倘若遇到这个问题怎么办:打电话时谁先挂?我们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和别人通电话,你也别管是座机还是手机,请问打电话时谁先挂? …… 什么叫封闭式问题?就是给出所有选择,让对方从中挑选。比如,你招待金教授喝饮料时,你要这么问:“金教授喝茶,还是喝矿泉水?”等于告诉老金:不喝茶,就只能喝矿泉水,不要想路易十三了。因此,“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操作性是很强的。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都是大有讲究的。 比如,穿疆装时最不能出的洋相就是袖子上的商标没有拆掉。当然我们现在一般城市里的同志大部分都不至于出现这个问题了。刚开始流行西装的时候,有的同志的确不行。西装左边袖子上那个商标,按照游戏规则,一交钱一刷卡的话,服务生就该给你拆了。现在有的高档西装干脆就没有它了。一开始,有的同志不知道,认为袖子上有一个商标是名牌的标志。经常有人走路时有意做曲臂挺进状,他要露一手,不太好看啊。 有时候,还有一个有所为的要求。其含义是: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怎么把这个事给弄好点,怎么样展示自己的良好教养和训练有素。比如,你用手跟别人做指示,手最好不要指着别人身体——你、你、你,此举有教训之嫌,有指责之意。万不得已要指的话,手指要并着,掌心向上翻起来比较好看。若是手指指向别人的鼻子,或是向上勾动,则犹如要跟别人决斗。因此,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是有讲究的。 如上所言,具体操作礼仪主要有两个要点: 第一,有所不为。不能说的话、不能做的事、不能犯的错误别出现。 第二,有所为。怎样去把它做好一点?像我刚才所讲的穿西装的三色原则、三一定律,都是有所为。 在即将结束本讲之时,我还要强调一下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时,需要注重的三个基本的理念。 第一,尊重为本。“礼者,敬人也。”礼仪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尊重。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人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则是一种教养。我们必须强调:运用礼仪、学习礼仪时最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当然,我们所强调的尊重,不仅是针对外人的,它同时也包括自尊。 第二,善于表达。和外人打交道时,你一定要恰到好处地把你的尊重和友善表达出来。你不去表达,像我们刚才讲的,打电话你不注意,穿衣服你不注意,和别人说话你不注意,你很可能就会自找麻烦,惹火烧身,影响到有效沟通。你对别人的尊重和自尊,往往可能会被别人误会。所以要善于表达自己的律己与敬人之意。 第三。形式规范。运用礼仪之时,你不能乱来。讲不讲规范,是你的个人素质问题;懂不懂得规范,则是你的教养和修养问题。 以上,就是我对交际礼仪所做的一个宏观概述。希望大家通过自己的学习和观察,通过自己的修养与努力,不断地增加自己在礼仪方面的知识,提升自己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品位,增进自己的人际交往。 后记 在现代社会中,服务行业迅速发展,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服务人员个人素质的提升亦刻不容缓。总之,作为社会的一扇窗口,服务行业正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在往昔国人尚且不得温饱之日,礼待宾客通常有其名,而无其实;而在今朝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之时,是否遵从服务礼仪,已成为人们评价服务人员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尺度。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有关服务礼仪的研究与教学即成为我所从事的礼仪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999年1月,我即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服务礼仪教程》一书。2005年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我的专著《服务礼仪》。在此期间,我受中央教育电视台邀请,在该台主持了《服务礼仪系列讲座》专题节目。该节目共20讲,曾先后在全国60多家地、市电视台转播,并受到欢迎。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我应广大读者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请求,将自己有关服务礼仪的电视讲座编辑成这本谈话体的《服务礼仪》一书,以期能够为我国广大服务人员服务,为我国即将举行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服务。 在我国古代礼仪典籍《礼记》中有道:“礼之以和为贵。”我本人也一向认为:讲究礼仪,意在善待别人;推广服务礼仪,意在营造和谐、宽松的社会氛围。有鉴于此,在本书中,不仅介绍了仪表修饰、着装规范、礼貌用语、环境优化等现代服务的“形式之美”,而且着重强调了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心态调整等现代服务的“内涵之美”。简言之,在讲授服务礼仪时,我所倡导的是表里如一;既要讲究“形式之美”,更要讲究“内涵之美”。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思考者(北京)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本书责任编辑杨磊先生,均为本书的正式出版做了大量的辛苦工作,在此谨一并致谢。对本书的不足之处,亦恳请各位专家、学者与广大读者予以指正。 最后,谢谢各位亲爱的读者。 作者 2008年1月16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