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孟子公开课(精)/国学系列公开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孟子公开课》是由《光明日报》国学版倡议发起,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邹城市人民政府及《光明日报》国学版三家单位联合主办的国学系列公开课之一。牟钟鉴、王志民主编的这本书是在孟子公开课课堂录音稿基础上整理而成的演讲体书稿。共分十二讲,内容包括:孟子其人其书、从孔子到孟子、孟子与齐鲁文化、孟子的为官之道等。

内容推荐

牟钟鉴、王志民主编的这本《孟子公开课》在“孟子公开课”录音稿基础上改编而成。共12讲,近30万字。各讲专家均为孟子研究与教学领域的著名教授。在开讲之前,主办方召开集体备课会,统一体例,商讨分工,内容既是连贯的整体,又不重复。本书基本上按照孟子公开课的讲课顺序,行为风格为演讲体,通俗易懂。本书适合高中及以上普通大众阅读,对孟子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讲 孟子其人其书

第二讲 从孔子到孟子

第三讲 孟子与齐鲁文化

第四讲 居仁由义:从孟子的性善论说开去

第五讲 孟子的仁政思想

第六讲 孟子的民本思想

第七讲 孟子的为官之道

第八讲 孟子的正气论与民族精神

第九讲 孟子的“王道”

第十讲 孟子是如何成为亚圣的

第十一讲 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十二讲 孟子思想在海外的发展

附:《孟子》(原文)

孟子公开课主讲 人简介

后记:站在新起点

试读章节

大家知道中国历史上的人性论主要有几种。一种是孟子的性善论,另一种是荀子的性恶论。表面上他俩相反,实际上他们的角度不一样,人性的定义也不一样,荀子更侧重人的生理本性,最后殊途同归,都强调后天道德教化。后来有告子的性无善恶,扬雄的人性善恶混,到了汉以后又有性三品的观点,到了宋明的时候提出天命之心、气质之性,等等。但是你看它的骨子里的底色都是以孟子的性善说作为基础。

孟子并不满足于人性之说,他还探讨一个问题就是说人性从哪里来,从天道来。人性怎么回归天道?他提出来一个著名的命题,就是“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心→知性→知天,这是人性回归天道的过程。通过扩充你自己善良的本性,彻悟自己的本性,最后能够达到天人合一,和根源性的天道合为一体。

有人说,儒家是现实主义,没有超越性,这个是不对的。儒家要超越现实,回归天道。孔子讲“畏天命”。人类及其文化是宇宙的产物,我们的根源在宇宙、在自然界,儒家认为人应对天道抱敬畏之心。但是儒家学说不是外超越型的学说,这点和西方的三大一神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不一样。三大教信仰一个外在的全知全能的绝对唯一神,人们只有皈依它才能得救,这叫外超越。孟子不是,孟子是内超越型的,靠自己的修养,就能与天命相一致,他走的是这样一条路。所以不能说儒家没有宇宙意识。

孟子认为,人不仅仅靠感悟、体验来获得生存的智慧,人的心还有理性思维的功能,所以他说:“心之官则思。”古代不用大脑而是用心来形容思维,心是干什么用的?你要会思考问题,思考什么问题?“求其放心”。你的心丢了没有?很多人的心都丢了,你那个善心丢了,就是你自我异化了,异化是德国哲学家的词汇。有的人当了金钱的奴隶,有的人当了权力的奴隶,你自己变成一种工具,没有自我了,甚至可以为它而死。人性的问题很复杂,基督教是性恶论,认为人都有原罪,只有皈依上帝,才能得救。

儒家的人性论是什么?人有动物性,但人之所以为人,一个文明人,得有道德心,你没有道德心怎么成为一个人?你得有恻隐之心。在这个理论的视野观照下,现在的社会还是一个野蛮的社会,没有进入到文明。或者说得科学一点,前脚刚踏进文明,后脚还在野蛮中。为什么?还有战争,还有杀人现象,没有恻隐之心。这在儒家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因为孔子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表示“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儒家以天下为一家,仁爱没有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你的善心丢了,得找回来,这是心的功能。人的身上器官很多,各方面都需要养,吃点儿喝点儿都可以,但是这个心怎么养?这是大体,故孟子主张“养其大体”“先立乎其大者”。你要把你的人格立起来,道德人格要养成。现在学校教育就忽略了最主要的,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成就文明人的教育,是人性的健康成长,这是教育最本质的东西,我们丢了这个。我们的现行教育变成了什么?中小学变成了应试教育,大学则是职业教育,功利性的,就是学知识技能,将来找一份好工作。现在是市场经济,人们不能不重视智力的发育和生存竞争,但是不应忽略道德和人文素质,因此教育必须大力加以改革。怎么改革,怎么加强?通过学习孟子可以很好地启发我们的智慧。

人的人格养成有两个路数,一个是《中庸》讲的“尊德性而道问学”,就是说你自己先树你的道德人格,然后再把你的理性扩充起来,这就是“尽心知性”的功夫,《中庸》称之为“自诚明,谓之性”。还有一个途径是先学事理,扩充知识,然后明达于德行之诚,把人性中善端加以扩展,把道德主体挺立起来,这就是《中庸》说的“自明诚,谓之教”。《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孔孟儒学认为天生上智的圣贤是很少的,大多数人要修道。从社会讲,要对民众和青少年加强道德教化;从个人讲,要加强学习和道德修养,不断提升文明的程度,才能成为君子。

P58-60

序言

《孟子公开课》是由《光明日报》国学版倡议发起,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邹城市人民政府及《光明日报》国学版三家单位联合主办的国学系列公开课之一。本书是在孟子公开课课堂录音稿基础上整理而成的演讲体书稿。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世尊为“亚圣”。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经过孟子的传承与创新,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孟子的性善论、仁政学说、正气论等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民生建设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党的十八大之后,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邹城作为孟子故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拥有独特的名人故里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双重文化资源优势。如今,邹城人民正在市委市政府带领下,努力发挥孟子故里的文化资源优势,弘扬孟子思想,普及孟子文化,打造邹城文化建设新品牌,努力提升邹城文化软实力。把孟子公开课开到孟子故里去,让孟子故里的干部群众更多地了解这位故里名人,全面深入地学习他的思想,让孟子的精神在其故里发扬光大。这是最好的名人故里特色文化建设,也是对故里名人最好的纪念。

当前的国学教育多以民间书院与讲座为主,单兵作战,内容上随机,没有连贯性,缺少整体性。国学公开课的推广有利于改善当前国学民间教育的散乱局面,整合优势资源,提高国学教育质量。通过公开课,让高校的国学课走出校门,把国学教学从校内扩展到社会。这种新型公开课将把只为校内学生开设的优质国学教学资源,转化成可为社会大众所共享的公共资源。孟子公开课的各讲教师,皆为著名大学的知名教授,孟子研究领域的专家,他们为人师表,学术严谨,不只是高校的名师,亦是社会大课堂的名师。他们的课受到学员们的热烈欢迎与期待。有的干部学员说:“离开了大学多年,现在在故里听大学教授讲孟子,感觉又找回了大学读书的感觉。听课不是一个任务,而是一种文化享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有云:“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孟子公开课的成功开讲与实践表明,国学系列公开课既是高校服务社会的有效形式,又是各地干部群众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课题。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知国学、行国学,共同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编者

2014年11月5日

后记

站在新起点

张胜明

2013年初,孟子公开课在邹城正式开讲,12位儒学大家走进孟子故里,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述儒学,这些儒学“科学家”的“科普”讲座,让我们对孟子和孟子思想有了一个整体而深入的理解。把这些讲稿结集出版,既是对这次活动的总结,更为孟子思想在全社会的传播提供了支持。

邹城是孟子的诞生地,作为“邹鲁文化”的发源地,自古文脉兴盛、圣贤辈出,孔子诞生于邹后定居于鲁,子思子在邹讲学著《中庸》。孔孟之后,这里相继诞生了韦贤、匡衡、王粲、王叔和等一大批思想家、政治家、经学家。在这片底蕴深厚的文化沃土上,儒家文化尤其是孟子思想源远流长、光耀千秋。孟子思想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被称为“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民主性因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社会建设思想;仁者无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外交、军事的指导原则;“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被众多的仁人志士所景仰,等等。时至今日,孟子仍活在人们心中,他的言行风貌仍然颇具魅力,激励着当代有识之士向善向上向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我们致力于让孟子思想回归故里、发扬光大,大力实施“文化突围”战略,努力提升邹城文化软实力,打造文化发展新优势,兴起文化发展新热潮。继去年孟子思想系列讲座后,孟子公开课又有系列讲座与市民分享,周末在邹城听孟子公开课,已经成为特色文化品牌。不仅于此,我们还成立了孟子研究院,凝聚国内外人文学者力量,提升孟子思想学术研究的思想深度和理论高度,加大孟子思想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力度,全面提升传统文化的引领力、竞争力和创新力。我们坚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内涵挖掘提升并重,更大力度研究传统儒家文化,更大力度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复兴,更大力度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更大力度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儒家文化保护传承的创新区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首善之区。

邹城孟子庙棂星门两侧各有一坊,东侧题写“继往圣”,西侧题写“开来学”,是对孟子一生功绩的高度浓缩与概括。从孔子到孟子,儒学不仅被继承,更是另一座高峰。两千多年来,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根植邹鲁、泽润四海。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由孔子到孟子,儒学在源头重新焕发生机,孟子思想在故里发扬光大,儒学从此再次出发……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0: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