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这是怎样一番摄人心魄的气势,怎样跌宕起伏的兴盛与衰亡,怎样奇迹般地留下一个个神话,在中国北方轰轰烈烈地拓创出几百年的辉煌呢?
就让我们一起翻开史册,穿越历史的时空,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共同见证一个搏击长空的雄鹰民族——契丹的兴亡传奇吧!
苏伶著的《契丹简史》以独有的历史角度为读者再现了契丹帝国曾经的灿烂与辉煌。然而,这样一个称霸北方,享誉欧亚的民族,却在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后,骤然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
| 书名 | 契丹简史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作者 | 苏伶 |
| 出版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到底这是怎样一番摄人心魄的气势,怎样跌宕起伏的兴盛与衰亡,怎样奇迹般地留下一个个神话,在中国北方轰轰烈烈地拓创出几百年的辉煌呢? 就让我们一起翻开史册,穿越历史的时空,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共同见证一个搏击长空的雄鹰民族——契丹的兴亡传奇吧! 苏伶著的《契丹简史》以独有的历史角度为读者再现了契丹帝国曾经的灿烂与辉煌。然而,这样一个称霸北方,享誉欧亚的民族,却在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后,骤然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 内容推荐 契丹,曾经雄霸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苏伶著的《契丹简史》详细介绍了这个神秘民族的兴衰历史,以独有的历史角度为读者再现了契丹帝国曾经的灿烂与辉煌。然而,这样一个称霸北方,享誉欧亚的民族,却在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后,骤然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让我们拂去历史的烟尘,揭开这个神秘民族的面纱。 目录 第一章 木叶山的传说:契丹族的崛起 青牛与白马的传奇——从传说中走来的契丹人002 发展带来的意外——契丹八部的分裂004 大唐设立松漠都督府——50年后重相聚008 不小心左右了大唐的命运——营州之乱013 权力斗争下诞生的幸运儿——遥辇氏继承可汗016 大唐王朝的“隐形杀手”——催生“安史之乱”021 第二章 契丹帝国的缔造与扩张:建国与南下 民主选举产生的契丹王——耶律阿保机028 帝国版图的进一步扩大——征服奚族032 家族内部的王权之争——诸弟叛乱035 主动辞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主动辞职与建国040 与中原的第一次大规模正面交锋——窥视燕云044 草原之王生平唯一的惨败战役——望都之战048 威震西域——耶律阿保机西征052 横扫东北腹地的闪电突袭——灭亡渤海国057 没有法定继承制度的尴尬——述律平左右皇位062 抛弃故国的皇太子——耶律倍投靠后唐066 “老”儿子奉上大礼包——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070 契丹直接统治中原的唯一尝试——太宗南下称帝075 第三章 在摸索中前行的帝国:暂时衰退与稳定 被赶上皇位的辽世宗——耶律阮即位082 皇权争夺中的祖孙对峙——横渡之约085 皇帝权威的宣示——世宗打击述律氏090 在内乱中寻求稳定——平定叛乱095 耿耿于怀的南征大计——图谋南征099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辽世宗被拥立者杀害104 在位期间每天都忙着镇压叛乱——睡皇帝耶律璟108 第四章 帝国最辉煌的时代:鼎盛时期 帝国的发展步入正轨——辽景宗中兴116 政治婚姻带来的意外惊喜——北国“武则天”萧绰120 有惊无险的权力交接——萧绰垂帘听政123 “绯闻”引发的辽宋战争——宋朝雍熙北伐127 名利双收的和平谈判——澶渊之盟132 萧家有本难念的经——萧家带来的麻烦136 全盛帝国的打造——圣宗亲政140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大延琳之叛145 第五章 与大宋、西夏的明争暗斗:三国鼎立 王权争夺下的家庭战争——两太后斗法150 与生母的权力较量——兴宗夺回皇权154 统一天下的变相手段——重熙增币159 和亲带来的麻烦——兴宗征伐西夏163 第六章 趋向没落的帝国:中衰 不合情理的皇叔叛乱——重元父子滦河之乱170 宠信奸臣带来的家破人亡——十香词案175 斡旋大宋、西夏之争——和亲西夏184 第七章 契丹帝国的陨灭:分裂与灭亡 帝国灭亡的丧钟——萧海里反叛190 一场宴会引发的血案——“头鱼宴”带来灾难195 女真族的崛起与复仇——完颜阿骨打反叛199 误信谗言杀妻害子——误杀萧瑟瑟203 强势逼迫下的叛乱——耶律余睹之叛206 孤注一掷的自救——北辽王朝210 两败涂地的趁火打劫——宋金海上之盟214 九死一生也逃不过命中注定——大辽灭亡218 第八章 帝国最后希望的终结:西辽王朝 二百契丹勇士的最后远征——耶律大石之立 226 菊儿汗威震中亚——定都八剌沙衮230 耶律大石的巅峰绝唱——摧毁塞尔柱帝国234 女帝统治之下的盛世再现——承天太后改制238 一切从与古尔王朝的战争开始——转向衰落243 引狼入室带来的悲剧——王朝的灭亡248 附录:契丹历史简表 试读章节 发展带来的意外——契丹八部的分裂 多年以来,契丹族都在辽河流域过着悠闲的游猎生活。他们自给自足,饿了有牛、羊、马肉做食物,渴了有山泉、辽河水以及马奶、羊奶做饮品,穿的是动物兽皮和自己制作的粗布衣服,少与外界相通,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然而,这样与世无争的生活,却也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局限——生活条件远远比不上中原的农耕部落。 认识到这一点以后,契丹人纠结了,他们一方面想要拥有世外桃源一般的部族生活,另一方面又渴望过上优越的物质生活。但是,自古好事难两全,怎么办呢?在激烈的争论之后,最终,少数服从多数,契丹族人决定与中原进行试探性的接触。 这时的中原,在经历了五胡十六国乱华以后,北魏迅速崛起,统一了华北,成为雄踞北方的一头雄狮。 周围的民族和部落眼看着北魏败胡夏、破柔然、克北燕、服北凉,与南朝隐隐形成对峙之势,马上意识到凭借自己这些武器不够精良、气势不够雄伟、人口不够众多的“小喽啰”,根本没法跟北魏叫板儿,于是纷纷派遣使者,牵着骏马、赶着牛羊、捧着珠宝、抱着珍禽异兽,来到北魏朝贡,以表自己的忠心和对北魏的服膺。正准备与外界互通有无的契丹族一看机会来了,也马上派遣使者来到北魏请求朝献。北魏皇帝看着众多朝贺部族以及堆成山的贡品,心里一高兴,就准了全部的朝献请求,契丹族自然也被列入其中。于是,再往后的十余年里,契丹族每年都按时派遣使者向北魏贡献名马。 这一年,契丹族同往年一样,派出使者带着礼物浩浩汤汤地前往北魏朝献。却没想到,就是这次普普通通的朝贺,却为契丹日后几十年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朝献的使者头头叫做何辰,他带着礼物来到北魏后,北魏皇帝,也就是显祖文帝拓跋弘正值龙颜大悦之际,竟意外地像接待其他民族的使者一样接待了何辰。这让何辰受宠若惊,他强自保持镇静,但内心仍然波涛汹涌,兴奋、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等到赐宴之时,更见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拓跋弘竟然让何辰坐在了最末等的位置。何辰激动得差点晕过去,这可是契丹族从未受到过的礼遇!生平第一次,契丹族终于与其他民族同席而坐、同等而居了! 何辰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朝献一结束,就快马加鞭带着随从们赶回契丹。一回到契丹,何辰就马上把这个天大的消息告诉首领,并绘声绘色地给族人讲述了这次入魏的所见所闻。 何辰把他一路上看到的北魏兴盛富庶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身临其境。对于当时的契丹人来说,何辰所描绘的繁华景象真如云顶天宫,华丽却遥不可及,更像海市蜃楼,如梦似幻。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在契丹八部掀起了轩然大波,族人们对中原的繁华产生了空前的仰慕之情,并开始与北魏进行互市交易,同时与北魏王朝保持紧密的联系,年年贡赋不断。 契丹人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中原文化,并巧妙地将其本土化,为我所用,文化、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与提高。 就在契丹默默壮大的同时,西部的柔然也逐渐发展起来,而且很明显它比契丹的发展速度要快得多,这给了契丹莫大的生存压力。再加上周围其他民族的虎视眈眈,比如地豆于、室韦、豆莫娄、库莫奚、高丽等,契丹人每天都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周围民族和国家的口中之食。但就算这样,他们还是时常遭到周围民族和国家的侵袭,生活十分艰难。 契丹人很聪明,他们比较了一下自己的实力与对方实力的差距,知道目前自己只能选择一条路——忍。但一忍、再忍、再再忍,契丹终于忍不下去了,首领莫弗(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称谓)贺勿于上书北魏皇帝,情真意切地讲述了自己在大草原的生存之艰难、未来之渺茫,最后请求内附。 北魏皇帝很开心契丹这么信任自己,把未来生存大计都托付于己,大笔一挥,恩准了他的请求。 于是,莫弗贺勿于带着万余口契丹人,三千车马,赶着牲畜,迁徙到了白狼水东,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阜新地界。在这里,契丹族不断学习中原文化,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实力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甚至开始了向外扩张。 没过几年,北魏灭亡了,中原的新老大北齐政府忙着处理内乱,没工夫搭理北方的民族。这是个发展的绝佳机会,契丹马上抓住时机,加快脚步向外扩张,不断壮大起来。P4-6 序言 1922年6月21日,在中国内蒙古巴林右旗一座被盗空的古墓中,一位来自比利时的传教士克尔文(Kervgn)发现了一块刻满奇怪符号的石碑。很明显,石碑上的符号是文字,但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识别这些类似天书的文字。 专家们经过研究推断,这些“天书”就是早已经被岁月掩埋的契丹族的文字。结论一出,人们顿时兴奋异常——契丹,一个消失的王朝,一段沉睡的历史,一个远逝的民族,就像他们的文字一样神秘而遥远…… 由此,这个早已经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民族和帝国,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了无数人追逐、热衷的一段传奇。 “契丹”的本意是“镔铁”,也就是坚固的意思,说明这是一个剽悍勇猛的民族,就像镔铁一样坚硬不摧。 早在1400多年前,契丹就已经出现在了《魏书》中。他们兵强马壮,能骑善射,骁勇善战,弯弓能射雕,纵马能御风,是草原上当仁不让的雄鹰。后来,一位名叫耶律阿保机的部落首领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帝国,之后改国号为大辽。 契丹帝国在最强盛的时候,曾经雄霸中国北部大片疆域,南到河北、山西北部,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抵库页岛,西跨阿尔泰山,真正称得上是疆域辽阔、气壮山河。契丹帝国先后经历了五胡乱华、唐、五代、北宋、南宋、元等朝代,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与宋朝形成了南北对峙的格局。 就在与宋朝对峙的时期里,契丹帝国达到鼎盛,一度阻断了中原地区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以至于欧亚大陆中西部的许多国家误以为整个中国都已经沦陷在契丹的铁骑下。于是,“契丹”这个词成了中国的代称。 后来,意大利的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介绍东方时,就用“契丹”来称呼中国。哪怕到了今天,在斯拉夫语国家中,仍然把中国称为“契丹”。 而在中国,提起杨家将,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跟杨家将杀得昏天暗地的契丹军队。 事实上,契丹帝国不仅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还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其是寺庙、塔刹,自从佛教传人契丹以后,契丹皇帝就热衷于烧香拜佛,自然而然促进了佛教的流行和发展。如今,在黄河以北地区保存下来的古佛寺和佛塔,很大一部分都是契丹帝国修建的,他们巍峨雄伟,历经千年风雨洗礼,却仍然顽强地屹立不倒。 契丹这个马背上的民族,虽然剽悍凶猛,却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大国风度,他们虚心地学习中原文化,大量吸收中原汉族人才,同时兼容各种文化,在中国北方开创了一派繁华盛世! 然而,风水轮流转,就像其他所有帝国在兴盛之后,总要走向衰落和灭亡一样,随着女真部的崛起,盛极一时的契丹帝国最终走向灭亡。一部分幸存的契丹人被迫西迁,在西域建立起一个新的政权——西辽。 这是契丹帝国最后希望的延续,也是契丹帝国复兴的最后希望。然而,历史的车轮碾过一路繁华,终归淹没在了时间的长河里。西辽帝国虽然也曾一度强盛,但很快就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所灭。 这个强大的帝国和民族,终于如同过眼云烟一般,在历史的画卷中渐渐褪去色彩,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是,闭上双眼,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浮想联翩:蓝天白云下,莽莽草原上,契丹铁骑奔腾而至,气势磅礴,气吞山河,一幅盛世画卷随之缓缓展开,华美如斯,大气如斯,恢弘如斯…… 到底这是怎样一番摄人心魄的气势,怎样跌宕起伏的兴盛与衰亡,怎样奇迹般地留下一个个神话,在中国北方轰轰烈烈地拓创出几百年的辉煌呢? 就让我们一起翻开史册,穿越历史的时空,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共同见证一个搏击长空的雄鹰民族——契丹的兴亡传奇吧!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