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书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
追寻20载,抢救性创作拍摄35位老将军老红军精神肖像,生动展现国魂、军魂、民族魂,绝大部分老将军已去世,但老兵永远不死!
《铁流向前》作者国家摄影大典2015年度最高成就奖“达盖尔奖”得主魏德运,他给国家领导人、文化名流、商业巨子、老将军、高僧留下无数精神肖像。
《铁流向前》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谷安林作序推荐!
| 书名 | 铁流向前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作者 | 魏德运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谨以此书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 追寻20载,抢救性创作拍摄35位老将军老红军精神肖像,生动展现国魂、军魂、民族魂,绝大部分老将军已去世,但老兵永远不死! 《铁流向前》作者国家摄影大典2015年度最高成就奖“达盖尔奖”得主魏德运,他给国家领导人、文化名流、商业巨子、老将军、高僧留下无数精神肖像。 《铁流向前》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谷安林作序推荐! 内容推荐 魏德运著的《铁流向前》精选作者多年来抢救性创作拍摄的30余位长征老红军老将军的肖像作品,如开国上将洪学智、谢觉哉夫人王定国等,并对人物生动解读,展现了国魂、军魂、民族魂,有助于后人感受革命前辈的非凡精神、伟大历史中的苦难与辉煌,对丰富红军战史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精神信仰的传承弘扬,都具有重大价值。 目录 序一 镜美革命英雄,艺展长征精神 ………柳斌杰 序二 不忘初心,继续长征 ……袁贵仁 序三 祝贺与希望 …… 谷安林 罗元发 (1910—2010) 张国传 (1910—2009) 方强 (1911—2012) 杜义德 (1912—2009) 裴周玉 (1912—2015) 洪学智 (1913—2006) 曾克林 (1913—2007) 王定国 (1913— ) 蔡顺礼 (1914—2009) 郭林祥 (1914—2010) 王贵德 (1914—2017) 刘始明 (1914—2009) 卢仁灿 (1915—2007) 何廷一 (1915—2007) 张铚秀 (1915—2009) 贾若瑜 (1915—2016) 李中权 (1915—2014) 王云清 (1915— ) 盛治华 (1916—2017) 欧阳平 (1916—2014) 谢振华 (1916—2011) 桂绍彬 (1916—2014) 张志勇 (1916— ) 苏宏道 (1916—2012) 宋承志 (1917—2010) 陶汉章 (1917—2010) 杨思禄 (1917— ) 胡立声 (1917—2010) 刘月生 (1917—2008) 李万华 (1917— ) 程荣耀 (1918— ) 王定烈 (1918—2014) 谢华 (1918—2012) 王万祥 (1920— ) 李馨诚 (1922— ) 附录一:创作幕后 附录二:作品三人谈 附录三: 2015年国家摄影大典最高奖“达盖尔奖”获奖感言 试读章节 洪学智(1913—2006) 安徽金寨人,1928年冬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武装联庄队,1929年3月参加赤城游击队,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随游击队编入红一军。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1986年10月,应美国国防部邀请,洪学智将军率领中国军事后勤代表团访问美国。晚宴上,一位美国将军问:“洪将军,你是什么大学毕业的?”洪将军笑笑说:“我是你们美国空军学院毕业的,朝鲜战场上你们美国空军的狂轰滥炸教育了我们。你们还没有给我发毕业证呐!”诙谐一席话,令主宾席举座粲然。 抗美援朝初期,美军拥有绝对的制空和制海权,志愿军枪弹、粮食常难以为继,非战斗减员严重。彭德怀点将洪学智组建后方勤务,习惯于带兵打仗的洪学智坚决不受,急得彭老总大拍桌子:“你不干,我干!你指挥部队去吧!”从此,洪学智结缘后勤。在美军每天出动九百多架次飞机疯狂轰炸的情况下,洪学智率领志愿军发明了“片面运输”“顶牛过江”“水下桥”等巧妙的运输战术,建立起“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张文(1919— ),四川通江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女中豪杰,戎马一生。”这是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万年上将赠送给张文的一幅题词,可谓对她与人民军队风雨同舟七十多年的高度概括。 在红军长征途中,1936年6月1日晚,洪学智和张文举行婚礼。那是一场简单而又热烈的婚礼,管理处的同志们弄了点牦牛肉,烙了些青稞面饼,烧了一锅疙瘩汤,算是宴客的酒席。他们的结婚用品,只有一条夹被单和一条旧毛毯。战士们以水代酒,祝福他们白头偕老,将革命进行到底。从此,这对革命夫妻历经多次离散,辗转南北,直至全国解放以后,无论洪学智奔赴朝鲜组织后方勤务,还是参与领导军队国防建设,张文都尽心尽力辅佐,相夫教子,默默奉献。 曾克林(1913—2007) 江西兴国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曾克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唯一一位经历过陆海空三军的将军,也是唯一一位红军出身、能驾机上天、能纵身跳伞的将军。曾将军的军旅生涯,与人民解放军许多个“第一”相联系:第一个率军挺进东北,第一个战车师师长,参与组建第一个航空混成旅、第一个海军航空兵师、第一个海军歼击师。 1945年日本投降,时任冀热辽军区十六军分区司令员的曾克林奉命率先进入东北,由此被刘少奇称赞为抢占东北的“先锋官”。沈阳城外,曾克林率部占领奉集堡机场,以一批大米及五头牛、五十只羊显示诚意,劝降日军飞行大队长林弥一郎,缴获日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训练飞行大队各式飞机四十六架,收容飞行员十七人、机械师二十四人、机械员七十二人、各类地面保障人员一百八十多人,还缴获各种器件和配件若干。这些人员、物资,日后被编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最初家底。 2004年,《曾克林出关》电影上映。2007年,曾克林将军逝世。一副挽联赞日:“长征有功抗战有功解放有功挺进东北立头功延安汇报建奇功;陆军有您空军有您海军有您建设海航更有您万里海空铭记您。” P26-30 序言 镜美革命英雄,艺展长征精神 柳斌杰 “共和国不会忘记——魏德运长征老红军精神肖像展”,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走进了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的课堂,以生动形象的艺术作品,讲述长征故事,展现民族自信,弘扬革命精神,激发民族自信,鼓励和引领青年为民族复兴而进行新的长征,其意义是深远的。既是纪念伟大的长征,也是展示文化自信,更是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我以激动和兴奋的心情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创作者魏德运先生和主办者清华大学等单位表示崇高的敬意。 一、长征精神,光耀千秋 八十年前,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从各根据地开始了战略转移——创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时至今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及其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依旧刻在人民的心中:于都河畔,十万大军上征程,亲人话别泪纷纷;血染湘江,视死如归斗强敌,舍生忘死开前路;遵义会议,挽救红军挽救党,革命征程定航向;四渡赤水,主席指挥出奇兵,敌军围堵全落空;金沙巧渡,大渡铁索,雪山草地,千里岷山,三军会师……长征创造了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其历史之久、规模之大、困难之巨、意义之大、影响之广是中外战争史上少见的。长征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命运,是中国共产党从失败走向胜利、从弱小走向强大的重要转折点。长征是树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激发了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孕育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主义。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精华之一,将永载史册,历久弥新,激励后人,光耀千秋。 二、镜美英雄,纪念长征 今岁10月,适逢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精神肖像摄影艺术家魏德运先生以其满怀激情和艺术功力,推出了长征画卷和长征英雄群像,举办“共和国不会忘记——魏德运长征老红军精神肖像展”,用画卷讲述长征故事,用镜头展现英雄风采,用艺术弘扬革命精神,激发国人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民族自信,确实是一次气势宏大、形神兼备的艺术大展。看了这些作品,我再次被艺术魅力展现的伟大长征精神所感动,也为艺术家的创造精神大点赞。我想,即使在目前网络摄影、手机摄影造就的“全民摄影”“网红”照片满天飞的环境中,这些精神肖像也足以使青年学生感到震撼。在千年古都长安城历史文化中熏陶成才的魏德运先生,感悟美学思想的真谛,独创精神肖像摄影理念、不重“颜值”和外表美,而是把摄影镜头深入人的精神世界——挖掘人的内在气质、品格和灵魂,构造自己的美学语言表达,自成学派。他所拍摄的领袖人物、统兵将帅、学术泰斗、文化学者、艺术大师和企业精英,都是神高于形、美在传神。可以说,艺术精湛,别具一格,为国内外艺术界所推崇,获得过许多艺术大奖,为广大观众所喜爱。此次展出的作品,更是为我们留下难忘的记忆,也留下纪念长征的艺术精品,值得庆贺。 三、继往开来,走向复兴 当下的中国,依然走在新长征的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我们的时代号令。当年长征的目标是北上抗日,救亡图存,实现民族解放。今天新长征的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所以,包括长征精神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进一步发扬光大,以成为我们推进新长征的精神动力。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一代代的中华优秀儿女传承了这些精神基因,推动了我们的文明进步事业。我相信,在不断融入当代人民伟大精神创造和文化艺术力量的推动下,中国精神将更加丰富多彩、包容开放、灿烂辉煌、充满活力,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先导力量,必将成为引导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精神旗帜。 2016年10月12日 (本文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同志在清华大学“共和国不会忘记——魏德运长征老红军精神肖像展”启动仪式上的讲话,发表时有修改) 书评(媒体评论) 魏德运是一位真正的摄影家。 ——季羡林 魏德运的作品是用生命消耗来创作的,拍出了人的“精、气、魂”。 ——周汝昌 我们为伟人拍了一辈子的精神肖像,而我们自己的精神肖像只有靠你魏德运先 生来塑造了! ——徐肖冰、侯波 时代,需要记录我们民族精英的摄影艺术家,更好地展示大家们的精神风貌,表现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龚育之 精神摄影,讲求的是把人的精神风貌通过摄影的艺术表达出来,很有意境,很有穿透力。他的作品我看了以后很振奋。像我们国内的文化表达一样,让我们记住形象,更要记住精神,让人记住民族的优势。我觉得非常有价值。 ——柳斌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