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唐彬所著的《12年20倍(大唐接力式投资)》一书是一本启迪财智与思考人生之作,不仅适合股票投资者,也值得企业主们一读。
这是一部指导人们思考如何正确看待投资的书。本书作者通过自己进入股市24年的所学、所思、所悟,从逻辑与实证、历史与未来、企业与市场、宏观与微观、主体与客体多维度解读投资。希望书中的某句话、某个观点能启迪人们对人生、对财富、对投资的思考,在投资这条路上少走弯路,早日明白投资之道,并有所得。
| 书名 | 12年20倍(大唐接力式投资) |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 作者 | 唐彬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唐彬所著的《12年20倍(大唐接力式投资)》一书是一本启迪财智与思考人生之作,不仅适合股票投资者,也值得企业主们一读。 这是一部指导人们思考如何正确看待投资的书。本书作者通过自己进入股市24年的所学、所思、所悟,从逻辑与实证、历史与未来、企业与市场、宏观与微观、主体与客体多维度解读投资。希望书中的某句话、某个观点能启迪人们对人生、对财富、对投资的思考,在投资这条路上少走弯路,早日明白投资之道,并有所得。 内容推荐 资深股市投资者大唐将自己8年政府财经部门的工作积累、8年大型企业运营经验、24年证券市场的历练、12年职业证券投资的日思夜悟,凝聚浓缩成由唐彬所著的《12年20倍(大唐接力式投资)》一书。 在本书中,大唐吸收借鉴无数投资大师与专业投资者的投资心得,结合自己的长期实践经验与修炼感悟,从逻辑与实证、历史与未来、企业与市场、宏观与微观、主体与客体等方面系统讲授股市接力式价值投资理念、方法与修炼要点,这些真知灼见与独到感悟为新老股民指明了通过股市让财富最大增值的道路。 “对财富的积累来说,明白得早与活得久,是一种巨大的优势。”希望书中的某句话、某个观点能启迪人们对财富、对人生的思考,少走弯路,同时更希望读者能借鉴这一系统的股市长期投资理念与方法,早日明白投资之道,奠定长赢利的基础,收获自在人生。 目录 自序 我的投资之路(自序) 第01部分 股票投资是长期积累财富的最有效方式 富人永远只是少数 普通人理想的财富进阶之路 春兰股份:兴衰多少事 投资就是搭乘企业经营的便车 投资有如找情人 股票投资不是你赔我赚的零和游戏 上帝庇佑了那些在灾难中持有股票的人们 股票投资的优势:能组合、可接力、易变现 股票投资是长期积累财富的最有效方式 企业家一定要有资产配置意识 第02部分 高收益只是一种幻觉,能复制、可持续才是大道 不忘初心 只有能复制、可持续的才具有普世价值 “传奇”与“常态” 收益不等式 我们心中的投资大师 巴菲特为所有投资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守正致远 不疾而速 盈亏同源:高收益幻觉 神奇的复利力量 第03部分 市场不宽恕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 你真的理解你投资的企业吗 与其把自己的投资命运交给他人,还不如交给市场 对某些人来说,“低买高卖”就是一句完全正确的废话 任何时候你的心里都应该有把衡量价值的尺子 可怕的是不懂却还有主意 我们要寻找的是我们能轻易跨越的栏杆 钱从何而来,又往何处去 第04部分 投资首先是一种思维 ◆逻辑与实证 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不了呢 逻辑VS实证 做股票就是一个不断“证实”与“证伪”的过程 抓住核心逻辑 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扭转房地产向下的大趋势 股票投资的核心逻辑:周期与成长 再谈资产价格与汇率 不忘常识 投机之道 ◆历史与未来 历史的本质 投资大局观 如何把握未来之大趋势 放眼未来,把握大势 ◆预测与策略 2014年,5000点见 投资“五行”论 应对比预测更重要 分散投资的适度规模 大唐的投资策略 至简的道理 ◆投资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之于投资 专业化经营,多样化投资 “正确”的交易远比交易的“正确”更重要 慢与快,少与多 投资、投机、赌博之门只有一步之遥 在“随机性”中寻找“确定性” 模糊的正确 投资中的辩证法 止损与止错 第05部分 只投资高价值企业 市场不关心你在想什么 金融危机带给了我们什么 银行股价已坍塌,但优质的银行不会就此趴下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高增长 寻找有价值的成长 高价值企业的衡量标准 什么样的公司是有道德的 手拿“望远镜”,眼盯“显微镜” 运用波特五力模型评估行业吸引力 “沙漠之花”与“风口的猪” 企业的本质 比成长性更重要的是盈利能力 资产质量是最优先级的投资考量要素 格力总是很给力 企业家更要“讲市场” 不要低估了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万科的未来已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第06部分 便宜才是硬道理 战略布局正当时 你的心里得有杆秤 影响股票定价的因子 别辜负了这场来之不易的牛市 “市梦率”维持不了小盘股的高股价 吉峰农机让中民控股情何以堪 钻石底亮晶晶,地球顶沉甸甸——李大霄的声音值得倾听 从美国标普500的估值看沪深300的投资价值 乐视赚的人民币可以当美元使,而格力赚的人民币只能当日元用? 投资者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哪 猜中了故事的开头,却没有料到结尾 30%的上市公司应按净资产打折交易 你若芬芳,蜜蜂自来 2016年市场的主要机会可能在蓝筹股 2016年初上证指数3000点比2014年初的2000点还便宜 估值的底部支撑与顶部钝化 第07部分 市场无效时,才是出手的最好时机 华尔街最昂贵的教训 股市短期的波动不过是浮云 风格与行业轮动 行业效应与行业配置 牛熊周期 选美论:“价值”在大众眼中 博弈的力量 杠杆与周期 市场并不总是有效,也不是一直无效 股市里的两种力量:公司价值的牵引力与股价趋势的推动力 趋势的自我强化与自我毁灭 “反者道之动”也 关注于“更大的大局” 股市技术分析为何有效 投资如养猪 “盲人摸象” 第08部分 前方总有一个坑在等着你 极小概率的毁灭性打击 不作死就不会死 不期而至的突变——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陨落 上证指数5200点上方需要警惕股市泡沫 继续狂欢吧,但记得坐在离出口近一点的地方 金融杠杆、衍生工具从来都是把双刃剑 中小板已暴露在空方的“炮火”中 人人看见的风险,未必就是风险 没有给人推荐股票的胆量 “只有在退潮时,才知道谁一直在裸泳” 残酷的牛市调整 现金等价物并非现金 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什么样的风险才是我们应该承担的 抛弃你的不是市场,而是你自己 债务违约意味着什么 万科的中小投资者如何自保 赌徒的命运 无药可救 变数:只有一匹马参赛的赌局 第09部分 如果被时间绑架,你的命运就攥在了他人手里 你能坐怀不乱吗 我在远方的“山”上等你 尊重投机 投资需要看多远 稍纵即逝的就不是什么机会 站在时间一边 守望“春天” 第10部分 救赎我们贪婪与恐惧的人性 上帝,请赐给我们的投资智慧 不得其解的怪象 群体的迷失 股价的魅惑 人性会降低智商 翻越恐惧之墙 别让情绪左右你的投资 “夜夜安枕”与“活的精彩” 迷雾漫漫,我们选择相信常识 不要让短期的表象蒙蔽了你的眼凌乱了你的心 做好投资更需要情商 群体无意识 不变的人性 第11部分 投资是一场修行 “成功”容易招致自我毁灭 成功没有模式但有法则 好运往往垂青那些最努力的人 伟大投资者的特质 “阿甘”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 不放弃,不抛弃 由“修”到“悟” “专注”于“专业” 向“深研”精进 大道至简 博学慎思笃志力行 不要只找制度与市场的原因 将绚烂的“未来”建筑在踏实的“现在”上 第12部分 大唐容错长胜之道 市场的力量彰显投资家的价值 厉兵秣马,坚韧前行 声誉,是人生最有效的杠杆 股票投资进入“大时代” 逃离楼市 与未来同行,与你们同在 比尔·盖茨财富不倒之谜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大唐容错长胜之道 试读章节 富人永远只是少数 2016年6月9日 高净值人士(我们俗称的“富人”)一般指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净值在100万美元(6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个人。 2016年5月,瑞信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度财富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中国的百万富翁(按美元衡量)数量超133万人,近万中国人资产净值超5000万美元,增幅近24%,超高净值人数位居世界第二。瑞信还预测,未来5年中国百万富翁人数将增长至230万人左右。在全球财富总额起起伏伏的同时,贫富差距依旧没有得到缓解。去年,全球前0.7%的富豪坐拥全球45%的财富。 2016年6月,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称,2015年全球百万富翁(以美元计)家庭数增加了5%,达1850万户,当前47%的全球财富已被这些富人占据,这一比例到2020年将升至52%,显示全球贫富分化有加剧趋势。尽管北美国家富翁增加不多,但美国百万富翁数量依旧占据全球首位(800万人),中国位居第二(210万人),日本排名第三(110万人)。 中国拥有百万美元可投资资产的富人的数量,不管是瑞信报告的133万人,还是波士顿咨询报告的210万人,也就约占总人口的1%~2%。发达的日本百万富翁的比例不足1%,就连拥有全球百万富翁最多的美国,也没有超过总人口的3%(美国接收的移民较多,这可能是造成日美两国百万富翁相差悬殊的主要原因)。可见,创造百万美元财富,并将其保住,绝非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容易。 何以如此?时间会将财富重新分配。 后记 原文标题为《百万富翁并非满街都是,财富积累绝非易事》。本文在收录时有所删减。 普通人理想的财富进阶之路 2015年12月14日 25~35岁阶段:基本靠劳动赚钱。收入不太高,用钱的地方不少(如买房成家),没什么资金来做较长期的投资,但应当养成储蓄的习惯。 35~50岁阶段:靠劳动与资本赚钱。劳动收入除去支出有较大盈余,可以做一些较长期的投资安排(如股票型基金)。 50~65岁阶段:靠资本赚钱。已有较大资本积累,工作已非“必须”,步入财务自由阶段。具备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已有条件投资参与门槛较高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65岁以后:以资本收入(而不只是靠养老金)安享晚年。这个阶段的投资以风险适中的股债平衡型混合基金为宜。 春兰股份:兴衰多少事 2016年8月21日 纵览世界历史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帝国兴亡与王朝更替反复上演。企业兴衰与个人沉浮更是平常事,百年老店屈指可数。 春兰的落败 1989年,春兰年产空调近10万台,产销量、利税均跃居全国空调业之首。1994年4月春兰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春兰”系列空调产品连续5年(1989年-1994年)产销量及市场占有率位列全国第一。2005年-2007年春兰股份连续3年亏损,一度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暂停上市。2015年春兰股份营业收入2亿元,净利润0.1亿元。春兰这个中国空调行业的昔日第一品牌,如今几乎已经被市场遗忘。 格力的崛起 1995年格力空调的产销量一举跃居全国同行第一;1995年格力电器主营业务收入25亿元,超越春兰股份的17亿元。1996年11月格力电器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01年格力电器利润总额3.2亿元,超越春兰股份的2.8亿元。2005年,格力家用空调销量突破1000万台/套,实现销售世界第一的目标,成为全球家用空调“单打冠军”。2015年格力电器营业收入977亿元,净利润125.3亿元。格力已连续11年领跑世界。 企业家能够做什么? 春兰的当家人自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但很多时候,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我们也改变不了一个企业衰亡的命运,就像我们无论多么爱我们的亲人,也无法挽留他们病去或老去的生命。面对春兰的不断衰败,我们似乎只能感慨,多少兴衰事,尽在烟雨中。(P003-006) 序言 我的投资之路 求学遇挫 1986年高中毕业时,厦门大学的名气、特区火热的生活、鼓浪屿的风情深深地吸引着我。踌躇满志、一心想去厦大读财经的我,却因高考发挥失常和志愿填报不慎,毫无思想准备地被四川统计学校(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录取,学了统计。幸运的是,学校严谨的校风与学风塑造了我终身受用的严谨的工作作风。 毕业后,我几无悬念地被分配回家乡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计划、财会、审计等财经工作。政府机关按部就班的工作为我提供了较好的学习环境,从而非常顺利地在25岁那年获得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和全国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我的所学也找到了用武之地,在此期间受聘给大中专学生和会计、经济各类培训班学员讲授财经类课程,财经方面的理论功底也由此初步形成。 打工受挫 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了8年之后,有了想“做点事’’的想法,于1996年年初辞职,应聘到当时一家川内家喻户晓、全国知名的主营饲料的私营企业集团。从下属子公司财务部主任做到集团财务部总经理,直至主持公司全面经营管理的董事、执行总经理。由于公司控制者的不当作为,最终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易主,我也于2004年年初黯然离职,8年的职业经理人生涯由此终结。对于一心想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我来说,面对这样的结果自然满心的无奈,但在企业一线的工作经历,让我收获到不少对日后做投资至关重要的对商业的洞察能力与对企业的理解能力。 “炒股”失败 沱牌(现“沱牌舍得”)是四川省内较早一批进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我当时所在的机关正是沱牌的企业主管部门,在1993年便第一次接触到了“股票”。1994年我利用兼职所得在二级市场买的第一只股票是鄂武商,在一级半市场收购过沱牌股份、四川锦华(现“创维数字”),持有至上市,获得不菲的收益。赚到了钱但并未明白投资真谛的我,最终在2001年由于使用杠杆和操作琼华侨(曾被PT,现“洲际油气”)等绩差股,将多年打工和炒股的积累亏损殆尽。“炒股”失败的惨痛教训,促使我之后更加坚定地走在“投资”之路上。 走向职业“投资” 打工受挫让我深切地认识到,无论你的职位有多高,你的业绩有多出色,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你掌控不了企业的命运,而职业经理人的命运是跟所在的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决心要做自己命运“主宰者”的我,带着不足10万的本金和炒股失败的惨痛教训,怀揣对中国股市美好前景的憧憬和亿万财富的梦想,于2004年年底异常坚定而又多少有些悲壮地踏上了职业投资之路。 得益于我们幸运地生活在这个伟大国家的伟大时代,这12年间虽历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5年股灾的洗礼,我们还“活”着。不仅获得了超过19倍的投资收益,也收获了自在的人生。 大唐的理想:追随大师的足迹 我们认为,10年的年复合收益率达20%,作为投资人可谓优秀;20年的年复合收益率达20%,作为投资人堪称杰出(投资大家);30年的年复合收益率达20%,就无愧于投资大师的称号。2004年年底我们走上职业投资这条路时,给自己确立的目标是年复合收益率25%,10年10倍,20年100倍。 大唐的情怀:做财富思想的布道者 作为一家私募投资机构,我们本身是为“有钱人”服务的;但作为一个对人生、对财富之道有所感悟的投资人,我们希望通过传播投资智慧,照亮更多人的财富人生。怀着为合伙人持久地创造阳光下利润的使命,沿着大师的足迹,我们于2016年年初踏上私募资产管理之路——创办了成都大唐费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关于本书 笔者原打算以25%的年复合收益率用30年时间把10万(除非特指,本书中涉及的资金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元”)做到1个亿,在65岁退休后,出版一部有关投资的专著。一些看过我QQ空间的文章、听过我课程的朋友建议我把相关内容整理出来,早点出版。想想也是,对财富的积累来说,明白得早与活得久,是一种巨大的优势。巴菲特之所以能积累起世界数一数二的巨额财富,就是因为很早就明白了财富与投资的真谛。因此,也就有了今日本书的仓促出版。 本书收录的是笔者自2008年以来以随笔的形式发表在QQ空间的说说、日志里的文章,并按内容相关性和一定的时间顺序做了编辑。期间曾使用过的QQ名有“大唐投资”“大唐资本”“大唐基金”,收录时,将其统称为“大唐”;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文章,本书没有收录;除个别原文用词明显不当做了勘误或过于冗长做了删减外,未做任何实质修改;对于确需修改处,遵循不改变原文意思表达的原则,并做了相应说明;由于是随笔,有一部分文章开始时是没有标题的,收录时根据内容补拟了标题;为加深读者的理解,将一些简短的随笔以“后记”“题记”的方式与相关内容编辑在一起,对于重要的地方,也以“后记”的方式做了说明与补充。由于笔者对投资的理解及其投资策略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个别观点前后有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对此也未做改动,读者可以借此了解笔者的投资“进化”过程。 对于书中文章的理解,如能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效果可能更好,所以标注了成文时间。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笔者谈论某些问题的时间比较集中,比如在2012年一2014年间,谈论比较多的是“机会”;在2015年6月前后,谈论比较多的是“风险”。那是因为,机会是跌出来的,风险是涨出来的。还比如,在2015年下半年和2016年年初股灾期间,谈论比较多的是“投资情绪”。 大家可能还会注意到,有些话题笔者反复谈论过。这是因为,每篇文章独自成篇,还因为这些问题在笔者看来对投资的成功至关重要,就像巴菲特在50余年的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的信中,谈论的核心话题不外乎是能力圈、安全边际、经济特许权、护城河、管理层的品质、市场情绪一样。 本书记录的是笔者进入股市24年的所学、所思、所悟。在此过程中,无数投资大师、专业投资者、普通投资者对投资心得无私的分享启迪了我。写在QQ空间的这些投资随笔,由于当时只是供自己学习和思考之用,极个别内容的用词不排除直接引用了他们的原话,但由于时间过去已久,无法确认来源,在此对大家无私的分享表示衷心的感谢(如有冒犯,敬请与笔者联系,邮箱:372449013@qq.com)。我想无论谁是某个观点的原创,如果能通过拙作的传播,照亮更多人的财富人生,善莫大焉! 投资是一件很个性的事,没有适合所有人的“圣杯”,也没有适应各种市场环境的策略。所以我们常说,投资一要理解企业,二要认识市场,更要了解自己。严格说来,这不是一本投资技术类的书,更多的是让人思考如何正确看待投资。“术”这个层面的东西,笔者谈论得不多,因为它对投资的成功并非至关重要,有道是: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如果书中的某句话、某个观点能启迪你对人生、对财富、对投资的思考,并有所得,对笔者便是莫大的慰藉。 投资是一个需要哲学思维武装的领域,对与错并非泾渭分明,真理与谬误常常只有一步之差。而哲学的深邃很多时候让人难以企及,从进入股市到真正明白投资是怎么回事,笔者足足用了10年时间。无疑,笔者现阶段对投资的认识和感悟依然青涩,把阶段性思考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在投资这条路上少走弯路,早日明白投资之道。从知到行,只有一步,但这却是很难跨越的一大步。巴菲特之巨大成功,不仅在于他很早就明白了财富与投资的真谛,还因为他用一生的时间在践行、在坚守。 我期待,在未来的投资路上,与你同行! 2017年1月18日于成都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