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早期现代新儒家的科学技术观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赵培军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科学技术观研究缘起

一 科学技术发展问题之思

二 科学技术负面作用之实

三 中国西化科学技术之问

四 科学技术观研究之意义

 第二节 现代新儒家学派之形成与发展

一 早期现代新儒家形成之历史缘由

二 早期现代新儒家形成之现实原因

三 现代新儒家学派发展之实际状况

 第三节 早期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

一 早期代表人物的定位

二 早期代表人物的选择

 第四节 早期现代新儒家科学技术观研究现状

第二章 理论内核:人文关怀的取用原则

 第一节 科学技术应用中的产物

一 简述中西方思想界对其认识

二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 对科学技术社会功用的评价

 第二节 科学技术观的思想内核

一 肯定科学的认识作用

二 审视技术的实践作用

三 人文关怀的取用原则.

第三章 理论基础:生命价值的哲学理论

 第一节 生命哲学理论的影响

一 重识感性的西方生命哲学

二 体悟生命的儒家生命哲学

三 生命哲学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直觉主义理论的影响

一 科学认识对象的有限性

二 技术应用后果的未知性

三 人文关怀价值的普适性

 第三节 宋明时期儒学的影响

一 梁漱溟之百姓日用现代化

二 张君劢之存心养性现代化

三 熊十力之体用关系现代化

第四章 理论特征:中西思想的相济为用

 第一节 彰显西方文化的科学技术精神

一 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精神的形成

二 中国西化的历程及其主要目的

三 塑造中国科学技术精神的条件

 第二节 发扬儒家文化积极人世精神

一 儒家文化积极入世的处世态度

二 梁漱溟:现代化之乡村建设路径

三 张君劢:现代化之民主宪政路径

四 熊十力:现代化之内圣外王路径

第五章 理论价值:生存理念的独特思考

 第一节 对同时代学派科学技术观超越

一 与激进西化派科学技术观对比

二 与传统保守派科学技术观对比

 第二节 对儒家传统科学技术观的超越

一 调整传统“道”“器”关系

二 实现儒家文化的时代衔接

三 启示儒家文化的增殖研究

 第三节 科学技术观对当代的启示意义

一 协调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

二 复兴儒家文化道德与理性的合理性

三 尝试科学技术与人文互逆的可行性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20世纪之交,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西方文化疾风劲吹,凭其摧枯拉朽之力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自我检省的时代当口。早期现代新儒家认为,中国脱离贫弱离不开西化的发展道路,但不盲目热衷、迷信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发展盛势,应以审慎的视角理性考量其对社会发展的正反作用。基于此,早期现代新儒家积极赞同西化,却又明确主张重释儒家文化源头真谛。早期现代新儒家虽没有作为成熟的学术流派得到当时学界认可,但他们在西化浪潮中探求中国未来发展之路,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认识与评价态度,通过人文关怀将中西文化相济为用作为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准绳,是关注了中国的长远发展与人类整体的生存利益。所以,早期现代新儒家致力于在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之间寻求双向、互逆的融合路径,不仅为思想界如何调和科学技术与人文两种文化关系提供新的研究角度,也突破儒家文化传统科学技术观,为儒家文化实现内在延续与发展找到新的生长点,并为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后继学者奠定了研究基调与理论方向。赵培军著的《早期现代新儒家的科学技术观》共六章节,内容包括导论、理论内核:人文关怀的取用原则、理论基础:生命价值的哲学理论、理论特征:中西思想的相济为用、理论价值:生存理念的独特思考、结语。本书供相关学者阅读。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