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喋血昆仑关(1939桂南会战影像全纪录)/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陈良武//季晓丹
出版社 长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1939年11月15日,日军第5旅团和台湾混成旅团在钦州、防城登陆后,兵分三路由邕钦公路北向南宁进发,24日南宁沦陷。12月4日,日军又侵占了南宁东北50余公里外的重要关隘昆仑关。此后,中国军队部署反攻,从湖南调来了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第5军参加收复南宁的任务。第5军是中国的第一个机械化军,训练水平和战斗力在国民党军队中名列前茅。桂南会战爆发后,第5军在昆仑关闪亮登场。进攻昆仑关的战役于1939年12月18日凌晨打响,在军长杜聿明的指挥下,第5军将士不负国人期望,以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用猛烈的炮火向日军轰击,用坦克冲击,用士兵的血肉之躯冲锋,最后终于摧垮了日军的防线,于1939年的最后一天,即12月31日中午收复昆仑关。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和怀念为反抗侵略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由陈良武、季晓丹著的《喋血昆仑关(1939桂南会战影像全纪录)/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力图全景反映桂南会战的历史过程,深刻展示昆仑关战役第5军将士喋血沙场的壮举。

内容推荐

由陈良武、季晓丹著的《喋血昆仑关(1939桂南会战影像全纪录)/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从1939年底到1940年初发生在广西境内的以昆仑关战役为核心的桂南会战全过程,深度揭示了第5军将士喋血沙场的壮举。丰富的历史资料图片,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本书兼具纪实性、文学性、史料性。

在日军加紧筹划进犯海南岛的同时,国民党海南岛守备兵力却在不断减少,实际上已经做好了放弃海南岛的准备。

日军侵略海南岛,国民党军队抵抗虽很微弱,但国民政府反应却相当强烈。蒋介石在重庆会见外国记者时,直言日本此次行动无异是“太平洋上之满洲事变”。

第524团团长巢威,果断决定不执行上级对北海市的破坏命令。这位普通的一团之长,凭借他的审慎和责任感,挽救了北海这座美丽的城市,使其免遭焦土之灾。

驻守昆仑关第2军军长李延年担心自己被四面包围,率领驻守在此的第9师弃关撤退。就这样,他们把第5军14000余官兵用性命夺取的昆仑关轻易放弃了。

第9师师长郑作民在昆仑关阵亡,蒋介石闻讯后大为震怒,下令取消第9师番号,改为无名师。这种处分在国民党军中史无前例。

目录

第一章 桂南会战爆发前后的国际环境

 一、贪得无厌的德国

 二、远东慕尼黑的阴谋

 三、援军来自北方

第二章 桂南会战前日本的侵华方针和兵力部署

 一、日本泥足中国战场

 二、“以华制华”的诡计

 三、巩固为主,进攻为辅

第三章 桂南会战前的中国正面战场

 一、从“九·一八”到山海关

 二、卢沟轿的枪声

 三、金陵失陷

 四、僵局

第四章 桂南会战前的中国军方情势

 一、整军建军,再战日军

 二、国民党重分战区

第五章 日军占领海南岛与汕头

 一、下一目标,海南岛

 二、海南岛虚军以待

 三、拉开挂南会战的帷幕

第六章 日军占领南宁、桂南会战爆发

 一、准星瞄准南宁

 二、第5师团“领衔”桂南会战

 三、防守,防守,再防守

 四、钦防登陆

 五、南宁城轻易沦陷

 六、策反与攻占

第七章 南宁的反击

 一、国民党第5军一马当先

 二、铁甲雄师第5军

 三、千载昆仑关

 四、“钦差大臣”与白崇禧

第八章 昆仑关外围的作战

 一、重重包围

 二、毙命,中村正雄

 三、血战罗塘

 四、天空与陆地的夹击

第九章 喋血昆仑关

 一、第22师血洒昆仑关

 二、昆仑关!鬼门关!

 三、第5师团战场折戟

第十章 反扑

 一、抗命的反扑

 二、南宁反攻在酝酿

 三、大意失敌首

第十一章 国民党军在南宁、宾阳地区作战失利

 一、南宁,三路会攻

 二、拒战,合围

 三、再度丢失的昆仑关

 四、逐敌桂南

附录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一、贪得无厌的德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并没有出现真正的和平局面,旧的矛盾不但没有解决,新的矛盾反而接踵而至:战败国德国与战胜国美国、英国、法国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为新的战争埋下了种子,战胜国之间(美、英、法与日本等)也因分赃不均引起矛盾并日益尖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帝国主义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实力对比很快发生变化。20世纪20年代后期,德国、日本经济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英国和法国,它们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愿望日益强烈。1929年和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直接威胁着一些国家的统治基础,为了相互转嫁危机,它们之间相继展开了“关税战”、“货币战”、“贸易战”等形形色色的斗争。当一切明争暗斗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时候,最后只有采取战争这一终极手段。

1937年秋,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英、美等国对此抱“中立”态度,这使德国看到了英美的软弱,刺激了德国在欧洲的冒险。1937年11月5日,德国召开了有三军总司令参加的秘密会议——霍斯巴霍会议。会上,希特勒提出了今后的扩张目标是“在欧洲大陆的心脏地带取得成就”,第一个目标必须是同时推翻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此后,德国便开始着手实施这一计划。

1938年3月12日,德军越过边境,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奥地利,18日,签署了“德奥合并”的法律。希特勒实现了在中欧扩张的第一个步骤。德国吞并奥地利后,英法两国完全听之任之。法国政府对此无所表示;英国则认为所发生的事,“只不过是两位政治家商定了改善他们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措施而已”,为了装装样子,才由其驻德大使向德国外交部提出照会,表示了一下“抗议”。4月12日,英国正式承认奥地利并入德国。法国与美国此后也相继承认。

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其领土扩大了17%,人口增加了670余万,5万奥军也并入德国国防军,从而大大加强了德国的战略地位,而此时的捷克斯洛伐克,则处在德国的两面夹击之下,自然地,也就成了德国扩张的下一个目标。

1938年3月28日,在德军占领奥地利不到半个月,希特勒宣布,要在不久之后解决苏台德问题。苏台德是捷克斯洛伐克境内有大量日耳曼人聚居的地区,该地区与德国有密切关系的日耳曼人党头目汉莱茵接受希特勒的指示,在铺路。9月3日,希特勒命令公开进行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战争准备。9月5日,捷总理召见了苏台德地区日耳曼人的头目,通知他们政府将接受其书面提出的所有要求。但在德国的指示下,这些头目以所谓“警察的过火行动”为借口,在9月7日中断了谈判。法国与捷克斯洛伐克有同盟关系,但无履行义务的决心。13日,法国内阁召开会议,认为德国进攻捷克已迫在眉睫,但对要不要履行法捷条约的义务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英国首相张伯伦向希特勒发出急电,要求希特勒同意他去柏林与其进行首脑会晤,探讨和平解决苏台德问题的办法。9月15日,张伯伦赶到德国,与希特勒会谈,会谈中张伯伦表示:他个人可以承认苏台德地区脱离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则,但必须得到本国政府的批准。18日,英国与法国达成协议,共同建议捷政府将苏台德地区交给德国,并将建议书送交捷总理,并说如捷政府拒绝英法的建议,捷只能单独对德作战。21日下午,捷总统贝奈斯被迫接受英法建议。22日,捷内阁宣布辞职。捷克斯洛伐克被英法“绥靖”主义者卑鄙地出卖了。

9月22日,英国首相张伯伦第二次与希特勒会晤。

在此之前,张伯伦将这次行程设想得十分美好。德国人既然贪婪,那就满足他们的贪婪。大不列颠给希特勒开出最丰厚的礼单——整整一个捷克斯洛伐克,想必应该可以填满希特勒那深不见底的欲壑。其他国家的安危终究没有英国本土和平更重要,牺牲一个国家,换来英国的平安,在张伯伦看来是物超所值的。

张伯伦信心满满地坐在会议室里,等待着希特勒的出现。

大门轰然打开,希特勒风一样地走了进来。他一脸的寒霜,怒目而视,仿佛一个要进入战场的角斗士。就连张伯伦这种政坛老手,看到这副尊容都忍不住一抖。

“我们英国可以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事情作壁上观……”张伯伦急于将事情引入正题,他似乎觉得稍有拖延,都会让希特勒改变主意。

“谁会去在意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用他一贯神经质的语气开始咆哮,“我要接管苏台德地区!”

加码又变高了……张伯伦额头有些潮湿:“这个要求有些过分了。我们能且只能消极对待捷克斯洛伐克。”

P2-5

序言

爆发于上世纪50年代到40年代的抗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成功抵御外来侵略,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战例,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屡遭外辱、屡战屡败之后取得的唯一一次伟大胜利。然而,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这场战争中,国共两党也都为此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记住这段历史,颂扬抗战英雄,并将全民族的抗战精神代代相传下去,对于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乃至对于海峡两岸和平统一,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大陆尚没有一套系统、全面介绍抗日战争,特别是包括国民党军队在抗日前线正面战场的全景丛书。在海峡两岸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今天,编辑这样一套丛书在大陆出版,已经到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时候。

由长城出版社组织、策划未撰写的《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丛书》,集海峡两岸抗战研究成果,以纪实文学形式全方位、多视角地描绘了自1931年至1945午间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

丛书作者均是当今军史、战史、军事文学及军事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学者、文学大家,参与创作及编辑。该套丛书通过不同渠道征集了反映中国抗战的万余幅历史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那场铭刻于史的战争,直观、真实地呈现于读者眼前。

本套丛书经过专家充分论证,并且得到了台湾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及国民党党史馆等有关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这套丛书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正面战场

涵盖了长城抗战影像全纪录、平津抗战影像全纪录、一二八淞沪抗战影像全纪录、淞沪大会战影像全纪录、太原大会战影像全纪录、南京保卫战影像全纪录、徐州大会战影像全纪录、武汉大会战影像全纪录、长沙大会战影像全纪录、桂南会战影像全纪录、枣宜会战影像全纪录、中原抗战影像全纪录、中条山会战影像全纪录、滇缅大会战影像全纪录、滇西反攻战影像全纪录、缅北反攻战影像全纪录、浙赣会战影像全纪录、常德保卫战影像全纪录、衡阳保卫战影像全纪录、桂柳会战影像全纪录、湘西会战影像全纪录、上高会战影像全纪录、南昌会战影像全纪录、随枣会战影像全纪录、美国援华空军抗日影像全纪录、东北义勇军抗日影像全纪录、绥远抗战影像全纪录、中国空军抗战影像全纪录、苏军出兵东北抗日影像全纪录、侵华日军投降影像全纪录、审判日本战犯影像全纪录,计31册。

第二部分:敌后战场

涵盖了平型关抗战影像全纪录、百团大战影像全纪录、东北抗联抗日影像全纪录、八路军抗战影像全纪录、新四军抗战影像全纪录,计5册。

全书共36册,单册15—20万字左右,每册均配有百余幅珍贵历史图片。  此套丛书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反映国共两党共同抗战的丛书,以报告文学形式全景式反映国共两党共同抗战的图书尚属首次。这是一项具有传承和警示意义的浩大工程。它将昭示后人:中华民族是不能分裂的,中华民族是有能力抵御任何外来侵略的,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比什么都重要!

编者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7: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