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劲松著的《禅廉文化》稿对禅廉文化进行了研究。第一章首先从制度层面,探讨禅宗丛林制度中的廉政文化思想资源;第二、第三、第四章以《禅林宝训》所记载的高僧大德的言行为中心,阐述禅宗临济黄龙派、杨岐派以及其他宗系高僧大德的管理与廉洁思想;第五章从佛学理论的角度对“禅廉文化”进行深度阐释。还附录了《周易乾坤两卦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一文,以扩大读者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儒家经典所包含的廉政文化资源。
| 书名 | 禅廉文化/黄梅禅文化与荆楚佛学丛书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作者 | 孙劲松 |
| 出版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孙劲松著的《禅廉文化》稿对禅廉文化进行了研究。第一章首先从制度层面,探讨禅宗丛林制度中的廉政文化思想资源;第二、第三、第四章以《禅林宝训》所记载的高僧大德的言行为中心,阐述禅宗临济黄龙派、杨岐派以及其他宗系高僧大德的管理与廉洁思想;第五章从佛学理论的角度对“禅廉文化”进行深度阐释。还附录了《周易乾坤两卦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一文,以扩大读者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儒家经典所包含的廉政文化资源。 目录 绪论 禅廉文化概说 一、禅宗文化概述 二、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禅廉文化的提出 四、禅廉文化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丛林清规与廉洁文化 一、唐代的佛教管理制度 二、马祖道一创立禅宗丛林 三、百丈怀海设立丛林清规 四、丛林制度中道德、制度、惩戒相结合的禅廉文化 五、禅廉文化的现代启示 第二章 黄龙派禅师的管理与廉洁思想 一、黄龙慧南:住持要在得众,善任必先知人 二、真净克文:寻常布衣不嫌恶,行道安众本分事 三、湛堂文准:有道德者乐于众,无道德者乐于身 四、灵源惟清:以德配位离私利,福祸相依唯自召 五、死心悟新:欲正他人先自正,利之与道不兼行 六、草堂善清:学者立身须正当,任人唯贤绝私欲 七、山堂道震:三请而行一辞退,恩威之道不过中 八、东山慧空:公私应当分明,不可盗用常住 第三章 杨岐派禅师的管理与廉洁思想 一、五祖法演:德惠要兼行,细节要究心 二、圆悟克勤:贤者慎终亦谨始,利济众生德为先 三、佛鉴慧勤:长老无嗜好,革弊需因事 四、佛眼清远:举措施为先筹虑,禁恶止邪需规矩 五、高庵善悟:德法需双运,慈心待老病 六、雪堂道行:节俭仁慈戒贪欲,轻重缓急宜先知 七、大慧宗杲:住持一方须是良器,安顿大众需资左右 八、佛智端裕:道德言行教之本,仁义礼法教之末 九、万庵道颜:清廉简约性仁厚,上行下效规则立 十、佛照德光:主之仁者善养士,率身临众要以智 十一、水庵师一:上下相交如鱼水,君子思患而预防 十二、或庵禅师:住持不弃衲子,方丈要在知贤 十三、简堂行机:大器宜晚成,决策要审慎 十四、密庵咸杰:住持守三莫,不被外物惑 第四章 其他宗派禅师的管理与廉洁思想 一、浮山法远:住持有三要,上下需通情 二、明教契嵩:道德乃立身之本,争利为祸乱之源 三、圆通居讷:以德自律,不恋权位 四、自得慧辉:丛林振兴靠纲纪,任以职事验才能 第五章 禅廉文化的佛学阐释 一、禅的基本含义 二、禅与廉的紧密联系 附录 《周易》乾坤两卦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乾卦卦辞之君子四德对廉政文化的启示 二、乾卦爻辞对于廉政文化的启示 三、坤卦卦辞对于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四、坤卦部分爻辞对于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五、结语 参考文献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