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宣传、推介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本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编写了“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文库”,《曾宪通自选集》为该文库(系列二)10本中的一种。
《曾宪通自选集》以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含古抄本)为基础,结合传世典籍,阐明汉字发展的源流,进而揭示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这是本书最为鲜明的特色。
本书作者曾宪通在古文字研究方面,从字形入手,联系词的意义,阐释出土文献的内涵,进而窥探语言、历史、文化等现象与规律,揭示其中底蕴,从微观以窥宏观,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本自选集的出版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
《曾宪通自选集》以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为核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古文奇字的考释,主要对某些学界未识的古字加以辨识,弄清它的构形和音义,或对已识的字在音读和义训方面纠正旧说而提出新解,进而理清相关字词的原始意义及其演变的源流。第二部分是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编钟铭文和简帛文献加以辨正和释读,如纠正旧称为蔡侯钟实当为吴王光编钟,对楚简《周易》中的某些卦辞和爻辞重新加以诠释,又论及汉代古本竹书《孙子兵法》的学术价值等。第三部分是有关文化史的研究,涉及汉字起源、楚系神话系统和古天文历法等,并介绍作者曾宪通熟悉的三位大师相关研究为典范。书末对《明本潮州戏文》中有关方言俗字的考察,是开启古代潮汕方言俗字研究的一种尝试。总之,本书以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含古抄本)为基础,结合传世典籍,阐明汉字发展的源流,进而揭示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是本书最为鲜明的特色。
学术自传
“作”字探源——兼谈“耒”字的流变
释“凰”“皇”及其相关诸字
说繇
楚文字释丛
楚帛书文字新订
说“□”“□”及其它
“富”及相关诸字考辨
从曾侯乙编钟之钟虞铜人说“虞”与“柴”
再说“蛊”符
古文字资料的释读与训诂问题
吴王光编钟铭文的再探讨
关于曾侯乙编钟铭文的释读问题
宋代著录楚公逆钟铭文补释
《周易·睽》卦卦辞及六三爻辞新诠
《周易·离》卦卦辞及九四爻辞新诠
《保训》篇“中”字别解
包山卜筮简考释
试论银雀山汉墓竹书《孙子兵法》
居延汉简研究二题
敦煌本古文《尚书》“三郊三逋”辨正——兼论遂、述二字之关系
汉字起源的探索
楚帛书神话系统试说
楚月名初探——兼谈昭固墓竹简的年代问题
战国楚地简帛文字书法浅析
秦汉时制刍议
容庚先生与中国青铜器学
商锡永先生与楚帛书之缘及其贡献
选堂先生与荆楚文化的研究
明本潮州戏文所见潮州方言概述
明本潮州戏文疑难字试释
附录 曾宪通主要著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