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流行病与解决方法
“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了。我只想闭上眼睛,再也不用醒过来。就像生命正在从指缝问?留走,我却无能为力。大家总是跟我说,我只需要‘振作起来’就行了。他们不知道这有多伤人吗?我是说,难道他们觉得我想要这样?有时候,我会莫名其妙地掉眼泪,都不知自己在哭什么。大家都盯着我看,觉得我疯掉了。‘瞧瞧那个可怜的家伙。那个可怜的、可悲的……’”菲尔身子前倾,双手抱头,声音渐渐低下去。他盯着地板,小声说“对不起”,像念经似的说了一遍又一遍。
虽然我对抑郁症的毁灭性作用再熟悉不过了,但还是难以想象菲尔几个月前没发病时的样子。菲尔的太太打电话来跟我约定第一次会面的时候,说她丈夫以前是个“自信风趣的男人”。他事业成功,婚姻美满,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他太太说:“看着菲尔,你会想,这男人该有的都有了。”
但是现在,在我的办公室里,处于人生巅峰期的他已经被抑郁症压垮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就变得精力不济、性欲减退、缺乏自信、睡眠不足、记忆力下降、难以集中注意力。他无法正常工作,疏远了亲朋好友,最近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
跟我治疗的许多患者一样,菲尔在来找我之前,已经服用了几个月的抗抑郁药。不幸的是,药物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这个结果很常见,虽说大多数人都没意识到这一点。尽管在某些情况下,药物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只有不到一半的抑郁症患者服药后能见效。此外,也有不少人因为性功能障碍、体重剧增等副作用选择停止服药。
尽管近年来抗抑郁药的用量急剧增加,但美国的抑郁症发病率并没有下降,反而在攀升。最新调查显示,约有l/4的美国人——超过700万人——在人生中某一阶段符合重度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更糟糕的是,抑郁症发病率这几十年来节节攀升,如今的发病率比60年前高10倍。为什么现在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到底是什么东西变了?
这显然不是基因导致的,因为基因库的变化没有这么快,肯定是其他因素发生了变化。我相信,所谓的“其他因素”就是生活方式。请想一想以下几点。
·美国只有一种人没有受到抑郁症这种现代流行病的冲击,那就是仍然坚持18世纪生活方式的阿米什人。他们的抑郁症发病率远远低于其他美国人。
·发展中国家的抑郁症发病率通常只有西方国家的零头。但在那些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美国式生活方式迅速转变的国家,抑郁症发病率已开始大幅上升。
·近年来,所有工业化国家(比如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韩国)的抑郁症发病率都有显著增加,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美国。
·西方研究人员观察得出,现代的“狩猎采集者”(比如生活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部高地的卡卢利人)也会得精神疾病。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族群中基本没有出现过临床抑郁症患者。他们的生活方式跟我们远古时代的祖先非常类似。虽然生活极其艰难,没有我们习以为常的物质享受或医疗条件,但是他们却能免受抑郁症这种可怕瘟疫的侵袭。也许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人类学家爱德华·希费林跟卡卢利人共同生活了近10年,详细采访了2000多个男人、女人和小孩,询问他们感受到的悲伤和忧郁。他发现,只有一个人的情况接近我们现有的抑郁症诊断标准。
这些跨文化研究明确了一点,那就是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现代化”程度越高,抑郁症的发病率就越高。这个结论也许会让人闲惑,但解释起来非常简单:人类的身体构造并不适应后工业化的现代社会环境。大约12000年前,人类发明了农业,开始驯养牲畜。在此之前,地球上每个人都以狩猎和觅食为生。在人类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期,人类都属于狩猎采集者。
我们的基因反映了这段历史。从我们的狩猎采集者祖先算起,人类基因的变化可谓微乎其微。它们仍然适应远古时期的环境,仍然在打造适应石器时代的原始人身体。不幸的是,当原始人身体遇上现代环境,就碰撞出了灾难性的后果。(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