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武汉的沉香浮影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姜燕鸣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武汉的沉香浮影》是《汉口的风花雪月》出版七年后的又一次重温,她的续集也如春花秋月,充满诗情画意,也蕴涵更多的容量。

作者姜燕鸣带着不可遏制的创作冲动,带着尊重和敬畏之心,认真地梳理每一段历史,精心地塑造每一个普通人物,在她的笔下,九部中篇小说,构成九幅汉味浓郁的世俗风情画。读者在曲折跌宕的故事中,能够品味城市的过往,重温武汉的似水年华。

内容推荐

《武汉的沉香浮影》是一部描写今昔武汉沧桑变化的中篇小说集。

作者姜燕鸣一直在创作武汉题材的文学作品,本书精选的9篇中篇小说,以小说的时代背景排序,将老武汉题材的4篇定为上部,为沉香篇;当代题材的5篇定作下部,为浮影篇。

作者没有选取宏大的视角,而是以小人物的命运,来唤起城市尘封的往事,折射时代的变迁。

读者在文字中能读到那些似曾相识的过往,勾起一番回忆,或温暖,或伤痛,都是生活的情节,与武汉有联系,逃避不了。

目录

上部 沉香

 中和门

 嗨,足球小子

 天水

 风吹过的街道

下部 浮影

 小巷里的女人

 门前有棵桂花树

 雪地无垠

 一九九九年的春节

 白雾

试读章节

静荷本想安慰,反而刺激了尹秀清那颗惊魂未定的心。前天夜里,斜对面85号被抓出了好几个人,其中就有那个高个子彭楚藩。当初彭楚藩来向他租房,他看此人一身宪兵装束,仪表堂堂,顿时就有几分敬畏,一时不好拒绝。彭楚藩似乎看出什么,解释说不是他住,是帮朋友租的。说话始终很和气,使尹秀清忐忑的心渐渐放了下来。后来得知他们租下了85号的房子,以后那院子时常有人进出,也搞些聚会什么的,比一般人家显得热闹。他也时常碰到彭楚藩,彭楚藩也不记什么,总是主动跟他打招呼,很和气的一个人,他就为拒绝人家感到歉疚。直到他眼见彭楚藩几人被抓,才知道85号是革命党办公的会所。然而昨天,就风传彭楚藩等三人已被砍头的消息。

尹秀清听得浑身直抖,本以为住在小朝街安静,却不知围墙之外进行着惊心动魄的较量。这一堵墙如何挡得住风雨的侵袭?他为彭楚藩之死扼腕叹息之时,也为自己当初的拒绝感到一丝庆幸。

厨房里的柴火噼剥炸响,白色的烟气从屋顶烟囱冒了出来,有一些冷不丁从窗户口泄进了院子,在四周舞蹈,又热辣辣地蹿进鼻腔,有点呛人。他没有避开,相反是亲近的。他喜欢这种充满烟火气的日子。以前在王爷府时,整天谨小慎微,吃喝拉撒都由不得自己,平民百姓的生活只能是一种奢望。如果没有大格格的嘱托,他也不会冒险离开王爷府,可能一辈子就待在那里了。他感喟着,不由瞅一下静荷在烟雾中忙碌的身影,心里唤起一丝不忍。把姑娘当丫头使唤了,人家可是金枝玉叶,由着我这样作践,以后她死去的老子娘不报应我?尹秀清想到这些,心里不由打了个寒战。他不是请不起佣人,包子店的收入,加上以前的赏赐和大格格给的,足足可以让他和静荷过一辈子的舒适生活。可是他不想让外人进入他的生活,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的底细。当初拒绝彭楚藩也是出于这个原因。静荷小时,他曾雇过一个老妈子,还算勤快,就是嘴碎了些,怎么就父女俩呀?再看尹秀清模样周正,不缺胳膊少腿,又有手艺,怎么就不找个女人呢?老妈子不敢问尹秀清,就时不时问静荷,静荷只几岁,不知道的,就问爹,她母亲哪里去了?尹秀清受不了这些聒噪,只得把老妈子辞了。其后便叫十字街的表姐玉珍帮着料理一下,玉珍是他表舅的女儿,家里穷养不活,表舅就让她跟一湖北贩货的走了,后来就在武昌十字街定居下来。尹秀清当初离开王爷府,也不知道除京城和家乡之外,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去。唯有这个表姐在武昌,便来到了十字街,包子店也离表姐住的地方不远。表姐帮着操持了几年,家里开起了杂货铺子,一心挂几头,总有些勉为其难,后来就不大有空来了,只叫儿子云浩多担待一些。云浩那时刚满十四岁,来店里学做包子已有一年,他勤快聪明,比大他四岁的保正学得还快。那时静荷已学会了做饭洗衣服,有时喊云浩帮着做些出力气的杂活,云浩总是随叫随到。有一天,尹秀清无意中瞥见云浩和静荷在厨房里嘻嘻哈哈地谈论什么,两人笑作一团。尹秀清倏地不舒服,随后便去了一趟表姐家。不久,云浩就离开了包子店,去汉口的一家典当铺当学徒去了。尹秀清也没再去表姐家,表姐也不来走动。后来搬到小朝街住,也是为了避免这份尴尬。

这一晃便是五年。后来尹秀清与十字街的杨秀才家结了亲,表姐弟之间的关系才有所松动。在静荷的亲事上,尹秀清自觉是谨慎的。他得遵循大格格的嘱托,找一个能让静荷幸福一生的人选。他当然舍不得静荷离开他,也动过找一倒插门的女婿进来的心思,一想又不行,女婿是外人,如果相处不好,他大半辈子的清静日子不就泡汤了吗?至于云浩,他瞧不起那贩货的老子,自然儿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何况云浩家境寒微,与静荷也不配。所以当初一看苗头不好,他就赶紧处理了,即使得罪了表姐也在所不惜。想来想去,他只能希望静荷在附近找一位人品端正又体面的男人嫁了,到时见静荷也方便。正好杨秀才也有意结亲,杨公子天瑜毕业于师范学堂,文质彬彬的,对静荷也很满意。父子俩上门提亲,尹秀清看着不错,也就答应了。只是静荷不太愿意,以致婚期迟迟未定。尹秀清当然知道静荷心里所想,但他不想强迫静荷,得让她慢慢转过弯来。

P4-5

序言

水上的霞影

三月的雨天,在汉口的黎黄陂路漫步,青绿的树叶掩映着装饰过的老房子,阴天的冷色调让景象变得朦胧,诗意弥漫。雨水浸淫着周遭,清新而绵长,老影像一般,那些长衫旗袍便在眼前晃动着。

这是《汉口的风花雪月》出版七年后的y,-次重温,她的续集也如春花秋月,充满诗情画意,也蕴涵更多的容量。就像书中老外婆所言:“老汉口的故事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就像落在长江上的片片霞影,水流逝了,光还在闪动呢。”

长江之水长流,恒久不变,改变的只是两岸的风景、城市的面貌,还有一代一代的人。岁月更迭,往事就像夕阳里的云彩、江面上的霞影,渐趋黯淡,唯有定格那些瞬间,以留住曾经闪过的光亮、鸟飞过的痕迹。

小说便是一番努力。

一直在创作武汉题材的文学作品,早期创作便以老汉口系列中篇小说为主,本书精选的中篇小说,皆是逐年发表在各文学期刊上的作品,亦是本人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长篇三部曲《汉口之春》《倾城》《大智门车站》之后,承蒙广大读者和朋友们的关注和厚爱,时有询问和期待,才有将部分武汉题材中篇小说汇集成书的想法,续为《汉口的风花雪月》姊妹篇,对武汉系列小说再作一个补充。所幸得到武汉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将此部作品编纂出版。为便于了解和阅读,就以小说时代背景排序,将老武汉题材4篇定作上部,为沉香篇。当代题材5篇定作下部,为浮影篇。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年,曾去武昌起义门参观,随后想看看附近革命的摇篮小朝街,却找不到,问了好些人,都不知在哪里。后来问到一个太婆,说在武汉九中附近,原来名称早变了。走进去,长蛇一样的巷道,逶逶迤迤,已觅不到辛亥革命时的任何遗迹。只有九中院墙内那棵高大蓬勃的槐树,看似年头不小了,绿叶子探出来,依旧青葱油亮。不知它是否经过那番腥风血雨?感慨之时,便有了那篇《中和门》,写辛亥革命对普通人命运的改变,用了不一样的视角。武昌首义,南湖炮队从武昌城堡的中和门进城,首义成功后,中和门改成了起义门,一年之后,起义门又还原成中和门,改来改去,隐含了一种政治动荡。

《嗨,足球小子》以汉口博学中学(原武汉四中)的一段真实故事为基础构思而成。萎靡不振的中国足球令人失望,何曾想到,在20世纪20年代的汉口,曾有一群足球小子鼓起我们的希望和热情?当然,不仅仅写足球,还有更多的寓意,加之时代风貌的呈现,运用一些武汉方言等,使小说汉味浓郁,也接地气。

《天水》以1931年武汉大水为背景。20世纪初就拥有“东方芝加哥”美名的汉口,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仅逊于上海,却因1931年大水遭到重创,此后发展缓慢。小说以一段生死爱情为主线,呈现了当时汉口的残酷现状。大水洗劫了一座城市,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风吹过的街道》以汉口沦陷时期为背景,想写一个好人怎么变成汉奸,也是给自己一个逼迫,写出不一样的视角来。但过程不太顺利,等了两年才面世。回头看,这篇细细打磨出的东西,倒还经得起咀嚼。

下部浮影,皆写小人物的命运,《小巷里的女人》《门前有棵桂花树》以著名的汉正街为取景点,前者以永兴巷娄家的生活为主线,描绘下层百姓的生存状况;后者写云梦乡下来到汉口的刘玉英,为夺得弟弟的房子不择手段,揭示人性的贪婪和自私。《雪地无垠》《一九九九年的春节》皆以下岗工人为描写对象,以反映企业体制改革对普通家庭的影响和改变。《白雾》则另辟蹊径,写一农村女孩为寻爱误入夜总会的堕落史。

读一本书的过程,如流水缓缓而过,可看见背景里的城市,是怎样的沧海桑田。至于感受,如同一场戏散场后的回味,各有各的深浅。

而对作者,重温一遍小说,难免百感交集。雨夜里,看到《雪地无垠》里老厂长去世的一段,不觉眼眶潮湿。回想当时写作的状态,那股不可遏制的创作冲动,一次次的采访,也是出于一份尊重,对每一段历史,每一个普通人。那些孙德明们对这座城市都有过奉献,不应被遗忘。对弱势群体的关照,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城市文明的体现。

书出版了,这不单是作者的,也是读者的,你会在文字中读到那些似曾相识的过往,勾起一番回忆,或温暖,或伤痛,都是生活的情节,与武汉有联系,逃避不了。武汉,早刻在生命的底板,唤起感动就这么简单。

如此,便是一次奇妙的航行。

莺飞草长的三月,在繁花中漫步,那些芳香已化为体内的灵感,又将续写新的故事,如同定格一片江上的霞影,是一份抒发,一份交待,也是一份珍藏。为你,也为我。

谢谢。

2017.3.16于沌口

书评(媒体评论)

姜燕鸣是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她笔下的老汉口优美而浪漫,风情浓郁。她擅长虚构曲折的故事,精于刻画人物心理,以各样女人为轴,描摹世态,写得活灵活现,生动感人。此部中篇小说集不似其以往的小资情调,而以不同时代、不同侧面描写各样小人物的命运,犹如一幅幅世俗风情画,展示武汉这座城市的沧桑与厚重、艰辛与希望。其语言沉稳老到,可见惯写风花雪月的姜燕鸣,也不乏犀利之笔,以现实的眼光观照和审视城市中的芸芸众生,作另一番建树。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

姜燕呜站在时光河流的中央向上回溯,穿越重重水草的幻影,拂去时光的淡淡尘埃,武汉往事的容颜渐渐显现,时而漫漶,时而清晰。这是一个城市的似水年华。小说家以追忆的叙事姿态,以女性的细腻、敏感与柔软,把笔触伸向城市的肌理以及身处其中的人物的内心,写出了一座城市精神的辗转与命运的变幻,写出了历史光影中的世道与人心。沉静而从容,有岁月磨砺的质感,有打动人心的光泽。

——著名作家、《长篇小说选刊》主编付秀莹

姜燕鸣是第一位长期对号称“东方芝加哥”的武汉这座城市,持续描写、专注怀旧的女作家,她用十多年时间,以四部长篇小说《汉口的风花雪月》《汉口之春》《倾城》《大智门车站》和一系列中篇小说,来描绘武汉近代化、现代化的风云变幻的历史、事件、人物,她一如既往地持续书写老武汉的沧桑往事和老汉口的辉煌风景,是武汉这座城市的文史代言人之一,更是坚持不懈为这座大都市正名的勤奋笔耕的女作家。

——《武汉晚报》主任记者袁毅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4:4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