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书知味
分类
作者 肖复兴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读书知味》作家肖复兴给青少年的读书点津书。肖复兴结合自身阅读经典文学的经验与感悟,为青少年量身打造了32堂读书课。通过例证如何阅读青少年书本以及课外阅读中需要阅读的现当代文学名家名作及外国名著、中国古典文学等,教会让青少年学会阅读的技巧,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的方式,从而做到有效阅读、快乐阅读,从读书中寻找向上的力量。

内容推荐

《读书知味》这是一本给青少年读者的阅读点津之书。作家肖复兴与小读者们分享读书的经历与经验,引领大家走进中外名家名作,聆听作品中作家的创作心语,寻找有效阅读的具体方法,旨在帮助小读者们培养阅读的兴趣,重建阅读的习惯,从文学经典中寻找向上的力量。

目录

前言:文学阅读与成长

第一章 做读书的有心人

 读书需要联想

 读书需要想象

 读书需要思想

 带着问号阅读

 关联阅读

 对读法

第二章 读书的乐趣

 细读的妙处

 由“小”见大

 文章的节点

 插叙的魅力

 细节的力量

 情境的味道

 古诗要从少年读

第三章 读书重在读什么

 语言的魔力

 拟人激活文字

 景物对应情感

 重复的意义

 悬念设置的多种方式

 结尾的余味

 生动具体的启示

第四章 读书与读“人”

 状摹人物

 从人物关系读心理世界

 感情和形象的寄托

 命运的书写

 童心与文心

 寻找主题的路标

第五章 我的读书笔记

 醋栗的幸福

 大地上的日历

 于·列那尔和他的《胡萝卜须》

 走近乔伊斯

 铁木为什么只有前传

 重读田涛《在外祖父家里》

附录:鉴赏书目

试读章节

读书需要联想

秦牧《社稷坛抒情》

史铁生《二姥姥》

机械式读书,就是仅仅读懂了字面的意思,如同盲人探路,文字的识得,是手中的拐杖;内容的流动和走向,是脚下的盲道。

读书需要联想,就是让我们能够睁开眼睛,看到文字背后或之外的一些东西。好的文字,总会有言外之意,即我们中国从古至今为文之道所特别讲究的韵味。韵味。需要仔细品味。品味,就是要用自己切身的感受来揣摩文字其中的味道。品书如品茶,茶过三巡,才能够品味出茶的味道。读书中的联想,就是在反复的阅读中,用联想这样最初级的方法,一步又一步地来加强并加深自己在阅读中的切身感受。

联想,就是由此及彼,从此岸到彼岸的一座小桥,或一尾小船。联想,让文字舒展了腰身,如同被水洇开,漫延到更开阔的地方。在阅读中,有了联想,会帮助我们提升阅读兴趣;在写作中,有了联想,会帮助我们提高写作能力。

好的文章中.几乎没有不用到联想这一最古老的方法的。学习这种方法,还得从阅读本身人手。

我选择的是秦牧先生的一篇老文章《社稷坛抒情》。我读中学时。在语文课本里就学过这篇文章。文章围绕社稷坛展开联想进行写作。

社稷坛,在北京的中山公园内,是皇帝当年祭祀土地的地方,由五种颜色的土组成,以代表土地,古时候称之为皇天后土的后土。北京人都管它叫“五色土”。面对这样一块地方.秦牧先生是如何“抒情”的呢?他这样写道——

你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上面没有一株草,一只虫,也没有一层土壤。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公尺的华北黄土高原吧!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

写到这里,还没有联想,只是关于土地的知识的陈述。如果文章就这样写下去的话,只是一篇科普知识的短文,算不上一篇优秀的散文,难以被选人语文课本,更难以流传至今。我们接着读,下面,联想出场了,文章如水跌宕了一下.有了起伏,翻起了漂亮的波浪。

但这还不算,劳动者开辟这些土地和大自然进行了多么剧烈的斗争呀!这种斗争一代接连一代继续着.我们仿佛又会看见古代唱着《诗经》里怨愤之歌的农民.像敦煌壁画上面描绘的辛勤劳苦的农民,驾着那种和古墓里挖掘出来的陶制高轮牛车相似的车子,奔驰在原野上,辛苦开辟着田地。

你在这个五色土坛上面走着走着,仿佛又回到公元前几千年去,会见了古代的思想家,他们白发苍苍.正对着天上的星辰,海里的潮汐,陶窑的火光,大地的泥土沉思。那时的思想家没有什么书籍可以阅读参考。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四时代谢,万物生死的现象,都使他们抱头苦思……正是由于古代有这样的思想家在这样地思想过,才给后来的历史和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五色的土坛。

在这里,秦牧用了两次“仿佛”。“仿佛”,就是秦牧的联想。第一次,他联想到了《诗经》和敦煌壁画,以及从古墓里挖掘出来的陶制高轮牛车。第二次,他联想到了古代的思想家。第一次联想,是关于劳动者对土地的奉献;第二次联想,是关于思想家对于土地的创造。第一次是体力劳动者,第二次是脑力劳动者。这两种人成就了今天的祭坛,让祭坛有了庄严神圣的感觉。

联想到这样两种人,是容易的,也是初步的;将这种简单的初步的联想,具体化,形象化,则是联想的深入,是联想的高级阶段。关于劳动者的联想,秦牧先生写了《诗经》、敦煌壁画和古墓出土的牛车等典籍和文物。关于思想家的联想,秦牧先生则是让他们面对天上的星辰、海里的潮汐、大地的泥土、陶窑里的火光等大自然具体的事物。前者,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知识储备;后者,我们则能够看到作者形象化书写的笔力。P3-7

序言

文学阅读与成长

这是一本关于读书的小书。在写作这本小书的时候,我常想起自己阅读的经历。童年、少年和青春期的阅读,是多么难忘。阅读对于我的成长,曾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个人的阅读经验,对于今天的孩子们,还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吗?

我们目前面临着这样一种严峻的现实:电影和电视时代乃至网络时代的迅速到来。给传统的纸质阅读带来了强烈的冲击。特别是生机勃勃的手机拇指化阅读,大有取代纸质阅读的趋势。拇指在替代大脑,我们的阅读能力,确实是无可奈何地在退化。

那么,纸质阅读的魅力,究竟还存不存在呢?存在于哪里呢?

纸质阅读的作用,究竟还存不存在?存在于哪里呢?

可以肯定地说.如今纸质阅读仍很重要。它不像看影视图像那样容易,也不如认字那样简单,它是一种能力,需要进行认真而系统的训练。在中小学阶段,这种能力,在拇指化阅读的冲击下,已经逐渐弱化,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在以考试为轴心、以分数为价值判断的指引下,这种能力已经蜕变为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老三样式的机械化阅读。

实际上,阅读是一种比应试更重要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读出纸质图书中相应的意义及其乐趣。而且.这种能力可以伴随人一生的成长,可以丰富人的心灵与精神。并能够挖掘出入生的种种潜能。

先来说说我自己的读书经历吧。

自打识字起,我看的第一本书,是上海出版的《小朋友》,是一种画报的读本。识字多了,读《儿童时代》,是那种图文并茂的杂志。这都是父亲为我买的。每期都买,从不间断。

我自己买的第一本书,也是杂志,是上海出版的《少年文艺》,一角七分钱一本。那时,我上小学四年级。买到的那本《少年文艺》上,有美国作家马尔兹写的一篇小说.是《马戏团来到了镇上》,那篇小说令我印象深刻:小镇上第一次来了一个马戏团,两个来自农村的穷孩子从来没看过马戏,非常想看,却没有钱,他们赶到镇上,帮着马戏团搬运东西,才换来一张入场券。可晚上坐在看台上,当马戏演出的时候,他们却累得睡着了。

这是我读的第一篇外国小说,同在《少年文艺》上看到的中国小说似乎大有不同,它没写复杂的事情,而是集中在一件小事上:两个孩子渴望看马戏却最终没有看成。这样的结局,让我讶异,它在我心中引起了莫名的惆怅,那种夹杂在美好与痛楚之间的忧郁的感觉,随着两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的睡着而弥漫开来。马尔兹可以说是我文学入门的第一位老师。

从那时候开始,我迷上了《少年文艺》,以前没有买到的,我在西单旧书店买到了一部分,余下的,我特意到国子监的首都图书馆借到了一部分。无论刮风下雨,都准时到国子监的图书馆借阅《少年文艺》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春天,国子监里杨柳依依,在春雨中拂动着鹅黄色枝条的样子,仿佛就在眼前。

少年时的阅读情怀,总是带着你难忘的心情和想象的,它对你的影响是一生的,是致命的。

就是在《少年文艺》的紧密阅读中,我认识了另一位作……的风景,失去了多么丰富的营养,我今天的回忆又该会是多么寡淡无味。我和他们在书中激荡起的浪花,湿润而明亮;撞击出的火花,璀璨而有趣。读书的那段经历,洋溢着鲜活生动的气息,其中哪怕是放大的爱恨情仇,乃至“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叹息和痛苦,都会在他们的文字中找到幽远的回声。那些文字让我的情感变得细腻而柔韧,善感而美好,如花一样摇曳生姿,如水一样清澈见底,清纯可爱.活色生香。

从某种程度而言,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阅读史。那么,一个孩子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的阅读,便是浸染在他们成长史上至关重要的底色。

由于坚持着这样的阅读与成长的理念,我想,我自己的读书经历与经验,也许并未过时,我很希望和孩子们一起分享。这本小书,就是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在这样的现实背景里,写作而成的。

在我看来,以考试为轴心的智商的训练和培养,固然不能丢。但情商在孩子的成长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而读书,特别是阅读文学方面的书,恰恰是训练和培养孩子情商的最佳路径。我期待这本小书中所写的有关阅读的体会,能够引起孩子和家长、老师们对于纸质阅读的重视.能够有助于孩子们阅读兴趣的提高与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孩子们热爱读书,并知道如何从书中获取营养、滋润心灵。这正是我写下这本小书的心愿。尽管力薄气微,却充满期待。张爱玲讲:出名要趁早。其实,读书才更要趁早。读书的童子功,从小练就,一辈子受益无穷。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9: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