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横扫(1949-1955)/胜利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作者 王银赛主编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4月24日上午9时,残余守军全部被包围在市中心、太原绥靖公署和省政府一带。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守军纷纷缴械投降。

太原绥靖公署。

这时候,太原绥靖公署早已是一片混乱。太原守备总司令王靖国、市长白志沂,急得像丧家之犬。军官们粗野的叫骂,病态的狂笑,太太小姐们的啼哭,以及退守在这里的十几辆坦克开来开去的隆隆声,更增添了绥靖公署恐怖、绝望的气氛。

外面的枪声越来越近。解放军的喊杀声,国民党守军的哭叫声,都清晰地传进来。

王靖国和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15兵团司令孙楚小声说了几句,便命令人们集体自杀。可那些平日里张口闭口“不成功,便成仁”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谁也不动。

这时,被阎锡山委任为第lO总队队长兼炮兵大队长的日本战犯今村给出主意:一面集中火力顶住共军,把坦克也开出去,以拖延时间,—面把汽油、棉花、炸药,堆在会议厅四面,准备点燃引爆,同归于尽。

就在这些国民党的军政要员乱成一团,准备上演一场“集体自杀”闹剧的时候,人民解放军从四面八方,向太原绥靖公署和山西省政府,发起了最后的攻击。

在我军猛烈的炮火袭击和爆破之后,太原绥靖公署和山西省政府四周的工事被摧毁。敌人的两次反扑,很快被打退。当搭乘敌人坦克的一营三连和二营六连的指战员,向太原绥靖公署南面冲击的时候,惊恐万状的敌人,一下子把火力都集中到了南面来。

就在这时,由东面攻击的团第一梯队二营指战员,立刻跃起身来,喊着杀声,飞一般地冲了上去。冲在最前面的,是四连三班的战士。他们跨过炸塌了的围墙,冲进院内,直扑太原绥靖公署的办公大楼。

我军四连一排三班班长孙振江,飞步跨入楼内,几个战士也随即跟了进来。“缴枪不杀!”

楼内的敌人乖乖地举起了双手。

这时,会议厅内的敌人,好像开水浇过的蜂窝,乱哄哄地嚷成一片。王靖国、孙楚也吓得说不出话来。

今村走到孙楚身边,在耳旁嘀咕了几句。孙楚忙拉上王靖国,来到会议厅东南角阎锡山的棺材旁,叫士兵推开两个夹竹桃花盆,掀开一块大地板,一个五尺见方的大洞,露了出来。

这是一个很深的地洞。里面有个地下室,能容下几百人。修这个地下工程,不少人都知道,但是不知道会议厅内还有洞口。这个洞口,孙楚、今村、王靖国都知道,只是刚才被吓蒙了,没有想起来。经今村提醒,他们便一起躲进了地下室里。

可是只过了一会儿,这些像老鼠一样躲进地洞里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们便被人民解放军战士揪了出来。

太原终于摆脱了阎锡山长达38年的反动统治,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太原战役,是我华北野战军于1948年10月5日至1949年4月24日,历时6个多月,先后分两个阶段在太原及其近郊进行的一次城市阵地攻坚战役。此役解放军共歼灭1个绥靖公署、2个兵团部、6个军部、17个师及地方武装共13.5万余人,其中毙伤3.3万余人,生俘9.7万余人,投降5 300余人,俘敌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孙楚及太原防守司令王靖国等。缴获各种炮6283门,各种机枪6943挺,长短枪3.7784万支,各种子弹236.5万发,各种炮弹5.4386万发,手榴弹20.5万枚,坦克9辆(以上不包括军需仓库库存),骡马干匹。解放军伤亡3.2万余k

太原的解放,结束了阎锡山对山西人民长达38年的血腥统治,使人民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对经济恢复及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均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拒绝用和平方法解决问题的国民党残余势力以应有的惩罚,对此后解放大同等地亦有直接作用。 太原战役,解放军全歼太原守军,是典型的大城市攻坚战。针对阎锡山把主要兵力集中在外围地区,依托大纵深、坚固的据点进行防御的特点,解放军在初期阶段采取了围困、瓦解和攻击相结合的作战方针。

围城期间,解放军又采取了围困、瓦解的作战方针。围城作战中,针对不同的敌情又在各方向分别采取“两翼突破、钳形突击”“并肩突击、中间突破”“正面多路突击、多方向合围”等多种战法,逐批消灭了守军的有生力量,攻占了战役战术要点,瓦解了守军士气,为后续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太原总攻发起时,在力量对比上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人民解放军采取了先分割包围外围守军,争取歼灭其大部或全部,再占领攻城阵地、一举攻歼的战法,打得太原守军猝不及防,其防线顷刻间崩溃。

根据太原的地理特点和守军的兵力部署,人民解放军采取了周密的部署,第1兵团首先攻占东山四大要点,扫除攻城的主要障碍,同时控制飞机场,断绝守军的空中外援和逃路,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总攻太原阶段,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火力,四面围攻,多路突破,连续突击,从而一举攻克太原。

大量火炮支援前线,步兵炮兵协同作战,是太原作战的一大亮点。战前,华北野战军的第19、第20兵团和第四野战军的炮兵第1师携带了大量火炮,特别是炮兵第1师,共300多门炮参战,每门炮1800发炮弹,加上其他追击炮、加农炮、榴弹炮、高射炮在内的各种火炮约有1300多门,在我军炮兵作战史上规模空前,有力地打击了敌炮兵,为后续部队发起冲击打开了通路。

太原战役期间,解放军采取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大力开展政治瓦解工作,除少数顽固分子外,大批守军纷纷弃暗投明,共俘敌9万余人,并争取了5000余人起义或投诚,从而加快了战役胜利的进程。

P60-63

目录

前言

一、飞渡大江河——渡江战役

二、三晋大地凯歌奏——太原战役

三、血战上海滩——上海战役

四、殊死夺兰州——兰州战役

五、合击成都府——成都战役

六、喋血衡宝——衡宝战役

七、围歼广西——广西战役

八、追击天涯——海南岛战役

九、三军大战一江山——一江山岛战役

序言

1949年初,持续了三年的解放战争进入第三阶段。本书以时间进程为主要脉络,选取了解放战争时期从1948年12月下旬至1950年5月间战略追击阶段的8个经典战例,以及发生在1955年的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真正意义上的三军联合作战——一江山岛战役。

解放战争开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三年艰苦奋战,彻底逆转战略态势,由守势转为攻势,由攻势转入与敌决战,特别是经过三大战役,兵力由1945年9月的127万人发展到1949年1月的400万人。国民党打得只剩下203万人,能够作战的部队仅有146万人。

无奈之下,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并于当月21日宣布下野。此时,美国等国家不仅继续支援国民党军队,甚至扬言要直接出兵、武装介入,妄图使中国革命就此止步。打还是和?“解放全国”还是“划江而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长江两岸;中国的命运,也在这一时刻更令世人关注。

毛泽东站在战争全局的高度,在政治上不放弃和平渡江努力的同时,鲜明地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败露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于一夜之间突破了国民党的千里江防,解放战争由此进入最后的战略追击阶段。

从1948年12月下旬至1951年5月,人民解放军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指挥下,经过三个阶段的追击作战,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完成了对国民党军队的战略追击作战,彻底打败了在大陆的国民党反动派。

这一时期,人民解放军以较为优势的兵力对敌追击作战,主要采取的是对敌攻势行动。其中,既有大兵团运动战,也有长距离追歼战;既有大规模强渡江河的进攻作战,也有大规模城市攻坚作战。

随着人民解放军规模不断增加,参战兵力数量更加庞大;内外势力的勾结与干涉增多,政治外交与军事因素相互交织,战略运筹体系更加复杂;多个方向同时展开大规模作战,作战指挥更为精细;指挥员经过多年战争磨练,战略指挥艺术更加高超,作战指挥方式更为娴熟。当然,由于在攻势作战、优势追击的情况下,轻敌思想也不同程度存在,部分战役中与强敌遭遇时伤亡过大。

本书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同时,结合军史、回忆录、口述史实等历史资料,尽可能地用生动、鲜活的语言还原史实,将真实的战争场景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以期让读者能够在历史的刀光剑影中探寻到英雄们奋斗的足迹。

时光流逝,如今这些战役已经过去几十年了,有些战役所体现的具体战法已经不适用于现代战争,但在战役中涌现出的广为流传、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却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后人,激励着后人为保卫祖国、维护祖国领土完整而拼搏向上、奋发图强!

内容推荐

王银赛主编的这本《横扫(1949-1955)》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生动地描述了解放战争后期的九个著名战役,包括渡江战役、太原战役、上海战役、兰州战役、成都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海南岛战役、一江山岛战役,并向读者展现了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战略思维,亦展现了战火纷飞中的军民情深。

编辑推荐

王银赛主编的这本《横扫(1949-1955)》生动地再现了解放战争后期的九个著名战役,语言通俗易懂,极具趣味性和可读性;同时从政治和军事两大方面详细再现了对新中国的建立较有影响的这几次扫除国民党参与军队的军事行动。

本书由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作序推荐。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0: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