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银行的末日到了吗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法)菲利普·埃兰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菲利普·埃兰著的《银行的末日到了吗》书中阐述了一场银行领域的较量已在悄然酝酿,而各大银行却还尚未察觉,那些已然出手布局的参战方可不会完全暴露自己的野心。当前移动支付大行其道,但它会成功吗?利益又从何而来呢?为什么互联网领域的巨头都对支付系统产生了兴趣呢?只是多样化投资的扩展还是战略性的赌注呢?而补充货币为什么能够发展?比特币现象又意味着什么呢?现有银行模式的限制、大银行的不足与风险,以及可预见的替代方式是什么呢?或许现在看来移动支付是一场动荡,但它终将为市场带来机遇。

内容推荐

一场沉默的革命正在支付领域中酝酿。从比特币的异军突起到苹果为上一代iPhone配备了非接触式芯片,这些现象都在打破银行多年垄断的局面。

菲利普·埃兰展示了科技革命将如何改变我们日常的金钱关系以及它们如何让我们的经济重归健康并令其获得抗打击能力。因为它们可以打破现有的货币系统规则。现有货币系统过于集中化和僵化,所以非常脆弱。

金钱支付的领域里正在悄悄地进行一场宁静革命。从比特币到Apple pay,各种新型态的支付方式正准备完全翻转银行业的绝对主导地位。菲利普·埃兰著的《银行的末日到了吗》书中阐述了这些新科技的演进将如何改变我们和金钱的日常关系,甚至于这些科技如何能够让我们的经济更健全、更有弹性。因为这些新形态的支付模式将能够崩解现行的货币系统。这种即将发生的支付模式变革,也是银行业真正面临的挑战。在下一个十年里,传统的银行极有可能面临被边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另外一个关键问题也顺势产生:究竟哪种货币,或是何种支付方式,将能够获得最多人的信任?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苹果公司进入支付领域究竟目的何在?

 继往开来:NFC芯片

 要不要让银行参与呢?

 用智能手机支付,真的吗?

 领军企业纷纷入场

 银行卡,银行霸权的象征

第二章 现有银行系统的不足

 支付方式的费用昂贵

 世界上一半人口没有受惠于银行服务

 银行风险:破产和账户截留

 货币危机:货币扩张、通胀、外汇管制

第三章 Orange Money与M-Pesa:非洲领先于欧洲

 没有银行的银行账户

 欧洲的布局开始了

第四章 补充货币的优势

 我们的货币是国家性货币

 补充货币的定义

 补充货币实例

 补充货币的特点

 金融危机的应对

 补充货币电子技术的来源

 前人的灵感又一次成为现实

 亚马逊创造了自己的货币!

第五章 比特币——面向所有人的补充货币

 去网络中心化功能

 一种受控的、限制性的货币创造

 一种单次解决多种问题的发明

 比特币的安全性

 比特币的价值源自哪里?

 比特币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曲折的历史

第六章 货币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降低交易费用令全球受益

 银行服务:一项重要需求

 走出“穷人陷阱”

 促进财富创造

 金融危机下的抗打击能力

 健康货币的必要性

 黄金再次货币化了吗?

 比特币,大众支付工具?

 比特币如何重塑经济?

 货币也可以改革

第七章 未来10年的银行业:如今的钢铁工业

 支付方式对银行的重要性

 “计划”:养成使用手机的习惯

 现金支付不会消失,消失的是银行卡!

 银行网络的负担

 模型重建

 法规壁垒不再合法

 银行已然独木难支!

 《巴塞尔协议Ⅲ》不再保护银行

 G20对世界性大银行是否可靠存在疑虑

第八章 战争已经打响了!

 连锁商场抵制“苹果支付”

 沃尔玛——美国零售业巨头,接受多卡支付

 在中国,阿里巴巴推翻了一切

 苹果威胁着贝宝

 移动运营商也加入战局

 关于银行卡读卡器的利害关系

 有一天使用现金会需要额外收费?

 棋局中的大玩家

 银行也受到了自身其他服务领域的攻击

 新技术和新货币的结合

第九章 信任危机:对货币和信息技术的疑虑

 100%安全的支付方式是否存在呢?

 银行纸币的出现

 金本位制和中央银行

 布雷顿森林体系

 20世纪70年代的转折点

 互联网的到来

结论

试读章节

要不要让银行参与呢?

然而,苹果公司本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来实现支付功能。为了激活“苹果支付”,iPhone6的用户必须要上传自己的银行卡照片或手动输入卡号、有效日期及信用卡安全码。然而,苹果公司其实已经掌握了这些信息:就在iTunes里!事实上,苹果产品的每一个新买主,都要在这一平台上输入他们的银行信息以便购买应用软件、音乐产品或书籍。世界上已经有8亿多用户进行过这项操作了,而且此数据很快就将超过10亿,尤其是有了中国用户的加入。这原本就已经足以使苹果公司允许iTunes账户的使用者(无论是个人还是商家)汇寄款项,实现和贝宝(PayPal)一模一样的功能了。

创建于1998年的贝宝已经成为“经典”。它的两个用户能够在彼此之间实现付款,可以是网民在网上结算一笔买卖,也可以是个人之间因为某种原因而互相汇款或者是进行其他交易。使用贝宝的前提是要有一个能够充值或者收款的银行账户,但银行的份额被适当缩减了。商家通过贝宝账户收到钱款后,不一定要把钱转入银行,可以直接用这笔钱进行购物,并同时向银行保密,也完全没有额外的手续费。贝宝并非传统的银行机构(这里不能存入支票,也不可以获取存折,更不能认购金融产品),但它在在线支付领域和银行展开了正面竞争。与其用银行卡结算交易,不如通过贝宝在线结算,对银行而言,这的确是一种损失。

美国贝宝公司已经吸引了法国15%和英国25%的电子商务业务。它在世界上拥有2.2亿客户,其数量高于任何一家银行,法国客户人数更是高达1000万,贝宝已经彻底激怒了银行。那么,想象一下,如果苹果公司和它快要超过10亿的用户都转向这种支付模式会怎样呢?对于商业网站而言,这个理由已经足够使它们再加一个iTunes按钮以获取这些客户的青睐了!而这对银行来说将是一次正式宣战,但苹果公司选择不这么做。

实际上,位于加利福尼亚的苹果公司看得更高、更远。说看得更高,是因为它不想和贝宝一样,局限于网络电商领域,它还想涉足传统商业:要使传统商户配备与iTunes兼容的支付终端很困难也很昂贵,而NFC芯片的使用是一项通用标准,这使得配备NFC芯片的设备被迅速推广使用(即使它尚未风靡);而说看得更远,是因为它的目标不是在当前与银行竞争,而是让普罗大众养成用苹果智能手机进行支付的习惯——倘若大众感到这种方式比用银行卡更安心,就会成为这种新型支付方式的用户群。在人们养成这种习惯之后,那就是时候提出更加“自主”、更不受银行制约的方案了(正如苹果公司正在做的那样)……

用智能手机支付,真的吗?

韩国三星和日本索尼已经成功使数百万消费者转向了远程支付。不是因为受潮流的影响,而是因为远程支付方式的使用已然十分普遍:NFC卡这种简易的小卡片或者说是装备了这种卡片的智能手机不仅可以用于在商家进行支付活动,也可用于公共交通费、出租车费的支付,甚至是用于办公楼或大学的门禁系统。只要大众发现了这种支付方式期限灵活、速度迅捷、服务多样的优点,那么他们就一定会采用,其他一些国家也是这样。2011年6月,为了使用和推动NFC标准,韩国NFC联盟建立,它联合了主要的通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三星、LG)、支付卡发行商(维萨、万事达)、分销商以及国家服务供应商。在这之后,如特许移动商务(手机商务)这样的新型服务大量出现,比如:首尔的地铁乘客在墙体广告上进行操作,即可购买相应产品,进行付款并确定送货到家的时间。(P6-8)

序言

一场银行领域的较量已在悄然酝酿,而各大银行还尚未察觉,那些已然出手布局的参战方可不会完全暴露自己的野心。当前移动支付大行其道,但它会成功吗?利润又从何而来?注意,苹果公司已经在它的新一代iPhone(苹果手机)中添加了支付功能,这就意味着它很重要吗?为什么互联网领域的巨头们都对支付系统产生了兴趣?只是多样化投资的拓展还是战略性的赌注呢?而补充货币为什么能够发展?比特币现象又意味着什么?

比起简单直接地质疑支付问题,如果把所有的疑问联系起来,是否更能够揭示其深层核心和本质?比如,现有银行模式的限制,大银行的不足与风险以及可预见的替代方式。

作为人们每天都会进行多次的寻常行为,我们把付款归类为次要或边缘化行为或许是错误的。付款领域已经成为新市场参与者的一个演习场地,参与者的规模参差不齐。而且,其他服务领域的金融企业也因此有了新的市场切入点。当然,这些完全都是对于那些新参与者而言的。或许,现在看来移动支付引起了市场的动荡,但它终将为市场带来机遇。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4: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