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琉璃珠/香港文学新动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麦树坚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看鲸记

八景岛海岛乐园重编了乐曲,我耗费不少时间才从牢牢抓住的几个副歌旋律,得知剧场表演的背景音乐是哪首英文歌。歌词被削,但旋律滚至“you raise me up”时,一条白鲸将女训练员由池中央的水底托起,如一朵透明的莲花开出纤纤仙女来。之后,池里冒出两条白鲸,游到池边亲吻训练员的面颊。接着总共四条白鲸把头搁在池边合唱,装模作样,摇头摆脑。乐园内有宣传海报介绍它们,在分不出特征的情况下,它们叫shima、kururu、pururu和parara。表演为时七分钟,它们向观众喷水谢幕作结。全场掌声雷动,我拍得更加起劲,因为它们是我第二或第三种看到的鲸鱼。

大学毕业后,我乘邮轮往越南旅行,去程的傍晚,船在橘色的南中国海上航行。我本想在左方的甲板看几眼红霞,忽然发现几百米外的水面有异样:粼粼中露出泛光的物体,之后出现短小的背鳍,尾鳍以微妙的角度入水。那条可能是神秘的布氏鲸,但也可能是我的幻觉。我不敢肯定目击野外的鲸鱼……故此二十七岁那年,我想尽办法把自己带到东京,包括挑个旅游淡季、事前极端地省吃俭用、连续熬夜以提早完成承接的工作、温习忘了大半的日语。此行的目的地,是横滨市金泽区的八景岛海岛乐园。

我要看鲸——观鲸、赏鲸的对象,该是野生的鲸鱼;人工饲养的,我只敢称为看鲸。澳大利亚、夏威夷和南非的海岸都是观鲸的理想地点,可是我负担不起旅费,又怕乘船出海的时候,鲸鱼游到别的水域。财力紧绌又不想错失时机,便跑去看圈养的齿鲸——须鲸庞大、力气猛、游得快,不能在狭小环境下生存,况且水族馆也无法提供足够的磷虾和小鱼。

我这代人,第一条看到的鲸鱼大抵是海洋公园的逆戟鲸海威。我对它看似光滑的皮肤印象深刻,还有它上下颚细细而整齐的牙齿,似个勤奋护齿的好学生。此后我一直想看体形巨大的鲸鱼,却只能在书籍、纪录片中看到我憧憬的抹香鲸、蓝鲸、座头鲸、弓头鲸等。观鲸的愿望,不时因电视台播放海洋生物纪录片而重生,而在那个关口,我暗暗做了看鲸的决定。

由于旅费有限,且希望在旅途上设法省钱,我选择廉航客机的清晨班次,而预约的旅馆远离车站,拖着行李走三十分钟才可到达。我在东京逗留四天,但第三天才去看鲸,全为避过周末的人潮。那个东京的周末,有一天我花在吉祥寺,在悄静的住宅区内漫步,看河道里硕大的鲤鱼,看体育场上初中生竞跑。另一天我钻入中野和秋叶原的商场,不吃不喝务求逛最多的漫画店和玩具店。星期一是令人乐透的大晴天,我很早便起床梳洗,未够九点已在横滨出闸。时间充裕,转车也很顺利,我在海岛乐园开门后十分钟进场。

乐园的游乐场区正进行大维修,仅开放海族度假中心——园方主动为入场费打折,于我而言是求之不得。游人比想象中少,路上只遇见寥寥几个中老年人,冷清局面使我担心海族之馆是否开放,或者鲸鱼要休息不公开露面。为镇定心神,我急着重温三种鲸鱼的知识:白鲸,分布于北极及亚北极地区,是北极圈人类的重要资源。没有背鳍的白鲸善于潜泳,适应浮冰环境。它们额部凸出,脸部表情丰富,嘴短而阔,叫声动听。白鲸约有六十年寿命,年长白鲸的尾部曲线优美,且其白色会更纯净。它们不是梅尔维尔《白鲸记》里的无比敌,书中写的是白化的抹香鲸。伪虎鲸其实和虎鲸不甚相似,出没于温带或热带海域。短肢领航鲸的头比长肢领航鲸的圆,分布水域较广。它们被视为大的黑海豚,喜吃乌贼,过去是渔民捕猎的对象,每年至少杀掉一千条。三种鲸鱼中,只有白鲸属齿鲸亚目的一角鲸科,另外两种是海豚科。

此行我要看白鲸。

鲸鱼不是鱼?

不是,鲸鲨才是鱼,鲸鱼是海中的哺乳类。哺乳类脊柱的活动方向是上下,但鱼类是左右。P12-15

书评(媒体评论)

麦树坚的散文着意于城巿风物的地志式考辨,结合自身经历编织出小区人文风情,心思缜密,内容丰厚,如《横龙街》《屯门河》《去年七月,汗臭湿衣衫》等,以幽微的情思、丰富的联想、细腻的笔触,呈现出种种事物的今昔变化,也写出了巿井的味道。

——蔡益怀(《香港作家》总编辑)

树坚的散文并不容易读,但绝对值得我们用心细读。在容易和值得之间,我并没有选择困难,你呢?诚意向你推荐香港最敢写“埋身”散文且写得最有感情的散文家。他就是麦树坚。

——胡燕青(香港作家)

从前颁奖台上的人,有一些在走出了颁奖礼后就回家卸妆,只有少数像树坚一样,始终为自己的文字穿戴着衣裳,在城市热得发白的暑气里,用心地写着汗流浃背的文章。

——唐睿(香港作家)

目录

推荐序 残酷,生命的本质

——读麦树坚的散文(胡燕青)

自序

篇一

 琉璃珠

 看鲸记

 牛眼

 偷猪肉

 泥

 甜酸山楂

 去年七月,汗臭湿衣衫

 白

 早晨的气味

 爱犬

篇二

 橙

 老妈和我的小车

 老爸和我的小车

 蝉鸣觉昼空

 灯罩

 博爱医院的大树

篇三

 横龙街

 垃圾湾与醉酒湾

 屯门河

 花在天星

 无名之旅

序言

文学新世代·“我城”新风貌

蔡益怀

(香港作家、评论家、《香港作家》总编辑)

香港文学是一个多元的文化场域,谱系丰繁,形态多样。过往,人们一提到香港的文学,想到的大都是金庸、倪匡、亦舒、李碧华、张小娴,或者是舒巷城、刘以鬯、也斯、西西、黄碧云、董启章。这些作家确实撑起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降大半个世纪的香港文学天空,为读者带来了许多阅读享受。江山代有才人出,那么,千禧年以来,香港文学出现了哪些新人?有什么新的创作风貌和特色?花城出版社的“香港文学新动力”系列,别具慧眼,推出多位文学新星的作品,无疑触摸到了这个都巿的文脉。

每一个城巿都有她的表情和肌理,而文学作品就是我们认识其面相与内涵的极佳路径。香港从来不是一句话可以形容的城巿,“东方之珠”不代表她的全部内涵,明信片上的灿烂景观也不是她的全部面相。前辈作家为读者揭示了“我城”的前世,有“穷巷”有“酒徒”,这个系列的作品则以新的视角展示出新的香江浮世绘,有平民“安置区”,有“横龙街”……

唐睿的小说《脚注》﹙Footnotes﹚如同一部文字的记录片,回放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底层社会一隅——安置区的生活画面,书写细致真切,鲜活灵动。作品满载儿时记忆,多少上承了舒巷城的路向,平民的视角,小区的关怀,为生民立言,是当代香港文学中一部不可忽视的佳作。

谢晓虹的小说以魔幻笔法,呈现现代都巿人生的异化景观,如《旅行之家》《头》《幸福身体》等,都表现出生命的仓皇无着、空虚荒芜。其“黑色叙述”打破时空界限,现实与记忆交相迭现,心象与实境相互融合,内容怪诞、暴虐,但不血腥,为读者带来的是富于挑战性的阅读体验。

麦树坚的散文着意于城巿风物的地志式考辨,结合自身经历编织出小区人文风情,心思缜密,内容丰厚,如《横龙街》《屯门河》《去年七月,汗臭湿衣衫》等,以幽微的情思、丰富的联想、细腻的笔触,呈现出种种事物的今昔变化,也写出了巿井的味道。

陈苑珊是这个阵容中最年轻的作者,记者出身,作品多取材于社会世相,但又不满足于照相式的“报道”,而是经过心镜的透视,以变形、夸张,乃至怪诞的方式,将人们见怪不怪的现象加以放大、显影,将凡人视而不见的流行“疫症”“病毒”曝光现形,达到讽世、喻世的效果。

这批作者的作品尽管创作路数不一样,内容风格各异,有写实有魔幻,但都体现了香港文学的兼容特色及开放气质。他们无意于大叙述,不扮演上帝,不高高在上地俯视,不批评,也不教训,只是以一己之身卑微之姿,亲证社会人生,以文字补白,权作社会历史、百态人生的脚注。  如果你想更真实地感受香港、更真切地理解香港,那就打开这一本本的书吧,它们就是香港社会拼图的一部分,可让你看到不一样的城巿景观与表情,看到她细密的肌理,乃至闻到巿井的味道。

内容推荐

《琉璃珠/香港文学新动力》是当代香港青年作家麦树坚的首本简体版的散文集,收录他2007年以来的部分优秀散文。麦树坚的散文特色是,从身边的人、事、物写起,写身边人,写过往的人生经历,写亲人亲情,写人事变化,写香港的城事。他经常把自己抽离出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事物和香港城市,笔调总是婉转的,引申出很多旁梢末枝,杂而不乱,环环相扣,文字干净,散文结尾留有余韵。

编辑推荐

香港文学是一个多元的文化场域,谱系丰繁,形态多样。过往,人们一提到香港的文学,想到的大都是金庸、倪匡、亦舒、李碧华、张小娴,或者是舒巷城、刘以鬯、也斯、西西、黄碧云、董启章。这些作家确实撑起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降大半个世纪的香港文学天空,为读者带来了许多阅读享受。

《琉璃珠》是“香港文学新动力”系列之一,是香港作家麦树坚的首本简体版的散文集,收录他2007年以来的部分优秀散文。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1: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