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寻梦英伦--22天火车环游不列颠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克平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英国一个美丽的国家,历史上的老牌帝国。

英伦3岛四面环海,作者用22天完成了在英伦的旅行,全面展示了英国的魅力。

张克平著的《寻梦英伦--22天火车环游不列颠记》真实记录了一对1956年生的中国夫妇坐火车环游英国的经历、体验和感悟,既可当作旅行攻略,也可作为富有人文思辨的旅游笔记。

内容推荐

张克平著的《寻梦英伦--22天火车环游不列颠记》记载了一次寻梦之旅,真实记录了一对1956年生的中国夫妇坐火车环游英国的经历、体验和感悟,既可当作旅行攻略,也可作为富有人文思辨的旅游笔记。其中有鲜活的现场场景,更有严肃认真的文化思考,反映出这代中国人所特有的梦想与追求。

目录

前言

Part 1 伦敦我们来啦

 1.大本钟

 2.温莎城堡

 3.史前巨石阵

Part 2 来到剑桥

 4.观光车之旅

 5.剑河上的船与桥

 6.剑桥自行车

 7.剑桥步行者

 8.剑桥学院

 9.“时间吞噬者”时钊

 10.学院老建筑

 11.屋顶上的轿车

 12.餐馆的创意

Part 3 劳伦斯的诺丁汉

 13.罗宾汉传说

 14.诺丁汉城堡

 15.劳伦斯与诺丁汉

 16.哥文达蔬菜馆

Part 4 约克一个很英国的名字

 17.约克城

 18.劳伦斯宾馆

 19.土耳其餐厅

 20.约克大教堂

 21.谢姆伯老街

 22.面包师卡通

Part 5 铅一样厚重的爱丁堡

 23.皇家英里大道上的休谟坐像

 24.四星级的晚餐

 25.爱丁堡城堡

 26.老城与新城

 27.忠犬鲍比

Part 6 优雅的法夫郡之旅

 28.福思湾桥的故事

 29.圣安德鲁斯古镇

 30.海滨

 31.薯块

Part 7 不乏柔情的苏格兰高地

 32.因弗内斯

 33.尼斯湖怪

 34.舌尖上的享受

 35.乡间老房子

 36.苏格兰风笛

 37.奥本的海鲜

Part 8 时晴时雨的格拉斯哥

 38.苏格兰老人

 39.品牌酒店

 40.观光车之旅

 41.名人辈出

Part 9 湖区大摇大摆的鹅

 42.来到凯西克小镇

 43.B&B家庭旅馆

 44.船在湖中行

 西约克郡山顶上的勃朗特姐妹

 45.古镇霍沃斯

 46.马丁先生

 47.《约克郡食谱》

 48.博朗特姐妹

 49.18世纪主街

Part 11 莎士比亚的斯特拉特福

 50.亨利街小丑

 51.莎士比亚中心

 52.NewPlace与纳什之家

 53.霍尔庄园

 54.教堂婚礼之痛

 55.大田雅昭

Part 12 爱丽丝梦游之地:牛津

 56.CITYSIGHTSEEING之旅

 57.牛津的面孔

 58.名胜的体味

 59.莫德琳学院

 60.基督教会学院

 61.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

Part 13 英格兰最美丽的地方:科茨沃尔德

 62.雨中拜伯里

 63.布莱尼姆宫

Part 14 温泉古城巴斯

 64.世界遗产城

 65.简·奥斯汀中心

 66.简·奥斯汀节

 67.萨莉伦的

 68.OLDFIELDS的早餐

 69.罗马浴场

 70.皇家新月楼

Part 15 回到伦敦

 71.红色观光巴士

 72.唐人街

 73.圣詹姆士公园

 74.白金汉宫

 75.大英图书馆

 76.大英博物馆

 77.布莱姆斯餐厅

 78.《歌剧魅影》

 79.唐宁街10号

 80.皇家骑兵营

 81.丘吉尔战时指挥室

 82.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83.泰晤士河之旅

 84.威斯敏斯特桥

 85.格林尼治天文台

附录

后记

试读章节

精品荟萃的艺术宫

温莎城堡内大部分房间对外开放,但不准拍照。印象最深的还是玛丽皇后的玩偶屋(queen mary’s d011s’house),里面有迷你型的皇后、佳丽寝室,以及按比例缩减制作的家具用品等,制作精致,充满童真。我们随着拥挤的参观人群,逐一细细观赏着迷你版的皇室家居用品,充满新奇和喜悦。

城堡里收藏着大量英国王室的珍宝,其中不乏达·芬奇、鲁本斯、伦勃朗等温莎古堡大师的作品,更不必说那些留传自中世纪的家具和装饰品了,即便有人说这里的每一个房间都是一座小型艺术宫也不算夸张。

城堡内还有13世纪的法庭、滑铁卢厅、圣乔治厅、女王交谊厅(queen’sballroom)等房间。“滑铁卢”这个地名对于法国人来说是场灾难,可对于英国人来说,却是一种炫耀,因为在这场战役中,英国人胜了。城堡里的“滑铁卢厅”是个大大的宴会厅,建于13世纪,墙壁上悬挂着为击败拿破仑立下赫赫战功的英国将领肖像。这里也是英国王室举办重大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威廉·莎士比亚的名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就是在这里创作的。珍稀的古董家具,工艺精湛,彰显主人的品位与身份,极具收藏价值,是为传家之宝。

王室主要行宫

这个城堡的历史可以回溯到900多年前。最初由威廉一世营建,占地面积约45 000平方米。当时建造这个城堡,是为保护泰晤士河的航行和王室安全。自12世纪以来,温莎城堡一直是英格兰国王的行宫。与伦敦的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爱丁堡的荷里路德宫(Ho]yrood PaJace)一样,温莎城堡现在还是英国王室主要的行政官邸。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每年有一大段时间在温莎城堡度过,女王入驻期间,城堡会高高升起一面英国国旗以示尊敬。此外,这里还是国王为皇家贵族颁发爵位和封号的重要场所之一,封号中最著名的是“嘉德骑士”封号,查尔斯王子就在这里被授予“嘉德骑士”勋爵封号。

英国有很多城堡,大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探宄一下,定会发现高高城墙后面隐藏着一串串精彩动人的故事。有的城市就是从一个城堡发展起来的,如温莎市。

挺拔透气的阳光环境

我们走进温莎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建于山地上的花岗石建筑群,气势雄伟,透着一股王室的霸气,却并不咄咄逼人。

环境很阳光:绿地鲜花,高屋围墙,城堡建筑精雕细琢、错落有致,处处美景如画。城堡的工作人员身着正装,庄重气派,在这样的环境里散步,非常愉悦。

城墙上的古炮

城墙上陈列着一尊古炮,炮身上有个铭牌这样写着:“该炮原来装备在国王陛下的卢廷号军舰上,1799年10月9日完全沉没于荷兰海岸。它就这样静静地躺在海底。舰上有大量的珠宝,这批珠宝已经由荷兰政府向劳埃德公司作了保险。1886年,在过了近100年之后,这门炮从海底的泥沙中被打捞上来。劳埃德公司将这门炮献给了维多利亚女王陛下。”

铭牌上的记载,把人拉回到200多年前的欧洲,令,人想到了为争夺财富而频频发生的战争。一般在战争中,女王又是军队的最高统帅。温莎城堡中放这样一门古炮,其意涵是多元的:是要显示当年英帝国的威武,还是告诫世人要珍惜今天的和平?  ‘

据史料记载,公元1130年,一位英国神父偶尔路过距伦敦西南100多公里的索尔兹伯里古城,惊奇地发现了巨石阵。从此,这座由巨石构成的古迹,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至今,史前巨石柱(Stonehenge)仍是个谜一样的地方。

我们坐旅游大巴从巴斯古城来到索尔兹伯里,其时已近下午5点,太阳很猛,照得人暖洋洋的,风很大。我们走下大巴,先在一个游客服务中心歇息。从停车点到巨石阵,大约有3公里的距离,得坐景区专门的面包车过去,然后,再步行10分钟。终于来到了巨石旁边,但有绳子警示,不允许无限制靠近。我们就在绳圈外面,围着巨石转了一大圈,拍了一些照片。大约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参观结束,再坐小巴士回到游客中心。

猜测

索尔兹伯里平原上这组巨大的石群,引起了广泛的猜测:它们到底是什么?怎么来的?但至今仍无一定论。这些巨石一般以“三石塔”的造型组成一一两块巨石作柱,上架一块巨石作横梁。科学家测定下来,大约距今4000多年。有的单体巨石重达50吨,靠人力很难挪动它。这些巨石柱是怎样运到此地的?专家学者意见不一。

据说,曾经有一块巨石倒塌下来,学者们曾试图以单纯的人力把它准确地放回原来位置。但几经努力,终难如愿。这么重的石头叠放在一起,应该是人类所为,而用处无非是祭祀或是天象观测。这不仅需要足够的力量,还需要精度。P9-11

序言

我老了,八十六岁了。张克平是我的学生,我看到他写的《寻梦英伦》,不禁感慨万千!

当时,他是沙发厂工人,但他好学上进,凭自学考试从大专到大学本科,单凭这点,就值得让人钦佩。他写的书,前人许多作家写过,很美,但视域不广。

张克平的《寻梦英伦》不走马观花,看得真,察得细,图文并茂,视域宽广。单凭这一点,他对游记文学就有贡献。

陈孝全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2016年2月8日

后记

从伦敦回上海,已过黄梅,入夏,上海比伦敦可热多了。

当我们在伦敦郊区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看到了本初子午线,双脚跨立于这个世界的东西两半球时,感觉真是如梦如幻!

我们圆了30年前的那个梦,这个过程是圆满的,充满了幸福感。不仅为个人的成长与进步,也为我们国家的发达。

英伦之旅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做中国人很自信。我们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在世界上受到了尊重。是的,其实我们不用过分在意别人怎么说你,应该更注重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外国人说你好,而是为了自己更好地生活。这与相互尊重并不矛盾,既不崇洋媚外,也不盲目自大,这应该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基本态度。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值得记取的东西,也就是说,看到了许多差距。比如契约精神,我们并不陌生,但与英国比,普遍重视程度并不一样,这在一些细节上会自然表露出来一一 例如租车。我们离开伦敦时预订了从宾馆到机场的车。后想到要退税,就想把开车时间改早些,电话里传来的是坚决而又不失礼虢的回复:我们会尽量早点到达。实际上,租车公司要强调的是已经定好的时间,他们不刊。陨随蒽改变。

再如,火车准点。英国铁路从车站到机车,确实有点IH,但刚好也就旧到你能够舒适正常地使用,而最努力去做的,还是准点。在22天的铁路旅行中,曾经不止一次地遇到车次取消、变换,却没有遇到过一次旅客抱怨。因为,最终没耽误时问,一次3个小时的行程,因车次变换而导致的晚点,最多10分钟。去约克时,火车班次换了两段,且由原来的以约克为终点变为路过。车站办公室的一位大伯对一位同往约克的姑娘说:“他们就跟着你,好吗?”姑娘点点头,到约克还有5分钟,姑娘招呼着我们,到了。下车还没来得及谢一声,已经不见了人影。

又如,南北物价。我们在苏格兰买了羊毛的包,想当然地以为肯定比伦敦便宜,但到了伦敦一看才知道,除非花色不同,全国同价。纪念品也是,如同样一小盒英国红茶,在斯特拉特福是5英镑,伦敦也同样是,差别就在于地域:一个是带着了莎士比亚印记,一个则是打上了伦敦的符号。如电话亭。再比如数据流量。到伦敦机场时,我用20英镑买了张手机SIM数据卡,有2G的流量,用了22天,仍然十分充沛:用不完。尽管是3G网络,但用起来十分流畅,给我们的旅行以很大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安全感;不会让你时时去充值,加钱,然后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

回来后很长的一段时问里,时常会记起伦敦。在上海的街上购物,在绿地休憩,在餐馆剧院,时常会闪现伦敦的影子。只是,伦敦更旧些,老房子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上海的更新些,尽管有不少百年前的老洋房、公寓和教堂,但更多地标性建筑,如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广场和上海中心等都是近30年建造的。上海建城始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其时的伦敦已经建城千年,有坚固的城防和热闹的街市,货物琳琅满目;上海和伦敦有着不少相似的地方,不仅有和大本钟同出一宗的海关大钟,更有深入于上海人骨髓的东西,做事规矩,讲规则。对,是契约精神。 还有一个是关于“A:ISl”的定义。英国是“大国’,吗?是。我们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似乎不容置疑,但直到做旅行攻略时才注意到,这个大国其实面积很小,仅24.3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四川省一半,但“英国是大国”的定义却在我们脑海中根深蒂固,为什么?因其“强”而感觉“大”,这太符合人的思维逻辑了。是的,英国的大国地位,绝对不仅仅体现在其曾经“日不落帝国”的辉煌,更体现于保持至今的国际社会话语权。这个大国有着强大的软实力一一先进的教育、科技、信息处理体系和持续可发展的创新能力等等,有了这些,国家当然会强。

我们是幸运的,赶上了国家改革开放,可以将自己的愿景美梦成真!不过,我们的人生经历,我们从孩童时起所受的教育,决定了这次英国之行,肯定会有不一般的体验。

梦将继续,圆梦之旅也将继续:这正是我们的一个新的梦想或者说是愿景。

张克平

2015年10月11日

于上海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1: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