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史》是国内第一部系统构筑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史这门新兴学科的学术专著。叙述时代上起先秦下迄明清,历史跨度达三千年之久。本书为第一卷,上古三代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由曹林娣著。以私家园林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历代园林著述文本为主要依据,以代表园林家及其著作为论述重点,探究中国园林美学思想成果及其演进脉络。内容涉及园林美学的各项理论问题,包括:园林建筑本体、园林审美文化、园林与文学、艺术、哲学、宗教之关系;园林创构者、园主与工匠的作用;园林兴废与时代盛衰等。本书可供从事园林史、美学史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曹林娣著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史(上古三代秦汉魏晋南北朝卷)》上溯炎黄时代“有意味的形式”,历夏商周三代、两汉、三国、两晋,下至南北朝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发展历程:
三代“囿台”自娱神逐渐演化为“娱人”;西周制礼作乐,基本奠定了三千年的文明模式;战国儒道墨骚诸家张扬了理性精神,“万物有灵”逐渐被“人为万物之灵”所取代,“天人合一”观向德、善、美方向大踏步发展。秦、西汉神仙思想、象天法地主导了帝王构园活动;西汉士大夫确立了“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东汉时期,佛教以中国固有的儒道思想为“护照”传人中国,汉末,人们开始面向现实人生,追求短暂生命的享受质量,拥抱着老庄思想,走向田园、山林;魏晋的门阀士族“以玄对山水”,进一步唤起了人的自觉,讲究艺术的人生和人生的艺术,于是挖池堆山,乐于丘亩之间,出现了“有若自然”的士人山水园林及园林化的寺观,结束了皇家宫苑一枝独秀的局面,为隋唐园林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