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期间,某选秀节目红遍大江南北,那时我对这些节目也同样是一屑不顾,可是去了以后才发现,任何事情都必须分两面来看。比如炒作、作秀。
某年某节目大火,很多人就开始骂了,说很假,完全在炒作。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耍作假、要炒作?为什么八卦杂志的销量比正规的音乐杂志翻几倍?人都有窥视欲,天性喜欢秘密,喜欢探寻不一样的东西,越是“狗血”越是能吸引人的眼球,就像电视剧和小说,如果没有情节,你会看吗?有情节,但是不波折,你会看吗?比如说很早以前的青歌赛,就全都是唱歌,从头唱到尾,又有多少人愿意看呢?
电视媒体人研究了观众心理学,有的放矢地去制造话题、制造故事或者八卦,果不其然,收视率高了,骂的人多,但看的人也多,反正只要有了收视率,就不怕赚不到广告费,这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以前我只是在台上唱歌,对这些并不关注,后来做了幕后才慢慢明白,很多电视媒体人,完全就是在拼命,基本不睡觉,基本没有休息,基本不吃正餐,基本一个节目接着一个节目地干,基本……工资少得可怜不说,还要扣收视率。
我有个朋友,做电视编导,一个月工资四千,某个月收视率不高,扣了一堆钱,你猜最后拿到手上还剩多少? 一百二十七,人民币。 别不信,我没必要骗你,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绞尽脑汁地炒、编、想,为的就是迎合观众的需要,因为这样才有收视率,才有厂商来买广告,他们才能够有提成。不过我在这里要郑重说明,我丁克森本人在任何电视节目上的故事都是真实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选择做一个正面教材,认真唱歌,好好讲故事。
当然,娱乐圈那么大,一定也有反面教材。我有一个“朋友”,他因为电视台和某唱片公司谈交换条件的关系,成为了我们节目中为数不多的签了唱片公司的选手,虽然不是第一名,但人气还挺高的。
所谓的“交换条件”,就是一场黑幕。当年我们的节目很火,却没有一个选手被签约,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有小公司找我们,台里看不上就替我们拒绝了,但是最后大公司又没来,所以节目结束后,大小公司都没了,我们这些选手也就该千吗就千吗去了。
对于这种局面,台里也很没面子,因为他们还打算弄新的一期,但是,如果这一期没有一个选手签约出唱片,下一期还有多少人想报名呢?于是,电视台就和某唱片公司谈了个条件:只要唱片公司签了电视台人气最高的一个选手,帮忙出唱片,以后他们公司的艺人来电视台上节目,全部开绿灯,无条件优先。这就是“交换条件”。
我这个“朋友”如愿以偿地去了北京,签了唱片公司,后来还发了一张唱片。既然发了唱片,接下来就该宣传了,这时候,有意思的事情也就发生了。某天我们看到一条有关他的新闻,说花了四百万打造新专辑,这简直就是瞎扯,接下来的新闻更加“狗血”,说李××怀孕了,疑似是×××的孩子,×××就是我这个“朋友”。我差点没吐血,但后面还有更猛的,说经过考证,×××为汉高祖的后人……我这次没忍住,血没吐出来,笑了个前仰后合……
可想而知,这样下去,最后“朋友”会越炒越臭,×××一时间也成为了很多网络八卦论坛中傻帽的代名词,现在也基本消失了,偶尔上一些不要钱的通告。
祝他好运。P15-16
二○○六年,我大三。当时,我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档选秀比赛,得了全国亚军,我以为我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二○○七年,我开始北漂,梦想成了卑微到尘埃里的东西。但它从未走远。
二○一○年,我又参加了一档选秀比赛,虽然只拿到了第四名,却意外得到了黄哥的赞助,我以为这一百万能够为梦想翻盘。
二○一二年,钱被忽悠了,梦想被骗了。我回到武汉,但始终没想过放弃。
二○一三年,我登上了《中国好声音》的舞台,我始终觉得,我唱的不是歌,是梦想绝地反击的声音。
二○一四年,我发行了两张专辑,在武汉给爸妈买了房子。
二○一五年,我发行了第三张专辑,同时也举办了人生的第一场演唱会。
二○一六年,兜兜转转,坎坎坷坷,我终于完成这本书的写作。把它呈现在你的面前。
十年的时间,生活让我改变了很多,虽然我不再是我,可我却仍然是我,我很庆幸自己仍然保留着那份初心,那份对音乐的热l阮,对梦想的执着。第二个十年,我不知道会发生些什么,不知道又会有什么人、什么事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唱歌将会是我一辈子的事。
感谢为这本书的出版发行付出过努力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感谢爸爸妈妈和家人,感谢公司和团队的每一个伙伴,你们给了我最坚强的力量;感谢帮助过我的,给我平台和机会宣传作品的媒体朋友们,也许我们并没有见过面,但是如果将来有机会,我一定由衷地亲口道一声感谢。
感谢十年来一直支持我的粉丝们,我相信,十年间,你们会遇到很多新的选择、新的偶像、新的音乐,而你们,却始终站在我身边。我从来不擅长表达,但这里一定要说一句:我也爱你们,非常;感谢读完这本书的你们,希望书中的故事能给你一些温暖的力量,这也将是我最骄傲的事。
对于未来给自己的规划,有过瓶颈,有过迷惘,但我好像从来没有如此清晰过。二。一六年我将完成我歌手生涯里的首次全国巡演,我将会带着我的乐队到全国二十多个城市跟你们分享我的音乐;另外,我还计划在年底前发行一张新的音乐专辑,尝试一下以前没有机会尝试的音乐风格;当然,我也会继续我的创作,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还会出版我的第二本书。
累并快乐着,正是我一直期望的状态,我正整装待发,坚定前行,你,愿意和我一起吗?
序 每个人的路都不同
有句话说,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场合放大了,也就成了一座城市。毫无疑问,北京是最适合“说”梦想的城市了。很多人的梦想都是从北京这座城市开始的,当然也有很多人在北京结束了梦想,而更多的人依旧在北京,默默怀揣着梦想,奔波着,一年、两年、五年、十年……
我是警察学校毕业的理科生,文笔不太好,但是我觉得自己写的故事不会乏味,因为这些都是我的亲身经历。我写这本书,是希望能够给跟我一样有梦想的朋友一些启示。当然,如果你想当个演员、设计师或者模特,或者仅仅想来北京找一份工作,你也可以读读这本书,或许你能找到一点共鸣或者获得一些经验。实际上,不管在哪一个城市,奋斗过程中所遇到的人情冷暖都大同小异,所以这本书不仅仅献给同我一样北漂的人,也献给更多的从一个小城市跑到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希望你们能够从中汲取一些向上的力量。
就像其他追梦的普通人一样,二〇〇七年,我来到了北京。当时的我,连“馄饨”和“水饺”的区别都不清楚,因为在我的老家,这两样东西指的都是“馄饨”。说起来可能有点傻,刚来北京时,我还通过招聘网站寻找“明星”或者“歌手”这样的职位,结果发现“明星”并非是一个职业,娱乐圈有些行业也不是用应聘这种方式进入的。
我很迷茫,经常去西单图书大厦找写北漂历程的书,希望有北漂的歌手或者演员能写本具体的自传,这样我也能参考参考,少走些弯路,可惜一直没找到。此时,想起当时的迷惘,心想着是不是会有人跟我一样,希望看到一本写满了心酸和痛苦,却始终在前行,并在其中找到了希望和方向的书。每个人在落魄的时候,都希望有人陪伴,有人感同身受,更希望在短暂的落魄之后,有人能够指引自己前进。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进入了“单打独斗”的模式,硬着头皮在这座城市里摸爬滚打。转眼四年时间过去,我想象中的生活并没有到来。就像书里描述的一样,四年之后的二〇一一年,我身上的存款还是负数。那一年,也是我结束了一档选秀节目后的第一年,我对音乐这条路再次产生了迷惘,也开始对梦想失望了。我发现,我好像真的是要卷铺盖走人了,离开这座音乐的梦想之都——北京。
是的,二〇一二年,我离开了北京。
当时的我,特别想在离开之前给自己留下点什么。只是那时候的自己没有任何成绩,只好把自己真实的经历,把在这个圈子里打拼的一些故事记录下来,除了留给自己,也想将这些故事分享给和我一样还在漂着的人,分享给准备毕业来北京闯一闯的追梦人。最起码能够在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时,来到这个空气中充满着梦想的荷尔蒙与现实的冷酷相互纠葛的城市前,做好一些准备。又或者,当你遇到瓶颈的时候,看看我的这本书,也许能想到突破窘境的方法。
所以,二〇一一年,我写下这本书的第一个字。
我不知道这本书会被如何分类,是“明星自传”“励志成长”或是“心灵鸡汤”?在这本书的封面上,你看不到我的脸,在这个争抢着比拼颜值的世界里,我还是悄悄转身,决定去拼拼才华。
我是谁?我叫丁克森,本名“丁晨”,如果你去网上搜索会发现,“丁晨”贴吧的分类是“内地明星”,而“丁克森”的分类则属于“其他”,这正是我想要的。我希望你们能把我看作一个新人,一个经历了光环、挫折、迷茫、挣扎、困境之后重新起航的新人。
也许你知道我是谁,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无论你是从哪一个分类标签里看到这本书,我希望你可以这样认识我:一个喜欢音乐、喜欢唱歌、喜欢创作、喜欢分享的普通人。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所走的路,都无法被复制,如果真能复制,那人生该多无趣啊。含着“金汤匙”的“二代”们毕竟还是少数,因此“大部分的我们”所要走的路,是像我一样摸爬滚打。我们为了“走向成功”而踏出的第一步,或多或少会有相似的地方,虽然脚步不能复制,但应该会有能互相借鉴的地方吧。毕竟,如今路太多,时间太少,如果这本书能够在某个时候能给你一些启发、一些感动或者一些鼓励。那么,这将是我最大的欣慰。
从二〇一二年离开北京到今天,又是四年时间,就像是一个轮回。从开始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到今天,这条路已经走过了十年。虽然没有什么成就,但是也算有了一些成绩。人生总是这样,在你觉得特别有希望的时候,失望伴随你左右;当你觉得特别绝望的时候,希望又在远处冉冉升起。
十年时间说长不长,但已经足够让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我个人而言,无论是丁晨还是丁克森,是内地明星还是其他,一直未曾改变的,是我对音乐梦想的执念。这十年时间中,我究竟经过了怎样的淬炼,看完这本书,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感谢这些年的经历和故事,能够让我记录下来,完成现在这本书,同时也很感激用这么正式的方式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这真的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一路走来,需要感恩的人很多,你们对我的情,我都铭记在心,一辈子不会忘记。你们也都将以化名的方式出现在这本书里,无论是曾经帮助过我、鼓励过我、欺骗过我、相信我、不相信我……所有的人,都是我要感恩的人。
当然,最想感谢的,还是买我唱片、读我这本书、一直关心支持我的你们。没有你们,我也只能算白忙活。
真的,向你们鞠躬!
另外要说明的是,文章中提到的人名、地名,以及一些数字不一定都是真的,但故事一定全是真的。
最后,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一个从警校毕业的毛头小子,今天出了唱片;一个为了生活摆过夜市的小摊主,现在写了书。你们难道会比我差吗?相信自己吧!“当你听到世界为你叫好的声音”时,我和你的朋友们,都会为你喝彩!
《当你听到世界为你叫好的声音》是丁克森的首本图文随笔集。这是一本关于年轻人追求梦想的随笔集,更是一本“非典型北漂生存指南”。丁克森亲笔讲述从获得全国亚军的青涩懵懂的吉他少年蜕变成顶着中国好声音光环的摇滚唱作才子的十年奋斗历程,讲述这十年,住地下室、摆地摊、在地铁里卖唱等心酸经历,更讲述了他在这十年中始终坚持着对音乐的梦想,一路前行不放弃的执着和追求。旨在鼓励每一个对梦想心怀希望,并且渴求成功的年轻人。
丁克森是《中国好声音》里首位出版个人自传体图文随笔集的歌手,本书是丁克森跨界的一大力作,并且经过长达三年时间的呕心创作。
《当你听到世界为你叫好的声音》的内容丰富,丁克森以幽默、真诚的口吻分享他从一个获得全国亚军的青涩懵懂的吉他少年蜕变成顶着中国好声音光环的摇滚唱作才子的十年奋斗历程,其中包括参加选秀节目、住地下室、摆地摊、在地铁里卖唱、当助理、做图书公司主管等经历,具有相当的可参考性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