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仗剑放歌李太白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程韬光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他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大唐诗仙,他是仗剑走天涯、四海皆为家的快意剑客,他短笔书绝盛世锦绣,他长剑挑尽落日繁华。他是大唐李白。程韬光著的《仗剑放歌李太白》酿酒气、剑魂于诗境,集文学史料、瑰奇故事于一身,再现一个旷达豪迈的诗仙形象。

内容推荐

程韬光著的《仗剑放歌李太白》讲述了大唐诗仙李白传奇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其随性变幻的诗歌创作过程,纠结着国难家仇、个人情爱,穿插着人文趣事、宫廷纷争,辉映着名山大川、秀丽风光。作者以小说的形式呈现了李白孤独浪漫、慷慨悲烈的人生境遇,并巧妙地将李诗融入其中,情景交融,为读者全方位立体、生动地解析了李白千古诗篇的壮美意境,大气磅礴,荡气回肠。

目录

前言

推荐序

一 长庚落尘

二 剑阁磨砺

三 仗剑去国

四 结义云隐

五 长江失魂

六 千金散尽

七 剑挑恶僧

八 落难长安

九 骊山惊魂

十 迁居东鲁

十一 待诏翰林

十二 赐金还山

十三 探秘幽州

十四 入幕平乱

十五 捉月归天

试读章节

翌日,天刚放亮,家人已为李白整好行囊。诸人骑着快马,不消一个时辰,已至匡山脚下。入山中数里后,路径已为荒草淹没。东岩子道:“我与太白择路前去,你们折返吧。”李客止马,卸下行囊,一番叮嘱后,与东岩子拱手作别。李白随东岩子翻过几道山梁,曰暮时分,远远看见一座宏大的道观依山势而建,绵延数里,若隐若现。

“小心!”李白闻东岩子叫声,猛然回神,不由心中一惊:就见数尺外,一条大蟒昂首吐芯,腥气扑面。“好孽障!”李白灵巧躲过,身后一棵参天翠竹已被蟒尾扫折。见李白东躲西藏,险象环生,东岩子不由叫道:“贤侄何不出手?”

李白躲在大树后面,高声应道:“此蟒颇具灵性,游历世间恐非止百年,不忍心将它杀死。”话音刚落,就听一声闷响,大蟒瞬时逃匿于密林不见。

又走数里,转至山口,忽见几束幽暗的绿光如锥射来。山口的路中,竟蹲着几只巨狼。人狼相峙,天地无声。

山风微起,隐约传来观内经声。李白举头探望,观中灯火正明,一念顿生,豁然开朗:想起儿时于西域大漠中随舅父远行,每遇狼群,必以火光驱赶。李白想到此处,悄悄摸出火种,对着身边携带的帛书卷轴,尽力吹去。卷轴以竹片做成,见火即燃。火光突起,兼有爆竹般的声音,狼群惊起,略作迟疑,急急折身奔入山中。

待狼群远遁,东岩子手抚李白肩膀笑道:“贤侄聪慧,以火驱狼,可惜所学典籍俱成灰烬!”

“所学典籍不能救身,学它何用?况天下典籍数不胜数,今去拜师,再学不迟。”李白接道,“撇下这箱典籍,顿觉轻便许多。”

东岩子暗自嘉许,携着李白快步疾走,顷刻间,已到妙虚观前。

李白与东岩子随道童进入道观,在草堂跪拜妙虚真人。妙虚真人见李白少年英气,峻拔飘逸,已是欢喜,对二人道:“来的路上一定是坎坷很多,然而,学路无尽,学海无涯。很多弟子都是在路上遭遇坎坷,中途而返。太白至此,已是天缘。”

“亦是人缘。”东岩子揖手道,“道兄道术高妙,善养百兽,常以此试弟子胆略。我携太白前来,路遇巨蟒与群狼,性命犹存,全赖道兄之福。”

“那巨蟒是我养的,很有灵性,代我前去迎你们。而群狼野性难驯,不是我能遣派的。”真人惊诧道,“二人如何避得群狼?”

“真是侥幸!”东岩子闻言惊起,于是将李白以火驱狼的经过告诉妙虚真人,最后叹道,“可惜所带的典籍都被焚毀!”

“典籍不能救身,要它学它何用?焚去书匣,反自轻松。”李白接道,“今前来拜师,身外无一物,只剩下一颗诚心!”

妙虚真人闻言,心中默自嘉许,沉吟良久,又道:“世间百兽怎及人患?百兽依自然生性而存,自有定数;而人欲壑难弥,匪夷所思。我开观收徒,就是为了天下太平!”

妙虚真人寥寥数语,如同拨云见曰,李白不由心中一亮,脱口吟道:

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闻听此诗,真人笑道:“李白聪慧,风骨初成。与世间学问相比,诗文不过是沧海一粟。太白就于此歇下,还望勤勉上进。”

妙虚真人授徒数十人,以其秉性天赋,各有千秋:严庄攻于计谋,张凤在于纵横;吴浩醉于道术,云清迷于阵法;陈东擅于驯兽……还有弟子学酿酒、起屋、绘画、骑术等等,不一而足。唯李白既习诗剑,又兼学多样,触类旁通,为观中学子翘楚。

转眼之间,李白已于此学艺数年。他的很多诗文于匡山深处写成,诵于江湖,传于天下。绵州刺史偶读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P7-8

序言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诗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歌高峰。在诗山的峰巅之上,比肩而立着风格迥异的两位巨匠一一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二人的诗歌和人格操守,无疑是自由和正义的象征!

李白(70l一762年),字太白,是中国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世界诗坛璀璨的明珠,享有“诗仙”盛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语言明畅,情感执着,唤醒了我们对祖国、亲人、朋友,对自然山川的深情厚意,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李白以超常的想象力、出众的精力、恒定的意志,以内心的孤独、彷徨和爱为内核,以“济沧生”、“安黎元”为理想,打造出了阔大的精神和艺术境界:使高贵者平息,使贫贱者奋起;追求个性自由,张扬创新创造;倡导爱国恤民,实践奋斗不息……他以昂扬向上、傲岸不羁、独立自由、不懈求索的性格魅力,诠释了人性中最光辉、最珍贵的品质。李白及唐诗所代表的文化精神,为民族精神再造提供了土壤。李白不仅是唐朝、唐诗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为使广大读者和热爱唐诗的朋友了解李白和他的诗章,弘扬民族文化精粹,打造民族时代精神,本书以已在热爱唐诗的阅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的长篇历史小说《太白醉剑》为基础,将唐诗与李白的生平事迹相结合,并保留了原著的故事性与可读性,让广大朋友们在享受小说阅读的愉悦中,轻松学习唐诗。

书评(媒体评论)

韬光先生关于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的史传小说创作,填补丁唐诗研究文学化叙事的空白。

一一著名作家、翻译家,鲁迅文学奖翻译奖获得者 屠岸

作品以李白三十六式太白醉剑剑法修炼过程为点睛之笔, 以传奇手法将李白人生及其诗歌情景交融地叙述,气势恢宏,构思精巧,诗情并茂,耐人寻味。

一一著名作家 二月河

韬光先生以文学手法,让我们看到活生生的诗中圣贤,并从李白、杜甫的身上感受到中国知识分子人文关怀的传统。

一一著名作家、中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 唐浩明

韬光先生在史实基础上充分张扬自己的想象力,将诗仙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一一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周大新

此书酿酒气,剑魂于诗境,集文学史料、瑰奇故事于一身,铸就李白新说,读来颇有古风雅意。

一一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李佩甫

复活李白自由豪放精神,建设民族刚健雄强人格。

一一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 孙荪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1: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