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居住的街道
听《风居住的街道》这首曲子,我的脑海里浮现这样的画面:麦田、母亲、恋人、深秋的村庄。今天翻阅朋友圈,看到这首曲子的古筝版,点进去静静地听完。古筝版的听起来比原版清雅些。这首曲子,仿佛来自梦里。
初遇这首曲子的时候,正是深秋季节。楼下阿姨家的阳台上开满了乡土味的花儿,每个清晨路过,我都贪婪地望一望那些花草,思念故乡的老院和老院里母亲侍弄的花花草草。然后,我听到了这首歌,所有思念的情绪,淡淡的,萦绕在心中。
那是在丁立梅老师的书中。她在书中写道:那日,我在办公室里,正给桌上的一盆蟹爪兰浇水,女孩的手机突然响起来,这首曲子就冒冒失失地撞进我的耳朵来,我当即愣住,持水杯的手停在半空中。我读到这里,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深深打动,于是在手机中搜这首曲子,静静地听。她还这样写道:问那个女孩这首曲子的名字,女孩说它有个好听的名字——《风居住的街道》,初听时,想哭,结果就真的哭了。这首曲子刚开始听的时候,我亦有同样的感受,想哭,真的想哭。随着手机里轻柔的音乐响起,仿佛在某个月夜,听母亲轻声哼唱的摇篮曲,又好似十几岁的少年时光,那样纯粹美好。
如果这世上有种缘分,不深不浅,只因一首歌或一阕词相识相知,那一定很美妙。丁老师因姑娘的手机铃声喜欢上这首曲子,我因丁老师的文章与《风居住的街道》结缘。我相信,该遇见的总会遇见,无论你我身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会在某个转身的刹那,听到那句:原来你也在这里。
深秋的江南微微带着寒意,我在白裙子外面加了件针织衫,听着这首曲子,想着有风吹拂的街道。
应该有座古老的村庄吧。村庄里居住着我最亲最爱的人。秋浓,清晨的露珠在园子里的黄菊上跳舞,母亲做好了早饭,叫醒还在睡梦中的我,雕花木窗外听到犬吠声。我穿了母亲新织的毛衣,走到园子里采摘那朵朵黄菊,门前的小径有风轻轻地摆,平静且温柔。
村庄安静得恍若梦里的桃源,风走过小径,在老街上停下。穿了蓝染花布裙的姑娘在街巷张望,等待她的白衣少年;侍弄完农活的妇人扛着锄头走在风里,宛若美丽的风景画;孩童手中拿着编织的花环,向金色的秋季奔跑着;小小的桂花也按捺不住了呀,铆足了劲地开,把那糯软的香洒得满街都是。呀,我像突然闯入了旧时光阴,可那些美好,明明又那么真实。
有风居住的街道,应该有着温软、多情的故事,我却不是讲故事的人。
这首曲子是矶村由纪子与日本著名二胡演奏家坂下正夫合作的经典曲目,二胡的忧伤加上钢琴的浪漫,像相爱却无法相守的恋人,让人心生怜惜。那么,他是佛的信徒,她是樱花姑娘,他们被世俗捆绑,却又深陷情网。最后她葬于樱花树下,成了他永生的难忘,而他则远离纷扰,在某个樱花盛开的季节,写下相思句,拨动爱情弦。
听这首曲子,我想到了那个被无数作家写过的情僧——苏曼殊。他在情与佛、现实与世俗之间辗转徘徊,樱花盛开的季节,用一首婉约深情的曲子怀念他游历的红尘,俗世也好,梵音也罢,在他孤寂的灵魂里,都不过是旧梦一场。
国庆假期回家的时候,我在火车上单曲循环播放这首歌曲。夜深,车厢内不再嘈杂,只有火车行驶的声音和耳机里风吹过的低吟。我翻阅手中的书,故乡情在字里行间流露,在梦里生根发芽。
日子像看不到尽头的远方,故乡在我一次次背起行囊的时候渐行渐远。离开与归来,好像是个循环,任我马不停蹄,还是错过了很多简单的美好。再次离开故乡回到诗意的江南,我把整个人整颗心都留在了这里,却把沧桑的痴梦交付给故乡。听完《风居住的街道》古筝曲,我打开“酷我音乐盒”循环播放最初的版本,忧伤的二胡和浪漫的钢琴合奏,有风。无人的街道,寻寻觅觅。
风居住的街道,那么轻,那么静,那么纯,如果我们在这里邂逅,不要说话,让风吹动你温柔的长发,淡淡的花香和着暖风拂面,只是浅浅的微笑,已胜过万语千言。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