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孟子/少年读国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萧史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共七篇,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等多个方面。全书采用语录体,以问答对话的方式,展开雄辩的说理。

为了让小读者了解这部著作,萧史从《孟子》中选出了90余则经典格言,原文采用大字注音,并附有准确译文,以便诵读理解。同时根据每则格言的内容,配以相关的精彩故事,以加深对原文精髓的领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则故事都配有原汁原味的古代插画,或反映当时生活情境的文物照片,以求尽量还原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内容推荐

“三百千”“四书”等国学书籍是我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本套书选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意义明确、少年儿童易于诵读的启蒙教育读本,原文采用大字注音,并附有准确释义,同时根据每节内容,配以相关的精彩故事或文化常识(典故),而且每则故事还有原汁原味的古代插画,以反映当时的生活情境,汇集丰富多彩的中华元素,深度解读国学经典启蒙,打造与众不同的国学盛宴。

本书是其中的《孟子》,由萧史编著。

目录

重义轻财

苏秧歌

勾践灭吴

苛政猛于虎

一钱太守

约法三章

墨子弭战

雪行请医

九方皋相马

董卓自毙

王安石变法

文王筑台

垓下之败

晏子进谏

太康失国

武王伐纣

闯王进京

韩原之战

严刑救人

飞将军李广

细柳式车

屈原投江

丹心照汗青

驼背人种树

七擒孟获

冯谖弹铗

黄金台招贤

千万买邻

闻过则喜

身教行善业

背水一战

火牛破敌

三顾茅庐

负荆请罪

司马迁著史记

挂笏引舟

陈平让相

孔子治鲁

管鲍之交

太白醉酒

居正行义

完璧归赵

列御寇拒赠

一傅众咻

坚持改错

孔子作春秋

张释之护法

厉王昏政

武王兴周

挥泪斩马谡

二世亡秦

暴虐亡国

文景之治

烽火戏诸侯

强项令

侠客豫让

东方朔割肉

张侯守泗上

汤用伊尹

子罕辞玉

义释敌将

颜回安贫

纸上谈兵

不义之财

不食周粟

正直的柳下惠

晏子使楚

竹林会友

文侯尊贤

晏子改过

高山流水

秦西巴释鹿

孟母三迁

苏武牧羊

周处自新

毛遂自荐

佛性无南北

苏秦发愤

贤明的皇后

感化偷牛人

姚崇治蝗

昏夜辞金

旅行家徐霞客

有志者事竞成

按图索骥

曾子杀猪

赵威后问齐使

两小儿辩日

唇亡齿寒

文帝节俭

试读章节

重义轻财

卜式是西汉时期的贤士,父母去世后,他把家中的财产都让给弟弟,自己只要了一百多只羊。十几年后,羊群繁殖到上千只,他买了房屋,置办了土地,成为当地有名的富户。此时弟弟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卜式便把自己的财产分了一半给弟弟。大家都说他是个重亲情、不爱财的君子。

卜式不仅关爱家人,而且还很爱国。当时,由于汉朝与匈奴连年作战,耗费了大量钱财,致使国库空虚。为此,卜式上书汉武帝,表示愿意捐出自己的一半家产资助朝廷。汉武帝知道此事后,多次赞扬他重义轻财的好品行。

苏秧歌

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在任定州知府期间,看到农民们在冰冷的水田里插秧,顿生恻(ce)隐之心,思考如何能减轻农民的劳苦。他精通音律,就派人搜集大量通俗的歌词曲牌,亲自整理修改,创作出很多关于插秧的歌曲,并在农闲时教农民歌唱。

从此,定州的农民下地劳作时,就唱起优美的稻秧歌。他们忘记了疲惫和劳苦,快乐的歌谣响彻田间。后来,定州百姓的稻秧歌广泛传唱,逐渐形成一个地方剧种,就是现在仍在定州流传的“定州秧歌”,当地百姓亲切地称它为“苏秧歌”。

勾践灭吴

春秋时期,越国在和吴国的争霸中战败,越王勾践投降,作为人质到吴国去服役,两年后回到越国。

勾践向百姓检讨自己的过失,制定了鼓励生育、轻徭(yao)薄赋的政策。社会上的孤寡老人、贫困无依者都由官府收养,贤能之士则由国家供给住房和粮食。勾践还用船装满粮食和酒肉到各地巡视,慰问漂流在外的年轻人,同时亲自参加农业劳动。他十年不向百姓征收赋税,从而使每家都储有三年的口粮。在勾践的苦心经营下,越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后来,趁着吴王夫差(chai)北上争霸之际,勾践发兵灭掉吴国。

苛政猛于虎

春秋时期,孔子和弟子们有一次路过泰山脚下,看到一个妇女坐在坟前哭泣。孔子让子路去问问妇女为什么哭泣。妇女回答说:“从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后来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咬死,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吃掉,这让我痛不欲生!”

孔子感到很奇怪,问她:“既然这里常有老虎伤人,你们为什么不离开呢?”妇女回答道:“这里虽然荒僻,且有老虎伤人,却没有苛捐杂税和繁重的徭(yao)役,所以我们不想搬走!”

孔子听后,感慨地对弟子们说:“你们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狠哪!”

一钱太守

刘宠是东汉时的清官,任会稽(kuai ji)郡太守期间,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刘宠离任时,百姓纷纷前来送行。几位长者代表全郡百姓,每人送给他一百文铜钱以表心意。刘宠盛情难却,从每人手里拿了一枚钱。等送行的人离去后,他将这几枚钱投入江中。

人们知道此事后,十分感动,给他起了个“一钱太守”的绰号,并将他投钱的江改名为“钱清江”。据说,自从刘宠把钱投入江中后,江水变得更清了。后来,人们还在江边修建了“一钱亭”和“一钱太守庙”,用来纪念他。“一钱太守”这个绰(chuo)号从此流芳千古。

P2-11

序言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曾游历齐、宋、滕、魏等国,并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被采纳,辞官回家,开馆讲学,著书立说。其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一书共七篇,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等多个方面。全书采用语录体,以问答对话的方式,展开雄辩的说理。在政治上,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认为百姓可以推翻暴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恢复井田制,薄赋税,省刑罚,使民安居乐业。在哲学上,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的道德意识,具有“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在伦理上,提出“存心养性”说,即“求之不得,反求诸己”的自我修养方法,以扩展原本就善的人性,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养成天地之间的一股“浩然之气”。同时,把治学和认识归结为找回失散本心的心性修养问题,强调认识论和伦理学相统一的“天人合一”说。

为了让小读者了解这部著作,我们从《孟子》中选出了90余则经典格言,原文采用大字注音,并附有准确译文,以便诵读理解。同时根据每则格言的内容,配以相关的精彩故事,以加深对原文精髓的领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则故事都配有原汁原味的古代插画,或反映当时生活情境的文物照片,以求尽量还原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通过这种一斑窥豹式的阅读,可以使小朋友在诵读默记之中,聆听先贤的喃喃细语,体悟圣者的谆谆教诲,在潜移默化中明辨是非美丑,规范言行举止,领悟做人的道理,从而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2: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