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狂澜与潜流--中国青年的性恋与婚姻(1966-1976)/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论丛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李秉奎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李秉奎、梁景和编著的《狂澜与潜流--中国青年的性恋与婚姻(1966-1976)/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论丛》关注“文革”时期青年群体的性别、恋爱、婚姻,这表面上看起来仅仅是“个人问题”“终身大事”,但这些是社会史、文化史的一个研究方向。作者想通过对“文革”时期青年人的恋爱和婚姻问题的具体研究,来弥补以往研究“文革”青年群体过于偏重其“政治人”的缺憾,同时试着揭开该群体与“文革”政治运动的离合与迎拒,甚至于他们在政治运动转换关头的思想轨迹。应该相信,这些对于理解“文革”时期青年群体在“运动群众”与“群众运动”时的不同角色及其角色转换,有所帮助。

内容推荐

婚姻与恋爱,不止是青年男女的私事,家与国的意志常常镶嵌其中。

李秉奎、梁景和编著的《狂澜与潜流--中国青年的性恋与婚姻(1966-1976)/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论丛》不从陈说,力辟蹊径,选取1966~1976年中国青年的性恋与婚姻为研究对象,探察他们的私密生活同政治运动的迎拒向背,试图勾勒“文革之子”这代人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历史轨迹。正文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展开:第一,红卫兵运动时期普遍存在“禁欲主义”倾向,为什么运动高潮过后青年中会出现恋爱潮、“拍婆子”与性暴力?第二,政治身份、城乡差距与部分职业的诸多优势,对青年群体的择偶观念与行为形成什么样的影响?第三,“文革”中后期高额彩礼的出现及旧式婚俗的“回流”,具有什么样的政治与文化意义?第四,知青的“晚婚”“扎根婚”是否只是对国家号召的简单响应,“回城婚”又体现出什么样的时代特征?

本书吸收海内外现有研究成果,主要根据北京、上海、广东、河北等地解密的档案资料撰写而成,对于理解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艰难转轨或有助益。

目录

绪 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分析路径与研究资料

 四 章节结构

第一章 城市青年的欲与爱

 一 革命与性恋

 二 红卫兵运动时期青年的性恋观念

 三 派性武斗中的性暴力

 四 从“拍婆子”到“恋爱潮”

 五 小结

第二章 城乡青年的择偶观念与行为

 一 阶级成分、家庭出身与择偶行为

 二 由农村向城市的婚嫁流向

 三 职业声望与择偶偏好

 四 小结

第三章 农村青年的彩礼与婚礼

 一 彩礼:婚姻支付中的财物流动

 二 婚礼仪式中的“家”“国”象征

 三 小结

第四章 知青的“婚”与“不婚”

 一 “晚婚”与“不婚”

 二 “扎根”婚

 三 遇罗锦离婚案及其引发的讨论

 四 小结

余 论

 一

 二

 三

附录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贯彻婚姻法运动的历史考察

附录二 “无选之选”——评《农民的择偶形态:对西北赵村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后 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1: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