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长篇章回体小说的鼻祖。它开辟了一条熔历史与民间传说于一炉、集民间艺人与文人智慧于一体、内容则亦实亦虚的创作之路,成为后来的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侠义公案小说乃至神魔小说效法的楷模。是一部言辞通俗、气势磅礴的历史演义。
本书是《三国演义》的无障碍阅读学生版。
| 书名 | 三国演义(无障碍阅读学生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明)罗贯中 |
| 出版社 | 知识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长篇章回体小说的鼻祖。它开辟了一条熔历史与民间传说于一炉、集民间艺人与文人智慧于一体、内容则亦实亦虚的创作之路,成为后来的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侠义公案小说乃至神魔小说效法的楷模。是一部言辞通俗、气势磅礴的历史演义。 本书是《三国演义》的无障碍阅读学生版。 内容推荐 《三国演义》以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为中心人物,以拥刘反曹为主导思想,集中描绘了三国时期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军事、外交上的种种斗争。通过这些斗争,作者罗贯中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百姓对统治集团的爱憎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割据,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目录 第一回 桃园三结义 第二回 三英战吕布 第三回 妙算托红裙 第四回 青梅煮酒 第五回 千里走单骑 第六回 官渡之战 第七回 走马荐诸葛 第八回 三顾草庐 第九回 单骑救主 第十回 舌战群儒 第十一回 草船借箭 第十二回 周瑜打黄盖 第十三回 华容道释曹 第十四回 一气周公瑾 第十五回 二气周公瑾 第十六回 三气周公瑾 第十七回 败走麦城 第十八回 白帝城托孤 第十九回 七擒孟获 第二十回 命丧五丈原 ◎读后感 ◎考点精选 ◎参考答案 试读章节 袁绍大军临发,田丰从狱中上书进谏曰:“现在应该安静地等待好的时机,不可随意出兵,否则恐怕会有不利。”逢纪诬陷曰:“主公兴的是仁义之师,田丰怎么能说出这样不祥的话!”袁绍大怒,要斩田丰。众官请求赦免。袁绍恨恨地说:“等我破了曹操,再治你的罪!”于是催军进发,旌旗遍野,刀剑如林。走至阳武,停下来扎寨。沮授曰:“我军虽然众多,但是没有对方勇猛;对方虽然精锐,但是粮草没有我军充实。敌军没有粮草,赶紧开战对他们有利;我军有粮草,应该先慢慢坚守。如果能够多拖几天,那么敌军就不攻自破了。”袁绍大怒,曰:“田丰怠慢我的军心,我回去的时候一定要斩了他。你怎么还敢这样说话!”袁绍对左右侍从喝斥道:“将沮授锁在军中,等我破曹之后,与田丰一起治罪!”于是下令,率领大军七十万,东西南北,周围安营,连络九十余里。 细作探知虚实,报至官渡。曹军刚到,听了之后都很害怕。曹操与各位谋士商议,苟攸曰:“袁绍军虽多,并不可怕。我军都是精锐的战士,一个能当十个。但是最好赶紧开战。如果拖延下去,粮草不够用,事情就麻烦了。”曹操曰:“你的话正合我的意思。”于是传令兵将敲着鼓喧闹着前进。袁绍派军迎战,两边排成阵势。曹操用鞭指着袁绍曰:“我在天子之前,保奏你为大将军,现在为什么谋反?”袁绍怒曰:“你名义上是汉朝的丞相,实际上是汉朝的贼子!罪恶滔天,比王莽、董卓还厉害,竟然还诬陷别人造反!”曹操曰:“我现在奉旨来讨伐你!”袁绍曰:“我也是奉皇帝衣带中的密诏讨伐你这个贼臣!”曹操大怒,令夏侯悖、曹洪(字子廉,曹操的从弟,曹魏名将)各领三千军,一起冲向敌阵。审配见曹军来冲阵,便令放起号炮:两边万箭齐发,中军内弓箭手一齐挤到阵前乱射。曹军哪能抵挡,急忙往南走。袁绍带兵追杀,曹军大败,退到官渡。 袁绍移军逼近官渡下寨。审配曰:“现在可以拨十万兵坚守官渡,在曹操寨前筑起土山,令军人站在土山上向寨中放箭。曹操如果放弃这里而逃跑,我们就能得到这个隘口,许昌就能攻破了。”袁绍听从了他的话,从各寨中挑出精壮的兵士,拿着铁锹土担,一齐来到曹操寨边,挖土垒成山。曹营士兵见袁军堆筑土山,想要出去冲杀,却被审配的弓弩手挡住要路,不能前进。十日之内,筑成土山五十多座,上面矗立着高高的橹杆,派弓弩手到上面射箭。曹军很害怕,都顶着遮箭牌防守。土山上一声梆子响,箭下如雨。曹军都拿着盾牌趴在地上,袁军呐喊着,笑着。曹操见军兵慌乱,召集众谋士商议。刘晔进言曰:“可以造发石车来打败他。”曹操令刘哗呈上车子的样式,连夜造发石车好几百辆,分布营墙内,正对着土山上的云梯。等对方弓箭手射箭时,营内一齐拽动石车,炮石飞出去,往上乱打。敌人没地方躲,弓箭手死者无数,从此袁军不敢登高射箭。审配又献一计:叫军人用铁锹暗中打个地道,直接穿到曹营内,号为“掘子军”。曹兵望见袁军在山后掘土坑,报知曹操。曹操又向刘哗请教,刘哗曰:“这是袁军不能在明处攻击我们,转而到暗中攻击,发掘地道,想从地下渗透到营中来。”曹操曰:“怎么能防他呢?”刘哗曰:“可以在营地周围掘一条长沟,那么他的地道就没用了。”曹操连夜差人掘沟。袁军掘地道到沟边,果然不能前进,白费了兵力。再说曹操守住官渡,自八月起,九月结束,军力慢慢困乏,粮草跟不上。想要放弃官渡退回许昌,迟疑不能决定,便写信派人到许昌问苟或。荀或劝曹操应该在原地守着,阻挡敌人的道路使他们不能进,等敌人力量耗完的时候,一定会有大变。曹操得到回信后非常开心,令将士死死驻守。 P50-51 序言 名师导航 认识作者 罗贯中(约1330~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中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创者。 罗贯中把章回体小说这一文学式样推向成熟的阶段。后世的很多学者和作家给予他极高的评价,把他同司马迁、关汉卿相提并论。他的文学创作成为中国以及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他所创作的《三国演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广泛流传,而且被翻译成十多种文字,风靡全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国外,《三国演义》被称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不列颠百科全书》则称罗贯中为中国“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 内容梗概 全书以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为中心人物,以拥刘反曹为主导思想,集中描绘了三国时期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军事、外交上的种种斗争。通过这些斗争,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百姓对统治集团的爱憎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割据,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艺术特色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典型人物形象。 第二,擅长描写战争场面。 第三,其结构既宏伟壮阔又严密精巧。 第四,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 作品影响 《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鼻祖,也是我国最杰出的历史演义小说。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历经时问的淘洗,展现着永恒的魅力。《三国演义》是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具有极其博大而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文化内涵,犹如一个巨大的多棱镜,闪耀着多方面的思想光彩,给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们以历史的教益和人生的启示。 《三国演义》妇孺皆知,为普通大众喜闻乐道,是一部传世经典,它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三国至元明时期,历经千年,人们在传述三国故事的过程中已将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意识、政治、伦理、历史、人生价值统统熔铸其中,基本融汇了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国文化,汇聚了千年来各阶层人士评价、解释三国历史的认识、思想。可以说,这部小说已经具有了人民的共识意义。 主要人物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忠诚于刘备集团的智慧型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毛宗岗父子称为“三绝”之首的“智绝”。 曹操:是“三绝”中的“奸绝”,《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 关羽:是三绝中的“义绝”,在小说中的形象特点是红面长髯,骑赤兔马,使青龙偃月刀,勇武过人,义重如山。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仁君典型,也是一代“枭雄”。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