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红主编的《四川玉米高产创建理论与技术》由四川省玉米高产创建专家指导组组长刘永红研究员牵头,整合省、市、县、乡镇有关农业科研人员,系统总结了7年来全省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提出了玉米“四度”联合调控栽培理论、技术扩散基础理论、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与区域高产创建技术模式,分析总结了高产创建中运用的机制模式及典型案例,充分展示了四川省玉米高产创建的主要成果。该书还介绍了高产创建由来和国内外高产创建经验模式、高产创建的内涵与外延及四川现代玉米产业发展战略。这些内容反映了全省乃至全国玉米科技的重要进展,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玉米栽培学、农技推广学的内容。
第一章 高产创建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中国玉米生产发展概况
第二节 高产创建的涵义及实施背景
第三节 国内外玉米高产创建历程
第四节 高产创建典型及模式
第五节 高产创建的外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高产创建基础理论
第一节 四川玉米产区生态特征与气候生产潜力估算
一、四川玉米产区气候生态特征
二、气候生产潜力估算
第二节 玉米高产创建的主要问题与潜力
一、玉米高产创建的主要问题
二、高产创建的潜力
第三节 高产栽培理论
一、植株整齐度调控
二、穗部均匀度调控
三、籽粒灌浆特性与成熟度调控
四、高密度“四度”联合调控
第四节 高产创建技术扩散理论
一、技术扩散速度
二、技术扩散理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高产耐密品种鉴选与推介
第一节 耐密品种选育与田问鉴定方法
一、选育耐密品种的常用育种方法
二、耐密品种田间鉴定方法
三、耐密品种鉴选分析方法
第二节 耐密品种生理特性与鉴选指标体系
一、耐密品种的生理特性
二、耐密品种鉴选的生理指标
三、耐密品种鉴选的指标体系构建
第三节 高产耐密适配品种推介
一、亩产吨粮品种
二、亩产800 kg品种
三、亩产600 kg品种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土壤定向培育与水肥管理
第一节 土壤定向培育
一、玉米农田耕层特征
二、土壤培肥
三、秸秆还田培肥土壤实例分析
第二节 高产创建的施肥
一、玉米农田肥力特征
二、高产玉米需肥特性与施肥原则
三、高产玉米施肥技术
四、简化高效施肥
第三节 高产创建水分管理
一、玉米农田水分动态
二、玉米需水特性
三、适雨补灌技术模式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高产创建关键技术
第一节 地膜覆盖栽培
一、增温保墒增产机理
二、全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三、膜侧栽培技术规程
第二节 抗逆播种技术
一、育苗移栽技术
二、盖膜打孔直播技术
第三节 缩行增密技术
一、高产耐密品种筛选
二、缩行增密栽培
三、增密增产技术模式
第四节 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一、农业防治
二、药剂防治
三、玉米螟绿色防控
第五节 适时晚收
一、玉米收获指标
二、适时晚收
三、高产创建区域玉米生育进程及收获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高产创建技术模式
第一节 丘陵低山玉米产区
一、区域特点
二、亩产800 kg技术模式
三、亩产600 kg技术模式
四、典型案例
第二节 中山玉米产区
一、区域特点
二、亩产1000 kg技术模式
三、亩产800 kg技术模式
四、亩产600 kg技术模式
五、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高产创建机制及应用
第一节 高产创建机制与生产经营模式
一、高产创建机制
二、生产经营模式
第二节 高产创建达州模式
一、高产创建背景
二、技术模式和创建机制
三、产量与效益
第三节 高产创建南充模式
一、高产创建机制
二、技术模式
第四节 高产创建绵阳模式
一、背景
二、技术模式和创建机制
三、产量与效益
第五节 高产创建宣汉模式
一、单块田高产攻关
二、万亩高产创建
三、整建制高产创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四川现代玉米产业发展战略
第一节 高产创建的贡献与主要经验
一、全面推动了四川玉米生产发展
二、构建了政、产、研、推联合协作机制
三、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产量目标的高产创建技术模式及配套的推广机制
四、带动了玉米科技进步
第二节 现代玉米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 四川玉米区域划分
一、适宜区的划分
二、玉米气候生产潜力优势区域划分
三、潜力分析
第四节 发展策略
一、合理规划,科学建立专用玉米产业基地
二、依靠科技,提升玉米综合生产能力
三、促进玉米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