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73卷)》收录段君毅、王鹤寿、赵伯平、马洪、高扬文、王炳南、张钧、吴克坚、葛振林等9位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每个传主都是按人物一生经历的时间顺序,抓住重点写。秉笔直书,功过分明,实事求是,不溢美,不掩盖重大历史过失。作者在忠于事实的基础上,对传主进行了艺术创造,使得传记生动感人。它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党史、军史,教育后代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 书名 |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73卷)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73卷)》收录段君毅、王鹤寿、赵伯平、马洪、高扬文、王炳南、张钧、吴克坚、葛振林等9位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每个传主都是按人物一生经历的时间顺序,抓住重点写。秉笔直书,功过分明,实事求是,不溢美,不掩盖重大历史过失。作者在忠于事实的基础上,对传主进行了艺术创造,使得传记生动感人。它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党史、军史,教育后代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内容推荐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73卷,共收9篇传记。段君毅、王鹤寿、赵伯平、马洪、高扬文、王炳南、张钧、吴克坚、葛振林。传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真实地反映了人物一生的本质特点;写作方法符合历史人物传记体例要求;语言朴实、通顺、感人。充实和补充了党史,成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党史教科书。 目录 段君毅 王鹤寿 赵伯平 马洪 高扬文 王炳南 张钧 吴克坚 葛振林 试读章节 青年时代出任全国学联执行主席 段君毅1910年3月13日(清宣统二年二月初三)生于山东省濮县(今河南省范县)白衣阁村。曾用名段士达、段尚卿、董均雨、董君毅。 段君毅先辈家境贫寒,到祖父段昌言逐步富裕起来,成为封建地主。段昌言有两个儿子,长子段明堂又生五子,次子段朝堂,字子敬,生一女和一子段君毅。 段子敬曾有志应试科举,因科举废制而作罢。段君毅7岁开始在本村上小学。段子敬望子成龙心切,严格要求他专心求学。 1923年,段君毅考人濮县高小。他在校勤奋攻读,课余喜欢读《三国演义》、《水浒传》一类书籍,视野比较开阔。1926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聊城省立二中。次年,因祖父去世被迫辍学,其父又请来私塾秀才教他读“四书五经”。 1929年夏,段君毅重到聊城二中插班读书。他从报纸上,从老师、好友那里,了解到一些革命知识,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加深了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初中刚毕业,他就急迫地离开乡村,奔赴五四运动的发祥地北平。 1931年夏,段君毅同先期到北平读书的濮县高小、聊城二中同学郭奇、邵浩然、董伯鲁等取得了联系,先后在北平文治、弘达中学补习高中课程。同年9月,他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北平分盟(简称“社联”),从此参加革命。① 1932年夏,段君毅考入孙中山创办的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课余,他经常和同乡学友聚在一起评论时事,探讨社会问题,其中同郭奇、周登如等谈论得最多。一次,他们在谈论中国的社会性质时,郭奇说:“说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我想不通,像我家、尚卿家,都是地主,我们家哪一半是封建,哪一半是殖民地?”段君毅说:“半封建半殖民地当然不是指你我哪一家,而是整个社会。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既是封建主义的,又遭受外国殖民主义的部分控制,成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郭奇信服地说:“不愧为学政治经济学的。”他们虽时有争论,但相处甚好。 中国大学是北平当时党的组织活动基础较好的学校之一。政治经济系先后由李达、马哲民、黄松龄等进步教授任主任。他们聘请鲁明、吕振羽、杨秀峰、张友渔等左派教授担任政治经济学、唯物辩证法、社会发展史、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学等课程,讲授内容中体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对段君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理论界掀起的探索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对段君毅的思想有很大启发。 段君毅在中国大学同一些共产党员有了接触。同班同学甘一飞(甘全礼)在一二·九运动时已担任中国大学党支部书记。他们志同道合,一起参加读书会,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书籍,在争取择师自由、争取黄松龄教授任政治经济系主任、保证中国大学讲授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斗争中,都在一起活动。同时,他们还以“社联”名义发传单、贴标语,在学生中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① 九一八事变在段君毅思想上产生了震动。他和进步同学一起,积极参加中共组织的反对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宣传活动,到街道秘密书写和张贴拥护共产党、打倒国民党的标语口号,利用纪念活动集会游行,散发传单。他在中国大学还参加了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土地问题研究会等进步组织。 P2-3 序言 《中共党史人物传》是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由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持编纂的大型历史丛书。从1979年至2015年,在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会的主持下,陆续编辑出版89卷包括1000余位党史人物的传记,总计2500余万字。该套丛书由陈云同志题写书名,收录的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 承担此项工作的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是1979年成立的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致力于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和传记的编纂与出版工作。现主管单位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会员由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教学研究机构和学者组成。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成为了解和研究各位传主生平和党的历史的重要参考。近年来,仍有许多读者不断来信要求购买;但由于该书是陆续出版的,且发行多年,早已脱销。为满足读者需要,我们决定再版《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再版时,我们对中共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邓小平的传记做了全面修订。同时请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学者,审看了比较重要的100位党史人物传记。由于《中共党史人物传》出版时间跨度很大,陆续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收入此套丛书的部分完成较早的传记已无法联系到原作者。本次再版时,党史人物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对稿件进行了细致的审定和编辑加工: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原版体例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尽可能做了规范化处理;校正了原版传记中的一些错漏之处;特别是在人名、地名、名词术语的核实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一些难以核查的问题仍维持原貌,留待以后考证。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编校质量方面,都较此前有所充实和提高。尽管如此,仍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将来的进一步修订,也有利于在今后的人物传记的续编工作中改进。 我们希望,本套大型传记丛书的再版对于推动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宣传和普及党史知识、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今年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献上一份厚礼!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2017年5月30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