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63卷)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63卷)》是第63卷。

内容推荐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63卷)》共收9篇传记,陈毅、孔祥桢、楚图南、高语罕、阎宝航、王则鸣、李文林、刘清扬、朱蕴山。传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真实地反映了人物一生的本质特点;写作方法符合历史人物传记体例要求;语言朴实、通顺、感人。充实和补充了党史,成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党史教科书。

目录

陈 毅

孔祥桢

楚图南

高语罕

阎宝航

王则鸣

李文林

刘清扬

朱蕴山

试读章节

巡检司专司“捕盗贼,诘奸宄”的职责。衙门里三天两头审案子,经常动刑拷打“犯人”,非将被告苦打成招不可。有一天,周恒对陈毅说:“今天老爷审一个案子,犯人誓死不招,非动大刑不可,但又不能打死,若打死就没有苦主,所以要你出去求个情。”周恒领他到了屏风后面,果见一个犯人已被打得血肉模糊,气息奄奄,老爷还在发怒。周恒将他一拍,他急急奔出去,双膝跪下,大声高叫:“求老爷看在孙儿的面上免打!”老爷马上接过去说:“照准,免打。”这场戏演得很好。退堂以后,黄福钦拈着胡须夸奖说:“你能做点事了,很好。”①

后来,陈毅从父亲和周恒那里了解到,外祖父抓打的“犯人”多半是交不起租谷的穷苦百姓,有的还是劫富济贫的英雄好汉。于是,有时老爷未示意,陈毅也主动去求情。

大约年余,黄福钦不愿给当文书的女婿薪金,翁婿之间发生矛盾。陈毅的父亲愤然离职回川。从此,外祖父也不再喜欢陈毅,满口称赞变成了经常咒骂,总是说陈家的子孙都是败家子,吃我黄家的。陈毅气不过,也和外祖父闹起别扭来。

最后,终于闹到无法在巡检衙门住下去了。于是,父亲专程从家中赶来,把陈毅接回去。

在外祖父任上两年的生活,给陈毅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后来回忆道:“这两年的生活,给了我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对官场中的钩心斗角印象很深。特别是看到劳动人民的苦难,自发地同情劳动人民。”

1910年春,陈毅跟着父亲到了成都。原来,陈家已在1909年将50亩祖传的土地抵押了2000两银子,举家搬迁到成都东门外上河心居住。种的地和住的房子,都是从一个外号叫林四顽子的地主那里租来的。陈家搬迁的动因,是由于大伯父不甘心僻处山乡,要搬到大城市去,以便送子侄辈进大学堂读书,求取长远发达,重振家业。

陈毅到成都后,和胞兄陈孟熙等一起进了锦官驿初等小学学习。这所小学既注重旧学根底,也讲究新派教育,课程除国文外,还有算术、体操等。祖父望孙成龙,令陈昌礼为陈毅等找一个私塾老师,以能在放学后从其学《诗经》及唐诗宋词。

1911年开春不久,“保路风潮”席卷四川全省。成都各大中小学校纷纷举行罢课,组织学生军参加斗争。10岁的陈毅虽然没有参加学生军,但他和胞兄陈孟熙等也走出学校,涌上街头,整天跟在保路同志军的宣传队后面看热闹,壮声威。后来,他在给罗生特的信中说:“我当时还不懂得革命的政治意义,但是暴动的事实为我所亲见,在我童稚的心灵中激起了共鸣。”①

由于时局混乱,这年秋天,陈毅和胞兄陈孟熙被母亲送回乐至乡下三尖山外婆家寄读,进了青海寺脚下杨家大院的塾馆。塾师陈玉堂精通文墨,思想开明,为清末民初乐至的名士。他颇器重陈毅,专门向他传授一些诗词音韵方面的知识,教作对联,写诗词。陈毅自己讲,他写诗是从三尖山开始的,在那里打下了基础。

1911年初,母亲带着陈毅和孟熙回到了成都,恢复在锦官驿初等小学的学业。这一年,因前几年川西大旱歉收,而地主林四顽子仍逼陈家交租。大伯陈昌仁和林四顽子争吵时,打了林四顽子家人的耳光,惹出了一场官司。林四顽子贿赂官府,陈家败诉。陈毅亲眼看见差役用铁链将大伯父锁走。在官府和地主的逼迫下,祖父耗尽他所有的财产,才偿清欠债,搬离上河心,到法华寺附近的邝家老院子去住。不久,祖父连气带病,与世长辞。

1913年秋,陈毅在锦官驿初等小学毕业后,考入华阳县(时成都分为成都县和华阳县)德胜乡高等小学(简称华德高)。

P4-5

序言

《中共党史人物传》是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由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持编纂的大型历史丛书。从1979年至2015年,在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会的主持下,陆续编辑出版89卷包括1000余位党史人物的传记,总计2500余万字。该套丛书由陈云同志题写书名,收录的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

承担此项工作的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是1979年成立的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致力于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和传记的编纂与出版工作。现主管单位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会员由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教学研究机构和学者组成。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成为了解和研究各位传主生平和党的历史的重要参考。近年来,仍有许多读者不断来信要求购买;但由于该书是陆续出版的,且发行多年,早已脱销。为满足读者需要,我们决定再版《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再版时,我们对中共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邓小平的传记做了全面修订。同时请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学者,审看了比较重要的100位党史人物传记。由于《中共党史人物传》出版时间跨度很大,陆续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收入此套丛书的部分完成较早的传记已无法联系到原作者。本次再版时,党史人物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对稿件进行了细致的审定和编辑加工: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原版体例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尽可能做了规范化处理;校正了原版传记中的一些错漏之处;特别是在人名、地名、名词术语的核实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一些难以核查的问题仍维持原貌,留待以后考证。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编校质量方面,都较此前有所充实和提高。尽管如此,仍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将来的进一步修订,也有利于在今后的人物传记的续编工作中改进。

我们希望,本套大型传记丛书的再版对于推动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宣传和普及党史知识、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今年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献上一份厚礼!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2017年5月30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1: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