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发现团队的力量(通过引导让体验式培训更有效)/盛世新管理书架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夏雄武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缘起

体验式培训是基于“人们经由经验进行学习”这一理论(简言之,就是“做中学”)而发展起来的教育与培训方式。这种培训方式起源于西方,其教学理论来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而在教学实践方面影响较为深远的是德国犹太裔教育家柯汉(Kun Hahn)。

杜威以“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论。传统观念认为教学就是传授知识。然而杜威认为,学生从教师口中被动听来的知识不是真正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只能抑制人的活力和阻碍人的创造才能的发展。以打仗作比喻:放弃正面攻击而采取迂回战术能减少军力的消耗。同样的道理,教学不应直接注入知识,而应引导人全身心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以迂回的方式无意识地获取经验和知识。于是他就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论。杜威说,“做”是根本;没有“做”,人的学习就没有依托。杜威提出要充分利用人爱好活动的本能,让他们以活动为媒介间接学到知识。“从做中学”强调的是要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并且依附于人的现实生活;教学要为人设想,以人的心理为根据。

柯汉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920年担任德国南方赛伦学校的校长,后因反对希特勒政权,1933年辗转苏格兰创立高登斯顿学校,又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迁居威尔士,于1941年在威尔士阿伯德威创立了OB(Outward Bound)外展教育学校。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柯汉发现学生的社交活动与个人需求不受到重视,并且普遍有着健康状况不佳、缺乏自信、进取心及冒险性不足、创造力衰退、技能与努力不足、缺少修养与自律能力等问题。于是柯汉在教育哲学上继承了杜威等学者的思想,以重视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方法,通过体能与心灵的挑战,发展学生的内在潜能,进而建立学习的自信和正向的自我。随着参与学习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教学方式不断得到发展,也慢慢地开始得到重视和推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国际上形成了多个知名的组织与品牌,如OB外展教育、PA(Project Adventure)冒险教育等。

来到中国,这种“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论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作为约翰·杜威的学生,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1891一1946年)在现代中国实践并发展了这种教学方法,并在杜威的教育哲学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生活教育学说。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学说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其中“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成长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有如下含义:“教学做”三者不可分割,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都要统一在做上。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教者、学者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种田为例,种田要在田里做,便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教师拿做来教才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才是实学。陶行知特别强调“做”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作用。

在这里,我并不是想对体验教育或培训做教育哲学上的理论研究,只是通过这样的论述,让读者能够稍稍理解这种教学方法并非无源之水,而是在东西方都有着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无论是西方的杜威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教育哲学,还是东方的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学说,都提倡实做,强调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体验产生的经验并不足以带给我们学习的价值,有时候,体验并不涉及脑部的活动。所以,有时“体验”纯粹只是“体验”,唯有通过“反思内省”才能让我们整理“体验”带给我们的学习和改变,也唯有经历反思的过程,才可能用来诠释我们的实践与生活,并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让经验产生学习的价值与意义。我们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忽略“从体验中学习”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反思内省正是开启其中丰富意义的最佳途径。而要想实现“反思”这个最佳途径,引导则是这个过程中的催化剂。

本章的主要的内容是说明什么是体验式培训以及它的特征、体验式培训中的引导行为与引导者的作用。

P2-4

书评(媒体评论)

虽然很多体验课程的技巧似乎存乎一心,但是,事实上在西方,体验教育工作者更注重理论基础和操作过程的系统架构。这也是在我们这些自称为体验教育或拓展培训的工作者们要多方借鉴或提醒自己的地方。作者在书里提供了很多关于操作实务的系统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深入探究并推广!

——亚洲体验教育学会理事台湾外展教育基金会(outward Bound Taiwan)执行长,廖炳煌

本书专注于体验式培训之引导反思技术,系统地介绍了体验式培训的相关理论及带领秘诀、引导模式等内容,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体验式培训中引导的内涵,帮助从业者更好地掌握引导的关键技巧!

——广东青年历奇教育学会创会会长,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杨成

这本书突出反映了“引导反思”作为体验式培训教学中最为核心的环节,从其意义与功能、场景的设计与构建、教学的组织与实施等内容入手,系统性地回答了何为引导反思、如何设计引导反思、怎样让引导反思技术运用自如。我读完之后有立刻将其中技巧付诸教学的冲动。读者能够借助本书,踩稳体验经济的“风口”,在体验式培训事业的路途上精进、收获。

——武汉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副教授、博士,徐文琦

这本书是目前为止,体验式培训行业少有的将体验学习理论、工具以及实践经验总结梳理得较为完整的一本书,是帮助我们企业培训管理者提高自己引导能力的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难得的干货书!

——华润万家领导力学院高级经理,李淼

不管是从事体验式培训或拓展培训的引导师,抑或是组织与团队的管理者,甚至是重视自我察觉与人际影响力的个人,这都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书籍。

——台湾地区资深培训师,杨恭茂

夏老师将自己体验式培训十多年的理解和经验沉淀下来,毫无保留地在书中分享,给企业HR、学校教师以及企业管理者带来了不同的收获。开卷有益,打开这本书细细读,相信大家一定可以收获宝贵的经验,我希望每一位看完这本书的读者,有如与夏老师对话交流过一样,找到自己可以提高的地方!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华星学院教务长,李之

后记

随着文章写到此篇“课程的结束”,整本书也就要结束了。体验式培训的引导者需要了解,这样的学习并不是万灵丹,我们不能治疗所有学习与培训的弊病。然而,营造一个有趣的环境使学员彼此合作、沟通、信任、建立团队与培养领导力等就是体验式培训的强项,而且这种通过体验学习的方式来发现自我、探索自我与团队的价值,正是目前许多其他培训形式所不具备的特点。而且,随着引导者操作体验式培训课程越来越多,你会发现,引导者只需要稍加训练就可以开始你的体验式培训课程的引导,这是一种极为接近生活形态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会使学员与引导者在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

引导者的成长不一定来自天赋的特质,很多时候都是自身用心练习的结果。很多人以为引导者需要口才好、外向,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口才好、外向等都有助于活动带领,但在这些年我在做引导员训练时发现,最重要的还是你要是个有心人,并且有足够的意志力坚持不断地练习这项极为接近艺术的工作。对于体验培训的引导者,最重要的天赋就是不断地用心练习,并从中得到回馈,加以改进。期间如果还能得到一位良师或者教练来辅佐,那你就可以得到体验式培训引导的深层智慧。

Let's go!开始你的体验式培训的引导吧,让我们一起玩得开心!

目录

第1章 体验式培训课程中的引导与引导者

 缘起

 关于体验式培训

 体验式培训中的引导

 体验式培训中引导者的角色

 体验培训课程的引导者要做的事

 体验培训课程引导者的功能

第2章 体验式培训的引导者需要了解的相关理论

 行为改变理论:舒适区、学习区与恐慌区

 心流(Flow)理论

 认知、情感与行为失衡论

 团队发展理论

 冲突管理策略理论

第3章 体验式培训课程的引导:APPLE模型

 一个随时用来评估的工具:G.R.A.B.B.S.S

 体验式培训课程的APPLE引导流程

 引导者核心技能概述

 体验学习循环

 引导者的自我修炼

第4章 活动带领的秘诀

 导致活动体验不佳的四大原因

 塑造体验式培训引导者的带领风格

 体验学习课程中的活动顺序安排

 带领体验活动的简单操作流程:DDADA

 体验式培训引导者的困境——遵循规则

 开展体验活动9个小技巧

 乐趣,体验学习的精髓

 对玩游戏的再认识

第5章 引导讨论的秘诀

 体验式培训课程,是教育还是娱乐

 体验式培训中的引导讨论

 引导讨论中的关键技能——提问

 为什么提问不容易

 提问式思维——你是学习者还是评判者

 提问的艺术:引导讨论中提问的技巧

 引导讨论的小秘诀——捕鱼的技术

第6章 失当行为的引导秘诀

 理解失当行为

 失当行为的典型表现与处理策略

 其他问题的处理

第7章 课程的结束

 结束课程需要注意的3个关键

 强化学习经验

 引导者的领导回馈

写在结尾的话

参考文献

序言

认识夏雄武老师多年,了解他对体验教育的真心热爱和真情付出;但真正感知夏老师的课堂魅力,是他为武汉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学生和广东青年职业学院体验式培训师专业学生授课时。他理论功底深厚,实战经验丰富,总结归纳严谨,自信、风趣、幽默,深受学生们欢迎,大家都渴望夏老师能为体验式培训撰写一本专著。

2016年年底,夏老师的书稿完成,邀我写序,我一口气看完了书稿,甚为欣喜!作者把国内外在体验式培训的研究成果通过自己的本土化实践进行了严谨的总结梳理,让内地体验教育行业多了一本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好书。作者把自己15年的体验式培训经历和从业经验进行了精心的思考归纳,让我们培养体验式培训师有了一本内容完整、针对性强的好教材。通读全书,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对体验教育事业的用心和积极推动其发展的情怀!

这是内地第一本专注于体验式培训之弓l导反思技术的专著。本书以“如何通过引导,让体验式培训更有效”为导向,专注于体验式培训中引导的实务与运用,系统地介绍了体验式培训的_相关理论及带领秘诀、引导模式等内容,把体验式培训中引导的行为进行了逻辑化、结构化、系统化处理,让读者能更好地了解体验式培训中引导的相关资讯,帮助从业者更好地掌握引导的关键技巧。本书文字精炼、脉络清晰、内容丰富,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总结与归纳科学严谨,每个章节都在彰显本书的主题:引导,让体验式培训更有效!

当今中国,体验教育已经在众多领域广泛运用,体验式培训也一直呈野蛮生长的态势!“重实践、轻理论”的短视行为,将会制约体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可喜的是,近几年我国开设体验式培训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越来越多,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受过高校专业教育和训练的从业者开始逐年增加。夏老师这本新书,对推广体验式培训的科学有效运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广东青年历奇教育学会创会会长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杨成

内容推荐

夏雄武著的《发现团队的力量(通过引导让体验式培训更有效)》通过对体验式学习理论本源的追求和探索,让读者清晰地看到体验式学习的发展历程,了解体验式学习的前世今生,将体验式学习的特征、行为改变理论、心流与失衡论和团队发展理论、冲突管理策略理论等结合起来,让看起来遥远的体验式学习理论变得切实有效,便于企业开展体验式培训和学习活动。本书适合以下读者阅读:希望增进对引导原则与方法了解的组织培训管理者;想在教学工作及学习发展中提升能力的组织内部讲师;希望在管理工作中,对团队“少命令、多引导”的企业管理者;为组织提供体验式培训,想要提升引导技巧的引导者与培训师;想了解体验式培训中引导的理论及实务的教师与普通读者。

编辑推荐

《发现团队的力量(通过引导让体验式培训更有效)》非常重视关注理论与现实应用的连接部分。书中介绍了PA(Project Adventure, Inc)机构的“APPLE”引导步骤,将体验式活动的各个环节细致而清晰地进行了分解,而且在书中也举了很多生动活泼的例子,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文笔风趣幽默,其中的工具和方法可以直接借鉴,除了关注活动设计,还涉及对引导者的要求和一直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在书中的案例里我们看到夏雄武老师如何举重若轻地构建学习场域、如何以学习者为中心、如何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激活学习者相互学习、共同学习等。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