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大唐》丛书对有唐一代近三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外交和都邑等六个方面做了介绍和解析,反映了唐代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政治文化与制度文化的繁荣和逐渐趋于完备的过程,作为后世文明发展的历史基础和重要借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潘明娟著的这本《盛世繁华》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介绍了唐代四个最著名的城市,它们分别是西京长安、东都洛阳、扬州和成都。
| 书名 | 盛世繁华/开放的大唐系列丛书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作者 | 潘明娟 |
| 出版社 | 西安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开放的大唐》丛书对有唐一代近三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外交和都邑等六个方面做了介绍和解析,反映了唐代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政治文化与制度文化的繁荣和逐渐趋于完备的过程,作为后世文明发展的历史基础和重要借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潘明娟著的这本《盛世繁华》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介绍了唐代四个最著名的城市,它们分别是西京长安、东都洛阳、扬州和成都。 内容推荐 潘明娟著的这本《盛世繁华》共分6章12节,主要介绍了唐代几个最著名的城市,包括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的城市布局、坊市、建筑、景区、名人宅居等方面的情况。除了以上方面外,对每座城市的发展史以及建筑特点也有详尽的介绍。尤为可贵的是,此书还对这些名城对中国城市与世界其他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充分的反映了唐代在城市建设与规划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与水平。 目录 序章 唐代城市概说 第一章 西京长安 第一节 百千家似围棋局 一 精选新城址 二 创意六阳爻 三 精彩都城门 四 栉比市街坊 五 恢宏寺观祠 六 富丽曲江池 第二节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一 方正对称太极宫 二 九天阊阖大明宫 三 盛唐气象兴庆宫 第三节 街鼓鏊辇理长安 一 李娃巧计弃郑生 二 上元解禁寻破镜 三 街鼓禁夜保安全 第二章 东都洛阳 第一节 洛水贯都建洛阳 一 八月建东都 二 定鼎洛阳门 三 紧凑郭城区 四 大量佛寺院 五 盛景在西苑 第二节 洛阳明堂坐天子 一 明堂雍雍洛阳宫 二 皇家别馆上阳宫 第三节 东城桃李洛阳园 一 白宅履道坊 二 东城园林区 三 文人唱和诗 第三章 扬一扬州 第一节 霞映扬州两重城 一 高骈缮完扬州城 二 十里长街市井连 三 栖灵宝塔凌苍苍 四 青园桥东樱桃园 第二节 蜀冈之上江都宫 第三节 二十四桥明月夜 第四章 益二成都 第一节 成都喧然名都会 第二节 九天开出一成都 第三节 成都楼高高百尺 第五章 影响深远 后记 试读章节 隋唐两代是我国佛道两教都比较兴盛的时期。隋文帝时就推崇佛教,到唐初随着佛经的大量传人和武则天的倡导,佛教更加繁荣起来,因而长安城中建有100多座寺院。道教在这一时期也比较兴盛,李唐统治者以老子为其祖先,故大力宣扬道教。据韦述《两京新记》记载,长安郭城在隋大业初年有寺120座、道观10座,唐天宝之前有僧寺64座、尼寺27座、道士观10座、女观6座、波斯寺2座、胡祆寺4座。然而据曹尔琴研究,隋代寺观保留至唐代的有76座,唐代新建的有83座,唐代外郭城寺观共计159座,其中寺83座、尼寺29座、道士观34座、女观6座、祆祠5座、波斯寺2座。 佛道寺观大都散布在各坊之中,宫禁内也有专设的佛堂道观。东西两市专设有供善男信女放生的放生池,池旁建有佛堂。城垣外面也有一些寺观。另外,由于旅居在长安城的少数民族和外国人也很多,其他宗教活动也十分盛行。西市有波斯邸店,布政、礼泉、普宁、靖恭、崇化诸坊有波斯火袄祠,义宁坊有波斯景教大秦寺,波斯摩尼教也有大云光明寺,但是大云光明寺位于何坊,目前已难稽考。 大庄严寺和大总持寺是长安城内著名的寺院。大庄严寺在隋代叫作禅定寺,隋文帝仁寿二年(602)文献皇后独孤氏去世,伤怀不已的隋文帝在603年为妻立寺祈祷冥福。禅定寺规模宏大,占长安城西南隅永阳坊的东半部,以后,又将永阳坊以北的和平坊东半部划归寺内。隋文帝驾崩后,隋炀帝于大业三年(607)为其父立“大禅定寺”。隋文帝的大禅定寺在独孤皇后的禅定寺以西,也就是永阳、和平二坊的西半部。两座寺院的规模、建制是完全一样的。主持修建长安城的宇文恺,在这两座寺内各修一座高约百米的木塔,“驾塔七层,骇临云际。殿堂高竦,房宇重深。周闾等宫阙,林圃如天苑。举国崇盛,莫有高者”。因为隋文帝曾自立法号,名“总持”,又为独孤皇后起法号“庄严”,所以,到武德元年(618)唐高祖改大禅定寺为“大总持寺”,禅定寺为“大庄严寺”。 慈恩寺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东半部,占晋昌坊的一半,原是隋代无漏寺址。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去世的文德皇后追荐阴福,为追念慈母恩德而选中这“挟带林泉,务尽形胜”之地。玄奘是第一任方丈(上座),他邀集各地名僧组成佛经译场,译出的佛经超过了与他并称我国佛经翻译四大家的鸠摩罗什、真谛、不空三家翻译佛经的总和。玄奘还应唐太宗的嘱托,由弟子笔录,将17年旅行亲历的110个城邑和传闻的28个地区与国家的历史、山川、交通、风土民情、物产气候、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整理成《大唐西域记》12卷。这部关于中亚、南亚各国古代自然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重要典籍,是玄奘留给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之一。玄奘在慈恩寺讲经授徒,开创了我国佛教宗派中最具哲理特色的法相宗,又名慈恩宗。为供奉和贮藏自印度带回的大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玄奘亲自设计指导施工并参与担运砖石,建起一座五层塔。据记载,塔高180尺,‘基座每边长140尺,面积约2000平方米,平面近似正方形,高宽比例6:5,大约完全依照印度形式,每层中心皆供奉舍利,最上层以石为室,塔顶有相轮露盘。由于砖表土心,仅存三四十年就逐渐颓坏。武则天又重建此塔,全部砖造,共有十层,唐末遭兵火,余七层。雁塔题名是唐代中叶形成的风俗,新科进士及第,先要在曲江游宴,然后登临大雁塔题名塔壁留念。白居易27岁为进士,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到后来竟形成“塔院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题名”的情景,可惜北宋神宗年间,大雁塔发生火灾,塔内楼梯全部烧毁,题壁因此消失。 P40-43 序言 大唐盛世的辉煌历史 众所周知,唐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历史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大转型的历史时期。被日本学者誉为“世界帝国”的隋唐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均创造出了辉煌的成就,无论是对外文化交流方面,还是制度文明方面,均走在了当时世界的前列。对于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中外学术界十分重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多为学术论著,不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也就是说受众面比较狭窄,不能有效地发挥以史为鉴、以史资政的作用。 1300年前,唐玄宗即位后,改年号为“开元”,从此拉开了史称“开元盛世”这一大唐最强音的序曲。他先后任用姚崇、宋瑕、张嘉贞、张九龄、韩休等人为相,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进行一系列改革,使唐王朝走上了盛世之路,这一系列的创举,也对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主席强调,要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反映大唐历史文化以及时代风貌的图书,西安曲江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元同志组织专家学者编撰了这套《开放的大唐》系列丛书,用通俗易懂的叙事语言,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有关大唐时代最美中国的精彩故事。这套丛书共计6册,每册平均10万字左右。各配有精美图片百余幅,努力做到图文并茂,这是此书的第一个特点。为了适应广大读者的阅读习惯,整套丛书努力做到文字简洁,流畅自然,可读性强,这是此书的第二个特点。丛书的编撰者大都来自在陕高校和文博部门的专家学者,根据其学术专长,分别负责一册书的撰写,因此,内容丰富、知识科学、深入浅出,这是此书的第三个特点。 这套丛书围绕“开放的大唐”这一主题,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生活、名城六个角度,分册讲述大唐文化,每册书的基本内容与特点如下: 《海晏河清——政治篇》,分为4章23节,对唐朝的主要制度与政治、军事活动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具体内容:政治制度,包括职官、地方行政、羁縻府州、科举、铨选、司法、考课、监察等制度;政治风云,包括贞观之治、武周革命、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宪宗中兴、宦官专权、牛李党争、藩镇割据、黄巢起义等;军事制度,包括府兵制、募兵制、禁军制度、藩镇军制等;军事活动,包括北平突厥、开拓西域、东征高丽、南抚诸族等。 《仓丰廪实——经济篇》,分为5章20节,内容包括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商业经济、金融经济、对外贸易等许多方面。其中也包括了许多经济方面的制度,如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仓廪制度、市场管理制度等,对人口增减、水利兴修、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以及物价等情况,均有简要的介绍。在撰写手工业生产时,还将唐代的著名产品进行了介绍。对于中外经济交流的盛况,也有详细地介绍,不仅论述了唐朝的外贸方式,而且还分析了这种交流对促进各国经济繁荣发展的积极意义。 《万国来朝——外交篇》,共计4章14节,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介绍了有唐一代的外交政策及其变化情况。除了简明地介绍与唐朝交往的外国情况外,还对贡封体制下民族关系的变化以及在经济文化交流中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客观的评述。尤为可贵的是,作者还以“大唐帝国的启示”为标题,从唐代的夷狄观、包容性、开放性等三个方面评述了唐朝外交政策的特点。 《气象万千——文化篇》,分为6章24节,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唐朝所取得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内容包括儒学、教育、史学、诗歌、传奇小说、变文、书法、绘画、乐舞、科技、宗教等方面。不仅介绍了这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而且对其特点、风格的变化,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等,都有详尽的评述。对唐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以及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也有客观的评价。 《盛世繁华——名城篇》,共分6章12节,主要介绍了唐代几个最著名的城市,包括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的城市布局、坊市、建筑、景区、名人宅居等方面的情况。除了以上方面外,对每座城市的发展史以及建筑特点也有详尽的介绍。尤为可贵的是,此书还对这些名城对中国城市与世界其他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充分的反映了唐代在城市建设与规划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与水平。 《物阜民丰——生活篇》,共分6章21节,主要内容包括服饰、化妆、织染工艺、食品、城市与乡里、住宅、道路、交通工具、馆驿、行旅风俗、节俗、娱乐等方面,全方位地反映了有唐一代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是这一历史时期人们日常生活状况的真实反映。阅读此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扩大见闻,而且可以了解我国古代鼎盛时期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部情况,增强历史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论著汗牛充栋,然而目前专门以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为着眼点,尤其是系统讲述唐代社会生活的论著并不多,因此此书还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对史学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史资政意义重大。 这套丛书的编写与出版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目的就在于为读者提供一套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趣味性的历史通俗读物,把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从象牙塔里转移出来,使其更好地为社会生活服务,在盛唐的文字气韵中为读者讲好中国故事。当然,如果非专业的普通读者能够直接阅读学术性论著,那是最好不过的了,但是这得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学术界产出的成果必须做到雅俗共赏,而这一点不仅国内学术界很难完全做到,即使在国外也是不多见的。在这种情况下,这套丛书的做法就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即着眼于“开放的大唐”这一主题,用通俗的写法讲述生活在唐代的文化样貌。这样做的效果到底如何还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也就是能够获得广大读者认可,这一点也是这套丛书编撰者所期望的。 杜文玉 (唐史学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专家) 2016年11月3日 后记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鼎盛时期,当时,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民族融合不断加快,国家版图进一步扩大,显示出强大的国力和影响力。唐代社会的繁荣是全面性的,并不拘于一时一地,尤其是在城市建设方面,各级各类城市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规模和城市规划也都达到了一个顶峰。一座座城市如似锦繁花盛开在中华大地上。 因此,《盛世繁华》这本书,着重展现大唐的繁华城市,摘取四朵怒放的鲜花——黄河流域在政治上最尊贵的西京长安与东都洛阳以及长江流域在经济上最繁荣的扬一益二——呈现在读者面前,尽力向读者展示四大名城严整的城市形态、宏伟的政治建筑以及精致的城市细节,并力求写出每座城市的独特风貌。尤其是在城市细节的写作中,选取不同的视角,突出每座城市的特点,如西京长安的城市细节是以唐代著名传奇《李娃传》的空间情节发展为基础,讲解唐代城市的里坊管理制度;东都洛阳则选取“东城桃李”的美好风光,以白居易住宅为突破口,描述唐代的文人园林;扬州的城市细节是水道之上风景各异的二十四桥;成都则是以多座名楼为城市的建筑特色。 《开放的大唐》这套丛书的定位是“对唐代社会的一次全面性知识普及,对唐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一次整理与挖掘”,要通过书中的描写为读者重建盛世大唐形象,将文化传承、文化兼容、文化创新与时代潮流融合,展示盛唐文化。所以,本书作者在融会贯通自己多年对唐代城市的研究心得及学界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尽可能呈现出一种“轻阅读”风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性叙述,全方面普及唐代的城市建设知i只,全方位展示唐代城市的繁华形象。 《盛世繁华》的编写工作由潘明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完成,由于本书写作时间仓促,篇幅有限而头绪众多,所以难以面面俱到,祈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在这本小书付梓之际,感谢西安曲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感谢丛书主编杜文玉教授的指导建议,感谢各位编辑的不懈努力! 潘明娟 2016年11月1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