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卡耐基传(完整全译本)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卡耐基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戴尔·卡耐基一生的目标就是:改变自己、感动他人。美国《时代周刊》曾经这样评价他:除了自由女神,卡耐基或许就是美国的象征。《卡耐基传》充分展示了戴尔·卡耐基的个人魅力。

阅读此书,将改变你陈旧的观念,给你新的一页,让你耳目一新!将使你交友迅速,广受欢迎,易得知己;帮助你不畏困难,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帮助你使人赞同你,喜欢你;增加你的声望,和你成功事业的能力;使你获得新的机会;增加你赚钱的能力;帮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推销员或高级职员;帮助你应付抱怨,避免责难,使你与人相亲相爱;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演说家,一个健谈者;使你每日生活中,易于应付这些心理学上的原则;使得有你在的场合,便可激起人生的热忱。

内容推荐

戴尔·卡耐基是一个来自美国密苏里州的农夫之子,他的一生就像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林肯一样,在平凡中创造了不平凡。

如同每一个奋斗着的人一样,卡耐基年轻时候也经历了很多坎坷。年轻时,他从事函授课程的推销工作,却以败北收场;再接再厉改为推销食品,获得一些成就之际,又毅然放弃,最终走上心中的梦想——演艺之路。然而,这条路却不如他想象中那么美好,他再次被推到了选择人生道路的边缘。在穷苦艰辛的日子里,他甚至想过自杀……

从各种不同阶段的生活层面上,他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看到人们不断生活在忧虑、恐惧与无力改变现状的恶性循环中。后来他在青年会得到了一个夜大讲师的机会,于是开创了卡耐基公开演说的课程,积累下来的成果就是“卡耐基训练”的蓝本。这之后,他致力于影响别人、改变别人的教育事业,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人生导师,也是成功学大师。

《卡耐基传》对卡耐基的一生进行了回顾,生动阐述了“平凡中也会造就不平凡”的道理。

目录

序言

第一部 卡耐基的青少年往事

 1.来自乡下的农夫之子

 2.童年时代

 3.求学时光

 4.信仰与道德

 5.师范学院

 6.童年的记忆

 7.自信与自尊

第二部 推销员生涯

 8.应征推销员

 9.成功的驱力

 10.抉择时刻

 11.无休止的挑战

 12.走出队伍

 13.自我突破

第三部 追求演艺事业之梦

 14.就读美国戏剧艺术学院

 15.演艺学校

 16.马戏团的波莉

 17.演艺生涯的结束

 18.自我发现

 19.从表演到演说

第四部 在曼哈顿的沉浮

 20.再度从事推销

 21.写作的梦想

 22.他们都在忧虑什么

 23.停止忧虑

第五部 从摸索中站立起来

 24.在青年会试教

 25.第一堂课

 26.从行动中学习

 27.卡耐基课程

 28.自信的力量

 29.热忱的魅力

 30.改变热忱

第六部 怎样赢得友谊

 31.角色的转变

 32.机会即领导

 33.学习成为领袖——让人们喜欢你

 34.如何赢得热忱的合作

 35.改变态度与行为

第七部 人际关系的奥妙

 36.开拓美好人生

 37.忠于你自己

 38.公众演说原则

 39.演说的基本原理

 40.真诚的问题

 41.拉鞋带的哲学

 42.每一个人都可以变得富有

 43.首先要设定目标

第八部 友谊与婚姻

 44.奠定出版作家的声名

 45.三位重要的朋友

 46.自愿从军去

 47.在伦敦的绝出

 48.一生挚友

 49.第一次婚姻

 50.成就的荣耀

第九部 畅销书旋风

 51.里昂·西姆金

 52.最佳销售员

 53.对人们的影响

 54.赢得朋友

 55.严厉的批评者

 56.积极的影响力

 57.一本身体力行的书

第十部 传承与告别

 58.广告的魅力

 59.遇到陶乐丝小姐

 60.“卡耐基训练”授权制度

 61.荣誉学位

 62.告别

试读章节

1.来自乡下的农夫之子

这个身材削瘦、脸色苍白,穿着一件破旧、不合身的夹克和裤子,来自乡下的农夫之子,要进入位于密苏里州瓦伦斯堡的州立师范学院是没有快捷方式可言的。不像大多数原来是运动员的校园英雄人物。戴尔·卡耐基在体能上丝毫看不出有任何本领。他追忆说:“曾经有一位满怀自信的文化讲习会主讲人,断定我具有非凡的演说能力。”

而幸运的是,瓦伦斯堡学院是很重视学生辩论及公众演说能力的。戴尔也观察到获胜者往往被视为学校的领袖人物。公众演说总是吸引着城里及学院的注意,而胜利者的名字也就广为人知了。

在母亲的鼓励下,戴尔在主日学里做了几场演说。另外他在中学时曾有些舞台经验——曾在《女巫的秘密》中饰演报童史努克斯。

“我那时是很差劲的。”他回忆说,“但后来我发现至少自己可以站着,并做到比一般演说者更具活力及热忱的演说。”

然而,瓦伦斯堡州立师范学院演说优胜者并不是可在一夜之间诞生的。首先,与赛者必须先加入一个小区。只有借着赢得小区内的所有比赛,才有资格参与小区间的竞赛。

卡耐基参加了12次比赛,却屡战屡败。

之后,他告诉一名听众说:“在最后一次,我的希望粉碎……筋疲力尽……意志消沉…他的沮丧无疑地引领他朝向一个如他父母般艰辛、疲惫的务农生活光景继续前行。

当时的戴尔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并觉得自己是个笑柄。他对自己笨拙的外表及破烂的衣服感到非常自卑,因而无法专心于课业上。他认为自己是社会的遗弃者及女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对象。而农场至学院间3英里多的路程,把他与住在城里的学生群阻隔了;贫穷,也阻隔了他与其他人的交往。倘若戴尔不会在瓦伦斯堡成功,可能终究要步其父亲的后尘……还有什么比让他的余生成为一个被贫困笼罩的密苏里农人更糟呢?

似乎已是山穷水尽了。

当他在30年后谈及第一次演说中的绝望情况时,卡耐基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说道:“是的,虽然我没有找出旧猎枪或是那类的东西。不过,我真的想到了自杀。”虽然他的演说带来了听众的笑声,但他是很认真的。16岁的戴尔对于预期的失败感到非常难过。在一阵心灵探索后,他有了解决之道。

“没这回事的!我要继续比赛直到赢它一次。”每晚,他利用一些念书的时间去记林肯及戴维斯的名言,并在前往学院或由学院返家的车上,朗读着前晚所学的演说。

一年后,戴尔-卡耐基以戴维斯及林肯的《盖兹堡演说》一文,在校内朗读比赛中赢得了勒柏第青年演说家奖。他也创了学院的纪录。  戴尔说道:“这是学院有史以来,唯一胜过女孩的男孩。”

他除了赢得辩论比赛外,也在他一直追求的学生团体里获得了显要的地位。

学生们不仅已知晓他的名字,也在公众演说课外找他。当然,其中也包括一些女孩子。

对卡耐基而言,学院公众演说的获胜,也带给他一个新的开始。

以前,他因为明显地与其他学生隔离而成为社会的失败者;现在,他已被视为是知识分子的领导者。

他回忆说:“去年我在学院里赢得了辩论比赛。我训练的男孩赢得了公众演说比赛,女孩赢了朗读比赛。”

卡耐基可以不在意那些拒绝搭乘他的破旧汽车的女孩,和那些当他站在黑板前时却在背后嘲笑他的男孩。公众演说组织弥补了他所有社交魅力的不足。现在,他不用去找学生,他们自己会找上门来。

“当我离开学院后…他后来评论道,“我只知道自己可能在训练人们有效地发表演说方面,比某些人略胜一筹罢了。”

凭借着这份才能,他独自离开密苏里农地,为寻求真正该做之事而努力。

P2-4

序言

戴尔·卡耐基,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人生导师,也是成功学大师。

卡耐基于1888年11月24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是一个朴实的农家子弟,他的童年和其他美国中西部农村的男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他帮父母干杂事、挤牛奶,即使贫穷也不以为意。这或许是因为他根本不觉得自己家里很贫穷。在那个没有农业机械的年代,他和父亲同样做着那些繁重的体力活,而一年的辛劳却可能因为一场水灾而付诸东流,或者被骄阳晒枯了,或者喂了蝗虫。卡耐基眼见父亲因为这些永无终止的操劳而备受折磨,发誓绝不拿自己的一生来和天气赌每年收成到底是如何。

如果说卡耐基的童年和其他农村男孩子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主要是受到他母亲的强烈影响。她是一名虔诚的教徒,在嫁给卡耐基的父亲之前曾当过教员。她鼓励卡耐基接受教育,她的梦想是让儿子将来当一名传教士或教师。

1904年,卡耐基高中毕业后就读于密苏里州华伦斯堡州立师范学院。他虽然得到全额奖学金,但由于家境的贫困,他还必须参加各种工作,以赚取必要的生活费用。这使他感到羞耻,养成了一种自卑的心理。因而,他想寻求出人头地的快捷方式。在学校里,具有特殊影响和名望的人,一类是棒球球员,一类是那些辩论和演讲获胜的人。他知道自己没有运动员的才华,就决心在演讲比赛上获胜。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练习演讲,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失败带给他的失望和灰心,甚至使他想到自杀。然而在第二年里,他开始获胜了。

当时,他的目标是得到学位和教员资格证书,好在家乡的学校教书。

但是,卡耐基毕业后并没有去教书。他前往国际函授学校总部所在地丹佛市,为该校做推销员,薪水是一天两美元,这笔收入可以支付他的房租和膳食,此外还有推销的佣金。

尽管专耐基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并不太成功,于是又改而推销肉类产品。为了找到这种工作,他一路上免费为一个牧场主人的马匹喂水、喂食,搭这人的便车来到了奥马哈市,当上了推销员,周薪为17.31美元,比他父亲一年的收入还要高。

虽然卡耐基的推销干得很成功,成绩由他那个区域内的第25名跃升为第一名,但他拒绝升任经理,而是带着积攒下来的钱来到纽约,当了一名演员。作为演员,卡耐基唯一的演出是在话剧《马戏团的波莉》中担任一个角色。在这次话剧旅行演出一年之后,卡耐基断定自己干戏剧这行没有前途,于是他又改回推销的老本行,为一家汽车公司推销汽车。

但做推销员并不是卡耐基的理想。

在他从事汽车推销时,他对自己的能力很怀疑。

有一天,一位老者想买车,卡耐基又背诵了那套“车经”。  老者淡淡地说:“无所谓的,我还走得动,开车只不过是尝一尝新鲜劲,因为我年轻时曾梦想成为汽车设计师,那时还没有汽车呢…

老者的一番话,慢慢吸引了卡耐基。他详细地和老者讨论起自己在公司的情况,后来他们的谈话又转到了人生的话题。卡耐基讲述了自己最近的烦恼:“那天凌晨,对看一盏孤灯,我对自己说:‘我在做什么,我的梦想是什么,如果我想要成为作家,那为什么不从事写作呢?’您认为我的看法对吗?”

“好孩子,非常棒!”老者的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继而说,“你为什么要为一个你不关心又不能付你高薪的公司卖命呢?你不是想赚大钱吗?写作,在今天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呀!”

“不,老先生,放弃工作是不可能的,除非我有别的事可做。但是我能做什么呢?我有什么能力能让自己满意地赚钱和生活呢?”卡耐基问。

老者说:“你的职业应该是能使你感兴趣,并发挥才能的。既然写作很适合你,为什么不试一试?”

这一句话,让卡耐基茅塞顿开。那份埋藏在胸中奔涌已久的写作激情,被老者的几句话给激活了。

于是,从那天起,卡耐基决定换一种生活。他要当一位受人尊敬、受人爱戴的伟大作家……

一个偶然的机会,卡耐基发现自己所在城市的青年会(YMCA)在招聘一名讲授商务技巧的夜大老师。于是他前去应聘,并且被录用了。

卡耐基的公开演说课程,不仅包括了演说的历史,还有演说的原理知识。除此之外,他还发明了一种独特而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当他第一次为学员上课时,就直接点名让学员谈他们自己,向大家讲述他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当一个学员说完以后,另一个学员接着站起来说,然后再让其他学员站起来说。这样,直到班上每一个学员都发表过简短的谈话。

卡耐基后来说:“在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办的情况下,我误打误撞,找到了帮助学员克服恐惧的最佳方法。”

从此以后,卡耐基这种鼓励所有学员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成为激发学员兴趣和确保学员出席的最有效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在当时尚无先例,也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评定他这套方法的效果,但它确实奏效了,并且已经在全世界教出了许多更会说话且更有信心的人。

这一哲理的成功,可以从成千上万名毕业学员写来的信中得到证明。写这些信的学员有工厂工人、家庭主妇、政界人士、公司负责人、教师及传教士,他们的职业遍及了各行各业。

卡耐基于1955年11月1日去世,只差几个星期67岁。追悼会在森林山举行,他被葬在密苏里州他父母亲墓地的附近。

1955年11月3日,华盛顿一家报纸刊载了下面这段文字:

那些愤世嫉俗的人过去常常揣测,如果每个人都接受并且遵照卡耐基的话语去做,那将会成什么局面?卡耐基先生在星期二去世了,他从来不屑于这些世故者的风凉话。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事,而且做得极好。他在自己的书中和课程上,努力教导一般人克服无能的感觉,学会如何讲话、如何为人处世。

千百万人受到他的影响,他的这些哲理如文明一样古老,如“十诫”一般简明,对于人们在这个狂乱的年代里获得快乐和成就极有帮助。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