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月亮老师/风信子纯美儿童文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王巨成
出版社 晨光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王巨成著的《月亮老师/风信子纯美儿童文学》讲述了美丽的云南大理南山村,两代山村教师为了心中最圣洁的梦想——圆每个山村孩子的上学梦,为山村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默默坚守、奋斗、奉献,绽放着理想与追求的火花,演绎着奉献和坚守的感动……整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有笑点、有泪点,有感人之处,更充满了正面、积极向上的力量。

内容推荐

云南大理南山村,两代山村教师为了心中最圣洁的梦想——圆每个山村孩子的上学梦,为山村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默默坚守、奋斗、奉献。王巨成著的《月亮老师/风信子纯美儿童文学》故事绽放着理想与追求的火花,演绎着奉献和坚守的感动……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后记

试读章节

李伟峰盯着阿锦兰,在心里说:“你报考哪一所学校,我就报考哪一所学校!”

阿锦兰似乎感受到了李伟峰的心里话,两片红晕飞到她的脸上。

眼看着要上课了,两个人都意犹未尽地朝各自的班级走去。李伟峰的脸上有了一种崭新的东西,那是踌躇满志,那也是青春的自信。

尽管李伟峰与阿锦兰不在一个班级,但仍然可以用“同学”界定他们的关系,因为两个人在镇上的中学读书时,是名副其实的同学。不过,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又分明比同学多了一些什么。

这多了的“一些”,是在心里,不太说得清楚,要去细细地感觉。

可以说得清楚的是,那一年镇中学参加中考的学生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同时考进了一中。这样,在去一中的路上,或者由一中回家的途中,两个人难免要偶然相遇,遇到了自然要一块儿走。

阿锦兰的家住在镇子上,而李伟峰的家在南山村。由南山村到镇子上,步行需要四个多小时。也只能步行,那绕来绕去的山路根本无法容忍自行车在上面潇洒。

由镇子到县城则可以坐车,是颠颠簸簸的客车,要坐三个多小时。

李伟峰和阿锦兰的那“多了一些”的关系就产生在学校与镇子之间的路上,那偶然的相遇什么时候变成了有意的等待。两个人谁也没有说过“我等你”之类的话,但两个人总能那么巧合地踏上同一辆班车。

作为女孩子,每一次回一中,阿锦兰都要带很多的东西,吃的、用的、换洗的衣服,还有书本。

相比较而言,李伟峰所带的东西要简单得多。于是,李伟峰自然而然地做了阿锦兰的“苦力”。李伟峰乐意做阿锦兰的“苦力”。

接下来还可能发生什么故事?那就交给时间老人好了……

总之,生活是无限美好的。

然而,生活也是充满许多变数的,这些变数有时候会变成一种“突然”,石破天惊或者劈头盖脸地袭击而来。

就像这一节课上到中途,班主任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并且朝李伟峰招着手。那手势在示意李伟峰:你快出来一下。

李伟峰懵懵瞳懂地站起来,朝教室外面走去。

李伟峰一出教室,班主任就一把抓住李伟峰,把他拉到了别处。班主任对李伟峰说了这样的话:“你家来电话了,要你马上回家……”

李伟峰像是没有听见班主任的话。

班主任又说:“电话里说你父亲要见你,好像很急……”

平日里,家里是打电话来的,都是在双休日的中午,那时候李伟峰一般都在宿舍里。打电话的都是父亲,问问他学习的情况、考试的情况、生活情况,然后关照一些“好好读书”“别惦记着家里”“别感冒了”之类的话。在这些话里,父亲可能随便讲讲家里的事情:你妈身体很好。羊下崽了。骡子卖了一头。伟山、伟业都好……

父亲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和,并透着一种亲切。那口吻似乎李伟峰不是他的大儿子,而是他的一位得意的学生。

李伟峰知道,父亲每次的电话都是在镇子上打的。也就是说,父亲利用赶集的机会给他打来电话。

南山村那时还没有通电、通路。

父亲的电话一般说的都是李伟峰喜欢听到的事情,而像妈妈病了,一只小羊羔落进水里淹死了,这样的事情父亲是绝不会告诉他的。

父亲在上课的期间打来电话,并且要他马上回家,这对李伟峰来说,是绝无仅有的。

父亲知道李伟峰的时间宝贵。

父亲最大的愿望是李伟峰考上师范大学,成为南山村第一个大学生。

这个电话一定预示着一件大事发生了!

李伟峰听到自己的心里“轰”的一声响,好像什么东西倒塌了。他空洞地张着嘴巴,直愣愣地看着班主任。

这时,教室里的同学看见的是这样的情景:班主任说了什么,然后用手推了一下李伟峰。李伟峰像被鞭子抽了一样,向上跳起来,然后撒开腿跑了,是朝学校大门口的方向跑了。

“你慢点呀,早一点回学校!”班主任在李伟峰的身后喊了一句。

李伟峰很快不见了踪影。

李伟峰的书本以及文具就以他走出教室时的样子摆放在课桌上,那些书本在等着李伟峰的归来。

P4-6

序言

在云南大理,有一种植物几乎随处可见,在悬崖边,在岩石的石缝里,在墙头,在墙角,在马路边,哪怕是一些植物无法生长的地方,总能看见它们的身影,一丛丛的,一簇簇的,是那么的旺盛,又是那么的安安静静,自在里有几分从容,自得里有几分优雅。

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看上去,它们像花,可不就是花么?在它们笔直向上的枝条上,满是细细小小的花,娇嫩而粉红。听说花是能吃的,淡淡的酸里,有一点淡淡的甜。

可是它们分明是小灌木。当花落了,那针状的细长的小叶子一下子就成了主角,接着便以浓浓密密的姿态,一直到冬天。在这期间,它们那一丛丛、一簇簇的青绿,就像翡翠。

冬天到了,它们的叶子枯萎了,落了,于是它们便被山民割了去当柴火。

没关系,来年它们的根部会长出新的生命,而且那些被风带走的种子会开始一段崭新的旅程。

许多人都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即使大理的本地人。

有的人却叫它们:一年青。

这很可能不是它们的学名。人们这样叫它们,是因为除了花季,除了冬季,它们始终以青绿青绿的面貌出现在大地上。

它们是属于大理的,也是属于云南的。

后记

2014年4月,一个叫王巨成的儿童文学作家,应云南晨光出版社邀请来大理采风。这是王巨成第一次踏上云南的土地。

没有去过云南,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七彩云南”的内涵。这是王巨成身处云南时的感受。

云南有许多的奇花异草,王巨成为什么独独注意到一年青?

云南有许多的风景名胜,王巨成为什么独独注意到南山村?

也许跟李伟峰的故事有关。

云南大理名闻天下,南山村就在名闻天下的云南大理,在大山深处,它几乎不为人所知,但它美得如画、如仙境。王巨成在看到南山村第一眼时,几乎都不敢呼吸了,生怕破坏了那份美丽,还有那份安详。

王巨成看见了村口石壁上的那几行字:磨刀不误砍柴工,读完初中再打工,能上大学一定读高中。

南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李伟峰在这所小学里做了三十多年的代课老师。李伟峰的故事感动了王巨成,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王巨成很想把他感人的故事传递给读者。

于是,王巨成去了南山村小学。

王巨成以为他会看到李伟峰,可惜李伟峰不在学校,他和妻子万年红在他弟弟李伟业、李伟山的安排下,去旅游去了。李伟业在一所大学做老师,李伟山在镇上的中学做老师。李伟峰和万年红的行程包括大理、昆明,最后一站将是首都北京。这是李伟峰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也是李伟峰第一次带着相濡以沫的妻子去那么远的地方。

这一年李伟峰六十岁,他已经退休,不过他是退而不休,因为他是南山村小学的“顾问”。“顾问”的头衔还是目前南山村小学的现任老师李国盛封的。

李国盛是李伟峰和万年红的儿子,他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对王巨成提出的“为什么回到南山村做老师”,李国盛老师说:“我爷爷是南山村小学的老师,我爸爸是南山村小学的老师!”言外之意是不是说:他必须做南山村小学的老师?

李伟峰和万年红还有一个女儿,女儿在北京的某一所院校里学习声乐。据说她有着天籁般的嗓音,这完全是从她母亲那里继承来的。

王巨成问了李国盛一个很天真的问题:“你母亲是不是一直做班长?”

李国盛先是笑了,然后认真地说:“其实我妈也算南山村小学的老师!”

王巨成看到的南山村小学,是砖瓦结构的两层楼,有活动室,有图书室,有电视、电脑,它应该是南山村里最“豪华”的一栋建筑了。

操场上还有篮球架。

南山村小学迎来了崭新的时代。

王巨成看见了那些立在大山里的电线杆。因为有大山的对比,看上去那些电线杆矮矮的,在大山之间若隐若现,显得孤单,显得落寞,但它们肩负着给南山村的黑夜带来光明的重任,因而看上去令人感慨,而心生敬意。

王巨成去南山村的那一天,恰好是星期天。下午,王巨成和四个南山村的中学生一道走上了那条传说中的混凝土路。四个中学生都背着鼓鼓囊囊的书包,手上还拎着一些换洗的衣服等生活用品。他们是回镇上的中学,提前一天回去,是为了保证他们明天按时参加早读课。四个中学生都是寄宿生,一个月回家一次。

只要在南山村小学毕业了,南山村的孩子就要到镇上读初中。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制教育,上小学不要钱,上中学也不要钱。

顺便提一下,南山村一共出了十二个大学生,小学入学率和中学入学率都是百分之百。

那条混凝土的路,不到两尺宽,像一条带子在大山之间盘绕。

在途中,王巨成问其中的一个圆脸女孩:“你将来想做什么?”

女孩想也没有想地说:“考大学!”

“考大学做什么?”

女孩还是想也没想地说:“将来要把我们南山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要不要把女孩这句话写到文字里,王巨成犹豫了很久,王巨成担心的是这句话有没有人相信,甚至还会被一些人嗤笑。王巨成到底还是把这句话写了下来,因为女孩是南山村的后代,这是她的肺腑之言。

下了一个长长的坡,又上了一个长长的坡,王巨成开始喘粗气。

王巨成问:“还有多远?”

“快了。”四个中学生说。他们走得轻轻松松,脸不红,气不喘。

“还有多远?”王巨成不知问了多少次。

每一次,四个中学生都风轻云淡地说:“快了。”

到达镇上中学时,王巨成浑身被汗水湿透了,他一屁股坐到了学校门口的台阶上,眨眼工夫就把一瓶矿泉水猛喝了下去。王巨成从来没有行走过这么远的路,而且还是山路。那四个中学生只是脸红了,是走路走出来的红,红扑扑的。当然他们也有汗,但丝毫没有像王巨成那样狼狈。

走这一条路,一行人用了三个多小时。

“唉,你们太不容易了!”王巨成感叹地说。

圆脸女孩幸福而灿烂地笑了,那里面还有一种满足、一种感恩:“以前的路才难走呢,还危险!现在的路多好走呀……”

王巨成回家后,一气呵成写了这部作品。

王巨成把感动留在了文字里。

对此,王巨成特别提醒亲爱的读者朋友,请把心放到文字里。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3: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