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散文2017精选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这是初秋的傍晚,太阳已经西移,耸立的山崖将影子投在自己身上,如同披上深褐色大氅,幽暗昏惑,但是山下河谷一片金色迷蒙。寺中空无一人,风从河谷袭来,携带似有似无的酥油味道,藏狗在离经堂稍远的岩壁处,不出一声,猫估计去了山下游荡。应该是寂然的一时片刻,然而寺院依旧被一些声浪挟裹。这是来自河谷的声音,但绝非河水汤汤,我坐在台阶上,听得清楚。

这是来自高速运转的声音。火车、动车、高速路和国道上的汽车,还有飞机,它们都要经过此处。火车和动车并不频繁,飞机来往,一半是因为要降落,能看清航空公司的标志,高速路离山崖最近,每一辆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都听得清晰。那些来往的汽车,几乎都显得急不可耐,恨不得弹跳起来,划一条弧线,从这头直接跃到那头。我也曾在那条路上多次走过,人在车内,大多时候盯着窗外树木和山崖,注意力集中在视觉上,并没察觉到速度会有多快。现在,当我从一个静止的居高点上看去。那些嗖嗖而过的汽车,显得那般匆忙、焦躁,甚至带一些慌乱。

在我的住处,每个午后,都能听到邻近某单位播放的流行歌曲,它们总在固定时间响起,杂乱、聒噪,久久不散。我知道很多人会听见,也有很多人听不见。某次,我听着那些歌声想,如若那些歌曲换作其他,譬如一曲《广陵散》,一曲理查.施特劳斯的《最后四首歌》,或者莫扎特的《安魂曲》,如果那样,会怎样。我甚至想,如果当《最后四首歌》像一缕炊烟那样升起,在街道和楼宇间回旋,是否会有人停步,驻足,是否会有某种改变,在最细微的局部。

我的改变如同蹦极,但它们只在内部,外在的变化,由时间操控,我并不看重。轻描淡写都不需要,我只记下一些名字,以一种标志的方式:重楼、守宫、威灵仙、白英、龙葵、蛇莓、昆布、二花、木蝴蝶、射干、马勃、天龙、茯神、蝉衣、将军、山慈姑……如果你认为它们会是什么,那就是什么,因为名字,也不过只是一些符号。

在海南东坡祠结识一棵树:榄仁树。树不高,树干散射开来,几乎覆盖半个湖面,红褐色叶子大如人脸,可以仔细描上五官。朋友叫它懒人树,觉得它不朝高空挺直,只向四周延伸的懒散模样,对得起这个称呼。

当年东坡在海南,闲暇之时,会到乡野采药。他的医学笔记曾记载,荨麻可以用来治疗风湿:将荨麻敷在风湿初起的关节上,身体其他关节的疼痛便会停止。荨麻长在青藏高原,更多时候是用来做一种名叫背口袋的小吃:将荨麻晒干,研细,和水,加入青蒜与盐做馅,烙饼,卷来吃,有点像春饼。荨麻的毒并不厉害,细刺蜇了人之后,抹点唾液即可。东坡的医学笔记上还说,苍耳制成白色粉末,内服,皮肤会白嫩如玉。护肤品我并不陌生,但未见有苍耳成分的产品。东坡也提到蔓菁、芦菔、苦荞。这些植物,也都在高原生长。

生长一方面是因为遵循规律,一方面,是因为某种坚持。但在人的世界,很多时候,坚持并非因为勇猛和自信,而是,你与某件事狭路相逢,没有转身的余地,只得面对面,硬碰硬。逆流而上,顶风前行,窄胡同碰到劫匪,都是如此。傲雪梅并非高洁到不与桃李混芳尘,而是生来便已冰雪林中着此身。小说《雪国》里,居住山间的艺妓驹子独自练习三弦琴,没有老师,没有听众,只有乐谱和无尽的高山峡谷,驹子并不因为没人欣赏而停止练习,始终坚持,久而久之,弹拨变得豪放,凝结出力量。这样的例子,虚构作品中比比皆是。但在现实中,多数人的坚持,依旧混同着柴米油盐的味道,因为生活要你如此。坚持有时带一定的盲目性,比如在暗夜迎一缕光前行,你不知道那缕光是来自良善之人的茅舍,还是来自蒸人肉包子的黑店。

公寓前有两株沙枣树,栽植时间大约较早,树干弯曲,枝杈遒劲,叶子稀疏,一派老年意象,但它对四季嬗递依旧反应敏锐。春季抽芽,端午时分开出淡黄色花朵,米粒大小,藏在灰绿的叶子之间,风起时,缕缕清香。花谢之后,结出沙枣。沙枣仿佛大号的花生米,橘红色外皮布满银白鳞片,带些白癜风的嫌疑。树长得高大,果子又结在更高处,我从沙枣树下来去,偶尔仰头,试图摘一两枚来尝,但不曾得手。似乎再无他人对那些果子感兴趣,从不曾见人持竿打枣,拿弹弓的孩子也没有。深秋,沙枣熟透,如若衬着晴空,光线又恰到好处,看去,居然也有粒粒玛瑙的效果,但始终不曾有一星半粒掉下。大雪之后,叶子簌簌落尽,沙枣还是坚持留在枝上,被霜打过,渐渐干瘪。

P4-5

目录

卷壹

 李万华 丙申年

 钱红莉 春有信

 陈元武 落叶

 贾宝泉 思想与思想者

 闫文盛 我一无所是

 黄亚明 安静

 马 温 回到冰川

 李城 人类的孩子

 许 实 罗布

 学 群 底

 李汉荣 狗与乡土[外二篇]

 朱以撒 进人

卷贰

 蔡维忠 安第斯山双城行

 王月鹏 老人与海及其他

 赵冬妮 大原寂光

 江 子 台北的颜色

 走 昭 行行重行行

 陈 霁 嘉陵江往事

 洪忠佩 唤醒一碗茶

 苏 迅 绝情之后的悲调

 赵荔红 雁荡隐者

 第广龙 大散关

 刘梅花 破风沙

卷叁

 楼耀福 火凤凰

 蔡瑛 房子,房子

 林渊液 穿过小黑屋的韩江

 白小仙 生我

 阿微木依萝 遭遇

 沈 念来处

 田真铭 我的法国老师

 许俊文 欢乐颂

 吴克敬 我把母亲抱在怀里

 林漱砚 心

 陈峻峰 宋城九帖

 成向阳 摇铃铛的花鼠[外一篇]

 张 莉 读书人萍水相逢

 习 习 在人世

 王 陆 春天以外[外二篇]

卷肆

 江少宾 剃头,剃头

 干亚群 老曹

 万晓岩 结庐在人境

 王晓莉 有如枯山水

 程耀恺 曹操用什么腔调说话?[外一篇]

 朱成玉 忧伤的质量[外一篇]

 宇 秀 老小姐与诺奖奶奶

 周洁茹 姜葱鸡和素丸子

 宣树铮 莼思[外一篇]

 张丽钧 一湖云[外一篇]

 桂桂 亿年古雅

 汉 家 读水浒记

序言

凡事情一旦流行开来,就值得写作的人警惕。

古时一些高僧大德的话,现在也流行开来了。有次看书法展,从手札到扇面再到榜书,也是真巧了,很多人都写了同样的两个字:

破执。

我想起一句话,来表达我的观感一一得来全不费工夫啊,终于山寨到“破执”了。我知道,这么说很可能会引来一场辩论,也许还会被扣大帽子一一如果一些大帽子真的扣过来,我也知道,自己也很可能无法招架。譬如:一、你无视多年精神文明建设中人民思想境界的提升;二、那些条条框框不应破除吗?

其实,我之所谓警惕街上流行“破执”,意在提醒而已:写作的人,警惕心当留给自己。

写作成为专门生产之后,其竞争无疑是越来越激烈的,从出版商到写作者,纷纷在市场里淘了些跟随和背叛的智慧。基于“成功”欲念,跟随榜样而复制,是“执”;基于“成功”欲念,背叛榜样而另制,亦是“执”。

精神叙事之“破执”乃是破自家之“执”,而非破他人之“执”。近代以来,文艺家操练的多是外家功夫,心思在革外界的命,一心破的,也是外在之“执”。

关于“破执”.写作者优先想到的应该是一一

执迷不悟的,是我自己。

写作者经常借用古代。这是为什么呢?

也许我们可以方便地回答,因为古代已经发生,它是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一系列事实。与变动不居不可料想的当下及未来相比,那些关于古代的传说及文字记录,的确容易令我们对其产生可以把握的幻觉。并且,古代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容器,所有的人与事,迟早都要归人其中。

所以,写作中借用古代透露出的坦然情绪,我们或许可以理解。可是还有另外的情形,它们也与古代相关,但在普通读者或观者看来却是“未来者”与“先锋”。

最近看到一本研究先锋文艺与一战关联的书,提到芭蕾舞剧《春之祭》。该剧的假想对手或者突破对象,当是以《天鹅湖》为巅峰代表的古典主义文艺。在剧场中,人们看到了也听到了与古典主义大相径庭的种种趣味:旋律及节奏不再遵守“和谐”美学。作为祭品的少女舞蹈至死的情节设置,也深深刺痛了观者“温婉”的心理逻辑。这无疑是先锋者的姿态。但这又是一次“借古”文艺事件一一编剧者依据并想象的,是一场古代俄罗斯人的春祭仪式。

这里,我们或许能找到借用古代的另一条理由。除了漫长的时间阻隔而使它们略显渺茫之外,古代,更古的古代乃至原始生活及艺术形态,它们才是没有被某一专断傲慢的力量与气息玷污的资源,而这一资源是让我们重新回到自身、重新找回生活及艺术多元解释的有力武器。明白了这一层意义,写作者也就会明白:“借古”与守旧无关。

内容推荐

由散文编辑部主编的《散文2017精选集》所选稿件由2017年全年12期《散文》刊发作品中的数十余篇散文随笔结集而成,优中选优,众多篇目在国内有影响的文学期刊上多次转载,广受业界肯定和读者好评。本次精选集收录有楼耀福《火凤凰》、朱以撒《进入》、钱红莉《春有信》、李汉荣《狗与乡土【外二篇】》、周洁茹《姜葱鸡和素丸子》、程耀恺《曹操用什么腔调说话【外一篇】》、王陆《春天以外【外一篇】》、习习《在人世》、张莉《读书人萍水相逢》、王晓莉《有如枯山水》等。

编辑推荐

由散文编辑部主编的《散文2017精选集》书稿由《散文》编辑部统筹编选,集《散文》2017年度刊发的实力作家与文坛新秀的力作佳作之大成。以本刊选稿一贯的高标准,透露出本书所收录之文章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精神,相信会给读者带来丰厚的艺术享受。书中所选的文章,经过提纯与分类,会给读者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或可目之为本年度散文创作的最高水平。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5: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