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儿童的通俗文学”是一套写给儿童的通俗文学读物,涵盖四大名著及其他脍炙人口的中国古代文学名作,以简洁有趣的文字讲述耳熟能详的故事,以精美的插图及历史般的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培养孩子们的文学胃口,使他们获得丰富的艺术滋养。
这本抱瓮老人著的《今古奇观》是其中一册。
| 书名 | 今古奇观/写给儿童的通俗文学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明)抱瓮老人 |
| 出版社 | 贵州教育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写给儿童的通俗文学”是一套写给儿童的通俗文学读物,涵盖四大名著及其他脍炙人口的中国古代文学名作,以简洁有趣的文字讲述耳熟能详的故事,以精美的插图及历史般的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培养孩子们的文学胃口,使他们获得丰富的艺术滋养。 这本抱瓮老人著的《今古奇观》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抱瓮老人著的《今古奇观》是晚明短篇白话小说的精选。这些小说中,主角常常是普通的市井小民,有孤儿、寡妇、小买卖人、农民,作者对那些淳朴、忠厚、有正义感的人,处处赞扬;而对于一切被损害与被侮辱者,则报以无限的怜恤。这些小说,题材广阔,故事曲折动人,像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灌园叟晚逢仙女,都是精彩的传世之作。 目录 三兄弟的故事 钟离县令嫁孤女 李白醉写吓蛮书 洞庭红与大龟壳 替人看财的贾员外 升仙里的由来 苏小妹三难新郎 俞伯牙和钟子期 招姐是个孝顺的女儿 钱青替表哥娶亲 爱打人的王杰 小南陔提贼 好心有好报 棒打薄情郎 刺史成了船夫 试读章节 他爱花,所以生平不摘一枝花,不伤一个蕊,也最恨.人家攀折花木了。遇到人家有好花,他也只是欣赏而已,万一有人想摘下一朵送给他,他会口中连喊“罪过,罪过”,怎么样也不肯接受。同样的,他的花园平常也不许人家进去游玩,偶尔有亲戚好友来,他也要千叮咛万嘱咐,只许人家远看,不许近看。如果有人偷摘了他的花,他就急得脸红脖子粗,下次.说什么也不让那人再进园子了。大家都晓得他的脾气,谁也不敢动他园子里的一花一草了。 秋先爱惜花木,还不止如此呢。花瓣如果受到雨打、或被泥土弄脏了,他总是小心地再三清洗后,再送入湖水里,他说这是“浴花”。有时候,花被折了,他就用泥封了折坏的地方,叫“医花”。花季过去,花儿谢了,瓣儿落了,秋先就唉声叹气地把花瓣儿放在盘子里,细细地观赏,直到花瓣儿枯干了,他才装进一个干净的瓮里,拿到湖边去埋葬,这是“葬花”。 村里的人知道他这么爱惜花木,都尊称他“秋公”,而他自己则自称“灌园叟(s6u)”,意思是成天为花灌溉的老人。 花谢又花开,长乐村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平安快乐地过了一年又一年。可是,这一年,长乐村里来了一个有钱人家的儿子,名叫张委。张委仗恃着父亲的势力,常常欺侮善良的人,他的身旁跟着一批凶恶的奴仆,一天到晚游手好闲,到处惹是生非。 这一天,张委一大早就喝得醉醺(xon)醺,在村子里闲逛,左逛右逛,逛到秋先的家门口。 “哇!这是谁家的园子呀?这么多漂亮的花!”张委整个人趴在篱笆上又叫又嚷。 “是秋先家,他是有名的花痴。”手下人答道。 “哦,我听过他的名字,原来他就住在这儿呀,咱们进去瞧瞧!” “不行呀,这老头儿古怪得很,他从不让人家进去看的。” “笑话!别人不能进去,我张委难道也不行吗?快一一去敲门。” 这时园子里的牡丹正怒放,秋先刚浇完水,正独自在花前喝酒,只听得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只得放下酒杯去开门。 “各位来这儿有什么事吗?”门一打开,秋先并不认识眼前这五六个醉汉。 张委上前一步,身体左摇右晃的站不住脚,却猛拍胸膛说:“喂,老头儿,我是鼎鼎有名的张委,那头的张家庄就是我家,听说你园子种了很多花,特地来看看的。” 秋先忙用身体挡住柴门,说道:“我只种一些桃花、杏花,这会儿全都凋谢了,没什么好看的咯!” 张委睁大一双醉眼,骂道:“大爷我想进去看看花,又不是要吃了你.你紧张个什么劲儿!” 说完,张委伸手往秋先的胸口一推,秋先跌个四脚朝天,张委一伙人就大摇大摆地拥进园里。 张委东张西望,见牡丹花开得正茂盛,便走到那边去。因为怕牡丹花直接受到日晒,秋先在牡丹花四周,围上石头,架起一个木架子,上面搭起布帐。张委一个箭步就踏上石头,去闻牡丹花的香味,口中连说:“好花,好花!” 秋先连忙跑过去,喊道:“请站远一点看,不要上去!” 张委原本就恼恨秋先不让他进园子,这会儿,又不许他闻花,他实在气坏了,就骂道:“糟老头,花闻一闻就会坏?你越这么说,我越要闻!” 说着,张委索性把花枝弯下来,鼻子凑上去,用力地闻。 秋先虽气得全身发抖,但也不敢再说什么了,心想好在他们看看花就会走的。没想到,张委却兴致勃勃,摇头晃脑地说:“欣赏好花,当有好酒。”便吩咐仆人:“快去拿酒来!” 秋先在心中暗暗叫苦,眼看他们取酒,在地上铺毯子,一伙人围着坐下,喝酒猜拳,大呼小叫,开心极了。秋先一人噘着嘴巴,坐在一旁,拿他们没办法。“看不出你这蠢老头还挺会种花的,来!赏你一杯酒吧!”张委斜着一双醉眼,对秋先这么说道。 “我不喝酒,你自己喝吧!” “你这个园子卖不卖呀?”张委又说。P57-59 序言 华一书局的负责人纪斌雄先生、总编辑郑昆先生一起来看我,将新近出版完成的《儿童启蒙文学》。摊在桌上。纪先生说:“华一专门出版儿童读物,所抱的宗旨是全心全力为儿童教育服务。曾先生!请看看我们这套书是否够格!” 这套《儿童启蒙文学》包含十二种,它们是《三十六孝》《唐诗》《成语故事》《三字经》《千家诗》《论语》《朱子治家格言》《千字文》《宋词》《幼学琼林》《诗经》《菜根谭》。我一本一本地翻阅,觉得改写或说明的文字非常生动活泼,美工设计尤其引人入胜,加上装订精美,不要说儿童,就是青少年,乃至于成年人,也都要爱不释手,难怪“文工会”要颁予“优良读物奖”。 郑先生说:“这两年来,我们有一个构想,那就是如何为儿童打下良好的文学底子。我们认为以最谨严审慎的态度来改写编辑历代名著,使之适合儿童的脾胃,是使文学往下扎根的重要法门,我们期望引发儿童将来阅读原著的兴趣。这也是我们为文化薪传所要尽的一份心意。” 由于《启蒙文学》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评价已一天高似一天,纪先生和郑先生对于“为儿童打文学底子”增加了无比的信心,紧接着筹划了另一套《儿童通俗文学》,几经研讨,终于决定了这样的书目:《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封神传》《老残游记》《聊斋志异》《济公传》《包公案》《儿女英雄传》《唐人传奇》《隋唐演义》《征东征西记》《七侠五义》《东周列国志》《施公案》《郑和下西洋》《儒林外史》《镜花缘》《今古奇观》。 所以把这二十种小说合称“通俗文学”的缘故,是因为它们一向家喻户晓,流传既久且远。无论它们的原始是出自民间说唱或是文士笔墨,而以其广播各阶层,历久弥新,则其所蕴涵的民族意识、思想与情感必然极为深厚,其间不止有共鸣的心声,而且有赖以生生不绝的脉息。也因此,里面的许多故事,好似是人们亲身经历而津津乐道的事迹;其间的许多人物,宛然是人们耳闻目睹而可资殷鉴的典型。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对它们一无所知,便似乎短缺了最起码的根源。 然而今日我们所处的是突飞猛进的科学时代,所过的是熙来攘往的匆遽生活,许多人已深深感受到似乎短缺了什么;于是政府也有了文化复兴的呼吁和文化建设的倡导。华一书局既然以文化薪传自期许,以儿童教育为旨归,那么在《启蒙文学》之后,进而推出《通俗文学》,可以说是积极而正确的路途。文学的打底与文化的扎根,取诸传统、始自孩提,如此方能不失本然,易于培植。倘若孩子自小即能接受传统文学和文化的熏染陶冶,那么长大以后定然可以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这二十种《通俗文学》,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在编写上第一考虑的是,务使儿童一书在手即兴会盎然,从盎然的兴会中循循善诱,使之感染文化的气息,使之遨游文学的园林。因此,故事的选择与安排极尽经营,文字的运用与斟酌颇费苦心,插图的构思与配合相得益彰,而版本的依据讲求古老与通行,此外更辟有特栏,取名“你知道吗”,以最简洁的文字介绍书中提到的地名、人名、器物,或一些比较专门的知识。凡此都是为了使儿童赏心悦目,欣欣然、陶陶然地奉作良师、结为益友。所以华一书局为儿童所献上的这二十道“佳肴”,不只是色香味俱臻善美,而且营养丰富,吸收容易,其为贤家长用作佳子弟的“滋补”,必是很自然的事。而佳子弟从小经过此番“滋补”,也必然可以打下良好的文学底子。 近年我由感觉而肯定学术反哺社会的重要,所以主张专门或艰深的学术,应当适时地予以通俗化,使更多的人能够共同地享有它的好处;也因此在了解华一书局的旨趣之后,乐为参与其事,担任这二十种《通俗文学》的校订人,竭尽一己之力,使之在原有的良好基础上,庶几趋于完善。我相信“为儿童教育而服务”的宗旨,是可以一直得到喝彩的。 曾永义 台湾“中研院”院士、台大中文系教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