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纸上寻仙记(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锦翼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因为她不光演技出众,在道具选择上也十分用心。

第一次变化的时候,她幻成一个美女,左手拎着一个青瓶子,说这里面是香米饭,右手拿着一个绿瓶子,说这里面是炒面筋,是到地头送饭吃的,唬得八戒直流口水。待到孙悟空及时赶到,将她打跑,那瓶子里的东西也露出真相:白米饭竟然是长尾巴蛆所变,炒面筋是癞蛤蟆所化。

用蛆当自米饭,这是多么有创意的随地取材啊,而且这说明她还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妖怪,因为这里面也是用了典的。

这个典故出自《集仙录》,这本书里记载了一位得道的女神仙谢自然,这位谢姑娘天赋异禀,生下来就不吃荤腥之物,只吃素食,十四岁那年,吃新稻米饭,她看了一眼说:“这都是蛆虫。”从此以后就戒掉了任何粮食,开始了人生成仙的第一步。

神仙似乎都看不起人类的饮食,《吕祖志》里神仙中的催眠大师吕洞宾(在黄粱一梦中他就成功催眠了卢生)到庐山开元寺里游玩,见堂上一个和尚正在睡觉,和尚头顶爬出一条小蛇,沿着床的左腿爬下来,看见地上的鼻涕口水就吃掉,爬上夜壶喝了点尿,爬出门外,爬过一条小沟,绕着几朵花看了一阵,又向前爬,又是一条小沟,见水大只能回去,吕洞宾就在他前面插了一把小刀,这蛇吓了一跳,绕开刀子,爬到床边,沿着右腿爬上,又钻进和尚头顶。和尚睡醒,对吕洞宾说:“我梦见自己从左门出去,看见一桌好饭,吃完之后,又喝了美酒,涉江又遇见美女数十个,当我回来的时候,竟然有人要杀我,幸好我绕道而回。”吕洞宾大笑而去。也就是说在吕洞宾看来,凡人吃饭如同吃鼻涕唾液,喝酒也似喝尿无二。

而且不光是这些神仙,就是神仙家里牲口——龙,也看不上人间的大米饭。《聊斋志异》里有个故事叫《疲龙》,说有人在大海里遇见了龙,他们将白米撒下去,龙就吓跑了。具体原理就是因为白米长得像蛆,龙害怕蛆,所以就不敢兴风作浪了。

我倒以为龙不一定是害怕,很可能是恶心,就如同在大街上打架,对手突然抓起大便扔过来,你会挺身迎上去吗?

从这个角度理解神仙不食人间烟火,倒不是清高,很可能也是恶心。这么说来,神仙就好比是一群高高在上的特权阶层,看见人类吃白米饭,或许就如同庄子说的鹓鶵看见鸱鸮吃腐鼠一样,只有恶心了。

这么说,猪八戒肯定不高兴,因为他被佛祖封为净坛使者,佛祖就让他享受四方供奉,还说这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果是出去吃死老鼠,怎么能称得上是“受用”呢?

这里就有一个误会,佛祖所说的享受四方供奉,不是如同我们凡人那样大快朵颐,神仙所谓的吃不是我们理解的吃。唐僧他们自从得了真经,回去的路上,到了陈家庄,人家设宴相请,众人就都不吃,八戒说:“不知怎么,脾胃一时就弱了。”可见得道成佛,即便猪八戒这样的饕餮之徒也弄得跟得了厌食症一样。

如果这样的话,八戒的净坛使者真的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他又怎样享受四方供奉呢。这一点吴承恩在《西游记》里没有说,但同样写于明朝的《后西游记》里对此事进行了补充说明。《后西游记》里说猪八戒当年离开高老庄的时候,已经在高翠兰的肚子里播下了爱情的种子,猪八戒取经去了十四年,这颗种子就在高翠兰肚子里生长了十四年,八戒修成正果之日,这颗种子才呱呱坠地(哪吒才三年,小猪完胜),当然,这个时候八戒已经在如来佛祖那里位列菩萨,这些当年犯下的错误是不会管的。小猪像小蝌蚪找妈妈一样开始了寻找爸爸的历程,苦心人天不负,终于找到了猪八戒。他对父亲这个净坛使者工作十分羡慕,就想做个不劳而获的富二代,跟着父亲一起享受供奉。八戒虽然懒惰,却不娇惯孩子,他说大家供奉的都是馨香之气,我享受的就是这些空香虚气,你不成佛是享受不了的。

P2-4

后记

《红楼梦》第一回中,那跛足道人一曲“好了歌”,把神仙生活说得超凡脱俗,把人类各种情欲生活贬得一文不值,但细察各类怪力乱神所载,神仙生活也未必便如他所言,神仙似乎也有脱不了俗生活,诸如吃喝拉撒,行动坐卧,生老病死,无所不涉,乃至情欲、财欲也都一一具备。由此而看,《红楼梦》中那跛足道人也不过是神仙中的营销员,把神仙生活说得动听无比,好拉甄士隐上钩。神仙如此,鬼怪也就更不用提了,他们作为神灵中的草根阶层人员,虽然脱离人世,这俗世的问题非但不少,却似乎更多。且让我从各类稗官杂史中,将各类故事一一探究,将神灵们的俗生活一一拿出来八卦一番,文字虽荒唐,却无辛酸之泪,东拉西扯,只为博君一笑。

正所谓“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只说家常。”

我这里谈论神仙鬼怪的世俗细碎生活.也算秉承佛家意旨了。

昔者,东坡与佛印一起学禅,东坡问佛印:“你看我是什么。”佛印对:“我看你是一尊佛。那你看我是什么?”东坡戏说:“我看你是一坨牛粪。”后东坡开悟:佛家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看什么,你自己就是什么。以此理猜度,我看神仙的俗生活,也正因为自己就是一俗人。我以俗人之眼看神仙生活,恰如以小人置信度君子之腹,在此还望各类神灵们莫以为仵,切莫对号入座。

目录

求序记

一饮琼浆百感生——神仙是吃出来的

可怜寒食潇潇雨——做鬼也要想饭辙

饱食终日难矣哉——人类的饮食

饥餐何必胡虏肉——食物的复仇

六铢衣上绣云轻——神仙着装爱轻巧

穿来寒暖不关肤——群鬼穿衣靠甚辽

五铢衣上妖气浓——妖怪最爱本色装

人类穿衣无小事——服妖出没请注意

寒到君边衣到无——且说寒衣与寒衣节

阳春白雪同掩鼻——神仙的内急问题

雪隐逐臭顼天竺——啖屎鬼的成长之路

青词黄溺共氤氲——屎尿的妖邪之用

每日更忙须一到——人类的如厕简史

骑龙攀天造天关——神仙的出行方式

且放白鹿青崖间——神仙对人间动物的利用

飞轮回处无踪迹——神仙的乘车问题

天长路远魂飞苦——鬼的交通工具

黄钱卷风纸马碎——符咒也要讲艺术

后记

序言

求序记——我是怎样请古人作序的

我写此书,编辑林君说缺少一个序言,找谁作序呢?想来想去,名人固然多,但是听说门槛甚高,再则,我这里谈鬼论神,他们也未必懂,即便肯为操刀,写出序言来也未必中肯。我对林君说最好能请纪晓岚、蒲松龄或者袁枚来写个序吧,林君说这个主意甚好。我说你知道他们电话号码吗?或者微信也行,林君说不用那么复杂,你拿一根绳子挂到房梁上,站在凳子上,脖子伸进去,然后踢掉凳子,就能见到他们了。

这不扯吗?我这本书就是扯鬼蛋,你还要把我扯成鬼吗?

《西游记》上有个刘全进瓜的故事,唐太宗当年因为玄武门之变被阎王爷招到地府,他答应给阎王爷送个南瓜,这才被放回来,虽然南瓜不值钱,但要找个人送过去,最后刘全承揽了这项业务。那这个刘全不就是个快递员吗,我要找的也是个快递员,把我的文章送过去。

这让我联想到民间在农历十月初一给鬼送寒衣的习俗,家人在路边将已经剪好的衣服焚烧,就表示给鬼送了过去,但我想应该没有那么简单,焚烧衣服只是相当于在前台办理了业务,肯定有快递员要揽件。

于是在这一天晚上,我就匍匐在一堆刚刚焚化的纸灰前,果然。子夜时分就见一辆绿色的厢货车开了过来,下来一个人,将那些灰都装入车里。我赶忙走上前去打招呼:“你好,我要邮寄一封快递。”那人回手一巴掌打我脸上:“大半夜的搞什么啊,寄快递去邮政局,跟我们环卫工人说什么?”

原来不是地府邮政。

我捂着火辣辣的脸往回走,走得正急,砰地被一个人撞了满怀,身上一阵寒冷,就如同撞在了一块冰上,冷得我急忙后退三步。

这人好大一张脸,一张老脸。

而且高鼻深目,鼻子下两笔浓浓的八字胡和下颌花白的胡子连在一起。

再看身上一袭红表,后面还背着一个大大的口袋。

竟然是圣诞老人!

我脱口喊了出来,可是今天不是圣诞节啊。

这个老人嘿嘿一笑。

“没错,我是圣诞老人。”

“你今天出来干什么?”

这个老人说:“我是圣诞老人啊,今天出来收寒衣,给鬼送过去,阎王为了取悦众鬼.让我这份打扮,说是为和国际接轨。”

我恍然大悟:“你就是鬼界的快递员吧?”

这老人一脸不高兴:“请叫我圣诞老人。”

好吧,圣诞老人,我拿出我的文稿。

“麻烦你把我的文章送给纪文迭公看看,让他们帮我写个序。”  “纪文迭公?”圣诞老人一愣,“没听说这个人!”

“就是纪晓岚。”我只好直呼其名。

这圣诞老人大叫一声,说:“我不去送,他们都住在冥界的子不语小区里,那儿的人都爱扯鬼蛋,我可不敢去。”

一听他这话,我一把搂住他的身体:“不去也得去,他会扯鬼蛋,我也会。”

圣诞老人吓得连连大叫:“好,好,我去不了,让我那老妻去还不行嘛?”

……

袁枚回头对纪晓岚道:“那就请文达公执笔,我们每人一句写成序言可好。”

“我先来。”蒲松龄说,“披萝带荔,三阔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

我一听赶忙说:“这些是您在聊斋里用过的序。”

蒲松龄哼了一声:“送给你用了。”

袁枚接着说:“昔颜鲁公、李邺侯功在社稷,而好谈神怪;韩昌黎以道自任,而喜驳杂无稽之谈。”

我说:“这是您《子不语》的自序啊。”

袁枚也一摆手:“送给你了。”

“可是这不成文啊。”我急得要跳起来。

纪晓岚哼了一声说:“你……你……不……不就擅长东……东拉西扯吗,我们每……每人送你一句话,你自己回去看着连起来吧。”他提笔写道:“平生春秋坐消磨,纸上烟云过眼多。这半……半首诗我也送给你了。”

我简直要哭了:“就送半首,是你结巴得读不上来了吧?”

就这样.这些人每人送了我一句话。

最终忽听一声鸡叫,众人倏然散去。

我睁开眼来,已经躺在床上,我手机闹钟铃声里那只大公鸡正叫个不停。

手边放着一张纸,写满了鸡零狗碎的文字。

我给编辑林君叙说此事。

编辑林君哈哈一笑:“你被群鬼所戏矣,纪昀谥号文选,死后怎能做鬼,要做也得做神仙,那些文人怎么可能都住在一个小区。以他们的才华,又怎能自拾牙慧……一定是群鬼看你愚痴,玩了一个角色扮演。”

我哈哈一笑:“管他呢,序言有了。”

下面是我连缀而成的序言,都是吹捧的话,通篇文绉绉的,其实就是一句话:这是一本好书,都来买啊。

鬼神之言,子所不语,然子又日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昔颜鲁公、李邺侯功在社稷,而好谈神怪;韩昌黎以道白任。而喜驳杂无稽之谈。至于士君子不得志于时,欲作不平之鸣,而不得施之于世时,更每假鬼神以浇块垒。是以前有三闾氏,披萝带荔感而为骚;后有长爪郎,牛鬼蛇神吟而成癖。至于稗官,上溯《齐谐》,下迨《聊斋》,皆一脉也。无不奇想天开,凭空结撰,陆离光怪,出入意表,使人心惊舌咋,目炫情摇。

然纷纷纭纭,难成体系,况白话文行世,文言式微,古人知音日希。今有赵人锦翼,虽卑为账房,但心有大志,十岁即翻阅古籍,复原邯郸步法。今又根祗六经,炉冶百子。祖《麟经》之义严;效狐史之笔直,承马迁之叙述,操稗官之笔削,作《纸上寻仙记》,成一家之言。正所谓:

纸上烟云过眼多,姑妄看之姑妄说。光怪陆离全扯淡,外孙幼妇赛曹娥。

又道:

莫道笔荒墨又唐,都是古人好文章。镂影雕空笔引虹,玉环金礔入奚囊。

纪晓岚、袁枚、蒲松龄、干宝、洪迈、葛洪等众多志怪作者联袂推荐

内容推荐

在《纸上寻仙记(上下)》中,作者锦翼从各类中国传统笔记体小说汲取灵感和素材,经过大量考据,以吃喝、拉撒、穿戴、出行的四个角度来讨论人、鬼、仙、妖的各类民间八卦,以此介绍了我国民间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和不同民俗。

编辑推荐

锦翼著的《纸上寻仙记(上下)》是一部以讨论传统民俗中与鬼神文化之间渊源为主题的文化类随笔,主要讨论了包括讲服饰的《旧时衣服尽云霞》,谈镜子的《照来如我竟无人》,谈柳树的《一树春风千万枝》,谈鬼神饮食的《一饮琼浆百感生》,还有写槐树的《高槐结浮阴》和《纸马》等篇目,全书内容里资料翔实丰富,主题生动,是一部有趣的知识类作品。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6 5: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