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精)/智慧的探索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高瑞泉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如何看待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创造性成果,历来存在着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对立的两极。高瑞泉编著的《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批评两种极端所导致的偏见,直接面对近代以来观念世界的变迁:在“古今中西”百年之争中,通过“因袭”、“规抚”、“创获”三种途径的复杂交织,形成了以“进步”、“创造”、“竞争”、“科学”、“民主”、“平等”、“大同”、“平民化理想人格”等组成的现代观念谱系,由此形成了中国现代精神传统。它不但给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问题,在观念史研究的层面给予了一种辨证论的回答,而且有助于理解中国崛起的文化动因。

内容推荐

高瑞泉编著的《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以“思”与“史”结合的方式,系统深入地考察了一百余年来中国社会观念的历史性变迁:在现代化的曲折进程中,通过诸多思想派别的争论,随着“因袭”、“规抚”和“刨获”的综合,形成了由“进步”、“创造”、“竞争”、”科学”、“民主”、“平等”、“大同”、“平民化理想人格”等一系列现代性观念。分析现代思想的潜系,得以证成中国现代精神传统。

目录

导论

 释“传统”——古代传统与现代传统——20世纪中国是否形成了一个

 文化“黑洞”?——爱德华·希尔斯的观点——“现代精神传统”的界

 定及其研究范围——三个互相贯通的渠道:因袭、规抚和创获——意

 义评判:人道和客观之道的统一——现代性观念的谱系——一个开放

 的问题。

第一章 后经学时代的来临

 从经学时代到“后经学时代”——经学时代的主导精神特征及其回

 动——康有为与后经学时代的来临——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迷失

 之缘起——传统价值的结构性特征——价值原则和价值承当的长期

 背离——生活世界的变迁和新价值的潜滋默运——价值重建的反复

 尝试——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三大思潮各自的路径:贡献

 与缺失——重要的是探求价值重建的精神成果。

第二章 进步与乐观主义

 进步:现代性的首要前提——古代循环论和历史衰退论的世界图

 景——“进化”和“进步”——严复和康有为:传播进化论的两位先

 驱——易学“动”的哲理和诸子学的复兴:传统文化的土壤——对现

 代文明的洞见:社会史的根据——中国“进步”论的四重含义——力

 量的追求及其两翼展开——忧患时代和乐观主义——乐观主义种

 种:历史观、认识论和人性论——王国维和章太炎:悲观主义的潜

 流——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对话——对“进步”观念的重新省视。

第三章 竞争: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程

 作为进步的基本动力之一的“竞争”——“竞争”不属于古代文化的

 主流精神——救亡图存:民族主义思潮与生存竞争——从“竞争”上

 升为“斗争”——“互助”论的流行及其对“斗争”论的限定与消

 解——“斗争哲学”的两重性——“斗争”的泛化及其回转——在一

 个合理的价值体系之中的“斗争”。

第四章 创造与传统

 创造:进步的另一重动力——在经学独断论与天命论之下的创造活

 动——“力命之争”中的异端——从龚自珍到康有为:传统外衣下的

 创造精神——梁启超的“破坏主义”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创性——五

 四时期:创造上升为价值——自由主义的“创造”观:对传统的理性批

 判和“点滴进步”的不断积累——激进主义的“创造”观:传统的非连

 续性与社会改革的飞跃性——保守主义的“创造”观:反本开新——

 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观:以唯物史观为中心——对“中国传统的创造性

 转化”的反思与定位——指向自由的“创造”。

第五章 平等:信念与实践

 古代平等观念诸相:农民的“均贫富”幻想与儒释道“平等”之玄

 谈——洪秀全以神学为依据的“平等”论与平均主义的乌托邦——历

 史性的大转变:“平等”如何获得现代精神——康有为将“平等”确定

 为先验的价值原则“实理”——谭嗣同激进的平等主义与梁启超温和

 的自由主义——平等取得法律形式、制度安排和孙中山的平等主义

 及其历史论证——刘师培的平等优先于自由论与章太炎的平等形上

 学——“新青年”派的平等观及其生活与实践——平等主义的历史性

 胜利及其缺失——经济平等:机会平等还是条件平等?形式的还是

 实质的?——作为正义的基本原则之“平等”如何可能?

第六章 民主:追求与困惑

 民主:现代文化的要素——中国古代缺乏民主的传统——“公”与

 “用”:前现代中国思想对“民主”的理解——戊戌时代民主思想的特

 点——两种理路:“托古改制”和“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民主理

 念的初步实践及其受挫——启蒙与革命——民主上升为价值:对新

 文化运动中各思想派别的比较——在专制政治与暴力革命之间:自

 由主义的抗争与困境——比较与批评。

第七章 科学:技进于道

 科学:现代世界的基本因素——战争与宗教:中国科学技术如何开始

 融合进统一的世界科学技术史——力量的追求:“师夷之长技以制

 夷”——“技进于道”的初阶:戊戌时代的科学观及其特点——“技进

 于道”的完成:新文化运动的“破”和“立”——“科玄论战”:科学主义

 与人文主义的分裂——作为信仰的科学和科学乐观主义——走出后

 经学时代的科学精神。

第八章 大同理想

 “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与理想社会的设计——在儒家经典中的

 “大同”——洪秀全的“大同”——康有为的“大同”说:进步主义、平

 等理想、功利主义和社会主义——“大同”说的泛化:孙中山、无政府

 主义者和现代新儒家——从遥远的未来理想到改造社会的现实设

 计——毛泽东的大同理想——“大同”的意义和乌托邦批判。

第九章 从“圣人”到“平民”——中国近代人格理想的历史走向

 人格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形象体现——“圣人”:中国古代人格理想和

 文化代码——近代人道主义思潮对“圣人”理想的诘难——进步主

 义、功利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对“圣人”的侵蚀——严复重塑国民的方

 案——重建人格理想:梁启超的“新民说”详论——走向自由:五四启

 蒙思想家的理想人格。

附录 征引文献举要

索引

后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7: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