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去戈壁
妹妹说她非常非常喜欢戈壁,她说她对戈壁有一种很特殊的感情,是因为她出生在戈壁,生长在戈壁,工作在戈壁。
我说我也喜欢戈壁,因为我曾在戈壁中穿越,在戈壁中露宿,在戈壁中看日出,看日落,看非常非常好看的野花和野草,也因为我在戈壁滩上断断续续地工作了十年。
戈壁真的很美。无论是春天还是夏天,无论是哪个季节,她都表现出了超乎想象的多彩和宏大。
戈壁的日出,像大海的日出一样壮观和美丽。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昏暗的地平线伴着太阳的露头一点一点变得明亮,各个季节的大地都焕发着不同的光彩。春天的戈壁是暗灰色的,大地好像没有一点生物的迹象,在初升的太阳的照耀下,却显得是那么的凝重和坚强;夏天的戈壁是暗绿色的,在色彩浓重的光线的抚摸下,在稀稀拉拉草叶上的露珠的辉映下,焕发着茁壮的生机和活力;秋天的戈壁是枯萎的黄色,一片片枯萎了的草,星星点点谢了的花,被夜晚的凉,湿重了趴在地上,显得是那么的悲壮;冬天的戈壁总是白色的,每个冬天,那里都会下厚厚的雪,那里的雪是那样晶莹的白,朝霞把一束束金色的光洒在那里,使大地变得富丽而华贵。无论是哪个季节,无论是哪个日出,那里的天都是湛蓝湛蓝的,透明而纯洁,博大而高远。
戈壁的日落,特别是雨后,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美丽。各色的云在头上或者在天边,或浓如重墨,或淡如轻纱,似一群大雁在飞,如凛冽的风一泻千里,或笼着厚重的远山,或覆盖着苍凉的大地;太阳的光从西边的云中穿出,如一把把利剑斜捅下来,好像撕破了天幕,隐隐的太阳光明亮而刺眼;南边、北边以及头顶上的云,有的整片被染成了火烧了似的红色,有的被镶上了美丽的金边,有的被绚丽成了锦鲤的尾巴;东边的云,静静的,如铅一样凝重,如幕布一样掩盖着日出的地方,与天际混为一体。随着太阳慢慢地躲到山后,各色的云逐渐失去了颜色,失去了自己,大地归于一片冷漠和宁静。
戈壁的石头很漂亮。经亿万年风雨的涤荡,灰的、黑的、红的、黄的、白的、大的、小的,各种样子的石头洒落在戈壁滩上,拿起一块或许感觉不出什么特别的地方,可是她们有机或无机地组合,她们有缘或无缘地洒落,却像一群群飞翔的小鸟、一簇簇静静开放的花朵、一阵阵南来和煦的风点缀着一幅孤绝大美的图画,让人魂不守舍。
戈壁的野花很妖艳。也许你走很远也看不到一朵,但是如果你在戈壁滩上生活过,你一定会体味到戈壁上的野花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自然,那样的旁若无人,她们好像都是在给自己打扮,好像是在给戈壁滩上的有缘人展示自己的妖艳。有时在几平方公里内只能看到几朵蓝色的小花,花骨朵就像小手指肚那么大,不注意还不容易发,现;有时在戈壁深处却可以看到一个平方公里的花的海洋,黄色的、粉色的、红色的、白色的,各色的小花簇拥着。我每次遇到戈壁小花都舍不得摘一朵,我可以蹲下来仔细地欣赏她们,我可以躺在花海中仰望天空,但是我舍不得摘一朵,尽管我好喜欢好爱她们,喜欢她们的小巧,喜欢她们的妖艳,喜爱她们的灵性。
妹妹说:“哥,你带我去戈壁吧!”
我说:“好啊,我带你去戈壁,去看戈壁的石头,去看戈壁的花,去听戈壁的风!”
戈壁的风很好听呢。静静地躺在戈壁滩上,听风从耳边吹过,如闻琴瑟之鸣,如闻马蹄之声,如闻鸟之欢叫,如闻水之流淌。看野草在起舞,看野花在摇曳,心随着风儿飘向远方,飘向戈壁深处。
妹妹问:“哥,戈壁的深处是什么?”
我说:“戈壁的深处或许是大山,或许是沙漠。”
妹妹说:“那哥带我去戈壁,然后去看沙漠,好吗?”
我说:“好啊,小妹。哥带你去戈壁,带你去沙漠。”
沙漠有着和戈壁不一样的美丽,她们有着坚韧的性格、博大的胸怀和湛蓝的天空。
P160-162
我热爱古典文学,我把古体文学创作作为我精神世界里终生奋斗的事业。我尝试着用自己的眼睛和思维去创作,我梦想着用自己的感情和灵魂去创作,用传统的文学形式去表现自然、生活、感情的瞬间和永恒,用记忆的痕迹和无限的想象去诠释一个美好而多彩的世界。
三十多年的努力,我从一个稚嫩的少年成长为了一位白发鬓染的男人。尝试着用更加敏锐的目光,用更加成熟的思想,去观察、去体会、去思考、去创作。自己觉得春夏秋冬、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都蕴含着博大的精神和内涵,其来去、其盛衰、其生死都有着深刻的禅意和哲理,随着创作的深入,我感觉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总觉得知识不够用,总觉得自己的思维不够开阔,总觉得自己缺乏灵感,我应该更加深入地学习和体味古人成熟的作品,应该更加紧跟时代并融合当代人的思维和理念,应该更加细心地感悟万事万物所反映出来的内在规律。随着阅历的增加,我觉得要写的东西还很多,我觉得有无限心绪要表达。本书中写风花雪月多了些,禅意的、哲理的东西少了些,而现在越来越觉得万事万物哪一件、哪一样都值得去写,那里有着深奥的人生哲理和内涵,那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美需要用文字和诗的语言去表达和诠释。
宁夏诗词学会今年给几位诗人出书,我能有幸被选中,在此表示由衷地感谢和感恩!这不仅是宁夏诗词学会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更是诗词学会各位领导、同仁、诗友对我个人从事古典文学创作的极大鼓励和鞭策。为了出好这本书,我对去年编辑的稿子做了删除和修改,又集中创作了一些作品,对作品标注了创作和刊发的大概时间,在不同主题中记录和反映了三十多年从事古体文学创作的成长经历和曲折坎坷而美好的心里路程。
在从事古体文学创作的精神旅途中,曾得到过宁夏诗词学会已故会长秦中吟老师和副秘书长李贵明老师的鼓励和关爱,是他们把我引入了诗坛,是他们把我带到了诗词创作的精神殿堂,在此表示深切怀念和感恩!
在过去的光华岁月里,无论生活还是创作,无论做人还是作诗,无论在甘肃还是在宁夏,都曾得到过领导、挚友、同学和广大诗友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中国核工业系统、宁夏地质系统的同仁和西夏诗社、铁路诗社广大诗人们,是他们鼓励并增添了我从事古体文学创作的信心和勇气,是他们给予了我创作的激情和土壤,仅以此书表示感谢和纪念!书里的作品或许记录了我们的感情,或许记录了我们的友谊,或许记录了我们相濡以沫的岁月,或许记录了我们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希望这本书能给您带去美好的回忆和遐想……
在本书出版的过程中,宁夏文史馆馆员、宁夏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宁夏诗词学会顾问杜桂林先生曾两次给我写序。作为1962年北大中文系毕业的已经八十岁高龄的他,用了较长时间细心审阅了我的全部作品,站在很高、很专业的古典文学的角度给我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我真切感受到了杜老的期望和厚爱,在他第一次写序后,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对本书进行了改版,才有了本书现在的样子,也才有了杜老给我新的评价,可谓受益终生。在此对杜老表示深深的敬意!
宁夏是我工作的地方,宁夏地质局是我工作的单位,我热爱宁夏这片热土,我深爱着地质事业。我的诗根植于地质工作,来源于自然生活,升华为精神理想,我情愿为博大的地质而写、为美丽的宁夏而写、为广阔的自然而写,我希望用我的诗去讴歌人性的美丽、国家的富强和自然的和谐。宁夏地质局各位领导和各位同仁不但在工作中给予我关怀,而且在古体文学创作中也曾给予了我无私地支持和帮助,特别是热衷于古诗词创作的宁夏诗词学会顾问潘万虎副局长一直关心、认可并给予了我莫大的精神鼓励。在此对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表示衷心地感谢!
于卫东同志不但是我的领导,也是我的同事和朋友,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和理想,他一直像一位大哥一样爱护我、鼓励我、鞭策我,他创作的热情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他在百忙之中为本书写了诗评,虽然出于厚爱的原因,夸奖得有些言过其词,但是我能感觉出来他对我有着充分地肯定和殷切的希望。我只有在继续加倍努力的同时深深地祝福他!
宁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朱建设副主席应邀为本书题写了书名;甘肃、宁夏书法家李鑫、范彦奎、郭生明、杨玉洁、吴向华、许金平、朱建设、曹晓文、雷长林先后为部分诗、赋友情创作了书法作品;宁夏画家许金平、林子泉友情为辑页提供了精美的画作;书法和绘画作品在书中的彩页和辑页中呈现,为本书增添了非常美好的色彩,进一步展现了诗、书、画结合的魅力。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尽管我热爱古典文学,也有多年的创作经验,也得到了多位老师的肯定和赞赏,本书出版前也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邓永老师进行了校对,我也针对个别诗词中出现的问题做了修改,但是由于创作年龄从十几岁到五十岁,有着三十多年的时间跨度,肯定有一些作品存在思想不成熟、表现不准确、形式不规范的现象,敬请各位老师和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中但凡有一语一言可记,一诗一句可读,我就欣慰了,这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我将在以后的创作中倍加努力,给读者呈现更多更好的作品,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雪海梅河
2016年7月31日于陶然水岸
字字珠玑韵绕梁
杜桂林
雪海梅河唱朔方,清流似酒醉苍茫。
诗词曲赋情无价,字字珠玑韵绕梁。
雪海梅河,可以说是中国诗坛西北天空中的一颗明星。他本名叫闫立岭,雪海梅河是他的笔名。从这个笔名可以看出,立岭君是个性情中人。“雪海”与“梅河”是他的美学意象和诗情幻影。立岭君1966年出生于河北保定,乃燕赵悲歌之地。历代多出悲歌之士。立岭君博学多才,他不仅是一位富于文学才华的科学工作者,也是一位富于科学头脑的文学家和诗人。这正是当代中国最缺乏的文学新人。
雪海梅河出生在一个动乱的年月,自幼丧父,生活凄苦,是从苦水河里蹚过来的男子汉,是母亲用泪水浇灌起来的一棵苦苗。也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他天生感情丰富,富于想象和思考。他从事古体文学创作三十余年,其诗词曾在多家报纸杂志发表,并多次获奖。广大读者反响强烈。
雪海梅河最近将他过去发表过的诗文以及尚未发表的词赋结集成册,准备出版。几天来,拜读再三,我感觉,雪海梅河先生的诗作,散发着一种奇异的光。闪烁着一种奇异的令人捉摸不透的美。他是当前诗词改革的一位别样的探索者,在探索自然的物境美,社会的情境美,人心的意境美,作品的诗境美。探索美是为了创造美。仔细拜读立岭君的作品之后,我感觉立岭君的诗词作品,思想是深邃的,格律是娴熟的,语言是纯洁的,文风是健康的。他不但注意到了思想内容,而且注意到了韵部和声调,俨然是一位成功的诗人了,他已经走上了中华诗词改革的正确道路。
在古代,我们伟大的祖国,可以说是一个诗礼之邦。吟诗作赋是人们参与社会交际的必要修养。诗礼教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启蒙教育,是一种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所以,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好好学习并传承中华诗词,发扬这份优秀的民族传统,不要让它失传。欣赏中华诗词,享受其中的节奏美、声律美、韵律美、骈律美以及它所反映的物境美,情境美、意境美,也就是诗境美,能够提高礼仪之邦小康之家的诗礼修养和生活品位。
中华诗词属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欣赏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子孙传承中华文明的审美爱好。我们热爱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我们更爱中华诗词的和谐之美。看完雪海梅河的诗文集之后,我感到他的诗文有如下几个特点,不妨写出来与作者和读者共享。
一、气势磅礴,字里行间充满一种地质人的浩然正气。自然而然地体现了党的文艺方针,坚定无疑地为社会主义服务,时时处处传达正能量。大家看他在《咏地质锤》一诗中是这样赞美的:
敲开天与地,响彻谷和川。
豪气流心海,登高上贺兰。 第一联首句一个“敲”字,次句一个“响”字,就把地质人的超凡“豪气”写出来了。没有多年地质勘探队员在野外风餐露宿、栉风沐雨的切身经历,是写不出这样豪爽的作品的。第二联出句一个“流”字,对句一个“上”字,就凭着这股“豪气”让地质队员“登”上贺兰山去了。深得李杜之功力。其间的妙诀就是作者贴近生活,热爱生活,他上得“天时”,下接“地气”,生活中的美,源源不断涌进他的心灵,他心灵的美,源源不断地放射出去拥抱生活,所以他的作品也就源源不断地飞向诗刊杂志,美轮美奂,美不胜收,富有极强的时代气氛和生活气息。他是一位高级物探工程师,他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写成了“五绝六咏”,展示了他深厚的哲理修养。《咏地质锤》:把工业文明融入诗境,是雪海梅河的创造,这是当前和今后诗词创作的一大课题。其次是《咏放大镜》,第三是《咏罗盘》,第四是《咏地质包》,第五是《咏帐篷》,第六是《咏钻机》。工程师闰立岭与诗人雪海梅河在这里合二为一了。他歌颂了钻探机,他本人就是一架“钻探机”,他在钻探诗境和诗意。很有深度,很有广度。诗人对于诗的探寻,真的就像核子物理学家对于核物质的探寻一样,做到了精益求精。
……
看完雪海梅河的作品之后,微感不足之处,我也实事求是地提出两点建议。
建议之一,作诗使用文字要力求精准,不要长篇作注。注解过多是对读者的不信任。如果一首诗的注解比诗本身还长,那就要检讨诗文的通俗性出了问题。可以改成前序式的散文处理。人们读注解都是很头疼的事。
建议之二,要避免“合十”之类的对仗。律诗本来只有八句话,靠对仗才能扩大包容量,如果对仗的出句与对句意义相同,那叫“合十”,如同僧人合掌在胸前一样,那就压缩了诗句的蕴含量,看起来似乎字句工整,实际是败笔了,例如《旅行》的颔联,“孤独丢到行云后,寂寞长留旷野中。”“孤独”与“寂寞”,“丢到”与“长留”,“行云后”与“旷野中”实际上就是“合十”对。
说开一点,新韵律诗就是押中华普通话诗韵的律诗,每首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十句以上。每句五言或七言。按普通话的四声定平仄,阴平阳平二调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不承认入声字。按普通诗韵韵部押韵,原则上以押平声韵为正格,押仄声韵为变格。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规范律诗中问两联讲究对仗,也可以灵活处理。
所谓“新韵”的声调,就是普通话的阴、阳、上、去四个声调。新四声没有入声。这是新诗韵的一个特点,新声、新韵、新节奏,表达新意境,这就是毛泽东所谓“新体诗”。改革之后的中华诗坛,仍然是百花齐放的群芳谱。 雪海梅河经过长期的探索钻研,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他说:“我喜欢古典文学,我热爱古典文学,我尝试着用自己的眼睛和思维去创作,用自己的记忆和畅想去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他要“用更加敏锐的目光,用更加成熟的思想,去观察、去体会、去思考、去创作”;他越来越认识到“春夏秋冬、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都蕴含着博大的精神和内涵,其来去、其盛衰、其生死都有着深刻的禅意和哲理”;“应该更加紧跟时代,融合当代人的思维和理念,应该更加细心地学习万事万物所反映出来的内在规律”;“那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美需要用文字和诗的语言去表达和诠释”。看到这里,我兴奋之极,浮想联翩,甚至夜不能寐,偶得仄韵律诗一首,附录于此,以记先读之快。
雪下梅花心里酷,清香醉倒人无数。
春风奏响转山谣,雷电喷发钻探赋。
宇宙无穷变化中,人生有限诗词路。
文章自古本天成,梦笔生花神自助。
我们期待《雪海梅河诗文集》早日出版,以飨读者。以上意见,纯属老生常谈,管窥之见,仅供参考,未必中用。如有错误,欢迎匡正。圣人云,大美无形,好者赏之。是为序。
2015年12月19日写于宁夏大学寓所
杜桂林先生,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宁夏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宁夏文史研究馆馆员,宁夏诗词学会顾问,兼任香港亚太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首席国学导师。主要著作有《现代汉语虚词例释》《中华礼仪学》《毛泽东诗词格律与意境》《秋风》诗词等。
《雪海梅河诗文集》是一本诗文集。本书是作者闫立岭三十多年时间创作的诗、词、曲、赋、新诗和散文作品,集中反映了作者成长经历、思想历程和诗文创作经过。作品是继承和发扬了古典文学作品的灵魂、内涵和形式,感情真挚、贴近生活,富有极强的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
中华诗词属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欣赏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子孙传承中华文明的审美爱好。我们热爱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我们更爱中华诗词的和谐之美。看完雪海梅河(闫立岭)的这本《雪海梅河诗文集》之后,感到他的诗文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气势磅礴,字里行间充满一种地质人的浩然正气。二、锐意追求诗境美。三、有些作品形成了个人风格,意境缥缈,耐人寻味。四、格律规范。五、采用中华新韵,走毛泽东开创的诗词改革之路。六、体裁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