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一共20卷。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于是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论”读音为“轮”,从字面上理解,《论语》即为言论的汇编。
郑和生注译的《论语(精)》力求以点带面,全方位立体地展示国学的风貌,为读者打造一条通向国学的画廊,让读者与先贤近距离接触,领略其智慧,掌握其精髓,体味经典古籍的独特魅力。
| 书名 | 论语(精)/国学典藏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作者 | |
| 出版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一共20卷。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于是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论”读音为“轮”,从字面上理解,《论语》即为言论的汇编。 郑和生注译的《论语(精)》力求以点带面,全方位立体地展示国学的风貌,为读者打造一条通向国学的画廊,让读者与先贤近距离接触,领略其智慧,掌握其精髓,体味经典古籍的独特魅力。 内容推荐 《论语》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是一本主要记录春秋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的语录集。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早期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论语(精)》由郑和生注译。 目录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试读章节 学而第一 原文 1.1 子①日:“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⑤乎?人不知而不愠⑥,不亦君子⑦乎?’’ 注释 ①子:中国古代对有道德、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在《论语》中都指孔子。②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③习:温习、实习、练习。④说:音yue,同“悦”,愉快、高兴。⑤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⑥愠:音yun,恼怒、怨恨。⑦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经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怨恨,不也是一个高尚的君子吗?” 例解 仅用三句话就总结了孔子一生的两大业绩、一种精神。语录体的作用除了客观真实地记录孔子的言行,还达到了一定的美学效应。对于孔子的思想,不由他人称赞,而听“夫子自道”,由此使孔子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三个“不亦……乎”的复叠,一唱三叹,使人如闻其声,谆谆教导言犹在耳。 古往今来,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三句话应该解释为:学了,然后经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意,前后并没有什么连贯性和关联性。但也有少数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意,他们认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应译为时常,而应译为时代或社会;“习”不是指温习,而是使用、采用的意思。而且,这三句话也不是没有关联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故此,三句话应该译为:“自己的学说,如果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如果没有被社会所采用,但很多朋友都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前来与我讨论问题,我也感到高兴;再退一步说,如果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是君子吗?”这种解释也说得通,而且是有一定道理的。 此外,针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也有人提出了质疑,“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也就是说,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因为当时孔子在说这话时有相应的特定环境,他无须说出不知道什么,别人也能理解他的意思,但这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认为,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应译为: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明白,我却不怨恨。这样解释后,“人不知”就是指“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不过,这样的解释似乎还是牵强了一些。 总之,本章主要告诉人们,要以学习为乐,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孔子的话,反映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和自身德行的思想主张。 原文 1.2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③者,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⑤。君子务本⑥,本立而道⑦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⑧与!” 注释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②孝弟: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 (音ti)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③犯上:犯,冒犯。上,指在上位的人。④鲜:音xian,指少。⑤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⑥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⑦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地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⑧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好冒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这样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工作,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形成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例解 这章主要讲述的是古代君臣、父子、兄弟的伦理秩序。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不冒犯上层统治者,不造反,一切在于务本则道生仁。而其基础是“孝敬父母,尊敬兄弟”。 有人认为,倘若一个人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从,那么在外他就能对国尽忠。孝悌是忠的前提,只有懂得孝悌之理,才能懂得忠的意义。儒家认为,如果统治者在家中能够恪守孝悌,那么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如果把孝悌推广到百姓中去,百姓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造反作乱,由此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社会也能安定和谐。 此外,孝悌也是仁的根本,深刻领悟孝悌的含义,对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十分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庶子则被分封为各地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至此,就形成了天子、诸侯、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可以看到,这个政治结构就是以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对于社会的安定有着很大的作用。孔子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以孝悌为前提。阐发了自己的全部思想主张。孔子在这里说,只要在家恪守孝悌,在外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由此说明了孝悌是仁的根本。孔子的孝悌说对后世影响很大,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这种思想,主张“以孝治天下”。其中比较明显的是汉代,统治者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而向百姓灌输纲常名教和伦理道德,对百姓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应该看到,古代的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在继承发扬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其中的封建毒素。做到有取舍的继承,使其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P1-4 序言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那些流传至今的经典凝聚着无数古圣先贤、风流人物、仁人志士智慧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人必备的精神食粮。 国学典籍是华夏文明之根、炎黄儿女之魂。潜心阅读国学经典,观先民缔造优美传说,诸子百家唇枪舌剑,骚人墨客妙笔生花,仁人志士匡国济时,贤才良将金戈铁马;赏诗歌之幽深情韵,词曲之娟丽婉转,散文之古雅奥博,小说之奇思妙语,史籍之深沉厚重,而后细细品之,含英咀华,既可了解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也可领略恒久的治世之道与管理之智,还能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 国学是一笔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国学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弘扬传统文化的“国学热”蓬勃兴起,各种国学典籍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国学正以不容小觑的姿态走向复兴。但是国学也面临着几个困境:首先,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国在时代的号召下迈向世界,与各国接轨,中外文化的碰撞、新旧理念的冲突,十分强烈,国学难免有时会偏离轨道。其次,我国的社会人群尤其是青少年普遍缺乏国学的基本常识,有的甚至在家庭或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对国学持负面态度。最后,古籍文字深奥,不易理解,阅读起来费时费力,一些读者即便有阅读兴趣,也只能敬而远之。而且,国学典籍汗牛充栋,鱼龙混杂,从业已出版的相关书籍来看,或失之艰涩,或失之庞杂,实在引发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让国学走出困境,唯一的办法就是给国学一个正确定位,继续振兴国学,弘扬经典国学教育,剔除国学中的糟粕成分。撷取其中的精华。鉴于此,我们从浩浩群籍中撷精集萃,汇编了这套“国学典藏”丛书,包括《山海经》《老子》《韩非子》《古文观止》等传世经典,力求以点带面,全方位立体地展示国学的风貌,为读者打造一条通向国学的画廊,让读者与先贤近距离接触,领略其智慧,掌握其精髓,体味经典古籍的独特魅力。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难免疏一漏百,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