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过茶后,贝内特先生请客人给几个女儿朗诵诗书。柯林斯先生满口答应,从现有的书里精心挑选一番后,他拿出了福代斯[英格兰牧师、诗人,著有《女儿经》,向年轻妇女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女儿经》。莉迪亚一看是这本书,立即失了兴趣,没等他读完三页,便跟母亲说起了梅里顿军官的事。柯林斯先生非常不满,把书放在一旁,转身跟贝内特先生下起了双人跳棋。
柯林斯先生的父亲是个没文化的吝啬鬼,受他的影响,柯林斯的头脑也不算灵活。他虽然上过大学,却只混了几个学期,没交到什么朋友。然而,命运总是爱跟人开玩笑,柯林斯在壮年之际迎来了人生的转折。他不仅交好运继承了舅父在浪伯恩的财产,还承蒙[敬辞,表示心怀感激地接受。]凯瑟琳夫人的厚爱,当上了亨斯福德的牧师。这样一来,柯林斯先生原本谦卑的性格里掺入了几分自负,.变得更不招人喜爱了。
因为可以继承一笔可观的财产,柯林斯先生开始一心一意地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听闻几个表妹样貌不凡,他打算做个顺水人情[利用机会顺便给人的好处。也指不费力的人情。],选择其中一个结婚。最初他看上的是贝内特家的大小姐,在含蓄地向贝内特太太透露了这个想法后,他把目标转向了伊丽莎白,因为贝内特太太说简早有所属,也许不久后就会订婚。
这天吃过早饭后,柯林斯跟着贝内特先生进了书房。随手拿起一本书后,他发现自己无心看下去,便开始跟贝内特先生谈起了自己在亨斯福德的房子。贝内特先生被他吵得心烦,不能静下心来看书,便打发他跟伊丽莎白她们一道去梅里顿。玛丽照旧待在家里研读诗书,对这样的事情她从来都不感兴趣。
柯林斯先生一路都在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夺,不切实际。],几个表妹时不时地附和他几旬,以示礼貌。到了梅里顿之后,最小的两个表妹便顾不上他了,眼睛滴溜溜地直转,一会儿瞧瞧这家店里的漂亮软帽,一会儿瞅瞅那边橱窗里的全新布料。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看看哪里有军官出现。
没过多久,在两姐妹雷达般的扫视下,街对面并排走来了军官丹尼和一位年轻人。那位年轻人仪表堂堂[形容人的容貌端正。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风度不凡,姐妹几个都欣赏他的风采,想知道他是谁。于是,基蒂与莉迪亚以到对面商店买东西为借口,与两人在人行道上迎面相遇。丹尼先生热情地招呼了她们,并向她们介绍了身边的这位朋友——威克姆先生。原来,威克姆先生刚从伦敦来。他不久前接到了民兵团的委任状,于是来梅里顿赴任。经丹尼介绍后,威克姆先生大方地同贝内特家的小姐们谈了起来。在贝内特家的小姐眼里,威克姆先生仪态大方、说话得体,若是再穿上军装,那就英俊绝伦[形容事物的状态绝无仅有。]了。
正当几个人聊得投机之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了起来——宾利和达西骑着马过来了。宾利说自己正要去浪伯恩,看望贝内特家的大小姐,想不到在这里遇上了。达西则向小姐们微微鞠了一躬,表示此话属实。鞠完躬后,达西刚抬起眼,便与威克姆四目相对。两人脸色都异于寻常,一个发白,一个发红。威克姆先生稍微迟疑了一会儿,然后碰了碰帽子,算是打招呼,而达西也有礼貌地回了礼。宾利先生没有注意到朋友的异常反应,而这一切却被伊丽莎白尽收眼底。
在达西与宾利走后,威克姆和丹尼陪几位小姐走到了菲利普斯家。尽管受到了菲利普斯太太的盛情邀请,两人还是在门口鞠躬告辞了。
见到几个侄女,菲利普斯太太很高兴,一直嗔怪[责怪。嗔:chen]简和利齐隔了这么久才来。待简向她介绍了柯林斯先生后,她又热情地与这位远房亲戚攀谈起来。两人聊得非常投机,以至于后来分手时,菲利普斯太太还邀请柯林斯第二天晚上再来玩。
表兄妹六个第二天又坐马车到了梅里顿,因为菲利普斯太太答应了基蒂和莉迪亚,让丈夫去拜望威克姆先生,并邀请他来参加今晚的宴会。
P45-46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傲慢与偏见》是18—19世纪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作品,整篇小说以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为主线,讲述了五对男女的故事,真实地再现了英国乡绅家庭的婚姻与生活。
小说男主人公达西先生是“傲慢”这个名词最好的代言人,他高傲、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但凡跟他接触过的人,都对他印象不好。然而,正如小说中反复强调的那样,傲慢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是有资本的骄傲。至于“偏见”,它的产生往往源于经验、传闻、个人偏好和价值判断,这是一个普适现象。因此,就算是一向客观冷静的伊丽莎白,也会有判断出错的时候。正是因为她被表面现象迷惑,对达西先生和威克姆先生的为人产生了误解,才有了后来扣人心弦、令人振奋的矛盾与冲突。
简·奥斯汀在本书中明确划分了婚姻的好坏标准,她描写了两段值得称道的爱情,其中之一便是达西与伊丽莎白的感情。他们一开始互相瞧不上彼此,然而随着交往的密切、了解的深入,两人逐渐情投意合,日久生情。因此,他们的结合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十分看重精神层面的契合,因而前者会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决然地拒绝表兄的求婚;而后者也逐步改变自己固有的婚姻观,开始接受门第的差异。
当然,理想婚姻的另一种形式便是简与宾利之间的婚姻。他们一见钟情,交流越多,就越爱对方。尽管由于朋友和姐妹的阻挠,宾利先生离开了一段时间,然而他们的感情不但没有变淡,反而愈加浓厚。最后,简和宾利先生这对有情人顺利地成为了眷属。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夏洛特与柯林斯的婚姻。男方想找个贤惠的妻子,女方想过上安稳的生活,两人便一拍即合,成功地克服了并不相爱的障碍,完成了婚姻这段“儿戏”。婚姻于他们而言,仿佛是生命中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不管合适与否,完成任务才是头等大事。
同时,莉迪亚与威克姆的婚姻也并不完美。莉迪亚被威克姆的外表吸引,完全不介意丈夫的品性如何;威克姆则完全没有对莉迪亚动心,若不是债台高筑,他根本不会娶莉迪亚为妻。两人的结合让我们体会到:对待恋爱和婚姻一定要严肃谨慎,切不可让表面现象蒙蔽了双眼。
贝内特夫妇的婚姻则贯穿了全文。从小说开篇就可以看出,贝内特先生嫌弃太太头脑简单、愚昧无知,因而他宁愿钻进自己的书房,也不愿过问家里的事情。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伊丽莎白,即使非常尊重父亲,也不赞同父亲对待婚姻的态度和做法。
婚姻,是一个神圣的殿堂,走进去后,就意味着男女双方需要彼此携手,共度余生。很难想象,没有爱情的婚姻会是什么样子。争吵?嫌弃?亦或是冷战?这没有答案,因为不幸的婚姻总是会以千万种不同的方式存在着。你只需要知道,对自己的负责,是在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后,与所爱之人一起步人婚姻的殿堂,发现未来的道路铺满了鲜花,在睡梦中感到了阳光灿烂。
在世界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经典著作。它们涉及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学等各个学科。这些著作不仅在当时产生过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后世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智慧已经成为全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日趋繁荣,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学习这些优秀的文化成果,而文学作品无疑是人类文明宝库中非常重要的瑰宝。阅读名著对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由此,我们推出了《语文新课标指定必读丛书》。
《傲慢与偏见》系丛书系列之一。写的是十八世纪在英国发生的四门婚姻,其中最主要的,是发生在女主角伊丽莎白与达西之间的故事。伊丽莎白是个漂亮聪明、坚强可爱的女孩子。刚开始时,她对达西先生感到厌恶,后来随着了解的加深,她改变了之前的看法,对达西先生尊敬、爱慕起来。最后,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收获了爱情。傲慢与偏见,是我们很常见的弱点和毛病。每一个人其实都很容易被自己的第一印象所驱使,因而容易对别人产生不正确的看法,这就造成了彼此之间的误会。一个人所给予的第一印象固然可以影响到很多事,但并不是一定不会改变,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知道别人内心深处的想法。就好像故事中女主角伊丽莎白对达西的看法,就是因为了解才有所改变一样。
为了帮助中小学生做到无障碍阅读,我们邀请了全国各地知名的一线教师组成编委会,他们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出发,从宏观阅读和微观阅读两个方面,对作品进行精读赏析,在完整呈现名著原貌的基础上,又从以下角度加以解读。
导读:对作者及其作品做了初步的介绍,便于同学们在阅读前,对作品的全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旁批:对文中的精彩词、句和语段给予提示和解释,以引起同学们由此及彼的思考。
注释:对原著正文中涉及的一些字词、成语、地名、人名等加以解释。
名师赏析:具体分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主旨精神,并对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典型语言等进行鉴赏。
延伸思考:从作品的实际内容出发,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后做更深入的思考。
留一点儿时间给读书,多一点儿空闲给思考。从名著中汲取知识和智慧,在读书中感悟人生、成长成材。与名著同行,与经典为伴,相信这样的人生会更加丰富多彩。
奥斯丁著的《傲慢与偏见(名家精读版)》写的是十八世纪在英国发生的四门婚姻,其中最主要的,是发生在女主角伊丽莎白与达西之间的故事。伊丽莎白是个漂亮聪明、坚强可爱的女孩子。刚开始时,她对达西先生感到厌恶,后来随着了解的加深,她改变了之前的看法,对达西先生尊敬、爱慕起来。最后,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收获了爱情。
《傲慢与偏见(名家精读版)》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奥斯丁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写爱情与婚姻的小说。这部小说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由于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为线索,共写了四起姻缘——伊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宾利、莉迪亚与威克姆、夏洛特与柯林斯。作家通过描写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婚姻观,强调了经济利益对恋爱和婚姻的影响。小说情节富有喜剧性,语言机智幽默,深受大家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