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巴尔街少年/步印彩色世界儿童文学名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匈)蒙纳尔·菲兰兹
出版社 贵州教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蒙纳尔·菲兰兹著方华文编译皮诺编绘的《巴尔街少年/步印彩色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是一部在匈牙利脍炙人口的小说,讲述了一群十三四岁少年的成长故事。少年们喜欢在巴尔街的一块空地上玩耍,那里是孩子们的天堂,象征着“自由”。另有一群叫“红衫帮”的少年也看上了这块空地,要依仗武力将它据为己有。“巴尔街少年”面对强敌没有退却,勇敢地为捍卫“自由”而战……

内容推荐

蒙纳尔·菲兰兹著方华文编译皮诺编绘的《巴尔街少年/步印彩色世界儿童文学名著》中所描写的,并不是超人或英雄式的人物,而是随处可见的小市民及平平凡凡的普通老百姓。虽然是小人物,却怀着小而美丽的理想,作者用温暖的眼光去看这些人的生活。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译后记

试读章节

两天后是个星期四。夜幕降临到植物园时,正在岛屿小桥上站岗的两个哨兵看见一个黑乎乎的人影走过来,急忙把武器扛到了肩上。

“敬礼!”其中的一个哨兵喊道。二人将银尖长矛高高举起,那长矛在淡淡的月光下发着亮光。这个敬礼动作是献给急匆匆走过桥头的红衫帮首领费里阿兹的。

“人都到齐了吧?”费里阿兹道。

“是的,上尉!”其中的一个哨兵回答。

“格莱博到了吗?”

“他是**个来的。”

费里阿兹没再说什么,给他们回了个礼。两位哨兵见状急忙再次将手中的长矛举过头顶。这是他们规定的军礼。

此时,红衫帮的成员都已集中在了岛上的那一小片空地上。帕兹托兄弟中的那个哥哥看到费里阿兹走过来,便高喊了一声:

“敬礼!”

只见许多支裹着锡纸的长矛举到了空中。

“必须加快行动的步子。”费里阿兹回了大家的礼,然后说道,“我有点事,耽搁了一会儿。咱们这就开始吧。请把灯点亮!”

按照规定,首领没来,是不能点灯的。只要灯一点亮,就证明费里阿兹在岛上。帕兹托弟弟飞快执行了他的指示。红衫帮的成员们围着闪烁的灯光席地而坐,一声不吭,等待着他们的首领讲话。

“有需要汇报的事情吗?”首领问道。

赞贝尼科斯举起了一只手。

“什么事?”

“向你报告,长官,武器库里的那面红绿两色旗不见了——就是你从巴尔街缴获的那面。”

首领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说道:

“有没有武器丢失?”

“没有,长官。作为负责管理武器库的军官,我把废墟那儿检查了一遍,看到所有的战斧和长矛都在原处,只少了那面小旗子。肯定是有人偷走了。”

“你看到留下的脚印了吗?”

“看到了,长官。按照规定,每天夜里都要在废墟的地上撒一些细沙。昨天夜里我也照例撒了,今天早晨发现有一行小脚印从裂缝那端直到存放旗子的那个角落,然后又回到了裂缝处。脚印在那儿就消失了,因为那儿的地面硬,上面长着草。”

“你说是一行小脚印?”

“非常小,长官。咱们当中,温达尔的脚算是最小的了,而那脚印比他的还要小。”

“八成是个外来客。”首领说道,“极有可能是巴尔街少年帮的人。”

一听此话,红衫帮的成员们议论纷纷,响起了一片嗡嗡声。

“我这样怀疑是有原因的。”费里阿兹解释说,“要是换上旁的什么人,至少会偷走一件武器。而来者却只拿走了那面旗子。我敢说一定是巴尔街少年帮派人把他们的旗子偷了回去。格莱博,此事你知道吗?”

问这话,显然格莱博一直在为他们刺探对方的情报。格莱博闻声站起来说:

“不知道,长官。”

“那好吧,你可以坐下了。此事会一查到底的。当务之急是先了结手头上的事务。诸位知道,那天咱们蒙受了奇耻大辱。咱们当时在岛上,却让敌人钻了空子,把一张红告示钉在了树上。更叫人无法容忍的是,他们耍了个金蝉脱壳计,让咱们扑了个空,没能抓住他们。咱们当时追的是两个不相干的小孩,追了老远才发现追错了。我认为他们在树上钉红色告示是羞辱大家,此仇非报不可。对于进攻空地的行动可以缓行,多给格莱博一些时间了解那儿的部署情况,一切停当后再决定何时开战。”

费里阿兹说到这里,把目光投向了格莱博。

“格莱博,请你站起来!”

格莱博站了起来。

“让大家听听你的汇报。你都做了些什么?”

P98-100

序言

孩子对故事有着与生俱来的渴望,他们通过故事触碰更广大世界的酸甜苦辣,如同当初他们迫切地伸出小手触碰周遭世界一样。一个好故事给孩子心灵的触动,大人永远无法想象,它们是不经意问落在孩子心中的种籽,在他们漫长人生阅历的浇灌中,这种籽会生根发芽,愈长愈丰盛。

这套《步印彩色世界儿童文学名著》,为孩子们挑选了25个故事,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名著,是因为其不受时代所拘,不被地域所限,写故事的人早已作古,故事却仍像刚脱纸砚一般,穿越漫漫时空,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为筛选这套书的文本,我们精挑细选、慎之又慎,以期给孩子一套译文精良的全译本。一部外国文学名著是否好看,要看译者是不是能把原作的情韵和语气传神地再现出来,即是否做到了所谓的“信、达、雅”。我们搜罗每一种书能找到的所有译本,反复比对斟酌,最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译者名单中有了一串闪闪发光的名字:已故的民国老人张友松,古稀之年的老一代翻译家陈筱卿、孙法理、刘月樵,还有功力沉厚的当代翻译家方华文、王之光……我们相信文字是有情感的,那些饱蘸译者情感的文本,更是蕴含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为文配图古来有之,中国历来“图”“书”并称,“图书”者,有书必有图之谓也。优秀的插图一方面能更好地阐释文字的意义,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一方面则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提高阅读者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而对美的鉴赏力,是儿童人格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爱因斯坦甚至认为,它可以成为科学研究的心理动力,并能启迪创造而成为发现科学真理的动因。

引进自意大利老牌出版机构Fahbri的这套插图本文学名著,有2500余幅精美手绘插图,它们制作精良、规模宏大,足以弥补时下名著插图良莠不齐之弊。这些插图出自意大利著名插画家萨尼、皮诺、朱塞佩·巴尔托利等人之手,大多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以写实风格为主。整套书的插图风格统一,与内容非常契合。这些插图,无论是在趣味性、创造性和艺术性上,都是上乘之作,既能恰当地阐释名著的内容,又能培养孩子的审美鉴赏力。

需要说明的是,这套书成书时间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原画作已经遗失,图片只能从意大利原版书翻拍,虽尽全力修复,因时间所限,能力所囿,部分图片尚不能尽如人意,敬请读者诸君谅解。在文本校订上,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讹误仍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赐教,以期日后能不断完善。

步印文化

2015年5月

后记

《巴尔街少年》名气太大了,在匈牙利如雷贯耳,几乎家喻户晓,影响了一代代的读者——谁都有过少年儿童时代,而这是一部最受年轻读者青睐的小说。它曾经被列为中小学生的必读之书,伴随着孩子们健康成长。它的影响力甚至扩展到了国际上,被翻译成了四十多种语言,而且多次被搬上银幕。它犹如一首圣歌,萦绕在读者的耳畔,歌颂真善美,涤除假恶丑。读了这部小说,你会不由自主地崇真、向善、趋美——这恐怕就是《巴尔街少年》的艺术魅力了。时光在潺潺流淌,历史在滚滚向前,本书的作者早已是作古之人,但他留下的这部遗产却是永恒的……

翻开这部小说,就会有一群十三四岁的少年映人你的眼帘,让你久久难以忘怀。他们是书中的主人公,有尼米塞克、波卡、丘纳考斯……一个个活泼可爱、勇敢坚强。他们喜欢在巴尔街的一块空地上玩耍,特别喜欢玩的是“战争游戏”,于是便在空地上建了“要塞”和“堡垒”,你攻我守,玩得不亦乐乎。这块空地就是孩子们的天堂,象征着“自由”。“自由”是匈牙利人最为看重的,甚至是至高无上的,难怪著名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留下了千古不灭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可是好景不长,另有一群叫“红衫帮”的少年也看上了这块空地,要依仗武力将空地据为己有。这些少年“野气”十足,个个膀大腰圆,都是撒泼打架的好手。“巴尔街少年”面对强敌没有退却,勇敢地为捍卫“自由”而战……

尼米塞克小小的个头,但他的胸怀很“大”,胆量也很“大”。在“少年军”里,所有的人都是“军官”,唯独他是个“士兵”,时刻听从军官们的指派。对于自己低下的地位,他毫无怨言,一味地热心为大家服务。而在大敌当前之际,他孤身深入敌后刺探军情,结果落人敌手。他大义凛然,毫无畏惧之色,痛斥了红衫帮的卑鄙行径——对方为他的勇敢而感动,放他回了家。由于在湖水里浸泡,他回家后就感冒发高烧。可是,就在红衫帮来犯之际,他不顾重病缠身前来参战,关键时刻力挽危局,保住了空地。由于病情过于严重,他的生命在一点点消失……即便在生命弥留之际,他也还念念不忘那块象征着自由的空地。

波卡是孩子头。他之所以享有非常高的威信,一是因为他正直、公正,从不玩阴谋诡计,以光明磊落之心对待任何一个少年,二是因为他聪明勇敢.懂得如何“运筹帷幄”,而且在历次行动中都“身先士卒”。他出身贫寒,但他会在必要的时候拿出仅有的钱帮助别人。对于弱小的尼米塞克,他总是关怀备至,全然不像同龄人,倒像是一个老大哥。他崇拜拿破仑,处处效仿拿破仑,在“战争”中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结果领导巴尔街的少年们击败了貌似强大的红衫帮,缴了他们的械,将他们赶出了巴尔街。

蒙纳尔‘菲兰兹创作这部小说时,“巴尔街”是真实存在的,街角处的“空地”也是真实存在的。蒙纳尔经常看见一群少年在那儿玩耍,于是便和他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爱和恨。他写作时,只是把少年们“请”进了书里。于是乎,小说里的艺术形象呼之欲出,个个似乎都有血有肉有呼吸,仿佛时时刻刻都在跟读者交谈。你仔细听,他们欢乐的笑声就回荡在你的耳旁!后来,空地消失了,一座高楼拔地而起。少年们逐渐变老,最终去了另一个世界,但他们的飒爽英姿和欢声笑语却“定格”,永远地留在了小说里,成了一段不老的传说。一些读者沉迷于这部小说,甚至前往匈牙利布达佩斯的约瑟夫城区考察巴尔街,追忆尼米塞克和波卡……是啊,对于少年时代,人们总是恋恋不舍——那段时光承载了太多美好的回忆!《巴尔街少年》讲的其实就是所有人都经历过的少年时代的往事——那样亲切、那样熟悉,一次次为灵魂洗礼,一次次震撼着眼看要被生活折磨得几近麻木的心灵!真恨不得再回到那清纯、稚嫩的年月,最起码读了这部小说后心理上再回到那段年月!

蒙纳尔·菲兰兹1878年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是个土生土长的布达佩斯人,中学时代是在约瑟夫城区度过的。他极为熟悉布达佩斯的少年们,熟悉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课外活动,于是将此作为背景,创作出了一些小故事,陆续发表在报纸杂志上,以后汇集在一起编写成书。正是有了如此深厚的“土壤”,他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才那般栩栩如生、感人至深。除了《巴尔街少年》这部代表作,他还创作了《饥饿城》等另外一些小说以及二十余部剧作。二战期间,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他逃到了纽约定居。他一生结过三次婚,前两次婚姻都比较短暂,第三次娶的是一个匈牙利的女演员。他和第三任妻子都忙于各自的事业,很少在一起生活。1952年,他因患胃癌病逝,享年74岁。

感谢蒙纳尔给我们留下了《巴尔街少年》这样不朽的作品,感谢出版社把翻译这部小说的任务交给了我,使我这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又“少年”了一把。是的,翻译这部书的确有此奇功异效,令我觉得自己脱离了衰老的躯壳,恢复了年少!我以前翻译过《儿子与情人》《傲慢与偏见》《蝴蝶梦》《老人与海》《红字》和《太阳照常升起》等几十部成年人的文学作品,却从没有受过如此深的感动,以至于常常于梦乡魂游巴尔街,和少年们一起嬉戏玩耍……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3: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