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好的创业年代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创业首先是发现与思考:深入现状,发现改进的空间,对创业本身有深入思考,三思而后行则事半功倍。创业前期,明晰发展方向、厘清业务定位、打造企业文化至关重要。
作为重中之重,我们要了解创业本身,企业(公司)到底是什么?央视的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以世界现代化进程为背景,梳理公司的起源、发展、演变、创新的历史,指出公司的出现代表了人类的一大跨越和进步。
“公司能扩展一个经济单位所能掌握和支配的资源,分散商业活动的高风险,公司凝聚了生命个体,让它变成强大于任何个人的经济动力,公司使得血缘、地缘联系之外的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
“公司实现了人类经济生活的一个新篇章。”
公司运转的背后是资源的整合,信息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最伟大的进步是信息从垄断走向共享,进而实现人的自由。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先生,他的老家在甘肃天水的大山深处,是极其偏远的小山村,小时候,他认知世界仅仅依靠一条小小的铁轨。那个时候,计划经济主导着社会,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生活几乎被封闭,很多资源对他来说无异于远方的星空,信息传播的不对称、资源分享的不公正恰恰是计划经济社会的特征,潘石屹先生勇当盲流的创业故事成为了佳话。
今天的世界更加扁平化,物联网让一切存在之物有了连接的可能,人们获取信息变得极其容易,即便在偏远的山区,一部智能手机也能拥抱到一个扑面而来的信息社会。物流的便捷高效,企业获得史无前例的广阔市场空间,竞争也更加激烈。在今天,互联网所到之处,你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要素和人员建立关联,连接成本大幅度降低。
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交流和资源交互成了最自然不过的事情。我们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彼此隔绝的时代,你有一个梨,我有一个苹果,他有一个桃,你只能吃梨,我只能吃苹果,而他只能吃桃。进入信息时代,大家就可以通过信息沟通互相交换水果,彼此都能吃到梨、桃和苹果。从信息属性上来看,自有信息并未因传播而减少,分享带来信息数量倍增,经济价值进一步彰显。
信息社会大幅度降低了社会连接的成本,那些依托信息资源垄断优势而获益的产业,在互联网时代首先被跨界打劫,甚至遭遇淘汰。
从为客户创造价值出发,企业组织形式、商业模式也在不断调整,企业引领着社会在组织化层面上逐渐深入延展:从无到有,然后走向企业之间的联合,过去企业的组织形式进一步被颠覆、被改造、被升级。企业的边界由清晰走向模糊,即无边界组织的出现。而自由组合的项目治理模式,让企业内和企业间的资源充分交互,插排式、U盘化创业成为可能。
最近几年,像我们所熟知的京东、海尔、联想等大型标杆型企业都在鼓励员工内部创业,以便更有效地发挥个人的价值。曾经让周鸿祎先生震惊的“裂变式创业”更是被业界津津乐道:公司内部搞创业大赛,有野心、有能力的员工都可参赛,获胜的员工做新公司股东、做总经理或带团队。通过“裂变式创业”,芬尼克兹在短时间内孵化出了7家新公司,并且每家都赢利,而基于对人管控模式的传统的层级制组织被颠覆,员工开始面对一个更加自由包容,更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个人的能动性得到极大发挥,企业因此具有了更大的潜能。
令人振奋的一个现象是当前的中国社会开始热情地拥抱企业家,企业家作为社会资源有效整合的群体力量而得到尊重,创业本身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可。腾讯企鹅学院在2014年做过一次比较深入细致的调研,摸底国内整体的创业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大众对创业给予了更高的尊重和认可。
过去我们只要谈到商人可能会想到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甚至原罪累累,而现在公众的态度更加开放、包容,更愿意在精神与行动上鼓励、支持身边的创业行为,这是很大的社会进步,为创客们提供了一个更美好的成长环境。
可以说,社会的全面进步,连接的便利性以及嫁接要素资源的充沛性,让我们遇到了最好的创业时代,可以说,这是一个属于有梦想、有热情的创客的年代。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今天的创业又比过去艰难太多,创业的背后已经是系统资源的竞争,当滴滴、神州等企业在资本支持下快速扩张的时候,考拉班车被巨鳄吞噬只能黯然离场,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跨界式打劫以及破坏性创新,摧枯拉朽地颠覆掉了原有的产业格局,同时无所不在的免费或者优惠模式,让单纯的匠人式生产运营模式变得困难。只有在自己的能力半径内做到极致,进而生产出令人尖叫的产品或者服务,同时敞开胸怀,无限宽广地拥抱一切产业社会中的资源力量,创业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P2-4
大闹一场,悄然而去
人生不是平铺直叙,人生是爱上高楼,大闹一场悄然而去,只为放眼千里;
创业不是一锤子买卖,创业是地头力精神,夜拍阑干以头拱地,迎来微笑花开。
在脱口秀录制过程中,在本书撰写过程中,一直陪伴我的是金庸和他的武侠小说。
金庸少年游侠,中年游艺,老年游仙:年轻时候书生本色,有不平辄大鸣大放,快意恩仇侠肝义胆,几乎不能容于当时政权;中年时期写作淋漓恣意——“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他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武侠世界,成为了我们精神世界里不可或缺的家园;16部武侠经典作品之后毅然投笔从学飘然海外,在耄耋之年选择到剑桥大学攻读历史,重启学生生涯,从绚烂归于平静。这是多么好玩的生命!
曾有人问金庸:“如何度过短暂一生?”老先生如侠客一样挤出八个大字:“大闹一场,悄然而去。”老爷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生命短暂而唯一,倾情投入自己喜欢的事情如夏花般绚烂,而后寂然归去俨然秋叶入泥。这是人的大自在。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但是能够和时代相拥共舞的人似乎没有那么多:环顾左右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因为太多人不自由。伴随着科技进步,人不再为风雨雷电所困,人开始登天入地降妖伏魔,可是依旧有很多人无法做到内心安妥灵魂自由,自然也就没法大闹一场。好在我遇到了创业家群体。过去的两年里,我和中国大量的创业家在一起。
我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几乎所有创业者的内心里都充满着对财富自由的渴望,这种渴望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因为中国过去若干年里相对封闭,一旦市场经济得以复苏,创业者们内心进发出来的财富热情推动了中国的迅猛前行。
创业者骨子里是一群“以梦为马,折骨做刀”的人。在这条路上一定会有孤独和寂寥,很多时候要学会享受孤独。从创业者到企业家,其背后是不断自我超越,以至于超越人性的凡庸,这种超越就像那个杀掉奶牛的故事:
有一个贫寒却安逸的家庭,一头奶牛是家中唯一的财产。一位借宿者问询该家人快乐的秘诀,主人的答案是那头奶牛。多年过后,借宿者再次来到这里时,贫瘠的土地变成了富饶的农场。他向主人打听为什么发生了变化,主人说:“我们杀死了奶牛,别无选择开始艰辛的生活,然后就发展成了现在的样子。”
同时,我也看到在创业大背景下,任何梦想的唤醒和践行都开始赢得尊重:伏牛堂张天一开了一家小面馆,这是创业;马云、马化腾实现自己互联网帝国的崛起,这也是创业。从初心的角度来讲,两者并无本质区别。如果放到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看,金庸写作16部武侠小说是一种创业;沈从文当年20多岁的时候从湘西赶到北京,在会馆里拼着命流着鼻血冻得瑟瑟发抖写着小说,这也是创业;年广久支两口大锅去卖瓜子,这背后,又何尝不是一种创业?所以,只要有一种对自己负责的精神和心态,那么人生何处不是创业呢?创业的本质是自我雇佣、自我成长、自我负责、自我成就,创业是对自己创造价值能力的肯定。
从某种意义上讲,创业者一定是强者,但是创业家绝不是强粱一样的人。他们恰恰不是坚硬、碾压、强势的,他们是柔软、乐群、温良的。在时间的河流里,他们选择洞开心灵大门:当心灵开放时,他们便可以创造一切,享受一切。
创业家是值得追随的造梦者,他们不仅仅关注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如果没有人情温暖和人性光辉,那么成功又有何意义?富裕、优雅、高贵、职业尊严、阳光灿烂、人情温暖、信仰与道德、诗性与美感——这些关键词的背后是一群人经由利益共同体走向精神共同体,继而成为命运共同体。黑松汽水公司有这样一句广告词:“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创业过程也应该成为美好生命的一部分。创业应该是一群有梦想的人的再次还乡。
对于创业家而言,创业就如同追太阳,让我们一起来哈哈大笑,让我们一起来奔向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生在盛世人欢畅
畅畅的劲头火一样
才陪嫦娥会吴刚
又携蛟龙晤龙王
东方神话生翅膀
一飞冲天追太阳
阳光点旺千年梦想
圆梦路上勇猛开创
……
既能牛气地活,又能傻气地乐
——多好!
创业需要极目远眺,探寻通向光明未来的方向;创业也需要回眸顾盼,追忆一路走来的足迹,顿悟后前行。
在岁末年初,回首刚刚过去的2015年,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全球政经军事风云变幻、A股大起大落股灾频频……在经济和资本寒冬的肃杀之下,有一脉温泉在冰天雪地之中涌出暖意和亮色,这便是李克强总理大力呼吁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发的创业热潮。
“双创”成为中央的主要经济政策,这可以说是国家第一次把创业提升到这么高的政策层面,似乎也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以来的第一次真正的“重商主义”,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所谓“士农工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商”的地位最低。
商业文明是现代世界文明的基础,商业文明所包含的契约精神、财产权保护、法治要求等等,是商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商业文明的开展提供了保障,没有它们,现代文明也无从谈起。而这恰恰是我们的弱项,中国历史传承中传统商业文明的底蕴略显不足。当然,讴歌商业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所要讴歌的是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商业是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商业文明是创新、企业家精神和信用扩张,这些要素所依托的,就是基于市场这种经济形式所诞生的创业者和企业家的创造力。
传统的“商”,所谓商贾,更多是在流通领域,将农业生产者和手工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流通到消费者手中。进入当今社会,“商”的核心,是围绕技术创新、模式革命等激发的创业,以及创业所带来的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以及变革商业流程和交易模式带来的交易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创业,已经成为新商业的主要推动力。
改编狄更斯在《双城记》里的一句话为:“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这是一个未知的年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的门槛大大降低,无论是屌丝还是高富帅,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创业,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资本的助推,大大提高了创业的成功率。但同时,技术进步和跨界打劫,使得创业面临更加不确定的环境和未知的明天。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之下,很多有抱负的年轻人都希望通过自己创业,获得人生与事业的成功。创业者值得钦佩和点赞,他们果敢地放弃安逸和稳定的生活,去过那种吃了上顿考虑下顿的日子;他们百折不回的执着,撞了南墙还不回头;他们能够隐忍常人不能理解的孤独落寞。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通往创业成功的道路异常艰辛,马云、马化腾毕竟是少数,一将功成万骨枯。据不完全统计,80%的创业企业会在创办后两年内死掉。
创业者,要以弱小的力量和微薄的资本,去迎战不确定的商业环境和未来,每个企业,都会经历团队磨合、方向失误、现金断流、强力竞争等一道道关口,在创业的道路上九死一生,稍有不慎,就会壮烈牺牲,今天很艰难、明天很艰难,后天很美好,问题是我们能否熬过明晚的黑暗,看到后天的日出。
创业时时面临困难和死亡是新常态,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说:“困难唤醒天才。”顺境不会造就企业家。尼采有旬名言:“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坚强。”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要利用它,而不是躲避它,要成为火,渴望得到风的吹拂。创业就是面对不确定,从不确定和未知中把握机会,成长壮大。希望每个创业者,都能够是希腊神话中的九头怪蛇,一种住在阿尔戈斯附近勒拿湖中的生物,长着数不清的头,每次有一个头被砍,就会重新长出两个头来。
创业,想起来很美好,做起来很艰难。希望“大众创业”不要成为“大众创伤”。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把握创业的基本法则,创业者不仅需要激情和梦想,还需要接受创业的基础教育,掌握创业方法论,这样能大大提高创业成功率。杲占强先生,一位同样充满激情的创业导师,一直致力于为广大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和辅导服务,他写的这本《创业镐头》,为创业者提供实用的创业方法论,帮助大家扫除创业路上的22只拦路虎。
《创业镐头》,送你一把金镐头,刨出创业新天地。
邦易投资集团董事长蒋水冰博士
2016年1月19日于北京
在这样一个全民创业的时代,创业已成为了我们身边的主要话题。然而,如何才能真正地创业成功,实现创业梦想?
《创业镐头》作者杲占强抓住大众创业的时代命题,针对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境,围绕创业的二十二大问题展开论述,与读者分享在创业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避开风险和陷阱。从如何找到有效投资人,如何打造强势的执行力团队,如何做到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如何发掘创业背后的品牌延伸价值等方面入手,帮助读者闯过22道创业难关,从而更加稳妥地成功创业。本书非常契合创业者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阅读需求
如何找到有效投资人?
如何打造强势的执行力团队?
如何做到规范化的财务管理?
如何牢牢把握住企业的控制权?
如何发掘创业背后的品牌延伸价值?
如何找到能创造更高价值的合伙人?
如何打造品牌背后的核心价值输出?
……
针对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境,《创业镐头》作者杲占强精心提炼出了关于创业的22道关,与你分享在创业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避开风险和陷阱,从而让创业的过程更有乐趣,也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