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孽海花(插图本)/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清)曾朴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曾朴编著的《孽海花(插图本)》以金雯青、傅彩云(影射洪钧和赛金花)的故事为线索,通过上流社会中达官名士的活动和言论,反映了中国自同治初年到甲午战败这三十年间,知识分子从蒙昧闭塞、自我陶醉到睁眼看世界、并进而探索强国富民之路的心路历程。本书描绘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从中法战争到中俄领土争端,从甲午海战到台湾军民的反抗侵略,从洋务运动到维新派兴起,以至资产阶级革命领导的广州起义的失败,展现了广阔的故事场景;而雅聚园、含英社、读瀛会、卧云园、强学会、苏报社等等,又都是一时文化过程的足迹。

内容推荐

曾朴编著的《孽海花(插图本)》以苏州状元金汮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这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本书中笔墨最为集中也最成功的是对封建知识分子与官僚士大夫的刻画,写他们的虚伪造作,写他们面对西方文明冲突时的庸腐无能。和其他三部谴责小说相比,本书突出的特点是所写大都影射真人真事,书中的人物可以和近代一些名人一一对应,如金汮指洪钧,傅彩云指赛金花,翁叔平指翁同龢,梁超如指梁启超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目录

前言

修改后要说的几句话

第一卷

 第一回 一霎狂潮陆沉奴乐岛 卅年影事托写自由花

 第二回 陆孝廉访艳宴金阊 金殿撰归装留沪渎

第二卷

 第三回 领事馆铺张赛花会 半敦生演说西林春

 第四回 光明开夜馆福晋呈身 康了困名场歌郎跪月

第三卷

 第五回 开樽赖有长生库 插架难遮素女图

 第六回 献绳技唱黑旗战史 听笛声追白傅遗踪

第四卷

 第七回 宝玉明珠弹章成艳史 红牙檀板画舫识花魁

 第八回 避物议男状元偷娶女状元 借诰封小老母权充大老母

第五卷

 第九回 遣长途医生试电术 怜香伴爱妾学洋文

 第十回 险语惊人新钦差胆破虚无党 清茶话旧侯夫人名噪赛工场

第六卷

 第十一回 潘尚书提倡公羊学 黎学士狂胪老鞑文

 第十二回 影并帝天初登布士殿 学通中外重翻交界图

第七卷

 第十三回 误下第迁怒座中宾 考中书互争门下士

 第十四回 两首新诗是谪官月老 一声小调显命妇风仪

第八卷

 第十五回 瓦德西将军私来大好日 斯拉夫民族死争自由天

 第十六回 席上逼婚女豪使酒 镜边语影侠客窥楼

第九卷

 第十七回 辞鸳侣女杰赴刑台 递鱼书航师尝禁脔

 第十八回 游草地商量请客单 借花园开设谈瀛会

第十卷

 第十九回 淋漓数行墨五陵未死健儿心 的烁三明珠一笑来筋名士寿

 第二十回 一纸书送却八百里 三寸舌压倒第一人

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回 背履历库丁蒙廷辱 通苞苴衣匠弄神通

 第二十二回 隔墙有耳都院会名花 宦海回头小侯惊异梦

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回 天威不测蜚语中词臣 隐恨难平违心驱俊仆

 第二十四回 愤舆论学士修文 救藩邦名流主战

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回 疑梦疑真司农访鹤 七擒七纵巡抚吹牛

 第二十六回 主妇索书房中飞赤凤 天家脱辐被底卧乌龙

第十四卷

 第二十七回 秋狩记遗闻白妖转劫 春帆开协议黑眚临头

 第二十八回 棣萼双绝武士道舍生 霹雳一声革命团特起

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回 龙吟虎啸跳出人豪 燕语莺啼惊逢逋客

 第三十回 白水滩名伶掷帽 青阳港好鸟离笼

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回 抟云搓雨弄神女阴符 瞒凤栖鸾惹英雌决斗

 第三十二回 艳帜重张悬牌燕庆里 义旗不振弃甲鸡隆山

 第三十三回 保残疆血战台南府 谋革命举义广东城

 第三十四回 双门底是烈女殉身处 万木堂作素王改制谈

 第三十五回 燕市挥金豪公子无心结死士 辽天跃马老英雄仗义送孤臣

试读章节

第二回

陆孝廉访艳宴金阊金殿撰归装留沪渎

话说大清朝应天承运,奄有万方,一直照着中国向来的旧制,因势利导,果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列圣相承,绳绳继继,正是说不尽的歌功颂德,望日瞻云。直到了咸丰皇帝手里,就是金田起义扰乱一回,却依然靠了那班举人、进士、翰林出身的大元勋,拼着数十年汗血,斫着十几万头颅,把那些革命军扫荡得干干净净。斯时正是大清朝同治五年,大乱敉平,普天同庆,共道大清国万年有道之长。这中兴圣主同治皇帝,准了臣子的奏章,谕令各省府县,有乡兵团练平乱出力的地方,增广了几个生员;受战乱影响,及大兵所过的地方,酌免了几成钱粮。苏、松、常、镇、太几州,因为赋税最重,恩准减漕,所以苏州的人民,尤为涕零感激。却好戊辰会试的年成又到了,本来一般读书人,虽在乱离兵燹,八股八韵、朝考卷白折子的功夫,是不肯丢掉,况当歌舞河山、拜扬神圣的时候呢!果然,公车士子,云集辇毂,会试已毕,出了金榜。不第的自然垂头丧气,幞被出都,过了卢沟桥,渡了桑干河,少不得洒下几点穷愁之泪;那中试的进士,却是欣欣向荣,拜老师,会同年,团拜请酒,应酬得发昏。又过了殿试,到了三月过后,胪唱出来,那一甲第三名探花黄文载,是山西稷山人;第二名榜眼王慈源,是湖南善化人;第一名状元是谁呢?却是姓金名沟,是江苏吴县人。我想列位国民没有看过登科记,不晓得状元的出色价值。这是地球各国,只有独一无二之中国方始有的,而且积三年出一个,要累代阴功积德,一生见色不乱,京中人隋熟透,文章颂扬得体,方才合配。这叫做群仙领袖,天子门生,一种富贵聪明,那苏东坡、李太白还要退避三舍,何况英国的培根、法国的卢骚呢?话且不表。

单说苏州城内玄妙观,是一城的中心点,有个雅聚园茶坊。一天,有三个人在那里同坐在一个桌子喝茶,一个有须的老者,姓潘,名曾奇,号胜芝,是苏州城内的老乡绅;一个中年长龙脸的姓钱,名端敏,号唐卿,是个墨裁高手;下首座着的是小圆脸,姓陆,名叫仁祥,号摹如,殿卷白折极有工夫。这三个都是苏州有名的人物。唐卿已登馆选,菶如还是孝廉。那时三人正讲得入港。潘胜芝开口道:“我们苏州人,真正难得!本朝开科以来,总共九十七个状元,江苏倒是五十五个。那五十五个里头,我苏州城内就占了去十五个。如今那圆峤巷的金雯青也中了状元了,好不显焕!”

钱唐卿接口道:“老伯说的东吴文学之邦,状元自然是苏州出产,而且据小侄看来,苏州状元的盛衰,与国运很有关系。”胜芝愕然道:“倒要请教。”唐即道:“本朝国运盛到乾隆年间,那时苏州状元,亦称极盛:张书勋同陈初哲,石琢堂同潘芝轩,都是两科蝉联;中间钱湘舲遂三元及第。自嘉庆手里,只出了吴廷琛、吴信中两个。幸亏得十六年辛未这一科,状元虽不是,那榜眼、探花、传胪都在苏州城里,也算一段佳话。自后道光年代,就只吴钟骏崧甫年伯,算为前辈争一口气,下一粒读书种子。然而国运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至于咸丰手里,我亲记得是开过五次,一发荒唐了,索性脱科了。”那时候唐卿说到这一句,就伸着一只大拇指摇了摇头,接着说道:“那时候世叔潘八瀛先生,中了一个探花,从此以后,状元鼎甲,《广陵散》绝响于苏州。如今这位圣天子中兴有道,国运是要万万年,所以这一科的状元,我早决定是我苏州人。”

莘如也附和着道:“吾兄说的话真关着阴阳消息,参伍天地。其实我那雯青同年兄的学问,实在数一数二!文章书法是不消说。史论一门纲鉴熟烂,又不消说。我去年看他在书房里校部《元史》,怎么奇渥温、木华黎、秃秃等名目,我懂也不懂。听他说得联联翩翩,好像洋鬼子话一般。”胜芝正色道:“你不要瞎说,这不是洋鬼子话,这大元朝仿佛听得说就是大清国。你不听得,当今亲王大臣,不是叫做僧格林沁、阿拉喜崇阿吗?”

胜芝正欲说去,唐卿忽望着外边叫道:“肇廷兄!”大家一齐看去,就见一个相貌很清瘦、体段很伶俐的人,眯缝着眼,一脚已跨进园来;后头还跟着个面如冠玉、眉长目秀的书生。菶如也就半抽身,伛着腰,招呼那书生道:“怎么珏斋兄也来了!”肇廷就笑眯眯地低声接说道:“我们是途遇的,晓得你们都在这里,所以一直找来。今儿晚上,谢山芝在仓桥浜梁聘珠家替你饯行,你知道吗?”摹如点点头道:“还早哩。”说着,就拉肇廷朝里坐下。唐9即也与珏斋并肩坐了,不知讲些什么,忽听“饯行”两字,就回过头来对菶如道:“你要上哪里去?怎么我一点也不知道!”

摹如道:“不过上海罢了。前日得信,雯青兄请假省亲,已回上海,寓名利栈,约兄弟去游玩几天。从前兄弟进京会试,虽经过几次,闻得近来一发繁华,即如苏州开去大章、大雅之昆曲戏园,生意不恶;而丹桂茶园、金桂轩之京戏亦好。京菜有同兴、同新,徽菜也有新新楼、复新园。若英法大餐,则杏花楼、同香楼、一品香、一家春,尚不曾请教过。”珏斋插口道:“上海虽繁华世界,究竟五方杂处,所住的无非江湖名士,即如写字的莫友芝,画画的汤埙伯,非不洛阳纸贵,名震一时,总嫌带着江湖气。比到我们苏府里姚凤生的楷书,杨咏春的篆字,任阜长的画,就有雅俗之分了。”唐卿道:“上海印书叫做什么石印,前天见过得本直省闱墨,真印得纸墨鲜明,文章就分外觉得好看,所以书本总要讲究版本。印工好,纸张好,款式好,便是书里面差一点,看着总觉豁目爽心。”P8-11

序言

前言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为清末谴责小说之一的《孽海花》,与《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几乎同时。但是,《孽海花》的作者曾朴比李伯元、吴趼人、刘鹗略小几岁,后三位都在清末去世,曾氏则进入民国;曾朴的经历既与李伯元等人不同,《孽海花》的写作和发表情况也更为繁杂,可以说前后分为两个阶段。《孽海花》原由金松岑创意,并写出了六回,第一二两回发表在1903年10月出版的留学生杂志《江苏》上;同年夏秋之交,金氏将原稿移交曾朴续作。曾朴与金松岑商定原拟写作六十回,拟出了六十回回目;曾朴并草拟了旧学时代、甲午时代、政变时代、庚子时代、革新时代、海外时代六个时代一百一十个人物名单,有庞大的计划。于是曾氏改削增删金氏前六回,写成首五卷十回一册,光绪乙巳(1905),由上海小说林社出版;丙午(1906),继出五卷十回第二册;丁未(1907)《小说林》杂志创刊,续发表第二十一至二十五回(第一二期各二回、第四期一回),强作解人以第二十一至二十四回,并所作《孽海花人名索引表》、《孽海花人物故事考证》八则,及《续证》十一则,合刊为《孽海花》第三册(拥百书局版)(参见北京宝文堂本《孽海花》卷首阿英《孽海花叙引》)。这是第一阶段,出版的是小说林系统的早期本子,写作的时代在清末。“不到一二年,竟再版至十五次,销行至五万部之多”(阿英语)。正是这些小说林版本的《孽海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奠定了曾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民国初期曾朴从政多年,无暇创作。退出政坛后,重操文人旧业,进入写作的后一阶段。对于先前出版的小说林本各回,曾朴自己认为,“有许多不满意地方,正在子细的改削,等到改削好了,即日出版”(《真美善》月刊第一卷第二号《孽海花》修改发表的第二十二回文末“病夫自识”附言)。于是在1928年1月,由上海真美善书店出版修改过的《孽海花》前二十回(第二十回未作修改),分第一编和第二编各五卷十回二册。卷首刊载曾朴1928年1月6日所作《修改后要说的几句话》,作为代序。从1927年11月起,他在《真美善》月刊逐期发表修改过的《孽海花》第二十一至二十五回,新写的第二十六至三十回;从1928年6月起,断断续续发表续写的第三十一至三十五回,发表第三十五回时已是1930年4月。1931年1月,曾朴把《真美善》月刊发表的第二十一回至三十回五卷十回汇集成第三编一册出版,这样就形成了三册本的《孽海花》三十回初版本。同时出版三十回合订本。初版本和合订本均有33幅插图。到1935年1月,真美善书店印行了三十回合订本的第三版。合订本卷首也以《修改后要说的几句话》作为代序。第三十一至三十五回未出单行本,仅在《真美善》月刊发表时统编为第十六卷,是接在前三十回每两回编为一卷共十五卷的修改本后的一种安排。其后,1941年5月,在沦陷区的上海,真美善书店出版了三十回本的重刊本,采用了全套新式标点符号,每两回一卷十五卷样式依旧,不载插图,仍以《修改后要说的几句话》作为代序;又收进了《孽海花人名索引表》、纪果庵《孽海花人物谈》和周梦庄《雪窗闲话赛金花》二文,以及临桂况夔笙(周颐)为赛金花捉刀帖书影。正文部分355页。1946年11月真美善书店又出版了三十回本的增订本,内容和形式与1941年重刊本完全一样,正文部分仍为355页,仅仅订正了一些重刊本标点符号的错漏。

如上所述,曾朴创作《孽海花》及发表出版是绵延几十年的一个长过程,小说林系统的早期本子,清末民初有多家出版社的本子;长期流行的真美善三十回本,成为中国近代小说优秀代表作之一。真美善三十回本前二十五回与小说林本有较大差异,有的近乎重写,魏绍昌《孽海花资料》第一辑中作了详细文字比勘。解放后,北京宝文堂1955年6月出版了三十回重排本,竖排,基本是繁体字,字句已有所删改;隔一年半,上海文化出版社又出版了重排本;1959年11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了简体字横排三十回本,除沿袭宝文堂的删节外,改字改词增多了,并且有些删改显得随心所欲,毫无道理,相较原本,文字上有所劣化。这三个版本在推进《孽海花》流行上起过很大作用,功不可没。

为了理解《孽海花》,简单介绍一下作者的生平。曾朴(1872一1935),字孟朴,号籀斋,笔名东亚病夫。出身于士人之家,家在人文荟萃的苏州府常熟。十八九岁连科入学、中举。年方弱冠会试受挫,其父曾之撰即替他捐纳了一个内阁中书,住在北京南池子。当时的曾朴是少年公子,与赵剑秋、翁又申“都是裘马翩翩,在长安道上,颇有顾盼自豪之感”;也奔走于翁同铄、洪钧、李文田、文廷式诸名流之门,并钻研西北地理与金石之学。这也是曾朴所谓旧学时期,他写成了《补后汉书艺文志》一卷、《考证》十卷,颇受翁同铄的青睐。1895年冬进同文馆学习法文,想投考总理衙门章京而未果,愤而离开北京,在上海与谭嗣同、林旭结识;父死回常熟守孝,办塔前小学,又办丝厂;再至上海办小说林书店,参加张謇等人的预备立宪公会。清末最后一段,曾朴入两江总督端方幕府一年余,旋以候补知府分发浙江,曾任宁波清理绿营官地局会办。辛亥革命后成为江苏省议员、张謇共和党党员。住南京数年,任江苏官产处处长兼办沙田局事务,又受黎元洪委派兼办淮南垦务。1924年至1925年先后任江苏省财政厅长、政务厅长。1926年以后放弃政治生涯,在上海再办真美善书店,出版文学杂志,翻译了嚣俄(雨果)多种作品,修改和续写《孽海花》,并创作另一部自传体小说《鲁男子》(未完)。在修改完成《孽海花》三十回初版和合订本出版,并发表了后五回和《鲁男子》长篇后,1931年秋曾朴回常熟,在虚霩园中种花颐养天年,直至去世。(参见其子曾虚白《曾孟朴年谱》)

……

《孽海花》文本的标点大体采用底本原有的;并参考三十回初版本和后五回杂志刊文曾补原句读,作了调整。

本来,整理古典作品,一如文物修复,应当整旧如旧,如果拆除旧的,翻改一新,以假古董示人,失其风貌,失其风格,是不慎重的。小说是语言的艺术,遣词造句体现作者的思想与才情、语言风格和趣味。曾朴是大才子,古语方言旧词汇的使用都是有来历的,用字的变换与不同都不是随意的,如一些整理强行统一和乱改,故事梗概虽然仍在,把原来丰富多彩的语言改成了简陋单调的,语言的精微美妙损失了不少。

《孽海花》问世以来,有过许多研究考证文章,着重在人物和事件,大体已经明白,这是必要的,却未见注释本。曾朴读书多,学问广,下笔常有典故。不求甚解,知个故事人物大概固然无可厚非,却不能充分领会他的文章之妙。花了不少时间翻查旧籍,作了二千余条注释,对于有耐心的读者或者不无小补。人物事件均已反映在注释中,所以底本附录的《孽海花人名索隐表》、纪果庵《孽海花人物谈》等均不再收入。注释初稿完成于1997年4月以前,因未见他人注本,无可依傍;其后虽然经过几次修订,眼拙手懒或者仍有错误,尚望读者和专家不吝赐教。

《孽海花》是一部未完成的优秀小说,深受欢迎,又存有悬念,清末即有人续作;其中陆士谔在宣统末年就接续小说林本二十回写成了六十二回本,因涉讼焚版,也没有得到曾朴本人的认同。燕谷老人张鸿的《续孽海花》,接续三十回本增写三十回,编成第十六卷至第三十卷合为六十回,写到庚子八国联军进北京。他是曾朴的同乡,又是同文馆同学,同任内阁中书,经历相仿;又就续书与曾朴商量过,曾朴寄以希望。《续孽海花》先在杂志上发表,真美善书店出版单行本已在燕谷老人1943年去世之后,1946年4月再版。近年有新排本。作者才力不及曾朴,但文字平实叙事有条理,人物事件均可观。

张明高

1997年4月7日初写于北京

2001年4月25日改写

2003年9月28日再改写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2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