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丽新世界的美德与见识--赫胥黎论目的与手段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阿道司·赫胥黎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个理想的人,绝非一个依附性的人。

实践非依附性,即实践所有美德。

善果只有通过使用正当的手段才能获得。

阿道司·赫胥黎著的这本《美丽新世界的美德与见识--赫胥黎论目的与手段》反映了他对改革、社会、国家、权力、战争、不平等、教育、信仰、伦理等各种社会问题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充满理想色彩的主张,激烈地针砭时弊。

内容推荐

阿道司·赫胥黎是人文主义者,杰出的知识分子,在这本《美丽新世界的美德与见识--赫胥黎论目的与手段》中,他旁征博引了大量的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生物学、心理学、宗教、文学等作品,内容丰富;他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忧虑,希望人们生活在一个“自由、和平、公正、爱如弟兄”的世界里;对人类生活中的矛盾具有超人的预见力,读来脍炙人口,针砭时弊。

目录

1.目标、途径与当下出发点

2.解释的性质

3.大规模社会改革的功效与局限性

4.社会改革与暴力

5.计划社会

6.现代国家的性质

7.集权与分权

8.分权与自治

9.战争

10.个人为改革努力

11.不平等

12.教育

13.宗教练习

14.信仰

15.伦理

索引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我们的文明一直在朝着人类的理想目标而努力趋近,并且近三千年来,我们的文明对于人类的理想目标具有十分一致的普遍共识。从以赛亚(Isaiah)到卡尔·马克思(KarlMarx),无数先知圣哲对此均众口一词。在他们所追寻的黄金时代(GoldenAge),弥漫着自由、和平、公正和仁爱;“各族之间不再刀枪相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导致所有人的自由发展”,“耶和华的知识和智慧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海洋一般”。

是的,对于人类的理想目标,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取得了普遍的共识。但对于达致这一目标的途径,人们却毫无共识,也无定论,各种意见和看法尖锐对立,相互冲突,可谓十分混乱。有些人的意见十分武断,行为则十分狂暴。

有些人认为,达致美好世界的最优途径就是经济改革。这也是当下十分流行的看法。但是,有些人认为,对某个特定民族进行军事征服与霸占,是通往乌托邦的捷径;有些人认为,只有武装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才能通往美好世界;这两类人都主要是从社会机器与大规模组织的角度来进行思考。不过,有些人从与社会机器和大规模组织相对立的客体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认为只有通过改变构成社会的个人,才能最有效地带来所希望的社会变革;禀持这种看法的人,有的执着于智力教育,有的求助于体育和生理训练,有的则寄托于改造精神和心灵。还有一些人则相反,认为若无超自然之神灵帮助,就不可能求得“心灵之变革”。所以他们说,人们必须皈依宗教。(不幸的是,他们对于应皈依何种宗教,则莫衷一是。)

在此问题上,我们有必要讨论,那些主张“心灵之变革”者要把自己和他人变成何种理想的个人。每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和每个不同的阶级,都有自己的理想。希腊的统治阶级认为,理想的人就是心胸宽广、心地高尚的人,是学者和绅士。古印度的刹帝利(Kshatriyas)和中世纪的欧洲封建贵族,则推崇行侠仗义的骑士。老实人是17世纪绅士的理想面目;在18世纪,他们后代的理想则是要成为有智慧的哲人;在19世纪,做个受尊敬的人就是人们的理想。在20世纪,人们先是崇尚自由人,后又追求成为如绵羊一样的社会人,以及如上帝一般的领导者;而穷人和受压迫者总是怀恋过去,梦想成为一个理想的、丰衣足食的、自由幸福的并摆脱了压迫的人。

在这些让人眼花缭乱、数量众多的理想中,我们应选择哪一种呢?答案是,我们不要选择其中任何一种。因为很显然,这些相互矛盾的理想,无一不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上述每种理想和渴望都是正确的。然而,有些理想和渴望比另一些显然更独立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因此,我们看到一个显著的事实,那些已经最成功地使自己摆脱他们所处时空中的偏见之人,对于理想的人类行为的看法,存在明显的相似性。3从传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中解放出来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践无私的美德,见识终极实在的真实性质。(此种见识是一种天赋,内在于个人;不过,它虽然是天生内在的,若不具备特定的条件,就不能完全自我确证。)从某种程度上看,批判性的智识也是一种解放性的力量。但使用智识的方式,要取决于意愿。意愿如果不是无私而公正的,那么智识往往只是激情与偏见的手段,成为确证自私自利的工具(技术、科学或纯粹的数学等非人文学科除外)。这就是为什么在历史上,只有极少数的最聪慧的哲人才能够成功摆脱其时代与民族狭隘束缚和局限的原因。他们的确很少获得与神秘主义者和宗教创立者一样多的自由。只有那些能够把美德与见识相结合的人,才是最接近自由的人。

P1-3

序言

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1894-1963)是英国小说家及评论家,具有敏锐和多方面的智力天赋。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部小说、诗歌、哲学著作、随笔和游记,作品以优雅、风趣和悲观主义的讥讽著称。他反对战争,主张世界和平,这本随笔集反映了他对改革、社会、国家、权力、战争、不平等、教育、信仰、伦理等各种社会问题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充满理想色彩的主张,激烈地针砭时弊。

时过境迁,他的一些主张和见解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相信读者能用正确的观点解读。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12月

后记

本书的原书名是《目的与手段——关于理想的性质及实现方法的探究》,出版时改为《美丽新世界的美德与见识一赫胥黎论目的与手段》,反映和概括了赫胥黎实现美丽新世界的目的与手段,希望大家生活在充满博爱与宽容的新世界的理想。

本书翻译分工如下:吴莎:第1-5章;王康盈:第6-7章;李炳剑:第8章;刘倩:第9章;张玉琪:第10-11章;洛绒拉姆:第12章;范传杰:第13章;肖一:第14章;李含晖:第15章。姚伟统校全书。

在本书的翻译和出版过程中,译者得到了上海人民出版社任俊萍女士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当然,本书一切文责由译者自负。

人为

2016年9月于西南科大花园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3: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