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蒂博一家(共4册)/诺贝尔文学奖大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国)马丁·杜·加尔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卷 灰色笔记本

1

在沃吉拉路街角处。蒂博父子顺着学校的楼房向前走着,一路无话。就在这个时候蒂博先生首先停住了。

“嗯,这次,昂图瓦纳,怎么说呢,就是这次,真的是有些过头了!”

旁边的年轻人什么话都没说。

学校大门紧闭。今天是星期天,更何况现在还是晚上九点。守卫的门房稍微将门拉开了一条缝。

“您知道我弟弟现在去哪里了吗?”昂图瓦纳大声问道。

那一位眨着眼睛。

蒂博先生跺着脚。

“你把那个比诺神父找过来。”

门房把这二位带到了会客厅,从口袋里取出支蜡烛,将灯点亮了。

过了一阵子,怒气冲冲的蒂博先生瘫坐在椅子里,嗫嚅着叨咕着:

“这次,看吧,哎,就是这次啊!”

“恕我冒昧,先生。”就在刚刚不久悄悄进来的比诺神父说道。他身材不高,只有将腰板挺起来才能勉强把手搭在昂图瓦纳的肩上。

“你好,年轻人!出了什么状况?”

“我弟弟现在人在哪儿?”

“雅克吗?”

“今天他一整天都没在家!”蒂博先生大声嚷嚷道,这个时候他已经站起来了。

“可是他还能去哪儿啊?”神父说,并没感到多么吃惊。

“他就是在这儿昵!他在你们这里关禁闭!”

神父把两只手插到了腰带下:“雅克没有被关禁闭。”

“怎么?”

“雅克今天一整天都没有在学校露过面。”

事件变得有些离奇了。昂图瓦纳的眼神死死地盯着神父。蒂博先生耸了一下肩膀,将臃肿的脸转向神父,他的眼皮看起来总是沉重得抬不起来!

“昨天雅克还跟我们说,他得关上四个来钟头的禁闭。今天早起,他和往常一样出了家门。大概十一点钟的样子,我们正好去望弥撒,那个点他应该已经到家了:家里他只找到了做饭的阿姨,跟她说中午不用等他回家吃饭了,因为他要进行八个小时的禁闭,并非只有四小时。”

“简直就是瞎说。”神父说。

“到了晚上我不得不离开家,”蒂博先生继续往下讲,“将我编写的专题文章交到《两大陆评论》杂志社那里去。经理款待了我,直到晚饭时间我才回到家,那个时候雅克都还没有回来。晚上八点半了我也没见他一点影子,我开始担心了,派人去找昂图瓦纳,他正好在医院里执勤。之后我们就一起过来了。”

神父将嘴唇紧紧地闭着,蒂博先生微睁着眼睛,眼神里的光芒直直地刺向神父和他的儿子。

“你看呢,昂图瓦纳?”

“哦,父亲,”他说,“如果这次出逃真的是事先有预谋的话,那么就把其他的意外情况全都排除了。”

他的这种态度倒让人冷静了些。蒂博先生随手拿过一张椅子坐了下来,他整个脑袋都在飞快地寻觅着各种蛛丝马迹;但是他臃肿的脸已经将整个脑袋挤得没有可以活动的空间,显得一点反应都没有了。

“照这样来看,”他重复着说道,“应该怎么搞才好呢?”

昂图瓦纳静思不语。

“看来今天晚上是没什么办法了,只能等等看吧。”

很明显也只有这样了,但是,明摆着这件事情不能这样强行解决,想起后天就要在布鲁塞尔举行的道德学代表大会,他已被邀请去主持法语组,于是怒火腾地上来了。他一下站起身来。

“我要报警,让警察出动去把他找回来!”他大声嚷道,“毕竟法国还是有警察的吧?难道做了坏事的人他们都逮不着吗?”

礼服耷拉在肚子的两边,下巴那儿的皱纹一直都紧绷在领子那里,整个下巴朝前一拱一拱的,像极了一匹拉紧了辔头的马。

P3-5

目录

蒂博一家

 第一卷 灰色笔记本

 第二卷 教养院

 第三卷 美好的季节

 第四卷 诊断

 第五卷 索莱丽娜

 第六卷 父亲的死

 第七卷 一九一四年夏天

 第八卷 尾声

附录

 马丁·杜·加尔年表

序言

颁奖辞

诺贝尔委员会主席 霍尔斯陶穆

1937年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杜·加尔,他把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创作小说《蒂博一家》上。这部作品无论是浩繁的卷帙还是丰富的内容,都堪称巨著。作品塑造的不同类型的人物,就如同陈列在画廊中的画像般栩栩如生。这部作品紧紧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人民的心理,融合当时一些社会问题,展现了那个时代法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展现现实生活。这类小说,在它的发源地被称为“大河小说”。

这个名词指的是,相对于其他类别的小说,有一类小说不大注意结构的叙述方式,它像一条贯穿整个旷野的河流,蜿蜒而下,将两边的景物都倒映出来。这类小说的本质是,不论是主要情节还是细节,注重的都是真实地反映一切而非刻意追求结构上各部分的均衡。用河水打个比方,河水自由地穿行,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受形式的束缚,只有河底的暗流偶尔会影响河流表面的水纹。

这个时代并不平静,机器的飞速运转,加快了生活节奏,扰乱了生活原本的平静安详。但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却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渐渐成为一种潮流。小说让忙碌的人们找到了一个可以放松心情的幻想空间,从心理学方面分析,我们可以称之为对现实生活中挫折困苦的精神慰藉。而这部小说的作者,却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笔墨,揭露现实生活的病痛与不安。

读者可以在这部内容丰富的小说里,看到固有的、无法回避的悲剧现实,从而得到心灵的慰藉。小说以英雄的姿态,大口吞咽下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痛苦,让读者鼓足勇气勇敢面对。书中浓缩的美感,可以唤醒读者丰富的情感。所有这些都是小说《蒂博一家》的特征。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三个:父亲和他的两个儿子。小说用一种特殊的技巧介绍了父亲的背景和责任,在表现两个儿子和小说中的许多配角时,则采用了喜剧的方式。作品没有做任何铺垫,只是通过对话描写,便将这些人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就如同我们眼前正上演着一幕精彩逼真的舞台剧。读者能十分迅速地从中找到能引起自己共鸣的内容。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作者在语言和行动方面刻画了主角形象,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分析,使读者受益良多。然而,马丁.杜.加尔并没有满足于这些。他指出,思想、感情和意志在没有被说出口、没有变成切实的行动之前,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有时,像习惯、虚荣心这些外在的因素,甚至仅仅一个笨拙的举止,便足以改变态度和个性。这些全靠作者通过分析人物后从侧面烘托来完成。马丁·杜·加尔用绝妙的文笔描写了思想和行动之问的这种关系。马丁·杜·加尔在刻画人的性格的艺术方面做出了最独特且最重要的贡献。从审美观点来看,这并不总是优点,因为假如分析的结果和故事的结果根本没什么关系,那么,分析便会显得累赘。

作者在描写父亲的性格时便用了这种内省的手法,但父亲的性格并不复杂。小说一开始,他便登场,整部小说中他的性格表现得很完整。他依然生活在陈旧的观念和价值当中,眼下生活中的事情,根本无法改变他那根深蒂固的想法。

他是上流社会中产阶级中的一员。他十分看重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是教会忠实的仆人和慷慨的慈善家。但是他其实像生活在自己的上一代人中间,这让他和自己的下一代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但这种冲突,却并不常让他和儿子发生争吵。因为老人觉得自己身份尊贵,自己的观念无懈可击,他觉得自己根本没必要和儿子们争论。因此,父辈和儿子之间的对抗,作者并没有花费太多笔墨来展现。

老人十分顽固,他从没想过要改变自己。他坚信自己的任何做法都是无可挑剔的,无论是谁的说法都没法动摇他的观念。这种性格,让他对未来自己深陷孤独的悲剧丧失了预见和知觉。

而作者却采用了喜剧的手法来处理这种性格。在他弥留之际,对自己的命运感慨万千,不由自主地将自己最深的情感流露于外,这是因为面临死亡,长期忍受的苦闷终于得以纾解。这种情感,虽然细微到难以被人察觉,但作者细致的描写仍旧让读者感动。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在这个瞬间发现并展示出了老人内心深藏的情感。

……

小说中出现了一段插曲,与这段动荡的社会现实形成对比,那就是雅克与昔日恋人的重逢。数年前,年少的他不顾一切地爱上了这个女孩儿,几乎为了她放弃了所有。这次重逢,爱情之火重又燃起,尽管这是一段短暂的插曲,但足以为小说蒙上一层具有悲剧美感的面纱。

雅克对政治的全部幻想被宣战的布告骤然击碎。他陷入无限绝望中,但很快又为自己重新创造出新的梦想,他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巴黎,离开了他深爱的姑娘。

和中学时代逃离学校一样,雅克又一次开始了冒险活动,两次行动都同样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和缺乏现实感的烙印。他果敢地在瑞士印刷了许多反战言论,但行动很快就结束了,原因是他搭乘的飞机坠毁了,不但所有的印刷品被烧光,还致使雅克全身烧伤,坠落在了撤退的法国军队中问。此时,他那战败的屈辱感已没那么强烈,折磨他的反倒是肉体上难以忍受的痛苦。最终一个实在不愿拖着这个倒霉鬼继续前行的同胞,用一颗子弹帮他结束了痛苦。本来他就认为这个从天而降的人是间谍。

对于这个悲剧的处理,作者采用了一种辛辣的讽刺的笔触。但是他讽刺的并不是小说的主角,他是想说明,一个抱有理想主义的人,在面对残酷的现实时,势必会痛苦受伤。由此看来,马丁·杜·加尔的辛辣反倒没什么不合理。整部作品结构严谨、思维缜密,但整个插曲的叙述却是冗长细密的,甚至影响了作品的连贯性,琐碎得几乎到了让人难以接受的地步。

雅克·蒂博这个英雄主义式的人物,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个沉默寡言的人,有着高洁的品性和让人瞩目的沉静。他意志坚强,勇气可嘉,这些品性都足以震撼人心。作者用强有力的语言,精确细致地刻画了雅克这一形象。马丁·杜·加尔对人类灵魂做出了愤世嫉俗的、锐利的分析,这种分析极其细致精准。整部作品都洋溢着作者对理想主义的崇敬之情。

内容推荐

马丁·杜·加尔著的《蒂博一家(共4册)》,小说的背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容横贯第一、二次世界大战,通过对两个信仰不同的家庭的描绘,表现了两代人的冲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社会的基本状况,揭露了战争造成的种种悲剧,歌颂了雅克这样的反战英雄。作品中人物的悲剧紧密地与历史相连,通过人物的个人悲剧深刻地提示了当时人的冲突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很多基本问题,这部反战小说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使这部巨著有很强的认识价值。

编辑推荐

马丁·杜·加尔著的《蒂博一家(共4册)》,书中的人物是同一个家庭的三个成员:父亲和两个儿子。父亲一直停留在后面不著的地方。他的被动角色是用特殊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这个被动角色的作用是重要的、有量的。两个儿子和作品中许许多多次要人物则是以戏剧性手法表现的。在故事里没有得到任何预先的解释,这些人物就出现在眼前,像活着那样地行动着、说着话。作者详细面地给描绘了背景。读者必须迅速地把握住他所看见和所听见的一切,因为生命的节奏不论在哪儿都在随心所欲地和不规则地跳动着。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0: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