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井植薰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影响力是强大的,是通过自己持之以恒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他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很好地带动了广大员工,为企业注入了一股自觉提前上班、延后下班的积极工作风气。
相比之下,有些管理者不具备强大的影响力,而是凭借职位赋予的权力去要求员工做这、做那,员工表面上服从,内心却是一百个不愿意。在这种情况下,员工被动、消极地对待工作,又怎么保证工作质量呢?所以说,影响力比权力更可靠,因为影响力可以由内而外地影响员工,而权力只能影响员工的行为,却无法影响员工的思想和内心。
除了行为能给领导者带来影响力之外,领导者的思想和品格也能产生影响力。有人甚至把领导者的思想归为影响力的第一源泉,例如,那些思想境界高远、对复杂问题有独到判断力的领导者,往往会带给下属们深深的影响力。还有那些具有某种闪光的品格的领导者,如懂得换位思考,具有强烈的同情心,懂得宽容待人,在处理危机时沉着冷静、果敢刚毅,这样的领导者也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有一部电影叫《葛底斯堡》,它讲述了美国内战时期的一次重大战役——葛底斯堡战役。电影中,有个片段展现了张伯伦上校如何对待逃兵。
当时部队里有一批士兵出逃,被抓回来之后,一个逃兵代表抱怨:“我们已经做了很多贡献,但是却受到了虐待,我们厌恶战争……”面对这一情况,张伯伦的部下劝他用手中的权力,严惩甚至枪毙这些逃兵,但是张伯伦没有这么做。
张伯伦先是向逃兵们阐述了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如果北方军失败了,那么我们就会失去最宝贵的自由。”然后,他承诺给他们机会选择去留,同时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最终感化了逃兵,使他们心甘情愿地重返战场,并且斗志昂扬地上阵杀敌,最后取得了葛底斯堡战役的胜利。
影响力使人发自内心地臣服,权力至多使人屈服,迫于无奈的屈服,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更强烈的反抗。只有心甘情愿地臣服,才能让员工死心塌地地追随领导者。因此,领导者的影响力比权力更可靠。
另外,领导者的知识也会增强自己的影响力。著名的医生、教授、工程师j科学家、技工等等,他们在自己的行业里,都会给下属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因此,身为企业的领导者,如果你想让自己具备更大的影响力,除了增长知识、提升品格、提高思想方面努力,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
(1)以身作则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些都说明了身教重于言传的道理,对管理者来说,一个简单有效的身体力行,很容易影响下属。有些管理者经常在下属面前高谈阔论,却没有为下属做好榜样,何谈影响力?
P4-5
第一章 “无威”不治:带好团队从树立权威开始
1 影响力比权力更可靠
2 虎气不足,猴气有余,成不了好领导
3 令出如山,有令必行
4 任何时候都要显得从容不迫
5 精心挑选左膀右臂
6 不要神化自己,偶尔暴露自己的缺点
7 带人要刚柔并济,做领导要软硬兼施
第二章 管人管事,管到心里去
1 是做“大哥”还是做“领导”
2 好的管理者必须是一个心理大师
3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4 知人善任,别让千里马去拉磨
5 欣赏能力比自己强的下属
6 绝对不能开空头支票
7 越是危机,越不能轻易抛弃员工
第三章 沟通的绝招——多用建议,少用命令
1 管理之道,在于把握员工的心声
2 坚决不搞“一言堂”
3 即使手握真理,也不要咄咄逼人
4 包容下属的“狂妄”意见
5 慎重对待下属的“小报告”
6 员工的“真话”,不一定是真知灼见,但一定是肺腑之言
7 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下属的角度思考问题
第四章 激励的绝招——以人为本,感情投资
1 有效的激励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能力
2 不同的员工要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
3 别忘了,员工多数时候需要以薪换心
4 关于股份制、分红与年终奖
5 激励员工的五项原则
6 把握好激励员工的“生命周期”
7 感情投资是一本万利的无薪激励
第五章 批评的绝招——批评与问责,对事不对人
1 没有什么比批评更能抹杀一个人的雄心
2 批评时要力争做到心平气和
3 允许下属犯“合理”的错误
4 批评和训斥的场面话要拿捏好
5 巧妙暗示比直接批评更有效
6 “胡萝卜+大棒子”,让下属自己认错
7 发过火要做好善后工作
第六章 授权的绝招——管头管脚,但不要从头管到脚
1 事必躬亲,没有当领导的命
2 走出办公室,总经理才能施展开拳脚
3 有益的情报90%来自于公司之外
4 合理授权,给员工足够的空间想象
5 科学分配任务,下放权力要找对人
6 授权之后不忘检查,监控并不代表不信任
7 授权收权,要做到收放自如
第七章 考核的绝招——公平公正,不煮“大锅饭”
1 公平考核,让每一个员工放心
2 平均不等于平等,绩效考核追求差异化
3 考核要注重实效,不要只做表面文章
4 考核一定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
5 千万不能感情用事
6 不能把资历同能力画等号
7 不淘汰平庸的员工,是对奋斗者的不负责任
第八章 如何解决员工的矛盾与冲突
1 解决员工冲突的6种方法
2 处理员工不满情绪的3大步骤
3 争议面前,做一个公正的裁判
4 给员工一个心理“泄洪口”
5 既要会唱红脸,也要会唱白脸
6 有些矛盾“冷”处理更好
7 对于不知好歹的人不必一味退让
第九章 如何应对员工的“跳槽”
1 容才留才,防止“跳槽”
2 应对员工“跳槽”的6大对策
3 挽留优秀员工的5大原则
4 建立合理的人才约束机制
5 如何体面地辞退不合格员工
6 辞退员工的3大面谈技巧
7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解聘员工
第十章 如何建设一支打不垮、挖不走的团队
1 团队建设就像揉面团,越筋道凝聚力越强
2 传递正能量,激励员工创造奇迹
3 用目标和利益把团队成员紧紧绑在~起
4 不要轻易许诺,难以实现的诺言比谣言更可怕
5 不要喂得太饱,否则他们就没有了奔跑的欲望
6 把“家人意识”融入到团队管理中来
7 以文化凝聚人心,让团队文化融入每个人的血液
带团队就是管人、管事和管物,是企业管理永恒不变的三大课题,其中以管人最难、最复杂。因为人才是事业之根本,有了人才是一件好事,但还要会管,还要会用。如果不会管人、用人,即便你手里有范增、韩信这样的人才,你一样难逃乌江自刎的命运。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单位或企业也是如此。因此,干百年来,如何管人都是各级管理者所关注的。
如果说选人能体现一个管理者的智慧和才干,那么管人、用人则更能体现一个管理者的权威与魅力。成功的管理者往往是成于管人,失败的管理者往往是败于管人。对一个管理者来说,如果他能管好人,往往能把企业经营得风生水起;如果他管不好人,往往会把企业搅得鸡犬不宁。
为什么管人如此重要呢?因为企业内所有的工作都要由人来完成。管好了员工,员工才会表现出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才会认真负责地对待工作,才会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协作,从而高效、完美地完成领导者下达的工作任务。所以说,管理的核心就在于管人,只要管理者搞定了员工,那么搞定工作就不成问题了。
一个管理者的志向再怎么远大、战略再怎么英明、决策再怎么富有智慧,。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才替他去执行、去实现,那么一切都是空谈。对管理者来说,你凭什么让员工为你卖命呢?这就要求你掌握管人的绝招。著名管理大师、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说过一句名言:“最好的管就是少管。”他推崇简单化的管理模式,建议管理者多放权、少管制,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怎样才能实现简单化管理,怎样才能管得少呢?答案就是掌握管理员工的几大绝招。首先,管人要管心,让员工真心拥护你,他们才会忠心追随你,这是成功管理的基本前提。接着,管理者可以从树立威信开始,努力打造自身的影响力,因为影响力比权力更可靠,管理者可以定下规矩、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给员工最基本的约束。
管理者应该掌握激励的智慧和批评的艺术,让员工的潜能得到激发,才华得到施展。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管理者可以让员工释放更大的潜能。有效的激励可以让企业不用下血本,一样可以赢得员工的芳心,让员工忠心耿耿。
要想管好人,管理者还要重视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的意义在于尊重员工的真实劳动成果,不煮“大锅饭”,实现公平竞争,让员工真正意识到“多劳多得,有付出就有回报”,从而从内心深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要想管好人,管理者还要善于打造无坚不摧的团队。因为这是一个合作的时代,个人英雄不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团队制胜才是值得骄傲的荣耀。管理者作为企业的带头人,只有带好了头,才能让团队成员凝聚在一起。 要想管好人,管理者还要善于化解企业内部的矛盾与冲突。解决员工间的矛盾冲突是管理者的一项基本职责,只有公平、公正地解决员工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才能让团队保持和谐的氛围,保证团队的高效运转。
当你掌握了这样几招管理方法,那么即便复杂的管理工作也会马上变得简单轻松起来。在你感到轻松的同时,由于你管得少,员工也会感到轻松快乐,员工在工作中会表现得更好。这就是简单的管理之道,也是经营管理的制胜之道。
《带好团队就用这几招(精)》由志朝著。团队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带人,正所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团队中,管理者就是火车头,管理者是否懂得带人,直接关系到团队这列火车的奔跑速度,直接关系到团队的战斗力。业绩不是一个人干出来的,而是管理者带领众下属拼出来的。如果你能成为一名善于带领团队的管理者,那么你离事业的成功就不远了。
★如何管住下属的心?
★是巧妙带人还是费尽心思管人?
★如何将庸才变为干将?
★如何把身边的平凡人变为得力助手?
★如何与下属良好地沟通?
★怎么使自己成为正真的权力拥有者?
★如何让你的管理事半功倍?
★如何打造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团队?
★如何让你的团队良性运转?
★怎么让自己的下属心甘情愿地追随你?
★给你一个团队,你会管理吗?
★令出如山,怎样让自己的命令不打折扣?
会带人,带出一群“狼”;不会带人,带出一群“羊”带团队就是带野心、带梦想、带欲望、带状态。
志朝著的《带好团队就用这几招(精)》告诉你平庸团队到精英团队的带人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