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第4版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作者 (美)加里·R·卡比//杰弗里·R·古德帕斯特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思想背后的力量

世界上任何伟大之成就都离不开激情。

——黑格尔

帕斯卡将理性与情感之间的关系称为“永恒的战争”。如果我们像帕斯卡所描述的那样看待情感,认为是与理性争斗的对立面,那么我们就塑造了一个危险的敌人;相反,如果我们将情感看做是一种合作力量,我们就会得到一支威武之师。

在理性外表的掩盖之下

我们的经验证明,如果我们和一群高智商、成功人士一起工作,比如和大学教授、耶稣会士、企业首席执行官等一起工作,这种工作经历在主观和客观上都会需要活跃的思维。多数时候人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通常而言,这种“知道”是一种情感),然后他们通过理性推理使自己或他人确信,他的这种需要是好的。我们很少遇到有人用客观的、充满数据的大脑来分析大多数情况,并且为了作出长期性的决策这种人要照顾各种角度、考虑各方面的利益。荒谬的是,那些自称自己最客观、总是基于事实作出决定的人,往往是最不了解自身的人。他们的情感被自我掩盖了,这种被掩盖的情感一旦作用起来也许更强烈,也更危险。

需求和欲望与价值、信仰、偏见和道德等紧密相关。这些基本观念通常是在早期生活中初步形成,由父母教诲,经过同龄人修正,最终牢固地确立起来。尽管判断这些基本观念的理性一直在为大脑服务,但是,理性往往不是我们持这种价值、信仰、偏见和道德的原因;情感才是我们持这些观念的原因。思维和情感都起作用。思维对隋感会产生巨大影响,以至于改变人们思考事物方式的认知疗法是塑造我们情感的一种卓越方式。幸运的是,我们经常能够意识到我们的思维,因而有能力调整它们以及它们对我们情绪的影响;然而,我们经常意识不到我们的情感,因此,我们需要对情感作出定义和处理。我们的情感就像岩浆,蛰伏于地下并能形成喷发的火山。

语调之重要性

我们情感的力量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它可以改写我们所传递信息的内容。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语调表达出真实的意思;相反,词汇内容不顾及语调的情况却很少见。如果有人不喜欢我们,那么,他们即使想传递友好的声音,表达出来的也是一种带有厌恶情感的语调。我们可以听出来。如果有人不爱我们而又声称爱我们,我们是可以通过语调辨别出来的。如果我们的朋友很悲伤,而当我们问“你还好么”时,还是回答“很好”,我们可以听出慢慢低沉的语调。语调是不容易撒谎的。测谎仪已经被司法领域使用,它是通过检测语调轻重来测试这个人是否在撒谎。

语调显示出我们对一个事物或一个听众的态度。如果我们厌恶我们所谈论的话题(也许是蜈蚣或者蝮蛇),那种厌恶之情会通过语调暴露无遗。如果我们对我们的听众或者观众持一种高人一等、傲慢、蔑视的态度,那么,这种态度也会在我们的语调中有所显现。

令人惊讶的是,这种语调的真实性甚至会通过我们的写作显现出来。我们曾经要求在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的13名优秀学生写出诚实的立场书,而另外13名优秀学生写不诚实的立场书。命令“不诚实”的那一组要像他们确实相信自己的立场那样写作,使用那些应具有该立场人士的词汇和观点;简而言之,“不诚实”那一组的任务就是把谎撒得越像越好。所有的26份立场书被其他四名学生一一阅读,这四位学生对立场书作者的真实立场毫无所知。阅读者的任务就是判断这些立场书是诚实的还是不诚实的。104份判断(26×4=04)中,只有两份是不正确的。的确令人吃惊,超过98%的人都能够察觉出文章的真实语调(或语气)。因此,即使在写作中,语调(或语气)也能够清晰地显示出传递的信息。所以,在理解他人的想法时,语调(或语气)的作用变得非常重要;同样,我们需要与自己的语调相协调,使我们的想法和我们的谈话、写作相匹配。如果我们的情感和思维相一致,那么,我们表达的信息就会传递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P121-123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让读者仿佛经历了一次精彩的旅行,在旅途中要克服思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障碍,而这本书则帮助读者决定是保留这些障碍还是破除这些障碍。如果是后者,这本书就如何破除这些障碍给出了很好的指导方法。”

“这是一本杰作,对我的批判性思考的课程很有用。这本书使我了解自己,以及如何达成我的目标。”

“独到的视角,新颖的观点。”

“这本书能开启人的智慧,我已经把它列为我的必读书目之一。这本书就我们如何思考给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后记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计划翻译出版的“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中的一本。这部书在美国颇受读者欢迎,短短十年间便再版了四次之多。通过试译,我有幸得以成为本书的译者,翻译合同规定,要在4个月之内完成该书翻译工作,任务异常艰巨,再加上在此期间还要去台湾访学半个月,使得时间更为紧迫,于是每天至少工作14个小时,坐在电脑前一直翻译而忘掉吃饭、锻炼之情形常有之。但丝毫没有疲惫之感,因为该书内容之新颖、知识之丰富以及论证之严密,使我受益良多,惊喜连连,翻译此书实乃自我学习之过程,恰如孔夫子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翻译过程中,遇到疑惑之处,便请教相关专家和老师,洞悉乖戾于涣然冰释之前,修改错误于问题乍现之时,此亦翻译之幸事一件矣!

本书的翻译离不开以下几位朋友的鼎力支持与帮助,他们是正在哈佛大学哲学系科学哲学专业留学的陶孝云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研究逻辑学的李慧华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许春梅博士,还有我的同门师妹,人民出版社的武丛伟编辑。他们的英语水平颇高,在文字翻译和校对方面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指导,在此特别表示感谢。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大椿教授欣然为本书中文版作序,刘教授乃当今科学哲学界的学术泰斗,科研和行政工作异常繁重,此次能拨冗为本书译文撰写序言,令人感佩不已!

感谢人民大学哲学院葛晨虹教授的引荐,使我有幸得到本书试译的机会。亦感谢人大出版社杨宗元老师和唐奇老师的支持和帮助。责任编辑费小琳老师对译稿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工作,从而使译稿更臻完善,另外王莹编辑也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劳,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当然,还要感谢业师肖群忠教授以及同门师兄弟,本书翻译的顺利完成与他们的关怀和支持是分不开的。此外,家人亦为我提供了无私的支持,由于翻译工作紧张非常,照顾家庭的重任就落到了贤妻班运华的身上,忙里忙外,辛苦异常。妻子上班之时,就由我的母亲帮忙照顾小孩,慈母已近古稀之年,未享清福,还要为我解忧排难,内心为此一直惴惴不安。

因本书的篇幅较大,书中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不很熟悉的内容做了部分删减,如“美国人的一些普遍信仰”、“语言、思维中媒介”一章中关于“英语之力量”,以及最后的索引,所删内容将放在http://www.crup.com.cn/djbooks这本书的网页上。同时在思维挑战练习中,个别练习也换为中国读者更熟悉的内容。

由于水平有限,尽管本人已勉力而为,译文亦经反复推敲,但仍不免有纰漏之处,敬请各位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邮箱:hanguangzhong@ruc.edu.cn。

韩广忠  2010年1月1日

于人大品园

目录

第一章 何为思维

 为何要思考?

 何为思维?

 交流:思想之镜

 思维谬误

 我们的文化遗产

第二章 源于个人的思维障碍

 文化熏染

 自我观念

 自我防御

 自我服务偏差

 自我期望的角色和模式

 情感影响

 寻求认知一致性

 压力

第三章 感觉

 从感觉开始

 感觉之力量

 感觉之欺骗性

 感觉之敏锐化

 强大的听觉能力

第四章 大脑和记忆

 奥秘之所

 思维和大脑

 思维和记忆

第五章 语言:思维之媒介

 语言和人脑

 语言和社会

 语言之隐喻性力量

 语言之局限

第六章 情感

 情感与思维

 文化背景

 思想背后的力量

 情绪控制

 激发话语表达

 激发文字表达

 对话题和听众产生的情感

 观察情感

第七章 创造性思维

 何为创造性?

 隐喻性思考

 创造性思维之种类

 谁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之条件和局限性

 开始创新

 诱发创造性

第八章 组织

 秩序之起源

 自然—精神秩序

 精神秩序

 组织之步骤

 秩序之运用

第九章 逻辑思维

 演绎思维:三段论

 直言三段论

 日常生活中的三段论与省略三段论

 直言三段论中的推理谬误

 直言三段论之规则

 假言三段论

 选言三段论

 有效换位

 非形式演绎谬误

 归纳思维

 类比论证

 因果论证

 非形式归纳谬误

 其他推理谬误

第十章 科学思维

 科学方法

 科学之经验本质

 科学与理解人类本性

 理论证明

 可控实验

 准实验性研究

 非实验性研究

 偶然之作用

 实验者偏见

 伪科学

第十一章 说服式思维

 何为说服?

 说服之道德规范

 思考:我们受何物所左右

 思考:打动我们听众的因素

 组织说服

 自卫,以免被谎言说服

第十二章 问题求解

 界定问题

 清除障碍

 生成问题解决方案

 选择解决方案

 评估解决方案

第十三章 评价

 思维检验之必要性

 思维基础之检验

第十四章 决策与行动

 为何行动?

 决策

 行动

 行动之后

第十五章 继续思维的挑战

附录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序言

广忠君对科学哲学之研究颇有兴趣,攻博期间曾听过我的课,亦算有师生之缘。他两年前就翻译过牛津大学通识教育读本《科学哲学》,文、意俱佳,已在译林出版社出版。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引进了几本美国用于通识教育的哲学书,其中一本就是《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本书的前一版),并且公开招聘该书的译者。由于兴趣使然,他去应聘,与其他一些竞聘者同时进行了试译,最后竞通过考试,取得了该书的翻译资格。为了高质量地完成翻译任务,他前后独立翻译了两遍,并将两次译稿一一对照审核。此外,还就许多问题及时请教业界行家,又通过邮件与美国的该书原作者进行了交流。最后,还请科学哲学界的同仁校对了一遍,按时向人大出版社提交了译稿。

现在,广忠君找到我,希望能给他的译作写一篇序言,为该书增加一些佐料。我读了一遍译文,觉得的确是一本有特点、有价值的书。

该书属于对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思维进行了跨时空的多学科探讨,以图全面地剖析思维之意义、成因、结构以及提高思维水平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为增强人们的思维能力提供有效的指导。该书采用了大量与思维有关的最新科研成果,内容翔实,并且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其中特点之一是在书中安排了三百多条思维挑战练习,以帮助读者提高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再者,译作亦语句流畅,形式活泼,通达易懂,寓大义于微言,实乃一部翻译之佳作。

有鉴于斯,欣然写了上面一些话,供读者选书时参考。以为序。

刘大椿

2010年初春

于人大宜园

内容推荐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思维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因素影响你的思考?认识思维,不仅要认识你的大脑,还要认识你的心理情感,认识你生长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

如何让你的思维清晰、准确、丰富,并能不断探究新的知识?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如何让思维符合逻辑?如何通过批判性思维使你做出正确的决策并有效地行动?

加里·R·卡比、杰弗里·R·古德帕斯特著的这本《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第4版)》通过跨学科研究,从多个层面剖析思维之意义、成因、结构,以及提高思维水平的策略和方法。其主旨是要帮助我们更加积极有效地思考,而并非引导我们去研究思维。所以,无论是对于学习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本科生,本书都应该成为他们开始大学生活的第一本书。这本书中学生也读得懂,很多章节不仅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帮助他们确认自己适合学习的学科。

亲爱的读者,我们想请你阅读这本书,一起来挑战你的心智,增强你的思维能力。

编辑推荐

加里·R·卡比、杰弗里·R·古德帕斯特著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第4版)》是一本有关思想的书。如果我们开始让思想变得更加活跃,就会出现一些令人惊奇的变化。我们能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有更多的选择,我们能辨认梦境与现实、空想与希望,我们能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更加果断,我们还能在与其他思考者对话的时候变得更有说服力。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2: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