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晚熟时代(好的人生开始于你不再拒绝长大)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王浩威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家族摆中间。自我放一边

柳先生是我在台大门诊遇见的个案,不像一般同年纪的男性,我总是要花好大的劲才能卸下他们的雄性盔甲,柳先生则是一下子就进入状态了。

严格说起来,不该说柳先生是青年,更不是青少年。

三十八岁,已婚,有两个就读小学的儿子。这样的资历应该是中年,至少是想抓住青春尾巴的前中年人。

他因为酗酒问题来找我咨询。

柳先生开始谈他在公司里和家族长辈的冲突,谈自己忙不过来的混乱生活,谈自己的太太如何不愿参加大家族的聚会。

这些话题看起来有些私密性,似乎柳先生一下子就信任我了。只是太容易来的信任,本身往往可能隐藏极佳的阻抗,是个案潜意识里想转移心理治疗师的重心,不要再做更深入的探索。

柳先生虽然很快地进入这些私密的话题,但他的叙述方式总是轻轻柔柔的;虽说是生活的这一切让他十分委屈,却又说不出这股强大的情绪应有的足够理由。

 好像谈到家族的长辈,你就颇多顾虑,似乎讲多了不礼貌?

 有一次我趁机抛出一句话。柳先生愣了一下。我又继续说:甚至,除了我刚开始的询问,你几乎不曾谈起你离婚的爸爸和妈妈?

 柳先生的爸爸和妈妈都来自显赫的家族,当初父母结婚意味着两大家族的结盟。自然地,离婚也就令这盟约出现嫌隙,甚至是有些暗潮冲突。只不过在台面上,大家还是和和气气。

 作为独生子的柳先生,总是处在两边家族的鼓励之间。这些鼓励大多是相同的,而柳先生也就一一完成了:从美国某常春藤学校毕业,在海外银行工作,两年后又去念美国排名前三名的某大学MBA硕士班,然后回台和一门当户对的女子结婚。

 然而,来自两个家族的鼓励,还是有差异之处:柳先生究竟是要去爸爸家族的事业体,还是妈妈家族的?这对柳先生来说是个头大的难题,酗酒的问题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总之,在复杂的外在家族过程和内在的心理过程之后,他去了大舅的公司担任副总经理。

 当我们的会谈较深入时,柳先生开始抱怨他的爸爸和妈妈。当谈到工作时,他抱怨公司根本没有妈妈讲的那么健全,和大舅意见不同时,妈妈为什么不站在我这一边。而谈到父亲,他怀疑父亲虽然一直表现出很关心的样子,其实内心深处早已因为他的背叛而不理他。

我眼前这一位是三十八岁的企业界高层主管,但我却感觉好像是在接触一位青少年,或者说,将进入少年阶段的个体。因为他所说的我,都是属于家族或父母的;而家族或父母,过去都是他满意而想讨好的,也是他所有行为所依循的指令,直到酗酒为止。

酗酒一开始是因为他不再能够同时讨好两边的家族。而酗酒问题的加重,则是他开始发现父母(或家族)不再像他以为的那么全能或完美。然而,酗酒的开始也是他第一次做出两边家族都不夸赞的行为时。

家族与个人之间的依然纠缠

这些年来,台湾也好,大陆也好,陆续都有人提出华人的心理问题似乎是纠缠在个人和家族之间。

以柳先生的实例来看,如果我们略过他已经三十八岁的这个事实,他的问题其实是一个个人如何从家庭中分化出来。

家庭治疗者可以从他如何因为要平衡父母关系的紧张而成为第三点,整个家庭结构于是成为由他伸出双臂的三角形来分析。这也就是家庭治疗所提的三角化关系(triangulation)。P12-14

目录

辑一 晚熟时代来临了

 消失的小孩

 在家庭与自我间拔河的年代

 是孩子太晚熟,还是一个新阶段的诞生

 是父母不成熟,还是这时代晚熟了

辑二 我的未来只是梦

 年轻人需要更多的信任,不是只有担心

 上一代的好,成为这一代不可承受之轻

 不知节制的疼爱

辑三 新时代,父母不懂的新困境

 自信心,果真以父母的成就为基石?

 一位女资优生自杀之后

 这世界的性格愈来愈外向了

 大家来跳舞

 流浪在新世界的异乡人

 从留学谈尊重

 面对未来需要执行的毅力

 生活在不确定的时代里

辑四 焦虑的父母,偏差的教养

 父母共同的噩梦:孩子如何成功?

 贫富差距带来的两种家庭

 大人的行为是最有影响力的教养

 别再说“我是为你好

辑五 父母要像一座山,自在地存在着

 年轻人要学会独立成长

 父亲是一座山

序言

我所认识的浩威

认识浩威四分之一个世纪了,到了一个想了就会心慌的年限。

二十五年前,我任住院医师第一年的尾声,小小的医师办公室弥漫着期待、焦虑及欢喜的氛围。新一年的住院医师已经报到了。最重要的是,当中有位知名的帅气诗人。

几天后,在一个盛夏闷热的星期三早上,第一次见到浩威。

为欢迎他大驾光临,我们早已好奇地翻阅了浩威学生时期的一些作品。对于才子医师的降临,我们这些学长、学姐张大了嘴及眼睛,好奇、崇拜,也莫名地偷偷景仰爱慕起来了。

他是一位存活在与我们完全不同世界的人。

浩威来了,我们才知道,原来书桌上的文具摆设要清一色的黑或白。其他的颜色,放着,就是碍眼。我们也有机会学着欣赏简单的黑咖啡所散发出来的草味。

因为浩威,Suzanne vega悠悠的清唱,开始陪伴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值班的夜晚。浩威谈Lacan、阅读Fromm、讨论Jung这些有着神秘外国名字的作者的文字或是趣闻。浩威爱读书,几乎到了上瘾的程度。

从年少轻狂的年代开始,浩威就这样细细品味着人生,细嚼慢咽地过着都市中的波西米亚生活。当然,浩威也会和我们一样,在七点半的晨会中昏睡过去,或是在星期三的教学日浑浑噩噩心猿意马急就章地敷衍一番。

他终归是个诗人。对于许多事情,虽然他总是在其中,却又是远远地站着。他希望被注意到,却害怕被了解。

认识浩威久了,逐渐了解他之后,就被他的毅力、冲劲及执行力所摄住。他做了一些当年所有有为有守的医师不会做的、离经叛道的事;离开人人称羡的台大医院,甚至是离开了医学中心的体系。或是,以医师的身份担任起专职的执业心理分析师,同时经营出版社,以及永不停息地旅游及创作。

他选择离开医师传统的舒适圈,挑战、创新、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王国。

我们看着他,以过人的毅力及勇气,逐梦、筑梦。

浩威执业以后,开始有系统地整理诊间的案例。他总是以冷静旁观者的身份,娓娓道来一个又一个生命故事。

这一本书延续了浩威过往类似书籍的特色:将艰巨冷僻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千变万化的实例,用流畅温和的文字,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这一次,他借由行医当中的个案经历,佐以或是社会学,或是心理学,或是精神医学的知识,以比一般类似书籍更全盘思考的角度,去探讨孩子及他们的父母所面临的困境。借由浩威的博学多闻,我们得以从更宽广、更人文的角度去思考这些社会现象。

然而,这一本书又与浩威过往的创作有着极大的不同。

经由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大量阅读累积的知识,浩威在分析这些个案或是解析现象时,已经树立起他个人独到的见解及风格。

在这本书中,浩威展现了一位成熟及优秀的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的敏锐及智慧。

这本书最让我动容的,也是当了浩威多年朋友最欣见的,是我在书中终于读到他的自在及释怀。他已经可以放下盔甲,坦然地聊自己,也可以带着虽然还是遗憾及忧愁,却勇气百倍的心境,回过身子去拥抱记忆里的父亲。

那个曾经是远在云端的诗人医师,以他洗练多年的人生历练,呈现给我们一本值得一再咀嚼的好书。

林口长庚医院儿童心智科主治医师张学岑

内容推荐

面对住房、医疗、教育的压力,年轻人开始变得缺乏安全感,恐惧独立,不想过早结婚生子,依赖心强,希望随时可以有人帮忙来满足他们的任何需求即使赚了很多钱,也不等于真的实现了心理层面上的成长。《晚熟时代》想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时代,以及在这个时代里辛苦挣扎的年轻人和父母们。

王浩威先生在本书中从十个角度入手,从自己的心理诊疗室里每个个案的故事,放眼至整个中国,到整个世界,再到这个时代,在时代背景下探讨关于远离亲缘、成年涌现期、社会兴趣、自我探索、社交成本、责任与焦虑等众多在走向心智成熟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承受着太多压力而不想长大的年轻人们,开出了暖心而充满希冀的处方笺。

编辑推荐

台湾心理学界总舵主王浩威集合二十余年心理咨询经验的代表作《晚熟时代》!从小小的心理诊疗室,放眼到整个时代,面对来自住房、教育、医疗三大压力的年轻人,已经步入了晚熟时代!武志红称其观点伟大,曾奇峰高度评价说如果不是和王老师成了朋友,我希望王老师能成为我的心理治疗师!

  一个真正的心理学家,不仅是咨询室里的治疗师,而会去关注形成每个个案的社会因素。武志红在谈到这本书时如是说。王浩威同武志红一样发现了这个时代的晚熟现象,但他从未批判年轻人,而是对年轻人充满了人本主义的关怀。

本书针对远离亲缘、心理落差、无安全感、社会兴趣、经济压力、社会地位、不想结婚、情感绑架、低价值感、成年涌现期等十个角度十个问题和背后的问题,逐一回答,引导年轻人实现心理层面上的成长,指明在晚熟时代的突围之道。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0: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