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国记事(徐铸成回忆录)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徐铸成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我采访蒋介石

我于1927年跨进新闻界的大门,开始在北京国闻通讯社当记者,兼为天津《大公报》采访新闻。那时,北京还在“安国军大元帅”张作霖统治下,而南方则由国民党在南京建立政权,直到1949年他被迫退往台湾,我以记者身分,看到他从兴起到瓦解的全过程。

但在我采访政治新闻的初期,主要是跑太原、广州等地,采访反蒋的内幕新闻,一次也没有去过南京。在国民党的“三巨头”——蒋(介石)、胡(汉民)、汪(精卫)中,只和后来成为大汉奸的汪精卫谈过三次话。蒋介石则仅在采访的公开场合见过屈指可数的几面。

第一次见面是在1928年。那年国民党革命军北伐,“底定平津”。在此以前,日军为破坏北伐,悍然出兵侵占济南,造成“五三惨案”,屠杀我军民以万计,外交交涉员蔡公时遇害。

蒋为了“完成统一大业”,首次偕新婚不久的宋美龄夫人到甫改名为“北平”的北京。

他们的专车为了避开济南——还在日军占领下,从徐州折入陇海线,再由平汉路北上。

他们到北平那天,我随记者群前往采访。西车站——前门外平汉路车站前已搭好彩牌,车水马龙,欢迎者包括平津卫戍总司令阎锡山、北平政治分会主委张继等云集,自不必说。专车驶进站台,在欢呼声中,蒋手挽新夫人下车,检阅仪仗队,然后出站登车直驶北京饭店。

当年蒋还是一位年轻的总司令,蓄有短髯,军装外披着一贯的黑披风,风度翩翩,与新夫人恰是一对“神仙眷属”。

我在国闻社发了简单的新闻。当时,新闻界最活跃的“时闻社”社长管翼贤(后当汉奸)却着意描述宋美龄穿什么旗袍,着什么鞋,连他们坐的汽车号码也加以发表。他还买通了北京饭店五楼的侍役,蒋何时入睡,何时偕夫人外出,何时某要人谒见,谈了几分钟,都向他报告,时闻社按日发表了蒋的“起居注”。

第三天,蒋在北京饭店举行记者招待会,我又见了他一面。他出场时怒气冲冲,开头就说:“北平是几代古都,封建传统很浓厚,希望新闻界勿沾染旧习气,对女人评头论足的坏习惯是最要不得,这是对女性的侮辱……”“训斥”了一番后,没有多谈他此行的计划,只简单说要敬谒总理灵柩,告慰总理在天之灵。记者们也噤若寒蝉,不敢提什么问题。招待会就匆匆结束了。

蒋那次到北平,主要“回目”是西山谒灵,打算率同各集团军总司令及其他重要将领,瞻拜碧云寺中山先生灵柩(那时南京中山陵尚在规划中),表示北伐大业已经完成。但由于他“一念之差”,或者说是“一念之私”,不仅使这一幕几乎无法“上演”,而且种下了以后多年混战的祸根。当时北伐的主力,是靠冯玉祥将军率领的第二集团军,蒋却竭力抑冯扶阎(锡山),不许第二集团军开入平津。几乎所有河北、平、津的重要职位,都安排给了阎系人物;只有北平市长一席,给了冯系的何其巩。冯忿忿不平,先以养病为名,逗留在豫北的百泉,几经电催,又在保定下车,说是要祭扫先人之墓。这样,预定的谒灵日期,一改再改。直至已“铁定”举行的那天,蒋、阎、李(宗仁)等已分头出发西山,冯才出站,乘车匆匆赶到。

最近,我带的复旦大学研究生贺越明同志,从旧报中搜集我过去所写的通讯,编次为通讯选,其中《碧云寺祭灵记》一篇中,有一段写道:“蒋介石总司令首先拾级而登,着新武装,罩以玄色披风,神采奕奕。随后者为冯、阎两将军。阎也着黄呢新军服,上将三星耀目,而冯则依然土布棉军服,一身尘土,脸色微黄,不掩病态。其后为李宗仁将军,青年军人气概。紧随他们之后,则有白崇禧、方振武、贺耀祖、张荫梧、楚溪春诸将军。……祭堂肃穆庄严,素烛高烧,香烟缭绕……”

……

P2-3

目录

辑一 民国人物见闻

 我采访蒋介石

 从交易所到北伐时期的蒋介石

 蒋介石翻云覆雨的本领

 和蒋经国先生的交往

 李宗仁与新桂系

 我所认识的李济深

 记张学良往事

 记百岁老人何香凝

 记李书城

 曹、章、陆

 溥仪、郑孝胥、汪精卫

 20年代的“四公子”

 方振武之死

 重逢王耀武

 何成溶与叶蓬

 王国维与梁启超

 忆钱宾四先生

 叶圣陶先生

 真诚的人真诚的书

 记范旭东

辑二 民国大事见闻

 阎锡山软禁冯玉祥

 阎老西反蒋从假到真的内幕

 “扩大会议”与“非常会议”

 宁粤分裂的趣剧

 内忧外患中的两个“九一八”

 “九一八”前后闻见录

 从“西安事变”到“八一三淞沪会战”

 淞沪抗战及南京失守琐记

 日汪密约的揭露

 白崇禧酝酿“独立”的内幕

 龙云事件补略

 一位隐名的来访者

 ——忆“一二·一”惨案揭露经过

辑三 民国报业见闻

 严宝礼

 执笔一生的张季鸾

 吴鼎昌、钱新之列传

 滔滔万里长江

 回忆杨历樵兄

 忆唐纳

 邵力子与《民国日报》

 一个志同道合的战斗集体

 ——略记解放战争时期的《文汇报》

 我参加《文汇报》的经过

 《文汇报》的摇篮

 和克明的初次较量

 《文汇报》初期的编辑部

 和敌伪针锋相对的斗争

 《文汇报》第一次被迫停刊

 一次“鸿门宴”

 广告·新闻·帮会

 《大公报》在沪出版

 别了“孤岛”

 初期《大公报》编辑部

 国闻通信社和旧《大公报》

 人鬼之间——“孤岛”时期的新闻界

 旅汉回忆点滴

 报业大观

 谈老《申报》

 《新闻报》与汪汉溪

 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

 浅谈《益世报》

 从第一张小型报——《晶报》谈起

内容推荐

徐铸成,中国20世纪著名报人。曾任《大公报》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桂林和上海版总编辑,系上海和香港《文汇报》主要创办人,先后任总主笔、总编辑和社长,是中国现代报业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参与者,亦是民国许多重要人物活动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

《民国记事(徐铸成回忆录)》是徐先生关于1927—1949年民国历史的回忆录,从报人独特的视角,再现了那个动荡却又生机勃勃的年代。

编辑推荐

《民国记事(徐铸成回忆录)》由徐铸成民国时期的采访手记,和新中国成立后所撰写回忆文章,摘编整理而成。这些文章有的已经发表出版,有的还未公之于世。徐老因为其特殊的报人的身份,跟民国时期叱咤风云的军政界人物都有过直接接触,本书除了对一些历史大事件进行阐述外,还大量记录了这些民国时期军政要员的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这些军政要员包括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汪精卫、吴稚晖、胡汉民、李宗仁、王耀武、蒋经国等等。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1: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