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孝经/国学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春秋)曾参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曾参编著的《孝经/国学系列》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在中国社会流传极广,影响至巨。《孝经》共分18章,是儒家十二经中篇幅最短的一部。《孝经》以孔子与其门人曾参谈话的形式,对孝的含义、作用等问题加以阐述。依其内容,18章大致可分为四部分。自《开宗明义章》至《庶人章》为第一部分,共6章,对孝加以概括性论述,并分别对不同地位的人的孝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阐述。这是全篇的宗旨所在,内容重要。自《三才章》至《五刑章》为第二部分,共5章,主要讲述孝与治国的关系,强调孝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其中的《纪孝行章》则专论孝子应做之事,是对一般意义上的孝的解说。自《广至德章》至《广扬名章》为第三部分,共3章,是对《开宗明义章》中提到的“至德”、“要道”、“扬名”的引申和发挥。因此,这一部分可视为《开宗明义章》的继续。自《谏争章》至《丧亲章》为第四部分,共4章。这部分各章之间内在联系不紧密,而是分别以不同题目,对前三部分内容进行发挥和补充。其中,《丧亲章》可视为全篇的总结。《孝经》篇幅虽短,文字不满两干,但内容很丰富,也很深刻。

内容推荐

曾参编著的《孝经/国学系列》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绝对化、神秘化,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道”。

目录

开宗明义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广要道章第十二

广至德章第十三

广扬名章第十四

谏诤章第十五

感应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丧亲章第十八

附录一 劝孝歌

附录二 劝报亲恩

试读章节

诸侯章第三

这一章,是阐明诸侯的孝道,包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在内,所以在上不骄和制节谨度为诸侯孝道的基本条件,是为第三章。

【原文】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译文】

“诸侯居高位而无骄傲自大之气,就不会有被倾覆的危险。生活节俭,慎行法度,财富充裕丰盈也不浪费。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所以能够长久保持自己的尊贵地位;财物充裕,不奢靡挥霍,就能够长久地保持自己的财富。

【原文】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译文】

诸侯能够长期保持他的财富和地位,不让富贵离开他的身子,那他自然有权祭祀社稷之神,而保有社稷。有权管辖人民,与他们和睦愉快地相处。这样的居上不骄和制节谨度的作风,才是诸侯当行的孝道。

《诗经·小雅·小曼》篇中说:“身居诸侯之位,常常要警戒畏惧,谨慎小心地处事,就像身临深水潭边恐怕坠落,脚踩薄冰之上担心陷下去那样。”

评析

这一章是说诸侯的孝道。因为诸侯的权能,是上奉天子之命,以管辖民众;下受民众的拥戴,以服从天子。一国所有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要政,都得由他处理。这种地位,极容易犯凌上慢下的错误。犯了这种错误,不是天子猜忌,便是民众怨恨,那么危险的日期就快到了。如果用戒慎恐惧的态度处理一切事务,那么,他对上可以替天子行道;对下,可以替人民造福,自然可以保持长久的高位,而不至于危殆不安。财物处理得当,收支平衡,库存充裕,财政金融稳定,人民生活丰足,那么,这种国富民康的社会现象,可以保持久远,个人的荣禄,还有什么可说呢?“不危不溢”、“长守富贵”,是诸侯立身行远的长久之计;居上不骄和制节谨度的作风,才是诸侯当行的孝道;戒慎恐惧,才是诸侯尽孝的真正要道。

卿大夫章第四

这一章,是说天子或诸侯的辅佐官员卿大夫的孝道。他们是决定政策的集团,全国行政的枢纽,地位颇高,但不负守土治民的责任,故次于诸侯。卿大夫的孝道,就是要在言语上、行动上、服饰上,一切都要合于礼法,起榜样作用和领导作用。

【原文】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译文】

任卿大夫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制定的合乎礼法的衣服,就不敢穿;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说的合乎礼法的言语,就不敢讲;不是先代圣明君王实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就不敢做。

【原文】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

【译文】

“所以不合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礼法道德的事不做;开口说话不需选择就能合乎礼法,自己的行为不必刻意考虑也不会越轨;于是所说的话即便天下皆知也不会有过失之处,所做的事传遍天下也不会遇到怨恨厌恶。衣饰、语言、行为这三点都能做到遵从先代圣明君王的礼法准则,谨慎全备,那自然德高功硕,不但可保禄位,赤可守住自己祖宗的香火延续兴盛。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啊!

【原文】

“《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译文】

“《诗经·大雅·系民》中说:‘为人臣子的,要从早到晚勤勉不懈专心奉侍天子,尽他应尽的责任。’”

评析

卿大夫虽没有守土治民的重大责任,但为政府的中坚力量,君主诸侯的蜊佐,对政治也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卿大夫之孝,应以拥护其主为第一要素,还应特别注意确保他们的服饰、言语、行动万无一失,才能保守其地位与宗雇祭祀之礼。

P7-11

序言

被称为经典的作品是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灿烂的部分,是经过岁月的磨砺及时间的检验而沉淀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凝结着人类的睿智与哲思。在滔滔的历史长河里,大浪淘沙,能够留存下来的必然是精华中的精华,是闪闪发光的黄金。在浩瀚的书海中如何才能找到我们所渴望的精华,那些闪闪发光的黄金呢?唯一的办法,我想那就是去阅读经典了!

说起文学经典的教育和影响,我们每个人都会立刻想起我们读过的许许多多优秀的作品——那些童话、诗歌、小说、散文等,会立刻想起我们阅读时的那种美好的精神享受的过程,那种完全沉浸其中、受着作品的感染,与作品中的人物,或者有时就是与作者一起欢笑、一起悲哭、一起激愤、一起评判。读过之后,还要长时间地想着,想着……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我们接受文学经典的熏陶感染的过程,接受文学教育的过程。每一部优秀的传世经典作品的背后,都站着一位杰出的人,都有一颗高尚的灵魂。经常地接受他们的教育,同他们对话,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睿智的思考、对美的不懈的追求,怎么会不点点滴滴地渗透到我们的心灵,渗透到我们的思想和感情里呢!巴金先生说:“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品读经典似饮清露,鉴赏圣书如含甘饴。”这些话说得多么恰当,这些感受多么美好啊!让我们展开双臂、敞开心灵,去和那些高尚的灵魂、不朽的作品去对话、交流吧,一个吸收了优秀的多元文化滋养的人,才能做到营养均衡,才能成为精神上最丰富、最健康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有眼光,才能不怕挫折,才能一往无前,因而才有可能走在队伍的前列。

《青少年经典阅读书系》给了我们一把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会让我们结识世界上许许多多优秀的作家作品,会让这个世界的许多秘密在我们面前一览无余地展开,会让我们更好地去感悟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来吧!让我们一起品读“经典”!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7: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