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最早是“皇”和“帝”的合称,分别为两个称号。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遂将“皇”、“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帝号,自此以后,皇帝一词便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了解皇帝们的活动,对了解中国封建历史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艾长青、刘浏编著的《中国皇帝传》汇集了历朝历代的皇帝,并按朝代先后顺序编排,既重点突出,又全面兼顾。
| 书名 | 中国皇帝传/典藏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皇帝”最早是“皇”和“帝”的合称,分别为两个称号。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遂将“皇”、“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帝号,自此以后,皇帝一词便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了解皇帝们的活动,对了解中国封建历史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艾长青、刘浏编著的《中国皇帝传》汇集了历朝历代的皇帝,并按朝代先后顺序编排,既重点突出,又全面兼顾。 内容推荐 中国的皇帝,不管是雄才大略的“英主”,还是成日无所事事的好色之徒;不管是草菅人命的暴君,还是胆小如鼠的傀儡,当他们一坐上“龙椅”,终身成为“封建社会的头子”,并拥有了生杀予夺的至高权力!从统一天下的秦始皇,到命运多舛的溥仪,每位登上龙椅的皇帝,一生拥有浩瀚江山,所经历之事,无不值得后人有所裨益。艾长青、刘浏编著的《中国皇帝传》就是一本介绍中国历代皇帝生平事迹的书籍,内容翔实,图片精美,是读者扩充自己知识储备,学以致用的必备图书。 目录 第一卷 秦汉 第一章 秦始皇赢政 第二章 汉高祖刘邦 第三章 汉文帝刘恒 第四章 汉景帝刘启 第五章 汉武帝刘彻 第六章 汉昭帝刘弗陵3 第七章 汉宣帝刘询3 第八章 汉光武帝刘秀 第九章 汉明帝刘庄 第二卷 魏晋南北朝 第一章 魏文帝曹丕 第二章 魏明帝曹叡 第三章 晋武帝司马炎 第四章 南朝宋武帝刘裕 第五章 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 第六章 南朝南齐明帝萧鸾 第七章 南朝梁武帝萧衍 第八章 汉帝侯景 第九章 南朝陈武帝陈霸先 第十章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 第十一章 北朝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第三卷 隋唐 第一章 隋文帝杨坚 第二章 唐高祖李渊 第三章 唐太宗李世民 第四章 唐高宗李治 第五章 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 第六章 唐玄宗李隆基 第四卷 宋元 第一章 宋太祖赵匡胤3 第二章 宋太宗赵光义3 第三章 宋神宗赵顼 第四章 宋徽宗赵佶 第五章 元太祖铁木真 第五卷 明清 第一章 明太祖朱元璋 第二章 明成祖朱棣3 第三章 明宣宗朱瞻基 第四章 明孝宗朱祐樘 第五章 明穆宗朱载垕 第六章 明神宗朱翊钧 第七章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第八章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第九章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第十章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第十一章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第十二章 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秦始皇赢政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统一天下后,秦王赢政感到“王”的称号无法彰显自己的横扫六国的功绩和无上权威。他觉得自己功兼三皇五帝,决定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号为“皇帝”,并以“制”、“诏”、“朕”作为皇帝专用术语,不许他人使用。于是秦始皇赢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赢政出生在战国时代。居住于关中地区的秦国就是战国七雄之一。赢政的父亲子楚是秦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子楚的母亲名夏姬并不得宠,自身又非长子,所以被作为质子送往赵国邯郸。在邯郸,子楚被大商人吕不韦相中,认为他奇货可居。吕不韦从此为子楚四处奔走游说并为此投入重金,最终通过走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的门路使安国君约定立子楚为合法继承人。赢政的生母“赵姬”也是吕不韦献给子楚的。 当时秦赵两国失和,互相攻伐。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九月,秦兵进攻邯郸,次年九月将邯郸包围起来。第三年,秦将王翦指挥重兵发起强攻,邯郸危在旦夕。而作为质子的子楚处境也危险起来。子楚与吕不韦商讨对策后向防守官吏行贿六百金,逃回了秦国。赵姬母子也在娘家的深密掩藏下,躲过了杀身大难。 秦昭王五十六年(前251),昭王死,太子安国君继位,是为秦孝文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这时秦赵关系已经缓和,赵国就把赵姬母子送归秦国。于是九岁的赢政在生地邯郸度过了童年后,终于来到秦国。 秦孝文王在位时间甚短,他先服丧一年,然后正式即位,即位三天就死了。接着子楚继承王位,是为秦庄襄王。庄襄王一即位,便起用吕不韦做柜国,封为文信侯,赏赐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而庄襄王在位时间也很短,三年就去世了。这样,秦庄襄王三年,十三岁的少年赢政登上了秦国的王位,王政由母亲赵太后和相国吕不韦执掌。 秦始皇继承秦国王位以后,吕不韦的权势进一步扩大。他继续官居相国,并取得作为国君长者的“仲父”尊号,而且财力雄厚,成为秦国首屈一指的大富翁和政治暴发户。他还招养门客三千,广集见闻,著成《吕氏春秋》。而赵太后的权势也盛极一时,假充宦官的缪毒深得太后宠爱,所掌政务悉由其决断,更拥有宾客干余人,朝中官员也争相交结,成为秦国仅次于吕不韦的又一股政治势力。 于是在秦始皇亲政以前,吕不韦的吕氏集团和嫪毒的后党集团把持了国政,他们都是秦始皇亲政之后必须铲除的势力。秦始皇亲政的前一年,吕不韦公布《吕氏春秋》,嫪毒则分土封侯,面对吕党和后党两集团的嚣张气焰,秦始皇未动声色。次年四月,他照预定计划举行冠礼。嫪毒乘秦始皇至雍加冠之机矫秦王御玺和太后玺发动暴乱,企图杀死秦始皇。秦始皇早有戒备,立刻命令相国昌平君等人率军镇压,活捉嫪毒。嫪毒被车裂,诛灭三族;党羽骨干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余人皆枭首示众;舍人都被判处服刑,受案件牵连的四千余家全部夺爵流放蜀地。秦始皇还杀死了赵太后与嫪毒所生的两个私生子,同时把母亲隔离于雍城宫中监视起来。后经群臣屡谏,秦始皇才亲自把赵太后迎回咸阳。 此事还牵连到相国吕不韦。秦始皇本打算乘缪毒案件诛杀吕不韦,一并清除吕氏集团。但是吕不韦辅佐先王继位的卓著功勋众所周知,在秦国也有深厚的根基,也不能操之过急。直到又过了一年,秦始皇站稳脚跟,才免去吕不韦的相国职位,将他逐去洛阳。吕不韦在洛阳居住期间,山东六国君主频繁地派人到洛阳向他请安。为防止吕不韦与山东六国勾结变乱,他在秦王十二年决定处死吕不韦,便派人给吕不韦送去一封书信,信中说: “君对秦国有何功劳?却封土洛阳,食邑十万。君与秦国有何血亲?却号称仲父,妄自尊大。快带家属滚到西蜀去住!”吕不韦受到这番凌辱,自度不免一死,于是服毒自尽。吕不韦死后,秦始皇还严惩了他的家人、宾客。 嫪毒和吕不韦两大政治集团的覆灭意味着赢政彻底扫清了自己施展抱负的障碍,他开始了统一山东六国的事业。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具备兼并天下最有利的条件。秦国到秦始皇继承王位时,无论在经济力量上、军事力量上还是地理形势上,都做好了完成统一的准备。为了加快统一步伐,他在清除国内敌对势力的同时积极搜罗人才,重新组织文武骨干。秦始皇的文武骨干约有二十余人,有王翦、王贲、蒙武、蒙恬等将才负责兵事,有顿弱、姚贾等精干机敏之人负责谍报;策略则由尉缭和李斯这样的得力谋士来谋划。 在战略上,秦始皇继续奉行先王“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首先向韩国起兵。秦王十七年,秦军攻韩,俘韩王安,尽取韩地,置为颍川郡,韩国灭亡。秦王十八年秦兵攻赵,两年后又攻打燕国,并在五年后彻底灭亡赵国和燕国。秦王二十二年,秦将王贲率军攻魏,魏国灭亡。同年秦始皇派李信、蒙武率兵二十万南下灭楚,大败而回。后采纳王翦意见,令其率兵六十万伐楚,王翦用兵三年,楚国也被彻底灭亡。 短短九年时间,秦国已经并吞了山东六国中的五国,只剩下长期苟且偷安的齐国。秦王二十六年,王贲大军由燕南下,一举战胜齐军,俘齐王建,齐国灭亡。就这样,秦始皇花了十年时间,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此后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以秦国制度为蓝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实行全面改革,奠定了中华的大统一帝国模式。 始皇二十六年战争刚一结束,秦始皇就着手确立秦王朝的正统地位。他依照战国时“五德始终”的学说,以周为火德,以代周的秦为水德。于是颁布新的“正朔”,表示新朝代的诞生。五行中黑色代表水,所以秦朝以黑色为上,衣服旗帜皆为黑色,百姓也改称为“黔首”。秦始皇又到泰山举行封禅典礼,把秦朝的正统地位进一步确立起来。 王朝地位确立后,经群臣郑重讨论,赢政的尊号由秦王改日“皇帝”,确定皇帝的地位和权力至高无上,朝廷和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皇帝自称为“朕”,命称为“制”,令称为“诏”,行施权力的凭证是玉玺。只有皇帝的印才称为玺,只有玺才能使用玉料,玉玺与朕、制、诏一样,都是皇帝的专擅之物,不许臣民使用。皇帝名号和权位确定以后,皇帝的至亲也随之各建尊号,父亲日“太上皇”,母亲日“皇太后”,正妻日“皇后”。秦始皇还命令博士官参照六国礼仪,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皇帝高高在上,群臣听传令官之令趋步入殿拜见皇帝。为了充分行施自己的最高权力,秦始皇每天都在夜以继日地拼命操劳,给自己规定,不批完一石竹简公文,决不休息。 …… P1-3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