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争社著的《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中国农村普惠金融特殊生态环境,指出弱势群体普遍面临的是非人格化信用信息(合格抵押品)缺失,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难点和重点是以低成本、高准确性获得弱势群体的人格化信用信息(个人道德品质、经营能力等),搜寻更多信用水平较高的弱势群体,以扩大普惠金融服务对象范围,促进金融产品多销,实现以薄利多销方式推动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并通过典型案例予以强化,主要包括:发挥小微型和大中型金融机构各自特长和比较优势、农村资金互助熟人社会优势,鼓励电商进农村实现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发展,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化解合格抵押品不足,建立农业保险和融资担保等金融风险缓释机制,发挥地方政府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积极作用等。
第一部分 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纲
第一章 导读
第一节 框架结构
第二节 主要内容
第二章 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论
第一节 普惠金融:国内外发展与实践历程
第二节 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辨析
第三节 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难点及其化解机制
第四节 深化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政策措施
第二部分 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主力军: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
第三章 农村信用社改革全景式回顾与评价
第一节 改革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改革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第三节 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
第四节 改革面临的问题
第五节 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
第四章 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BCC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研究进展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设计
第三节 研究样本及其投入指标、产出指标的计量实证优选
第四节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的BCC分析法实证研究改革绩效
第五节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实证研究改革绩效
第五章 省联社淡出行政管理的改革方向
第一节 省联社实施行政管理的缘起及其危害
第二节 省联社淡出行政管理改革的条件基本成熟
第三节 省联社改制为金融控股公司有损于实现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
第四节 省联社淡出行政管理的方向是改制为金融服务公司
第五节 加快推动省联社淡出行政管理改革试点
第六章 构建以省级政府为主体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
第一节 亟须明晰地方金融管理的边界
第二节 地方金融管理的职能配置及其存在问题
第三节 建立分工合作、相互制衡的地方金融管理组织架构
第四节 建立以省级政府为出资主体的地方金融风险处置基金,形成权责制衡机制
第三部分 农村普惠金融重要主体:农村合作金融的完善与发展
第七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 农村合作金融是发展普惠金融重要主体
第二节 政府主导型的农村合作金融
第三节 市场内生成长型的农村合作金融
第四节 资金互助业务型的农村合作金融
第五节 主要结论及重要政策启示
第八章 中国农村信用社“去合作化”成因分析
第一节 中国农村信用社“去合作化”体制的演变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农村信用社“去合作化”的原因
第三节 主要结论及重要政策启示
第九章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发展的十大问题
第一节 社员身份
第二节 社员与社会特定公众的关系
第三节 对互助金支付利息及“高进高出”
第四节 资金互助社的地域范围与规模边界
第五节 防范互助资金运用风险
第六节 破除能人、大户控制与强化民主管理
第七节 盈余分配制度
第八节 地方政府监督管理
第九节 发挥资金互助的乡村治理和精准扶贫作用
第十节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定位和坚持的原则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