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治白血病30年
分类
作者 黄衍强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他,一辈子干了一件事——用中医给人看病。他,干中医专了一件事——用中医治疗白血病。他,治疗白血病卓有成效后做了一件事——写了这本《我治白血病30年》。

这是一本中医治疗白血病的自传体作品。这里有作者黄衍强中医治疗白血病30年的亲身经历。这本书全方位阐述了作者治疗白血病的经验和心得。这本书汇集了作者对白血病的认识、治疗理念和典型医案。无论是医学同仁,还是普通患者,看了这本书,都会有所感悟。

内容推荐

《我治白血病30年》是黄衍强先生的自传体作品。作者通过中医治疗白血病30多年的亲身经历,从个人成长,对白血病的探索,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对白血病的认识和治疗理念、治疗药物,中医治疗白血病的典型医案等,多方面、全方位阐述了作者治疗白血病的经验和心得。从中既能看到他为了征服白血病付出的心血,又能体会他在征服白血病过程中得到的快乐,同时还能掌握白血病的治疗常识,了解白血病虽然是疑难杂病,但并不是不治之症,从而坚定积极的治疗信念。

目录

中医情结

 悠悠孝妇河

 野菜情结

 追梦的花季

 “赤脚”岁月

 牛刀初试

 我的军旅生涯

 人生转折

 创办自己的诊所

白血病探索之路

 系统学习中医

 挑战自我

 走在人生的起点

 逆流而上

 穷尽医理

 把自己置身险境

 走出国门

白血病治疗辨证观

 点滴说来

 白血病的命名

 中医没有“白血病”

 医界共识

 守住方寸

 白血病的中医治疗

 急性白血病

 需要了解的化疗知识

 明明白白做化疗

 极易发生的感染

 减少化疗引起的出血

 学会保护胃肠道

 白血病缓解的认定

白血病治疗理念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

 中西医该如何结合

 黄氏“辨证八法”

 辨证施治,治防结合

 起居养生法

 茶食养生法

 体育养生法

 精神调节法

 心理治疗法

 五步“治癌操”

 自我放松法

 中医功法

 通俗解读白血病

 白血病患者五年康复计划

疗效确切的中药丸剂

 中药丸剂是我的“镇院之宝”

 祛白胶囊

 滋阴生血胶囊

 清热散结扶正丸

 补气养血丸

 解毒凉血扶正丸

 补肾益髓丸

医案举要

 曹某医案

 陈某医案

 张某医案

 周某医案

 姚某医案

 李某医案

 陈某医案

 李某医案

 王某医案

 张某医案

医患情谊深

 救命救心

 癌症无情人有情

 作家的遗憾和专注

 穷人命不贱

 王大爷正名

 喜鹊报喜

 “草帽姐”的转变

 患者的歌

 婆媳情深

行医路上的快意人生

 快乐中医推销员

 小小名片

 小药箱

 传统与现代

 雁过留声

 组团看病,抱团抗癌

 病友相约

 文昌湖畔

试读章节

我的军旅生涯

“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红红的领章印着我开花的年岁,虽然没有佩戴大学校徽,我为我的选择高呼万岁。啊!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悔。”

1976年,历史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给了我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我一边行医,一边铆足了劲儿复习应试,不料最终却名落孙山。当时村里和我一起参加高考的还有3个同学,他们也没考上,但却都没有放弃,都在家复习,准备来年继续高考。我原本也打算继续高考,可是一个意外的消息让我改变了主意。

那天,刚刚看完病人,准备回家复习,突然听到村里广播里在说招兵的事儿。我突发奇想,如果当了兵,再考上军医大学,既圆了自己从医的梦,又能解决农村户口。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一不做,二不休,我果断报名应征入伍。

1978年3月12日,我怀揣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梦想,从淄川家乡出发,16日到达福州。承载入伍新兵的卡车穿过繁华的闹市,在蜿蜒的山道上行驶。越走越深,越走越荒凉。当我歇下脚来,环顾四周,心顿时凉了半截——原来我们的部队驻扎在山沟里!

我被分配到了炮连,9个人一个班,开始了紧张而单调的连队生活。

理想的航船刚刚扬帆起航就搁浅了!当辛苦劳累了一天,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躺在床上的时候,我扪心自问:我的中医梦难道就这样破灭了吗?难道就这样当三年兵回家!

我想,现在虽然入伍了,但身上的中医本事不能埋没了,该显山露水就得显山露水。

部队的工作训练很苦很累,但是再苦再累,我也会抽出一点点休息时间翻阅那本《常见病验方汇编》,有时甚至取出银针在自己的身上尝试穴位……

我的特长很快让部队发现了,并顺理成章地被调到团直通讯连,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卫生员。红十字药箱成了我心爱的伙伴。

因为部队驻扎在山区,漫山遍野生长着数不尽的中草药,这些大山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药房。

采集中草药,首先要能够识别中草药。我在家虽然接触过中草药,但那只是入门级别,祖国的中草药学博大精深,需要掌握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团里举办采集中草药培训班,我一头扎进去就不想出来了。跟随着有经验的军医几乎每天都在山中周旋,不懂就问,不会就学,逐步认识了丹参、丹南星、香附、算盘子、石仙桃、苏叶、益母草等近百种中草药。

有一次,老师孙军医让我刨一棵橡树一样的植物,我不禁问道,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孙军医说,你刨出来我再告诉你。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它刨出来。这时孙军医才告诉我,这种植物叫算盘子,有清热利湿、行气活血、解毒消肿的作用。孙军医又告诉我,之所以让我亲自动手,主要是让我体味采药的艰辛,这样才能加深印象,牢牢地记住它。

看着一堆堆用辛苦换来的中草药,我体会到了什么叫苦中有乐,什么叫苦尽甘来。

说来,我也是个闲不住的人。平时只要天气条件允许,我几乎每天都会上山采药,然后拿回来处理制成药剂。我还利用在家学到的木工技术,把部队废弃的各种木料收集起来,亲自动手制作成中药橱。既解决了中药的储存问题,又为部队节省了一笔开支,深受战友们的好评。

如果仅仅是卫生员,那么我与其他卫生员就没什么两样了。我还是中医,这就使我有了与众不同的特质,在团里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新闻人物。不过,中医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应该是银发长须,阅历深厚、医术精湛的长者,像我这样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人人都要打个问号。

刚开始开药方时,大家都持怀疑态度,甚至顾虑重重,不敢服用。能否取得战友们的信任,这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说来也巧,团里的秘书突发膈肌痉挛,整夜嗝声不断,无法睡眠,白天无精打采,没有办法正常工作,经多方治疗也不见效果。得知这一情况,我翻阅了大量资料,辨证分析后认为,他患的是肝气郁结。毛遂自荐,我主动担负起了秘书的治疗工作,选用疏肝理气的药物,并配合针灸,只用了两天工夫,就把秘书的患病症状给消除了,他晚上也能够安然入睡了。

经过这一事例,人们对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中医不再小视,而是刮目相看了。有人甚至好奇地问,你用了什么灵丹妙药治好了秘书的病?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指着营房前面种植的一排橘子树说:“你们看到橘子树了吗?它的叶子加上香附等药物就是灵丹妙药!”

随着成功范例的不断积累,我的名气在部队也渐渐大了起来。

为部队的战友服务,我努力做一个细心的人,不仅重视疾病的救治工作,做好亡羊补牢;更加重视疾病的预防工作,做到未雨绸缪。每当感冒流行之前,都采集大量苏叶、大青叶等解表清热的药物,用大锅熬制成汤剂让部队干部战士集中饮用。几年下来,部队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不仅减少了非战斗减员,而且节省了大量的医药费开支。我坚持每天早晚两次巡诊,及时掌握了解大家的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受到了战友们的一致好评。

在入伍第二年全团后勤工作会议上,我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荣立三等功一次,全团卫生人员专门到我所在的卫生所参观学习。不久,我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先进,立功,入党……这些耀眼的光环纷纷投射在我身上,我坚信,下一步提干的对象就是我。  P8-10

序言

30年,一辈子

著名中医白血病专家黄衍强先生《我治白血病30年》一书,是一本难得的中医自传体书籍。如果给予定性,很难说它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是一部医学作品。正是因为这样,才让这部作品别具一格。其中既能看出一位医生为征服白血病付出的心血,又能让人了解很多白血病常识,以及患者得了白血病如何救治。整理完这本书,首先让我想到的是著名作家张宏森为电视连续剧《旱码头》写的主题歌:

天上才一天

地上又一年

多少年的流水账

弹指一挥间

生是一辈子

死是一瞬间

没走完的那条路

转眼成昨天

听起来是那么遥远

走起来又多么短暂

心情还在那万水千山

脚下却成了终点

说起来是那么平淡

走起来多么心酸

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

却吐出一声感叹

天上才一天

地上又一年

天地之间的你和我

组成了人间

生是一辈子

死是一瞬间

生死之间的爱和限

写成了永远

之所以想到了这首歌,不但是因为黄先生30年研究白血病的经历,更是因为一位中医人一辈子的付出,以及白血病患者的无奈及被疾病操纵生死的遭遇。在这本书中,黄先生虽然把治疗白血病定调为30年,但我认为这只是一种自谦性的时间概数;如果仔细推算,他治疗白血病应该从接触中医那时算起,因为中医治疗白血病脱离不了中医基础,他从儿时对中医知识的每一点积累,都是在为治疗白血病这30年的冲刺作准备。如果这样算,黄先生治疗白血病真真切切成了一辈子的事业。

30年,对于多数人来说,也许就是短短的一瞬间;对于很多白血病患者来说,却可能就是一辈子;而对于黄衍强先生来说,这不仅仅是一辈子的事业,更是他为之付出的全部青春。

作为自传体作品,我认为医生的作品是最难写的。作品的宽度来自于医生的成长经历,作品的高度则来自于他的学术认知;作品的可读性来自于医生与患者打交道时的那些真情故事,而作品的真实性又来自于一个个板着面孔的病历记录。无论缺少了哪一点,都会让作品失去立体感;但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读者又会感觉作品没有主题,没有重心,从而伤及作品的完整性。

还好,作者很好地化解了这些矛盾。一是在形式上做到了统一,在章节顺序上统一排列。二是在语言上力求趋同,而又不强求统一。比如讲故事时语言通俗活泼,讲中医学术时在尽量减少文言化的同时力求简练明了,讲述医生的心得时语言通透得体。三是写作整体性原则。全书虽然分了行医溯源、治疗白血病起源、白血病中西医认知、作者治疗理念、作者的研究成果、作者治疗的病例讨论及作者对患者、医者的感悟等若干部分,但无论哪一部分,都紧紧扣准白血病治疗这一主题,使得“形似散而意不散”,读完后会让人觉得无论缺少了哪一环节都是缺憾。这正是所谓“说起来是那么平淡,走起来多么心酸;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却吐出一声感叹!”

30年,甚至一辈子。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毅力,又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坚持!即使这是一个人一辈子的热爱和乐趣,但要取得成功,成为专业方面的带头人,没有以生命为代价的付出也是不可能的。黄衍强更是这样,为了取得中药用量上的科学数据,不惜亲身试药,几历风险,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也正是这些付出,使他成功地站在了中医治疗白血病的医学前沿,成功研制出十余种中药制剂,并独创黄氏治疗八法,出版专著10余部。

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讲,《我治白血病30年》一书都将是一个里程碑,值得大家一起去看、去研究。

李延伦

2017年2月于石岛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3:17:16